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典故事】 尊者降龍記
2013/11/15 08:29:10瀏覽175|回應0|推薦0
 

【佛典故事】 尊者降龍記

佛滅度後的七百年,在罽賓國,有一隻惡龍王,名叫阿利那。這隻惡龍經常興風作浪,釀成災害,危害百姓,惱害賢聖。罽賓國的人民,都非常害怕阿利那。

當時,國內有二千位阿羅漢,都想把這隻惡龍驅逐出境。其中的一千位羅漢,以神通力,震動大地。又有五百位,放大光明。而其他的五百位羅漢打坐,入甚深禪定。每一位羅漢都想盡了辦法,用盡了自己的神通力。但是這隻惡龍卻動也不動。 

這時,罽賓國來了一位阿羅漢──祇夜多尊者。祇夜多尊者知道了這件事,就來到龍王住的地方,對惡龍三彈指,並說:「龍王!你現在就離開,不要住在這裏。」龍王聽了,二話不說,馬上掉頭就走,一步也不敢停留。 

當時,二千位羅漢,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很訝異地問祇夜多尊者:「尊者!你與我都是煩惱漏盡,得到解脫的阿羅漢。但是,我們各盡了自己最大的神力,都不能令阿利那龍,動一隻指頭。而為什麼尊者,你只是三彈指,就令阿利那那隻惡龍,走得遠遠的,乖乖地回到大海。」尊者回答說:「我從凡夫已來,就很努力地持守淨戒,甚至連突吉羅這樣小小的戒律,都能持守得非常清淨,和持守四重波羅夷淨戒一樣。」

佛法云:「一切清淨慧,皆由禪定生。」想要啟發內心的智慧,就必須修定,修定要有所成就,就必須持戒。《楞嚴經》也提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可見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以戒為根本,能持守淨戒,才能得到真正的禪定、智慧。


省思


古德因持戒所感的威德,能攝化眾生,自利利他,持戒的功德殊勝。我們更當發願倣效古德,持守淨戒,時時起善念。不僅身行清淨,也使得意念清淨,於事於理都能落實。

註:突吉羅
「突吉羅」為梵語,中文的意思為「惡作」。又可稱為「式叉迦羅尼」,中文意思便是「應當學」。許多制戒因為罪重,當有所犯罪業深重,容易察覺並且持守。而突吉羅皆是微細難持之戒,例如威儀不當,雖然罪輕也都是容易犯的過失,常須念茲在茲努力學習,故不列罪名,但言「應當學」。 

【中台世界】佛典故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948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