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作詩筆記之四 詩的體例
2013/11/30 18:59:38瀏覽1581|回應0|推薦20

【作詩筆記】 之四

二、詩的體例

 

詩的種類大致可分為古體詩、樂府詩、近體詩三種,古詩、樂府可說是詩之發展期的產物,而近體詩則是成熟期的結晶,其餘的辭、賦、詞、曲等,這些長短句的韻文,也可以算是詩歌的一種,但是,他們比詩更活潑,更富音樂性。

 

歷代的詩歌是一脈相傳的,由周朝的詩經,衍生為楚辭、漢賦、古詩、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在在都表現出詩人的智慧與民族文化的異彩,除此之外,還發展到聯語、詩鐘、謎語等較為生動活潑,兼具實用性與趣味性的文學精華。

 

詩的體例,大約可分為下列數種:

 

一、詩經:係孔子刪訂之古代民歌,初無體例可言,內容可分為「風、雅、頌」三種。

「風」:大致為抒情之平民戀曲、里巷歌謠之作,如關雎篇。

「雅」:抒情記事相間,或記四方民風,或敘朝廷政事,如鹿鳴三章。

「頌」:純屬官方廟堂文字,即歌功頌德之作,如周頌。

詩經因產生期比較長,大體上為不規則之長短句,有四言、五言、七言其文辭樸拙、風格敦厚。

 

二、楚辭:其地方色彩較為濃厚,在形式上字句較長,有點類似現代之散文,文字較綺麗,寄託較深遠,常有影射諷刺之語句,代表作如屈原之離騷。

 

三、古詩:其體例淵源於詩經,在形式上比較自由,不拘平仄、不須對仗、押韻亦不十分嚴格、句子多寡亦不拘,亦有長短句,有三、四、五、六、七、九言等,古詩宜寓意深遠,託詞溫厚,蕭灑淡雅,含蓄委婉為佳。

 

四、樂府:漢武帝時始建立專門掌管樂章的官府,故名之樂府,與古詩之差別為,樂府可合樂而歌,古詩僅可頌而不可歌。樂府的名目有:歌行吟辭曲引篇詠謠歎哀怨別唱調等等。

 

五、近體詩:自從沈約發現中國文字有四聲,並加以提倡之後,詩之形式始見固定,聲律漸趨平勻,字句亦趨整齊,遂演變流傳至今;所謂近體詩,可分為絕句與律詩二種,律詩之平仄、對仗分明,如法律之嚴,共分八句,一、二句為起聯,不必對仗;三、四句為頷聯,必須對仗;五、六句為頸聯,要對仗;七、八句為落句,不必對仗。絕句共分四句,整首詩之佈置,須起承轉結,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為佳。


    律詩另有一種稱為排律,在末二句之前,一次增加二聯變成十二句或十六句,規則和律詩一樣,中間各聯都必須對仗。

現今一般人都把詩分為古詩與新詩二種,將白話詩稱為新詩,將古典詩稱為古詩,這是不太正確的,我們現在所要研究的就是古典詩中的近體詩部份,也就是絕句與律詩,詩壇朋友一般都叫它傳統詩,或者唐詩、漢詩,這樣的話,就可以和白話詩有所區別。

 

傳統詩除了樂府、古詩、絕句、律詩、排律之外,尚有:

 

一、雜言詩:混和三、四、五、六、七言成詩者。

 

二、寶塔詩:積字成塔,可上下左右成詩。

 

三、迴文詩:相傳為竇滔妻蘇蕙首創,即縱橫排列皆可成頌,近體詩之迴文詩,大抵能順讀倒讀而已,欲字字平穩,渾然天成,殊不容易。

 

四、竹枝詞、柳枝詞:係民歌題材之七言詩,類似七絕,法須淺簡不俚俗,毋庸琢句煉字,以描寫鄉土風光或民間情歌為主。

 

五、打油詩:亦屬七絕體裁,大抵滑稽調笑之詞。

 

六、另有十七字詩及六言詩兩種,但是比較少人創作,偶而可以看到此類之詩作。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mboo1763&aid=969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