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壽秘訣|做1種簡單運動15分鐘可延壽!防中風心臟病 研究證死亡率減40%
2024/02/06 15:26:04瀏覽25|回應0|推薦0

長壽秘訣|做1種簡單運動15分鐘可延壽!防中風心臟病 研究證死亡率減40%

facebook sharing button
twitter sharing button
whatsapp sharing button
wechat sharing button
email sharing button
copy sharing button
 舉報

運動有助強身健體及控制體重,而長者做適當運動更有助延年益壽。意大利一項持續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長者若持之以恆地做一種簡單運動,每次只需15分鐘,就有效規避跌倒受傷、中風、心臟病等多種原因的死亡風險,而且對80歲以上長者也有效!

每周做1種簡單運動 15分鐘可延壽

來自意大利流行病學專家團隊為了解運動對於長者壽命的影響,招募了152名平均年齡為80歲的長者,他們皆行動自如及可自理生活。研究人員持續追蹤這些長者的生活和健康狀態長達10年,分析其個人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況,例如飲食習慣、認知能力、抑鬱狀態等。

追蹤10年後,結果有以下發現:

運動延壽研究
運動延壽研究
152名長者參與研究,他們平均年齡為80歲,行動自如及可生活自理。
研究人員持續監測長者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態
研究人員持續監測長者的生活習慣及健康狀態
生活習慣:飲食、體力活動、吸煙、咖啡攝取量等
健康狀態:心理狀態、體重、抑鬱狀態、認知能力、有否患癌或慢性病等
經過10年的追蹤,有超過6成長者離世
研究人員也發現,每周到戶外散步4次、每次至少15分鐘的人士存活率最高
死亡風險較與每周步行少於4次的參加者,降低40%

有效防中風心臟病 研究證實死亡率減40%

研究團隊表示,在10年的追蹤期內,有超過60%長者離世。最終他們發現,每周到戶外散步4次、每次至少15分鐘的人士存活率最高。與每周步行少於4次的人士相比,他們的死亡風險降低40%。

心臟病死亡風險極大!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心臟病是香港第三大致命疾病。在眾多心臟有關的疾病中,最易引致死亡的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當膽固醇層在心臟冠狀動脈內壁積聚,令動脈管腔收窄,導致心肌血液供應減少,從而形成冠心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以下8大症狀:

冠心病症狀
冠心病症狀
劇烈運動後產生壓迫性的心絞痛
劇烈運動後產生壓迫性的心絞痛
心律紊亂
心律紊亂
暈眩
暈眩
出汗
出汗
噁心
噁心
四肢無力
四肢無力
氣促(如患有心臟衰竭)
雙腳水腫(如患有心臟衰竭)

 

為甚麼步行有助長者延壽?研究團隊解釋,步行對於長者而言,是比較簡單的運動形式,有助提高免疫能力,而且在戶外散步時可吸收到新鮮的空氣。這有利抵禦病毒入侵、強化骨骼及減少肥胖。同時,也能提升長者的平衡感,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因此,步行可減低老年人因心臟疾病、中風和其他可能原因的死亡率。

中風為香港第4號「致命殺手」。香港衞生署指出,中風人士較常出現以下11種徵兆,說話、行動、視覺等能力都可能受損:

中風常見徵狀
中風常見徵狀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失去說話能力
嘴歪
嘴歪
眼斜
眼斜
視力模糊不清
視力模糊不清
吞嚥困難
吞嚥困難
頭部劇痛
頭部劇痛
行動不穩或跌倒
行動不穩或跌倒
大小便失禁
大小便失禁
流口水
流口水
嚴重者甚至昏睡、死亡

 

延伸閱讀:1種運動可延壽3年 41萬人研究證:減中風患癌死亡率

少量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少量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研究人員追蹤約4萬人(199,265 名男性和216,910 名女性)
並將其分類為5大組別:不活動、低、中、高或極高活動
休閒時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好處眾所周知,但運動量少於建議的每週 150 分鐘是否可以延長預期壽命。
少量運動對健康也有好處?
低強度運動組(平均每週運動 92 分鐘或每天 15 分鐘)的死亡風險降14%,壽命延長3年。
超過每天15 分鐘的最低運動量後,每天運動每增加15 分鐘,死亡率就會進一步降低4%。
這些益處適用於所有年齡層、男女以及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
與低運動量組的個體相比,不運動的個體的死亡風險增加 17%

延伸閱讀:番薯南瓜有助長壽?研究證8大飲食習慣可延壽13年

8大長壽飲食習慣
8大長壽飲食習慣
限制進食時間
限制進食時間
將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12小時內
將每日進食時間限制在12小時內
益處:心血管疾病、降低血糖水平、降低體脂比率
適當地斷食
適當地斷食
例如:每月1次的周期性斷食(PF),即持續48小時或以上的長時間禁食
或者是:18至70歲人士每年進行3至4次的FMD週期,是逆轉高熱量飲食產生的胰島素抗性的關鍵
調節與老化和年齡相關疾病的高危因素
調節與老化和年齡相關疾病的高危因素
即使斷食周期結束後,其改善及保護作用仍可持續數月
避免高熱量的西方飲食
避免高熱量的西方飲食
避免高水平飽和脂肪和高糖飲食,多吃全穀物,且減少進食紅肉和加工肉類
因西方飲食會導致胰島素升高、高血糖、高IGF-1、高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
維持中至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維持中至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
多吃複合碳水化合物如豆類、穀物、南瓜、番薯等
可為身體提供能量
可為身體提供能量
減少飲食中蛋氨酸的水平
減少飲食中蛋氨酸的水平
多吃豆類和其他植物性蛋白質,因其蛋胺酸水平非常低
另進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時,避免以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肪取代碳水化合物
蛋氨酸限制(MR)版認為有助抑制局部組織和全身炎症,以及維持認知功能
維持較低但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維持較低但足夠的蛋白質攝取
65歲或以下人士蛋白質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10%;66歲後卻要多吃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針對65歲或以下人士,蛋白質攝取量佔熱量超過20%,整體死亡風險及癌症死亡風險增加
但在66歲及以上的人群卻沒有觀察到這些關聯
但在66歲及以上的人群卻沒有觀察到這些關聯
採地中海飲食
採地中海飲食
相比減少膳食脂肪,補充橄欖油或堅果中的健康脂肪的地中海飲食,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
採取魚素食
採取魚素食
只吃魚而不吃紅肉白肉
只吃魚而不吃紅肉白肉
魚素食者,比肉食者及純素飲食者更健康

 

T03

點擊以下6大平台 接收加拿大新聞及生活資訊
 IOS Android Newsletter Telegram YouTube Instagram
加拿大星島WhatsApp報料熱線:(437)428-9394

下載「星島新聞(加拿大版)」App,隨時看到最新最快新聞:
iPhone:https://apple.co/2IBi812
Android:https://bit.ly/2Pe8anu

訂閱加拿大星島網電郵快訊,每天可收到最快新聞資訊電郵: https://www.singtao.ca/subscribe/singtao.php

>>>訂閱CCUE YouTube 頻道,查看更多吃喝玩樂、生活資訊影片。
評論:
share to wechat

延伸閱讀

每100個孕婦有20個產後抑鬱 突然流淚感覺孤立 專家列20種徵兆 附改善方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ogon&aid=18031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