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深化兩岸關係,興全民之利
2011/01/05 15:21:29瀏覽178|回應0|推薦0
深化兩岸關係,興全民之利

























華民國建國百年,是兩岸關係深化發展,為全民興利的關鍵一年。做這樣的期許,是植基於馬政府上任以來開啟以「和平發展」為主軸的兩岸協商新時代,為促進兩
岸經貿關係及制度化經濟合作,奠定深厚基礎。朝野應該掌握此一歷史機遇,促使兩岸關係邁向更前瞻多元、為全民興利的嶄新境界。


過去兩年半來,兩岸簽署15項協議,加速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去年6月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署,更開啟兩岸制度化經濟合作的新局。兩岸關
係改善帶來可觀的和平紅利,也塑造出台灣經濟發展的新願景,從總體經濟成長、民間投資擴大、財政改善、金融發展到產業轉型升級,莫不與兩岸經濟合作相互連
結,可以說兩岸關係已是影響未來台灣發展及政府施政的最關鍵因素。


但不可諱言,兩岸關係快速大步邁進,本質上是側重於短期商業利益考量,並未為台灣經濟長期發展做縝密的結合與整體規劃,因而和平紅利的外溢效果尚未普及於
廣大基層勞工和升斗小民,甚至還被反對人士批評是拉低台灣薪資水準的元凶;台灣對大陸市場依賴的加深,也讓「以經促統」的政治恐懼症揮之不去。更嚴肅的問
題是,朝野對兩岸關係的基本思維與立場截然不同;大陸方面將國民黨政府視為緊密互動的單一對象,更讓馬政府背負「原罪」,不時被綠營人士指涉為「傾中賣
台」。這些負面因素無疑是兩岸關係向前推進的最大變數。


有鑑於此,在民國百年伊始,政府須調整兩岸關係的推動策略:以「深化兩岸關係,為全民興利」為指向,一則要確保兩岸關係的穩步向前;二則要鞏固並擴大兩岸關係的民意基礎;三則要引導兩岸關係從側重商業利益轉變為以全民利益為依歸。在具體做法上,應特別重視以下三大重點:


第一,在兩岸協商上,ECFA後續協商涵蓋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爭端解決四大協議,是建成兩岸自由貿易區的基礎,無疑也是未來兩岸協商的重中之重。
依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未來雙方協議須有完整的自由化推動時程及具體規劃,因此,不能再冀望大陸單方面的「讓利」,而將進入到「有取有予」的「換
利」階段。這需要政府深入廣泛的評估,縝密周延的規畫,完善的配套建制,以及政策討論與共識凝聚的過程。回顧去年倉卒推動ECFA引發的政治動盪,政府須
記取教訓,及早展開各項準備工作,讓ECFA後續推動,能成為為全民興利的標竿。


第二,兩岸經貿合作應與台灣經濟國際化同步並進。ECFA是打通台灣經濟與世界接軌的關鍵,政府應加速推動台灣與新加坡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儘
速達成協議,同時進一步開展與其他重要貿易夥伴的FTA洽談,並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先期諮商,讓兩岸自由貿易進程與經濟國際化的推展相輔相成。北京當
局若能在台灣對外洽簽FTA展現應有的善意,對增強兩岸互信助益極大,也是擴大兩岸關係民意基礎的關鍵所在。


第三,致力凝聚並擴大兩岸政策的共識。兩岸關係若始終在藍綠尖銳對立的政治環境中勉強推動,則必難保有可長可久的穩定關係。因此,朝野皆應以大局為重,避
免激化對立,讓兩岸政策有理性辯論與探討的空間。大陸方面也應敞開胸懷,與台灣在野勢力進行坦誠溝通,體驗台灣多元的聲音。如果三方都能致力於化解歧見,
就不難在兩岸政策上找到交集,這也是兩岸關係邁向正常化的核心政治工程。


中華民國下一個百年盛世,須建立在兩岸關係的永久和平發展之上;當下朝野應共同打造兩岸關係的黃金十年,為台灣建立永續發展的堅定基石。


(系列五之五)



【2011/01/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76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