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互聯網助推中國草根民主
2010/04/16 09:48:20瀏覽321|回應0|推薦0

互聯網助推中國草根民主





家寶被官方媒體譽為「開創網絡問政新風」


中國人喜歡談「四大發明」:蔡倫造紙、活字印刷、火藥和指南針,這些
無疑改變了近代人類的生活和歷史軌跡。而互聯網的創建和擴散正在重構當代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新的產業應運而生,新的消費方式逐漸形成,新的交流渠道成
為可能... ...。


其實,互聯網與民主本來沒有什麼關聯;這項網絡技術本來是為了應對核打擊而能保持通訊,三十多年前在美
國悄然問世,很「象牙之塔」,但也許因其開放性而能吸納百家,很快滲透到各個領域,尤其是在萬維網發明之後,更如野火春風,燎原寰宇,把「發燒友」煉成網
友,中國網民人數已3.8億之眾,世界第一。


追根溯源,我們首先應該稱互聯網為「賽先生」。但就像一個著名的製藥公司的研究人員所發現的那樣,起初
希望用來對付心血管疾病的藥物,卻有意想不到的「偉大」功能。中國的網民們意識到,「賽先生」原來可以兼職「德先生」,或者說可以用來壯一把草根的力量。


從草根到時尚


他們的創造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周久耕煙表不敵人肉搜索,鄧玉姣弒惡幸得網上聲援;躲貓貓難逃鼠標洩 憤,草泥馬衝破長城堵截。


華盛頓似乎沒必要在年初為信息自由向北京喊話,他們應該相信他們自己的發明,應該知道中國人善於拿來。


這不,連最高領導人都吸
引過來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分別「網聊」,一年一次。不過,最好
先通知本人再註冊微博,免得尷尬,哈哈。但這至少顯示互聯網的吸引力超過了傳統媒體,還沒看到過他們像英國女王每年聖誕前夕那樣通過電視與所有子民溝通
吧。


很多省市紛紛「與時俱進」,任命網絡發言人,網絡問政似有風起雲湧之勢。湯換了,藥要跟上。


由虛擬到現實


中國網民力量不容忽視


互聯網的這種能量應該算作第
幾種力量,我們姑且留給學者來總結。事實是網絡支撐的局部草根民主在中國有 了許多成功的案例。


但稍微「上綱上線」的努力就容易受到束縛打壓,甚至帶來牢獄之災。也許有人說,中國需要的是漸進的、符
合中國社會文化現實的民主,任何照搬照抄最終都會功敗垂成。


有一點是肯定的:在佔中國人口三分之一的
網民中「試驗」民主,比只提在中共黨內搞民主更廣泛,也可能比 以某一個城市或地區來得更安全有效。


每個網民和當局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充分應用信息通信技術的民主潛能?如何由虛擬的草根民主向實體民
主過渡?自由、民主如果不再是空洞的理想,怎樣落實?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394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