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变他人”,这个想法有毒
2017/10/20 15:50:38瀏覽26|回應0|推薦0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不是吗?

 

即便在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选择,在那个人的心里也是对的。

 

每个人之所以去过“那样”的生活,过得和你不一样,想得和你不一样,是因为他的当下,他的世界,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取舍,就是那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世界,即使两个人关系多么亲密,也不代表两个人拥有一样的世界。

如果大家都“明白”这一点,那么就会减少很多很多的烦恼和痛苦。

 

我觉得了解了这一点,才能了解关系。

 

掌握提升关系的方法,这只是一个层面而已。根本的道路,是要能够在关系中看到他人。

1.想控制他人而不能,你会感觉很受伤

“我老公实在让我看着难受,明知道他那个弟弟怎么帮都没用的,可是他还是拒绝不了总是不断借钱给他,为这个我和他大吵过,冷战过,我离家出走过,我和我公婆也翻脸了。真的很累,我真的不明白,他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为什么还是要这样?他是不是应该看看心理医生?”

一个大学时代的好朋友,昨晚在微信上向我紧急求助。把家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她,给人感觉一直是个好妻子好妈妈,晚上突然跟我宣泄情绪,诉说内心的烦恼,我想她一定是对老公“忍无可忍”,对这种关系的现状相当痛苦了。


我给她的建议并不是,她的老公应该去做心理咨询;


而是,告诉她,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判断,和判断背后依托的一大套价值观体系。

如果你一定要他认同你的道理,或者所谓的正确和道德,那其实是无视了他的评估和判断,试图去控制他改变他。

 

如果你坚持说,我是为了他好,那是为了控制找理由。

如果你因为无法改变和说服他而难受万分,那其实你因为你的执念正在付出相应的代价。

  

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是因为对他人的执念。

想控制改变他人而不能,于是就会很痛苦。

 

但是如果纠正了认知,建立合理化认知,这种执念和因此产生的痛苦就会立刻减轻

——这正是人本主义认知疗法的理念。

 

你怎么认知这个世界,你对自己和他人持有什么观念,

决定了你会快乐还是痛苦,纠结还是平静,

而并不是你拥有的现实可以打多少分,决定你的心情。

 

我好朋友的老公,明知道屡次借钱给不成器的弟弟,是助长了弟弟好吃懒做的习性,对这个弟弟长期来说也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可以说是害了弟弟,还给自己的小家庭带来经济的损失,会影响夫妻的感情,有这么多的坏处——但是好朋友的老公为什么还是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做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在他的心里。

放下控制和改变他人的执念,你才有可能看到和接纳别人所想和所做与自己不同的真相。

 

2.“选择性看见”,是为了理直气壮地控制

我的好朋友,只看到“借钱给弟弟这件事不对”,很难接受老公竟然不能按照道理做对这件事情,很难接受老公在这件事上重复犯错难以改正,所以很痛苦,连带对亲密关系也感到失望。

 

可是如果她能看到关于老公的真相,那么她的失望和痛苦就会减轻。

 

为什么我们总是看不到真相?

因为不想看到。

因为人性很难做到真正的无私。我理解的无私和高尚,不是你去改变他,救他于你所认为的水深火热,而是接纳他的一切,让他平静地活在他的价值观里,直到他真的抛出了需要改变的信号。

 

没有真正的无私,我们都有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总是“选择性看到”我们想看到的,我们要求他人时,必须要证明我们自己是对的,我们需要给自己“改变他人”提供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


于是,所谓的“对”产生了,道理产生了。

 

但是,如果能看到你的对不一定就是他的对,并且接纳他的内心感受与你不同,才是亲密关系里的包容之爱吧。

 

反之,就是控制。

觉察了你在控制,也就觉察了对方的真相。


很多人的内心台词是这样的:

“我这么爱你,为你付出这么多,为你着想,苦口婆心,可你却一意孤行,完全不考虑我的感受,这还是爱我吗?”

 

但其实,这就是在一个人“选择性看到”的“不合理认知”中产生的痛苦。

说回文章开头的故事。我的好朋友也觉得老公的所作所为让她受伤,甚至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感觉孤独。

 

可是,她如果能“看到”——

身为她老公的这个男人,假如拒绝借钱给弟弟,要承担的那种强烈的内疚感;面对思想比较“落后”的父母的责备,听到父母的叹息,随之而来的对父母和原生家庭的背叛感,她就能体会到这个男人内心的煎熬和纠结——理解他所处的现实,接纳他内心的感受,我想这才是爱吧。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去爱别人,那么在别人不能如我们所愿时,至少也不需要上纲上线到“他不爱我”的程度,因为这样就减少了对自己的伤害。

 

就事论事就好。

 

如果做不到就事论事,做不到看到对方的“真相”,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做好”,而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考虑对方做不到这件事背后的原因,那么伤害家庭和感情的,甚至让关系失败的,并不只是对方,而是双方。

 

当然,如果他不改变而让你觉得无法接受,终止关系,或者改变关系,划出自己的界限,是你的自由。

 

将有关自己的一切放在自己的界限之内,让他人生活在他的价值观和人格里,你就会在关系里放松。

 

想控制结果和关系的人,当然会累。

 

3.让他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是对他人的尊重

除了“我”之外的,都是他人。无论我们有多么亲密,我们都不是处在一个感受世界里。

也许很多人都记得自己曾经面红耳赤地和对方吵架,坚持自己的观点,拒绝听对方说的话,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但是,吵归吵,表达归表达。如果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对方认同并执行“你的正确”,那就和爱无关。仅仅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界限的挤压而已。

 

很多时候这样做并不会让我们达到目的:


当你试图挤压对方死守的那个界限时,即便在你看来他的界限和取舍是那么的不合理,你都会品尝到对方的拒绝,甚至满含愤怒的攻击,久而久之,这种对峙和伤害会影响亲密关系。

 

还没完,接着,我们还往往惯性地把亲密关系损坏的罪过,全部丢给当时没有听自己的做出妥协和改变的对方。

 

这不但会造成关系的失败,还会造成自己的无法成长。


这是我所看到的很多关系中的问题和不合理认知。

 

一个人如果真正爱自己的伴侣,就会感受到他做出错误的决定的真正原因,做出不合理取舍的真正用意。

因为在他感受的世界里,他此刻只能如此。

也许有一天他会如你所愿改变,但那一定是来自于他自己内心的转变。基本和你无关。

借钱给弟弟的男人,为什么会不顾现实和道理屡错屡做?


因为他体验到的内疚感和背叛感他无法承受,所以他也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逃避会伤害夫妻关系,将来也会对弟弟的成长不好这样的负面结果,他不可能做到正确,因为他有他的潜意识模式,内心感受机制,有他承受的范围,有他愿意面对的和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他就是他。他是一个人。

 

所谓他人,就是他的出生环境,成长背景还有基因都和你不同,他的每一个过去都和你不同。所以他对于同一件事情产生的感受也会不同。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在发生关系冲突时,这当然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


但是最高的情商,是共情。


不只是你将自己摆入他的现实,去体验你产生的感受,而是走进他的内心,去接纳和体验他的感受。


前者是“换位思考”,后者是“共情”。

 

如果我的好朋友只能换位思考,那么因为她和她老公成长环境思维理念的不同,会导致她一旦进入老公的位置,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再借钱给我弟弟了!”,因为在她的潜意识模式和价值观体系里,这个她不会感受到强烈的内疚和背叛,没有这种感受她就可以做出那种选择。毫不费力。

这个她不是他。

 

但是共情是,理解他的不能,理解他跨越不了的关,理解他无法回避的感受。共情是站在他的位置,用他的心和他的眼来看这个世界。

 

这才是更高级别的理解。在关系里,这才是爱,才是接纳。


我不想说这是一种高尚或者正确。我只想说,如果你做得到,你将会真正获得幸福和平静,以及自我。

 

你对他人的不同的接纳,就是对自己的放过。你因此会获得平静,以及力量。

 

你的故事也永远无法在别人身上复制,让他人活在他人的价值观里,正是你的强大。

 

4.结语

刚看完《我的前半生》,唐晶问子君,你为什么要去深圳,为了我去没有必要。 

子君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值得去大力维护的东西,可以是一件事情,也可以是一个人。我是为我自己走的。”

 

这个“大力维护的东西”,就是价值观,或许有对错,但是它仍然是这个人内心的世界的写照,在这个内心世界里一切都有着独属于这个人的排序。


你不需要认同,但你得接受这个现实。

 

以一个小故事结尾。

一条河,甲曾经淌水走过去,

他对不敢淌水过河的乙说,走过去就好,其实河水最深处不过到脖子而已。

乙就能走过去吗?即使两个人一样高。

甲说有啥不敢走的,一下把那个观望的人推下去,

他想着这样乙自己站进河里发现水不深自然就能过去,

但是甲不知道乙胆小到恐水并且心脏不好,有过被水淹的内心障碍,

结果就是,乙掉进水里的一刻,就被吓晕了。

很多时候,你以为他能和你一样走过去,但其实他可能就被淹死了。

 

他无法像你一样,无法改变,一定有他此时此刻的原因。

 

有的人只有在他的价值观里才能存活。这也是活在当下。不管当下如何。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nxia&aid=10882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