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蜈蚣毒液治腎病? 中醫帶來新希望
2024/06/23 23:01:12瀏覽6|回應0|推薦0

蜈蚣毒液治腎病? 中醫帶來新希望

2024/06/23 14:16   

科學家發現蜈蚣毒液的新用途,或可開發成治療腎臟病的藥物,圖為傳統中藥材「少棘蜈蚣」。(取自維基百科公領域)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你可能很難想像,一種有毒的蜈蚣竟然可以治療腎臟疾病。但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傳統中藥材「少棘蜈蚣」(又名中國紅頭蜈蚣,Chinese red-headed centipede,學名: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的毒液中含有的生物鹼,可以減少發炎和腎臟纖維化,而這些正是腎臟疾病的主要成因,為全球飽受腎臟疾病困擾的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近日報導,這項研究發表在4月11日的《天然產物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上,由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美國生藥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Pharmacognosy)聯合出版。

中國傳統醫學使用了大約1500種動物入藥,但其中許多動物的次級代謝產物的具體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這些代謝產物通常具有獨特的作用,例如可以麻痺獵物。少數已經被研究的化合物,例如用於治療癌症的蟾蜍毒液,已經為藥物開發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受到這些成功的啟發,中國科學院的程永賢(Yong-Xian Cheng)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少棘蜈蚣的次級代謝產物,這個物種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已經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癲癇和心血管疾病。

研究人員將乾燥的蜈蚣粉末與乙醇混合,從蜈蚣中提取出多種化合物,然後利用色譜法(chromatography)和光譜法(spectrometry)等技術,分離並鑒定了這些成分。他們發現了12種新的喹啉(quinoline)和異喹啉(isoquinoline)生物鹼,其中一些具有不尋常的分子結構,以及其他一些先前在該物種或植物中發現的生物鹼。

在細胞培養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這些生物鹼應用於腎臟細胞,觀察其作用。結果顯示,一些生物鹼表現出抗發炎的特性,而一部分生物鹼還可以減少腎臟纖維化。結締組織的這種堆積與慢性腎臟病有關,並且是由發炎引起的。

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種在腎臟纖維化中發揮作用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是具有雙重功能的生物鹼的主要作用目標。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資訊可以為開發腎臟病治療方法提供線索,未來可望研發出新的藥物,造福腎臟病患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745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