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国《核态势评估》与中国
2010/05/07 15:10:47瀏覽313|回應0|推薦0
2010 年05月07日 06:28 AM
美国《核态势评估》与中国
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 授权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 论( 6 条)


(编者按:本文是中国女军事专家姚云竹在参加卡内基和平基 金会最近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题为“对《核态势评估》的国际观点”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姚云竹博士现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 事研究部研究员,大校军衔。本次发言是她以学者和个人身份进行的发言,不代表中国官方或军方观点。)

姚云竹:《核态势评估》(以下简称《评 估》)有很多令人鼓舞的方面,也有一些让人失望的地方。两方面都对中国有影响。

《评估》至少有四个方面对限制核武器的作用起了积极影响。 《评估》改变了对“威胁”的看法。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而非来自其他主要核国家的攻击,被定义为首要核威胁。这种观念的转变为加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及进 一步的核裁军提供了更广泛的基础,也为更广泛的核安全国际合作铺路。

《评估》的第二点积极作用在于减少核武器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 《评估》通过三点来实现这个作用。第一是将大多数核不扩散条约的成员国排除在可能的核打击目标之外。《评估》将潜在目标国家限制在十个以内,其中还包括一 些盟友和伙伴国。因此,美国保留使用核武器权利的实际国家数目为四到五个国家。另外,《评估》还承诺只会在极端情况下、当美国或其盟友的切身利益受到威胁 的时候考虑使用核武器。然而,我们仍然需要明确对切身利益和极端情况的定义。《评估》减少核武器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的第三个方面是为未来向“核武 只用在阻止对方核攻击”这个唯一目的的政策方向转变提供了基础。尽管美国目前还没有采取这种政策,但《评估》中已明确提出这是未来的目标。因此《评估》至 少给我们以希望,大体趋势是进一步限制核武器的作用。

《评估》的第三点好处是承诺 减少核武器。新的裁武条约商定的持续减少核弹头和运载手段,应被视为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尽管步子迈得比大多数人期望的要小。此举的意义在于,它为今 后的努力起了推动作用。《评估》中做出的承诺鼓舞人心,即,在新的裁武条约通过后,之后的谈判重组将恢复对战略武器的进一步削减,并且还将包括非部署和非 战略的核武器。进一步削减还将以更全面的方式,或许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快速全球打击”计划也会纳入考虑范围。

《评估》的第四点好处是承诺 不再研制新的核武器,这一承诺的作用不应小视。《评估》原文中说“美国已决定不寻求旨在实现新的军事任务的核能力”。

《评估》让人失望的方 面在于,其一,在减少核武器作用方面它是前进了一步,同时倒退了半步。美国对无核国家提供的“消极安全保障”概念附有两个条件,即无核国家遵守核不扩散条 约,以及当美国视无核国家生化武器危险增加时有权推翻该保障承诺。该声明性政策距离许多人希望奥巴马政府采取的“唯一目的”政策有相当距离,这一声明更与 中国采取和多次倡导的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相去甚远。

美国基本明确核武库的维持基于两个目的,一是威慑如朝鲜和伊朗之类的潜在区域性 对手,二是与中国和俄罗斯保持相对战略稳定。《评估》让人失望的第二个方面是,针对第二个目的,我不认为三方核结构始终保持戒备状态并通过不断升级核潜力 来维持这一结构有太大必要。现在俄罗斯已不再被定义为美国的敌人,中国在许多战略问题上与美国责任和利益一致,但是《评估》对威胁的看法的改变尚不足以从 根本上改变冷战时期的威慑逻辑。
123››下一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 国不做世界第一的智慧 2010-04-30
FT社评:伊朗也是中国的问题 2010-04-26
中国应吸取俾斯麦的教训 2010-04-20
本文涉及话题:核武器 中 美关系 智库

读者评论 评论只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FT中文网观点
排序: 时间倒序 时间升序 热门程度 评论总数 [ 6 条 ]

2010-05-07 13:54:47cubezero3 来自广西南宁市
来自山东省泰安市 [ haoxiaos ] 的原贴:

在一个甚至连对话都视作筹码的国家里,你能保证什么?封闭、冷战思维这才是中国军 方的思路。在中国几乎没有人怀疑,是军方而不是政治家在掌控核政策,而军方一直渲染的强大就意味着打到美国。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 artemisiaonroof ] 的原贴:

唉,我又被代表了
这哥们看美国电影看多了,都不了解中国制度 了。党指挥强是解放军的指挥原则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是一个人。“是军方而不是政治家在掌控核政策”?卖糕的。胡总还真不容易,说话 之前还要想一想自己是政治家还是军方。
转 贴 回复 支持(1) 反对(0)
2010-05-07 13:38:12artemisiaonroof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来自山东省泰安市 [ haoxiaos ] 的原贴:

在一个甚至连对话都视作筹码的国家里,你能保证什么?封闭、冷战思维这才是中国军 方的思路。在中国几乎没有人怀疑,是军方而不是政治家在掌控核政策,而军方一直渲染的强大就意味着打到美国。
唉,我又被代表了
转 贴 回复 支持(3) 反对(0)
2010-05-07 11:50:25davide_woo 来自上海市
可惜被美国抢先一步!唉!
转 贴 回复 支持(2) 反对(0)
2010-05-07 10:04:24haoxiaos 来自山东省泰安市
在 一个甚至连对话都视作筹码的国家里,你能保证什么?封闭、冷战思维这才是中国军方的思路。在中国几乎没有人怀疑,是军方而不是政治家在掌控核政策,而军方 一直渲染的强大就意味着打到美国。
转 贴 回复 支持(6) 反对(11)
2010-05-07 08:04:318149267 来自四川省乐山市
得 了吧。美国5000枚核弹头,先不说这个数字的真假,而让整个地球进入一个灭绝性的生态灾难,只需要100枚不到的核弹头。明显奥巴马那个言论只是政治话 语,摆一个姿态,难道真会有人相信?
转 贴 回复 支持(13) 反对(3)
2010-05-07 07:40:23zxton 来自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这 世界怎么全是阴谋和争斗啊,人权在哪里呢?
许知远快点来感概几句吧。
转 贴 回复 支持(8) 反对(1)

[查看所有评论 ( 6 ) ]

FT中文网欢迎读者发表评论,但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 匿名 昵称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输入评论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0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