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原來有一個永恒的敵人,
更甚於暴力和欺詐,
那便是陳舊的習慣。
~天才預言家,英國詩人 雪萊
【小心! 看法、想法的習慣也是習慣】
【音樂欣賞】《琵琶行》/白居易詞、徒有琴曲 安装uBlock ,可免除广告的干扰
《琵琶行》/白居易詞、徒有琴曲
曲目: 1.古詩今唱/奇然、沈謐仁 2.經典詠流傳/任嘉倫 3.琵琶獨奏/柳青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陸同胞洞察】
兩個文革,二個六四(本篇續自上一篇六四是一場誤會)
評註【文內紫色字句為reaizuguo*的評註】海外華人六四之日話六四 的其二
(引用的主題文發表於 2018.6.13 聯網城邦中國論壇)
兩個文革,是學術界公認的,人民的造反,反對走資派,是一個。
另外一個,正好相反,是走資派的搗亂,對造反派的鎮壓。
前一個失敗,後一個成功。
【如果單以文革期間論,可以說前一個成功,後一個失敗;只是遇上...,也算是一種人亡政息。】
【我們看到聽到的文革中荒誕、愚蠢的事,基本上是走資派蓄意搗亂(事後又栽贓給造反派)。
譬如,我們被誤導,認為愚蠢的“忠字舞”是江青搞的,事實上當時出來制止的才是江青。
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頻頻被爆料背離史實。
舉例,劇中演述,知名數學家陳景潤因文革一直受困,被復出的鄧小平救助。
實情呢? 當搗亂派造成陳景潤的困境時,救援他的是江青,後來再由周恩來推舉他為人大常委。
另外,一位大陸網友評論: 很慶幸屠呦呦是在《鄧劇》後獲得的諾貝爾醫學獎
(1967年毛澤東親自立項的研究項目,1972年屠呦呦取得成果),否則也會被編成是“D大人”的功勞。
其它違反史實的可參考《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
同樣六四也是兩個,看你反對的是啥。
看到游行隊伍中很多人手持標語︰中國共產黨萬歲!
讓人就很困惑,甚至氣憤...你丫不是想打倒...嗎,如何自相矛盾,甚至自滅威風呢?
但問題是,當時有人的思想,是極右,是希望推翻政府,來一場徹底西化。
而這正是不少人現在的想法,通過六四,否定政權的合法性,達到詆毀否定中國革命的歷史。
所以,儘管左派右派都在吵吵嚷嚷要平反,他們的著眼點完全不同,甚至正好相反。
因為左派是正好為了肯定中國革命,否定走資派。
這樣,在共產黨看來,你丫一個左一個右,哪個偶都沒有活路,偶不幹!
而如果平反,哪個都會揪住偶揍,偶傻啊?
說了半天,走資派現在就是矛盾了,
不能左,不能右,只能走鋼絲,你丫來搗亂,打死沒商量! 火大了。
但是相對說來,如果當局是毛左,當然從左的方面來平反是有可能,但問題是只是形左實右。
當然,反過來,如果台上是公知極右,那從右平反也是可能的,但那樣共產黨等於自殺,
那除了極端右派(嚴格說,是反共,反毛,反革命分子),但他們在中國只有在公知中有市場。
這樣,對六四的四分五裂解讀大家都是各取所需。
反共反華! 天賜良機,如何錯過? 所以牛鬼蛇神,紛紛出籠。
但比較嚴格的說起來,當時那樣右的人不是多數。
就像文革造反,造的不是共產黨的反,而是走資派的反。
六四同樣如此。這就是頭號走資派鄧小平那樣咬牙切齒的原因了。
89六四,是76的反動,是文革的回潮,
也是人民對公正平等的再次覺醒,是毛澤東思想的完全體現,
是一場成功的文革【成功了嗎?】,是對四人幫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悲情輓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aizuguo*後記]
- 文革的目標是整飭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參閱表象與真相。提醒: 從50年代中後期起,主動退居二線的毛澤東已非當權派)。學而優則仕是中國的傳統,所以高官或高幹裡少不了的是知識分子。走資派幹部狡詐的把眾多的知識分子跟自己綁在一起,其方法之一就是放任搗亂派的紅衛兵(即當權派的官二代)無所不用其極地整知識分子。
- 這招還真管用! 使一些知識分子自我認同與被整飭的走資高幹同是文革受害者,進而連成一氣;一舉的第二得是,同時也污名化了真正意義的紅衛兵(即造反派)。(“改開”後,許多搗亂派的紅衛兵,在走資父兄的庇蔭下,搖身一變成為鄧小平口中“先富起來的少數”;自然,鄧二代、鄧三代為其中"翹楚"。)
- 鄧小平復出掌權後,上述的“右派”知識分子就成了被鄧縱放出的鷹犬,把文革咬得個面目全非。曾經熱門的“傷痕文學”就是成果之一;但是太超過,連鄧小平也看不下去,曾就傷痕文學撂下過一句名言:『哭哭啼啼的,沒出息!』
- 談文革,不得不提及也被污名化了的知青上山下鄉。很少人注意到或刻意不提,文革十年裡,全大陸的中學急劇增加,每年的中學畢業生從1965年的900萬增加到1976年的6700萬。文革中後期一時過剩的中學畢業生響應毛澤東上山下鄉的號召,把知識帶到農村,帶來了一場無聲息的農業革命,促進了農村和整個中國的現代化(參閱你所不知道的文革)。~高智商的高瞻遠矚豈是右派和公知的管窺所能同日而語。
- 上山下鄉也淬煉出習近平、王岐山、王毅、...這些幹才。親身體驗過基層的民情,知曉地方的運作 ...,不然,如何罩得住由舊日搗亂派化身為“改開”後精於貪腐的“牛鬼蛇神”?
知青上山下鄉在農村、邊疆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多年後,習近平說:『上山下鄉的經歷,使我增進了對基層群眾的感情。』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 ~出自採訪實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2017
建议在旧版阅读本格文章
發表此文時的山頭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