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国的X-37B——“神龙”
2010/05/04 13:33:09瀏覽266|回應0|推薦0
中国的X-37B——“神龙”

[2624]  (2010-04-29)
早报导读
中国悄悄加入LCD市场争夺战
中国将通过技术引进成为另一个LCD主要生产国,改变只有日韩台等少数大厂有能力制造的格局。
李总理重申 母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特色
“通商中国奖”设立 嘉奖促进新中友好关系者
郑永年:为什么要提“中国模式”?

手机监听----情人杀手!
★早泄-阳痿 -别盲目补肾
糖尿病—化糖清血新突破
牛皮癣—排毒净血抗复发


  美国东部时间22日19时52分,X-37B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搭乘“阿特拉斯-5”型运载火箭升空,随后顺利进入地球低轨道运行。

  美国媒体称,X-37B能对敌国卫星和其他航天器采取军事行动,包括控制、捕获甚至摧毁敌国航天器,以及对敌国进行军事侦察或核威慑等。

  据美国《空军时报》网站23日报道,当地时间22日16时许,“人牛怪IV型”火箭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8号航天发射台发射升空。

  该火箭携带高超音速技术验证飞行器(又称HTV-2高超音速无人机)进入亚轨道(距地面100公里左右)飞行。HTV-2又称“猎鹰计划”,该飞行器可携带5吨重的物资,以超过音速5倍的速度,在两小时内抵达世界任何地方。

  美国人一天之内发射两架太空无人机引发广泛关注: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3日报道,美国空军试飞X-37B空天飞机,显然是“太空军事化”的开端,即精确打击全球能力的前兆。

  该机作为可灵活操纵的航天器,将来有一天可以用来提防中国,同时还能灵活规避中国对其实施可能的打击。

  美国空军副部长助理佩顿表示,“我们可以按照作战部队的需求,将专用有效载荷送入X-37B中,并使它在轨停留,为作战指挥官提供服务。而下次飞行可能根据不同作战指挥官的需求,而搭载完全不同的设备。”

  俄罗斯“forum-msk”网站23日刊文称,作为美国四位一体(指陆、海、空、天)核打击力量的最新成员,X-37B可携带导弹长时间停留在打击目标上空的轨道上,从而大大缩短打击时间,让敌人的反导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而且从这样的太空系统上发射导弹,敌方还无法进行预警。

  报道称,对于美国的太空核战略野心,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核大国”是否有能力进行相应的高技术回应,“非常值得怀疑”,因为两国目前还在重复苏联的老路来发展武器系统。

  至于俄罗斯,也只是理论上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俄罗斯虽然也在研发太空轨道武器系统,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能否有能力进行相应的高技术回应呢?

  中新社2007年12月12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资深航天专家30日接受该报访问时透露,中国不可能再重蹈美国研发“航天飞机”(又称穿梭机)之覆辙,已启动研发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它将是超越美国“航天飞机”水平的航天运输系统,但尚不能达到“空天飞机”的技术水准。预计中国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可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同时,中国科研人员也已有意图开展空天飞机的研究。

  接受《文汇报》访问的专家表示,这种论述并不准确。他指出,目前已经启动研究、逐步论证的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尽管和美国的航天飞机在动力性上差不多,但绝不是“中国的航天飞机”,其特点和优点可用“重复、经济、安全”来概括,不但可以局部或者全部进行回收及重复使用,而且克服了航天飞机在防热等技术问题未能过关及成本居高不下的重大缺陷。

  专家表示,中国研发航天运输系统选择的技术道路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均不相同。俄罗斯重在发展飞船,而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航天飞机作为研发重点,他们的航天飞机系统其实只有两样,即航天飞机机体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可重复使用。但美国搞的航天飞机系统复杂、功能复杂、设计复杂,而且包揽许多可以用无人航天器进行的任务,导致维护费用高、容易发生事故等高代价,经济上很不合理。

  东方网2008年1月4日报道。在“神龙”曝光后不久,2007年12月17日,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费学礼(Rid Fisher)就在IASC网站上发表题为《“神龙”空天飞机提升中国军事航天潜力》(Shenlong Space Plane Advances Chinas Military Space Potential)文章,按照“中国威胁论”的固有思路对这种神秘飞行器发表评论。他认为,虽然中国官方没有披露这个项目的相关信息,不过根据一些来自媒体的图片以及其他来自中国的信息,可以认为“神龙”属于中国空间发射飞行器计划,但只用于测试可重复使用无人或载人空天飞机或其他跨大气层飞行器技术。

  费学礼对“神龙”项目的进展也加以了分析。大部分设计工作可能发生在2000年至2004年,这张2007年12月11日才曝光的图片可能拍摄于2005年年底。原作者认为611所测试设施的存在表明可能已经进行过某种程度的飞行试验。2007年初的一份法国出版物指出,西方情报机构对于一种神秘的超级冲压发动机验证机的首次飞行测试很感兴趣。这次测试发生在2006年年底,飞行器最终降落在印度洋上。原作者认为,中国正在推动吸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发展,但这次试验也有可能就是“神龙”的一次测试飞行。

  费学礼认为中国力图研制无人空天飞机的雄心由来已久,他曾在1996年珠海航展的一本宣传册上看到过一个外形与“神龙”类似的风洞试验模型,他据此认为863-706项目的研制在20世纪90年代初可能就已开始。2006年的一条新闻报道指中国可能在发展可回收空天飞机或者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原作者认为“神龙”可能就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一个概念。而2007年12月12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航天专家庄逢甘院士的评论,指中国一直在进行空天飞行器的研发,但目前并未明确出台时间表。但同样的报道还指出,航空业的报告指出试飞将会在第11个五年计划或者也有可能在今后3年内进行。

  费学礼认为中国在无人跨大气层飞行器的发展上可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虽然此类飞行器具有明显的商业和科学应用前景,但是他坚称中国发展空天飞机的背后主要是出于军事用途的考虑。费学礼认为,中国的火箭动力空天飞机项目可能是对美国和印度发展高超音速运输机和轰炸机所作出的反应,但是空天飞机也有可能成为太空战平台的基础,这个平台既可以被用于攻击地球上的目标,也可以用来实施太空作战任务,此外,中国还正在积极推动吸气式高超声速推进技术的研究,可提供另一种途径来发展高速远程纵深打击武器。

  当然啦!美国人的空天机已经在大张旗鼓地进行试验了。中国的空天机还只是在网络中流传!?然而,中国人常常是只做不说,等外界有所了解时,也应接近装备和部署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应对来自北方苏联的强大压力。毛泽东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国策略的启发,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再次建议政府实施“深海洋、重太空、不扛旗、缓称霸”的应对策略。

  闻明
《联合早报网》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400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