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21 22:10:14瀏覽1523|回應1|推薦11 | |
漢詩觀念漫談 一、作詩只要寫出意境,自由揮灑,何必拘束於格律? 二、作詩必須遵守格律而沒有創新,難道古人所制定的格律都是對的嗎? 三、作詩如果一直沿用傳統詩的那一套規則而無新意,乾脆把古人的東西用影印機影印過來就好了,又何必創作? 研究任何一種學問,能夠提出問題來,這個觀念是正確的,古人言:「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有些東西,書中所寫的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正確,所以,必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可是,問題來了,有一些人遇到問題很會大膽的提出假設與質疑,但是,到底有沒有深入問題去了解,深入去探討而小心去求證,則不得而知了,因此,就出現了瞎子摸象所衍生出來的答案而自以為是;這種情形,就好比是對於交通規則不了解的人,,卻指責直行車為何不讓轉彎車先行的道理一樣。 詩經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詩是源自於歌謠的,所謂歌謠,是民間隨意歌唱而成的,後來經過文人的採取,加以選輯修飾,因此,古代的詩歌與音樂是密不可分的;詩經裏的雅頌、楚辭的九歌,都是配合音樂而歌唱的,後來有一部分詩歌逐漸和音樂脫離,於是,乃有只誦讀而不可歌唱的作品出現,既然詩可歌可唱,自然與音律脫離不了關係,詩之所以有平仄之分,原因在此。 唐詩、宋詞、元曲在當時都能付之管絃,凡是通曉音律的詩人詞客,他們的作品都很講究聲律協調,音響與情景的哀喜悲壯相契合,更能產生微妙的境界;但是,自從詩與樂分途以後,詩人對於樂理漸漸的陌生了,因此,現代有些人更認為詩只要講求意境即可,不必遵守於聲律的制式化約束,原因在此。 古代的詩人能作詩,也能吟詩,吟詩的基本原則是在於平仄聲拍子的長短,平聲字大致上是一拍或二拍,句尾的押韻字視其實際需要,可延長二拍以上;仄聲字的上去聲則是半拍或一拍,入聲字只有半拍;詩句有了平仄聲的諧調,吟出來才能產生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音律美感,所以,古人所制定的遊戲規則,自然有其道理存在;古體詩雖然比較不講究平仄,但是,每句之間亦必須平仄均勻,吟起來才可展現其音樂性,假如平仄不諧調的詩,吟出來會悅耳動聽嗎? 現在舉個題外話來說明,猶記得四、五十年前的國台語流行歌曲,首首悅耳動聽,韻味無窮,現代的流行歌曲卻熱鬧有餘,韻味不足,為什麼?因為早期教育不普及,能作詞者大都識字,也就是曾經接觸過漢學,多少懂得漢字音韻,因此創作出來的作品,含蓄委婉、感情豐富;現代作詞者因為接受新式的國民義務教育,人人識字,但是,我們通用的國家語言,也就是一般人稱它為華語,其實卻是四聲不全(沒有入聲字)的北京語,即所謂的北京官話,它與中原漢音有很大的差異,假如各位對於閩南話與客話的讀音稍具基礎的話,不妨找幾首傳統詩唸唸看,然後再用國語唸唸看,兩相比較,其中之韻味必然相差甚多,現在試舉一個例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請各位先用唸書的方式唸一遍,然後再用唸詩的方式唸一遍(字後加圈者唸半拍停半拍,其餘的唸一拍,加橫線者看加幾橫唸幾拍),然後再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接下來再舉兩首詩: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近體詩的創作,對於字的平仄用韻,會有如此嚴格的規定,這是為了吟誦的需要,如果不顧聲韻的詩句,唸起來會很拗口。蘇東坡曾經作了一首打破聲韻格律的詩,贈給武昌的王居士: 江干高居堅關扃,犍耕躬稼角掛經;蒿竿繫舸菰菱隔,笳鼓過軍雞狗驚。 解襟顧景各箕踞,擊劍賡歌幾舉觥;荊笄供膾愧攪聒,乾鍋更戛甘瓜羹。 這是蘇東坡的遊戲之作,大家不妨用國、台語各唸一遍,是否覺得像繞口令一般?透過它,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為什麼詩詞不只是重視意境而忽略了平仄聲律對它的影響有多大。 現代一般人對於傳統詩的認知,有點以偏概全,因為時代改變,教育單位不重視古文學,聯考也不考創作詩詞,學校也就沒有教;國文課雖然有詩的單元,也是止於欣賞的角度而已,因此,許多人總認為詩只要講求意境就可以了,其實,這種觀念對於詩詞祇認識一半而已,因為,詩除了意境之美,還包括了創作技巧,也就是所謂的遊戲規則,作詩的困難度與樂趣的關鍵就在此,要不是有這些規則來約束,那麼,人人都是詩人,李白、杜甫也就不必稱之為詩仙、詩聖。一個籃球選手,只要想辦法把球投進籃框就可以了,又何必遵守遊戲規則呢?如果是這樣,這種球賽還有什麼看頭?同樣的道理,詩也是一樣。 詩文的形式不必計較新舊,所要追求的,就是作品是否能夠賦以新意,是否能吸引人去欣賞?傳統詩的格律是一種巧妙的設計,雖然它對於創作造成許多限制與束縛,不過,一個擅長寫作的人,正好可以運用它來展現自己的才華。 詩的創作技巧,可分為三點:一是押韻是否穩當?韻押得好,整句詩就顯得生動,押得欠妥,其餘幾個字寫得多好,這一句等於是廢話。二是對仗與詞句的運用是否工整?詞句用得不當,往往會造成一句詩斷成兩節,意義不連貫,也就是台語所說的「啞巴句」。三是平仄的和諧,也就是前面所談到的音韻的問題。以上幾個要件互相配合,才能算是一首完整的詩。一首詩除了欣賞其意境之外,還要欣賞其創作技巧,才算是對整首詩有所了解。 有許多朋友很喜歡創作白話詩,就是一般人所謂的新詩,而且寫得很好,但是,卻少了傳統詩的音律之美感。白話詩是民國以後的產物,因為大家認為傳統詩的拘束太多,而求解放的一種新創作方式,把傳統詩的格律、限制、句法、章法全部打破,以自然、自由的風格來創作。其實,早期的白話詩依然是有押韻的,只是比較口語化而已,而且也沒有限制押幾句,十句詩也許押三句、四句或五句都有,例如何志浩的【感懷】,其中的一段:
這首詩就押了景、影、影三個韻字。何志浩另一首【有待】的前段:
圓天蓋著大海,黑水托著孤舟。也看不見山,天那邊只有雲頭。也看不見樹,那水上只有海鷗。那裡是非洲?那裡是歐洲?我美麗的故鄉,卻在腦後。怕回頭,怕回頭。一陣大風浪捲上船頭,颼颼。吹得滿天雲霧一天愁。總共押了舟、頭、鷗、洲、颼、愁等十個字。 有人認為,作詩必須創新,這個觀念是對的,不過,只是對了一半,例如白話詩,就是脫離了傳統詩的約束,這是好現象,但是,並不是打破規則就是創新,總不能用足球規則來打籃球吧!或者所有的球類運動都不必受到規則約束,叫做創新。我們必須認清一件事實,就是我們所要的是什麼?是要作古體詩、近體詩、宋詞還是白話詩?要作什麼詩,就要遵守其規則;所謂的創新是多方面的,例如意境的創新,表達別人所不曾表達的情感、涵義、境界等等;還有就是詞句、技巧運用的創新,例如賈島的僧「敲」月下門或僧「推」月下門,如果我門能夠再找出替代的字,比它更恰當,更令人激賞,這就是創新;接下來是韻字的創新,舉個真實的例子,有一些韻字在我有生之年可能不會去用到,也沒有這個功力去用它,相信別人也一樣,可是,就在某一次聯吟大會中,某位詩人卻將它押得天衣無縫,令人讚賞不已,這也是創新。 茲再舉個例子來探討:「飢嚼梅蕊香透脾」,一般人大都會寫這樣的句子,因為咀嚼梅花,所以形容梅花的香氣直透脾腑之中,全身舒暢;這咀嚼二字,並非真的拿梅花來吃,而是一種較為抽象的說法,有細細玩味之意。「小窗細嚼梅花蕊,吐出新詩字字香。」這二句就有一種創新的筆法,不但香透脾腑,就連吟出來的詩,每一個字都含有梅香,有點超乎想像力,有著別人不曾想過的想法。例如: 北風捲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一般人都用雪來形容梨花的白,卻沒有人用梨花來形容雪;這幾句詩說,塞外八月就有飛雪,樹上掛滿了雪花,就好像忽然間一夜春風吹來,樹上的梨花一下子就開放了,構思新穎,充滿情趣,令人耳目一新,這也是創新。
有人認為遵守古人的規則,就好像把古人的東西影印過來一樣,了無創意;各位所熟悉的一些詩詞,對於詩中的意境,大致都可以體會得出,但是,詩中更深一層的意義,可能就不一定了解,,試舉一個例子: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不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詩的意義,是描寫新娘度過三天的新婚期之後,就要融入夫家的生活,開始要做家事,因為還摸不清楚長輩的脾氣,只好先請教同輩的小姑指點一二,以免出錯而受到責罵;其實,作者所要表達的並非如此,因為詩人第一次進京參加考試,對於主考官的取捨喜惡不了解,只好自己先模擬做了一篇文章,前去請教一位當官的朋友先過目一下,看要如何修正,才合乎格式;這才是這首詩的真正涵義;在我們所看到的唐詩宋詞作品中,像這種意義深遠的不知有多少??現代詩人能夠作好詩的人不少,但是,能夠達到古人這種境界者,能有幾人?說一句坦白話,我們想當影印機都不夠資格,因此,我們不可抹煞傳統詩詞的文學藝術價值;現在,就以傳統詩詞與白話詩做個比較,各位對於唐詩宋詞或多或少總能背誦幾首吧!不然,也能記住一些經典片段:「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春蠶至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乾」等等,但是,白話詩有誰能夠背出哪位作家的作品來? 詩是一種精煉的文學,雖然,它的創作受到許多規範,但是能夠流傳千年以上,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一般人對於詩卻產生了兩極化的認知,,一些人認為會作詩的人,一定要學歷高、飽讀詩書、學問淵博才行,這種論點,我當然可以接受,畢竟作詩必須具備有相當程度的語言文字基礎,如果連一封書信、一份簡單的文書類都無法很流暢的表達出來,想作詩當然有點困難,不過與學歷以及學問淵博並非絕對的關係;不管任何一種技藝,某些人就是特別有天份,只要稍加指導,馬上能夠融會貫通,作詩也一樣,當然,飽讀詩書對於作詩是有加分作用的,吸取多方面的知識,也是必然的條件。 另外一種極端的認知,就是只要每句寫七個字,湊成四句就是詩,如果詩是這麼簡單的話,那豈不比散文、小說更容易寫了?散文是隨性的,小說是感情的,而詩詞卻兼具隨性與感性,還有無窮的韻味,白話詩雖是無拘無束的揮灑,人人能寫,倒也活潑自在。傳統詩與白話詩是兩種不同風格的文學,各有各的優點,如何去接受它,端看個人的認同。本文既然是漫談,也就缺少章法,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純屬個人見解,也不能說是對還是錯,因為世界上的種種事物,沒有絕對的,端看個人的角度問題,一張紙攤放著,從正面看,有彩色圖片,反過來看,卻是一張白紙;有些事情尚未弄懂之前,,切勿固執己見而妄加論斷,以免以偏概全而模糊了焦點。 當今國內詩壇有某個社團,每次舉辦聯吟大會時,則主張不限詩體,任憑作絕句、律詩、排律皆可,甚至還增加了一項簡體詩,也就是不必用漢音的詩韻集成押韻,只要用北京口語化的國語發音韻母相近的字來押就可以了,平仄也不必苛求,但是,投稿時必須註明參賽的作品是絕句、律詩、排律、簡體詩;換句話說,如果不願意受格律約束,那麼,就作簡體詩,要做其餘的詩體,就必須遵守格律,這就是一種遊戲規則,或許有人認為創作傳統詩,受到格律的束縛,礙手礙腳的,那麼,乾脆寫白話詩就可以了,又何必絞盡腦汁去寫些四不像的東西(既不像古體詩,也不像近體詩,又不是打油詩,更不像台語的四句聯仔)?如果寫著好玩的,那就另當別論,不過,千萬不要說它是「詩」,以免誤導。 記得我的啟蒙老師曾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我也曾經對新學員說過:「只要你們給我二個小時,我保證你學會作詩。」這不是天方夜譚,台諺有一句話說:「江湖一點訣,講破不值錢。」只要規則弄懂了,就會作詩了;不過,一生當中,想要作出一首自己滿意又令別人讚賞的作品,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想要會作詩,重點就是多讀、多寫,勇於把自己的作品呈現出來,請別人幫忙修飾,從中吸取經驗和技巧,以時間換取空間,長期累積經驗,有朝一日,必然彩筆生花而不是江郎才盡,願以此共勉。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