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代更迭,有不少短暫存在的政權,像是清朝的太平天國,雖然建立的時間不長,但也留下許多值得研究探討的歷史事蹟。由洪秀全帶領的太平天國有別於當時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宣揚「男女平等」的精神,並招募到10萬女兵,但太平天國戰敗後,這些女兵都去哪了呢?

根據《國家人文歷史》報導,1851年初洪秀全等人在廣西金田發動起義,參加起義的「拜上帝教」教徒大多舉家從征,不過行軍打仗時,若眾人都以家庭為單位生活、行動並不合適,因此洪秀全在起義之初就訂定一系列軍紀,其中一條就是「别男行女行」,將家庭拆分,以性別、年齡編入隊伍,之後還實行「男女分館」,將男性、女性集中在不同的住所,如果私自見面被發現,就將斬首示眾。

而太平天國女兵也在這個制度下迅速擴張,到了1853年3月占領南京城後,女兵的人數已經超過10萬。然而在為數眾多的女兵中,只有少部分能真正衝鋒打仗,包含洪宣嬌、蘇三娘、胡九妹等傑出女將,其他多數女兵仍主要承擔輔助或後勤工作,像是利用性別掩護,進行偵察、送信和打探情報,或是部隊物資補給運輸,以及普通生產勞動等工作。

然而「别男行女行」難以長期延續,太平天國領導者們也沒做好榜樣,在管理最嚴格的時候,洪秀全的后妃將近百人,東王楊秀清的「王娘」也有50多人,自然引起眾人不滿。1854年10月法令宣告廢除,准許夫妻團聚和未婚者成家,並把留在女館尚無配偶的女子,賞賜給功臣做妻妾,此外還專門設立掌管婚事的官員,為官者拿到「龍鳳批」就能到女館擇偶,女性基本無從選擇自己的配偶。

1864年天京被攻陷,留守在天王府的女兵約有2000多人選擇自縊,其餘女兵則淪為清軍的女俘虜,但她們寧死也不願投降,在受到更多屈辱前選擇自我了結。太平天國雖然宣揚「男女平等」的精神,但參加起義的女性無論被動或主動,依然難以擺脫被物化和支配的命運,並隨著太平天國的戰敗而消亡。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專線:1925(依舊愛我)、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太平天國 #女兵 #洪秀全 #男女平等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