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思晨語11月2912月03日(一)--(五)播出《法華經》轉煩惱成菩提 破惡 怖魔 乞士 志為福田僧 會道法華淨  戒定慧破見思惑  
2010/11/29 08:00:07瀏覽504|回應0|推薦0

靜思晨語 / 節目內容

證嚴法師開示

   《法華經》轉煩惱成菩提


修業精勤德高信受
奉行教戒守持心志
摒除煩惱轉成菩提
入寂靜法清澄明覺



比丘 名含三義
一、破惡
二、怖魔
三、乞士



出家持戒
因戒生定
因定發慧
戒能防非止惡
定能除心亂雜垢
慧能悟道
根境智明



三學
能破身口七支
及三界見思之惡故

2010/11/29 
 《法華經》破惡 怖魔 乞士


修行乃是大丈夫事
世皆險惡持戒防非
摒除亂想定力啟慧
摧伏心魔解脫自在



怖魔者
既破惡
必出三界展轉化度
遠離牽絆眷屬
摒棄魔惡 降伏魔道
以發願出家
天魔震懾
故云怖魔



出家從因至果
凡有三度魔怖
謂出家時
發大心時
成正覺時
前二但怖
後乃興戈為佛所摧
莫不降伏



乞士者
乞法資道
乞食資身
士乃開士 清修士
現出俗清淨形象
堪受敬重之士



依教奉道
以理自勝故
內能調心
外能化緣故
以依法出家
淨持戒律
三業清淨
不依貪邪活命故



惟乞食自濟
身安道存
出家戒行

2010/11/30  

  《法華經》志為福田僧


秉德典範悲智雙運
群眾和敬戒德兼具
能依佛智摧滅煩惱
啟福慧行耕大福田



比丘亦名僧伽
稱和合眾
一人不名和合
四人以上乃名和合



和合有二
一、理和
二、事和 卡



理和
同證擇滅無為
謂聲聞之人
用智揀擇
遠離見思繫縛
是人類最高智慧
所選擇的寂滅法



事和:謂六和敬
1.戒和同修
2.見和同解
3.利和同均
4.身和同住
5.口和無諍
6.意和同悅

2010/12/01 

 《法華經》會道法華淨


以能斷盡諸煩惱
諸漏已盡心明淨
得為人天大福田
令心會道淨意澄



《法華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王舍城
耆闍崛山中
與大比丘眾
萬二千人俱



證信─
以所集妙法
為有名大德所同聞
可證此妙法為實當信



《法華經 序品第一》

皆是阿羅漢
諸漏已盡
無復煩惱
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
心得自在



阿羅漢
一、殺賊
二、不生
三、應供



殺賊者
殺九十八使煩惱之賊



不生者
見思塵垢脫落後
不受生死果報牽絆



應供者
具智斷功德
堪為人天福田



智德與斷德
明白真理名智德
斷盡煩惱名斷德
亦即菩提與涅槃

2010/12/02 
        《法華經》戒定慧破見思惑


聲聞受法
深入道心
依教智力
除煩惱賊
遠離無明
生死自滅



今證道果
破見思惑
今賊已殺
慧命得安
殺賊乃破惡果也
始發大心
魔王恐怖


2010/12/03

靜思晨語大愛網路電台  電視網路直播 慈濟全球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464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