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二因緣的目的和意義
2009/02/20 22:02:51瀏覽9417|回應0|推薦0

 

十二因緣

 

淨空法師 主講

 

疏鈔演義云:緣覺攝者。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諦。雖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也。

 

緣覺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二行。業障業道。此二支屬過去。三識。託胎一分氣息。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六觸。此出胎。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八愛。愛男女金銀等事。九取。是見一切境界生取著心。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十有。業已成就。是未來因屬業道。如過去行。十一生。未來受生事。十二老死。此即是四諦。所以重開者。以緣覺之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

 

束之不出四諦者。若流轉門。無明愛取三支是煩惱道。行有二支是業道。此五支為集諦。識名色等七支為苦諦。若還滅門。滅前十二因緣之智為道諦。證寂滅理為滅諦。

 

『緣覺攝者』。本經沒說緣覺,緣覺就包括在聲聞裡面。『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這十二支,就是十二個科目。『而束之不出四諦』,「束」就是「歸納」,歸納起來也離不開四諦。所以四諦在小乘法裡是根本法輪,十二因緣不過是把四諦展開來,詳細說明而已。『雖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梵語辟支佛,「辟支」翻做「緣」,「佛」翻做「覺」。所以緣覺就是辟支佛。他是從十二因緣而開悟的。這一類人雖然也度眾生,但是不主動,跟阿羅漢一樣,你去找他,他看你過去生中跟他很有緣份,就度你。你去找他,他會入定觀察,如果過去生中跟他沒有緣,就不度你。為甚麼?因為講了你不相信,也不願意聽,所以他省得說話,你也省得煩惱。菩薩慈悲心重,主動教化眾生。阿羅漢跟辟支佛不主動教人,所以屬於小乘。

 

『緣覺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從這一段開始,將給我們簡單說明,甚麼叫十二因緣。第一是「無明」,此地是講「枝末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根本無明,破一品,成為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阿羅漢跟辟支佛也破了無明,但不是根本無明,而是破「枝末無明」。「枝末無明」就是「見思煩惱」。四諦裡面叫見思煩惱,十二因緣裡面叫無明。無明就是見思煩惱,就是迷惑!這是煩惱障,煩惱道。「煩惱障」是「見惑」,「煩惱道」是「思惑」。見煩惱、思煩惱,就是無明。

『二行。業障業道。』。第二是「行」,你有煩惱障,有煩惱道,就是你有見思無明,你一定會妄動,「行」就是造業。業障業道,它造作,以「無明」是緣,「行」是因,「無明」比較遠一點,「行業」較近。如果拿祖孫三代來說,「無明」是祖父,「行業」是父親,生下來的兒子就是底下的「識」。「識」是「果報」。下面五條都是識,都是果報。所以與這個果遠一點的叫「緣」,密切的叫「因」。所以「無明」是「緣」,「行」是「因」,有因有緣,後面就結果,這就是業障業道,我們今天通通在造作。『此二支屬過去』,這二條是講過去的。因為你過去世迷惑、顛倒、造業,你這一生就受報,這是果報,這受報怎麼報法?先來投胎。我們在六道裡以人道做例子說明,其餘五道都沒有例外,都是一樣。

 

『三識』:人道裡面,先「識」,「識」就是「神識」,我們俗話講「靈魂」,靈魂來投胎。『託胎一分氣息』,神識速度非常之大,可以說超越時間、空間,神識超越時間、空間,孔老夫子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從他的文章裡面,也透了一點消息。他在「易經繫辭傳」裡面,講「游魂為變」,「神識」孔老夫子稱它做「游魂」。說游魂絕對正確,為甚麼?它動的速度太快了。他這兩句話「游魂為變,精氣為物」。跟佛法講的宇宙人生觀完全相同。「物」就是「物質」,物質從那裡來?「精氣」為「物」。可見得孔老夫子並不承認真正有物質存在,物質是甚麼?精氣而已。現在科學家不承認有物質,物質是甚麼?是振動。振動、光動,是一個幻象,不是真正有物質。所以用孔老夫子在兩千五百年前的「易經」中說的,跟現代科學能相應。佛法說得更詳細。孔老夫子講的「精氣」,在唯識裡面是「見分」,「物」是「相分」。見相同源,見相不二,這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所以說神識來投胎。

說老實話,夫妻一定會生兒女嗎?不見得!有很多人結婚一輩子,不生兒女。為甚麼不生?沒有緣。兒女要跟你有緣,他才會到你家裡來投胎。他跟你沒有緣,不會到你家投胎。換句話說他去投胎是要找對象的,你求他,他未必理你。他去找對象,找甚麼對象?過去生中存在的關係。

佛在經上給我們講四種因緣:第一種是報恩的。過去生中你們彼此互相有恩惠,他這一次又看到你了,到你家來投胎。這個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孝子賢孫,他是來報恩的,怎麼都學不壞,所謂的好兒女、孝順兒女,這是過去修的善因。

第二種是報怨的。過去世你跟他有仇恨,這一世遇到,來做你兒女,將來長大了,做敗家子,攪得你家破人亡,他是來報復的。所以與人不能結冤仇,外面的冤仇可以預防,他投胎投到你家裡怎麼辦?你怎麼防法?你把那個人害死了,好了,他的神識到你家來做你的子孫,做你一家人時,你怎麼辦?所以決定不能存害人之心!這就是所謂忤逆的兒孫,攪得家破人亡。

第三類是討債的,討債鬼。是父母過去欠他的,他來討債。如果欠得少,養個兩、三年他死了,你為他花了不少錢,還清了,他也走了。如果欠得多,大概供到大學畢業,快要可以做事情,他走了,這就是討債鬼,債務討清,沒事了,就走了。

第四種是還債的。是他欠父母,他這一生遇到了要還債,他要努力工作供養父母。那也要看你們之間債務欠的多少?如果他欠父母很多,他對父母物質供養很厚,如果欠的債務很少,他對父母的生活供給很刻薄,反正讓你餓不死就好了。為甚麼?還債的!這一類人對於父母雖然能供養,沒有恭敬心,沒有孝順心。報恩的有孝順心,還債的沒有孝順心,甚至於眼裡還嫌棄父母,討厭父母,但是他生活費用會給你,至於多少?那要看他從前欠你多少。佛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一家人就是這個關係集合。

家庭如此,一族人也是如此,凡是你所認識的親戚朋友都是如此,只是恩怨債務更少一點。恩怨債務多的時候,就變成一家父子兄弟,遠一點就成為親戚朋友。所以人與人之間都有緣份。你走到馬路上,一個陌生的人對你點頭笑一笑,也是從前的緣份。看到陌生人素不相識,一看到就不順眼,也是過去的緣份。所以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我們真是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千萬不要跟一切眾生結冤仇,不要跟一切眾生有債務的關係。欠債的要還得清清楚楚,免得來生再還,這事情很麻煩,所以儒、佛的聖賢教訓,都是勸我們把這些恩怨化解,這是最善、最圓滿的方法。這就說明投胎不是隨便偶然的,它與過去生中有密切的關係。剛投胎來的時候,就叫「識」,不能叫它是「名」,所以母親懷孕,是神識來投胎。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名色」,是指胎兒還沒有長成形狀,大概在一、二星期,十四天的樣子。沒有長出形狀,甚麼也分不出來,只是一塊肉團。但是肉裏頭有神識,所以叫它做「名色」。「名」就是「心」,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色」是「物質」,所以叫「名色」。

 

『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胎胞長大了,就叫「六入」。「六入」就是「胎兒」成形了,是一個人的樣子,六根長出來,這個時候叫「六入」。六根不俱的時候叫做「名色」。「識」、「名色」、「六入」這三支都是在胎中。

 

『六觸。此出胎』。第六是「觸」,「觸」就是出胎了,與外面境界接觸,也就是出生了。從出生一直到老死,都與外面境界接觸,所以離開母體以後都叫做「觸」,觸的時間非常長。

 

『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受」,是『領納前境好惡等事』。觸是沒有好惡、沒有喜歡、沒有討厭、也沒有害怕;像嬰兒,自己拉的大便也吃。這是因為他有「觸」,但是沒有「受」,這時候他甚麼也不懂。等到逐漸長大,他就有好惡之感受。在沒有「受」之前,我們中國人常講「天真」,他心裡面清淨,快樂,沒有憂慮、沒有好惡。從前人天真的時間長,一般要到十歲以後。在從前,像我這個年齡,大概在十歲以後才知道有好惡,十歲以前不知道,這是童年的幸福!現在的小孩可憐,為甚麼?我看他一兩歲就有好惡的感受了。換句話說,他的童年時間縮短,受苦受樂的時間提早。怎麼會提早呢?天天看電視,電視天天教他,所以兩三歲的小孩,就會察言觀色,就曉得大人的好惡。他們的心裡就計較,就要用心機了。從前那種農村社會,童年天真時間反而長,現在縮短了。

所以現在的人不能做,來生投胎做人,太苦了,雖然說現在科技發達,但是現代人生活像機器,人的味道沒有了,換句話說,人生的意義、價值喪失掉,這是我們要覺悟。所以這個「受」,是領納好惡的境界。這五種是果報,就是這一生的果報。前世「無明」、「行」,是緣,是因。有這個因緣,才有我們這一世的果報。諸位要是真正明白佛法的道理,就是認識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們這一生當中,受苦受樂,不必怨天尤人,為甚麼?皆是自作自受!苦難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是自己造作的,怎能怪人!怎能怪老天爺不公平!起這個念頭,更是造罪,罪造得更大。發財中獎都是命,沒有這個命,把菩薩鬼神的像毀了,造罪就更大。我聽說有玩六合彩的拜佛菩薩,保佑他要中彩,不中彩,第二天就把佛菩薩拿去砍頭,拿去燒掉,這造業!怨天尤人,造的罪業就更重了,所以這個「受」,是有因果的。

 

『八愛。愛男女金銀等事』。八愛、九取、十有這三條,就是現在這一生的造作,第一個是「愛」,愛甚麼?貪愛,『愛男女金銀等事』。愛的範圍太廣了。「愛」就是「無明」,就是「迷惑」。愛了之後就有行為,就有造作。造作底下就是「取」,愛之後就「取」,『是見一切境界生取著心』。自己喜歡的,要把它佔有,這是「取」。不喜歡的,要叫它離開,也是「取」,都是取著。這叫造業,造作。起心動念造作都是屬於這個字。所以「愛」跟「取」,『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這就有了業習種子,造業後面就有「有」。「有」甚麼?阿賴耶識裡面善、惡種子種下去了。有了種子,來生就要受報。所以我們今生的造作「愛、取、有」,一一成就是作未來因緣,屬業道,如過去無明、行。

 

『十一。未來受生事』。第十一「生」。生是「未來受生」。來生還要輪迴,還要去投胎。『十二老死』。投胎之後,永遠輪轉,這叫輪迴。你要曉得為甚麼有輪迴?輪迴的道理是甚麼?十二因緣就是給你解答這問題。為甚麼有輪迴?輪迴是自己造的,輪迴的現象就是這樣可怕,這是我們要覺悟。覺悟之後要如何離開輪迴?實在講,離開輪迴,果上是離不開的,有人生活很痛苦,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去自殺。自殺能解決問題嗎?不能!果報上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要從「因」跟「緣」上解決,把「因」跟「緣」斷掉。我們曉得「愛」是緣,你能夠一切不愛了,你生死輪迴就斷掉,也脫離輪迴。大概權教以下,權教菩薩,緣覺聲聞,都從這兩個地方下手斷掉的。利根的菩薩,大乘菩薩、實教菩薩,從「有」下手,那就是真功夫。「愛取不斷,但心裡頭不落印像」,這最高明。跟諸位說:「密宗就是從這裡斷。」我們想想,有沒有這個本事?「愛取不斷,心地清淨,不落印象」,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一般人,斷愛、斷取,已不容易;斷「有」是非常不容易。那是大乘菩薩才做得到,叫做遊戲人間,那才真正得大自在。有「愛」、有「取」,沒有「有」,他不會墮落輪迴。我們今天做不到,只有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我們也「有」,我們「愛」「取」「有」都有,我們愛阿彌陀佛,取阿彌陀佛,心裡有阿彌陀佛。這樣就帶業往生了。

因為這「阿彌陀佛」,六道輪迴裡找不到 — 三惡道裡頭沒有,阿修羅、人道、天道裏也都沒有阿彌陀佛。所以你在阿彌陀佛上搞「愛」「取」「有」,六道裡頭都沒有辦法受報,只好到西方極樂世界受報去。這個妙啊!所有一切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這一個法門妙。我們今天「愛」「取」「有」三條都斷不掉,換一個念頭,換成「阿彌陀佛」。所以我勸同學們,天天看阿彌陀佛的像,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不可以一天中斷,真正要做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樣就好。

『此即是四諦,所以重開者』。這是把四諦展開,成為十二因緣,『以緣覺之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這跟「聲聞」不一樣,「聲聞」是從「苦諦」悟入。「緣覺」是從「集諦」斷惑。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這裏我們講流轉,隨順十二因緣流轉,就是生死輪迴。如果要超越六道輪迴,你把十二因緣反過來看就明白了,這叫還滅門。『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那「行」就滅了。『乃至生滅,則老死滅』。所以你反過來看的時候,就是智慧。就把這個宇宙人生看破。所以『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他的斷證跟聲聞是一樣的。他比聲聞聰明,所以『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聲聞見思煩惱斷了,習氣沒斷。緣覺習氣都斷了。所以比阿羅漢的功夫要高。

習氣是甚麼呢?佛經裡有一個比喻,譬如酒瓶,酒瓶是盛酒的,現在你把酒瓶中的酒倒得乾乾淨淨,裡面確確實實沒有酒了,你再用乾布把它擦乾淨,可是聞聞還有酒味,用酒味比做習氣。所以佛弟子當中,有很多是富貴子弟,跟佛出家,富貴人都有傲慢的習氣,他證了阿羅漢果,傲慢確實斷掉,真沒有了,但是有的時候那個驕慢的態度還在,這就叫習氣。是不是真有?真的沒有,他對人真的是恭敬,可是他習氣還在。所以說煩惱容易斷,習氣難斷。但是習氣往往會引起別人誤會,因此要學謙虛、恭敬、禮讓,學這些來斷習氣。

『束之不出四諦者。若流轉門。無明愛取三支是煩惱道。行有二支是業道。此五支為集諦。識名色等七支為苦諦』。雖然十二因緣,講得比較詳細,歸納起來不外四諦。四諦是講「苦、集、滅、道」。「集諦」就是起惑造業,「無明」是過去的煩惱,「愛」、「取」是現在的煩惱,所以這三支都是屬於煩惱,就是惑業苦中的迷惑。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要記住,無明是過去世的事情,是無可奈何。現在對於一切法要是生了「貪愛」,要是想「執取」,「執取」就是佔有,這都是迷惑顛倒,這些是煩惱道。「行」是屬於過去世造的業。「有」是現在的,是這一生當中造的業。既然有業,當然就有果報。所以「行」與「有」,這兩支就是造業,是屬業道。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佔有慾」,(現在心理學上講「佔有慾」),就是佛門講的「造業」,善業自有善果,惡業定有惡報,惡報是在三惡道,善果是在三善道。總而言之都脫離不了六道輪迴,所以業實在不能造。

不造業,這一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為甚麼?起心動念都在造業,這怎麼得了!所以一切法門,都是在幫助我們斷惑、消業、出離六道輪迴。在一切法門當中,最簡單、最容易、最快速、最穩當,無過於「念佛法門」。我們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心裡面想佛、念佛,一切時、一切處,都不要把這一句佛號忘掉,這也是在造業,這造甚麼業?造淨業,就是造念阿彌陀佛的業。這個業還算不錯,為甚麼?三界六道裡頭沒有這個果報,三善道裡面沒有阿彌陀佛,三惡道裡也沒有阿彌陀佛。所以叫做淨業。造淨業,將來的果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除這一條路之外,實在找不到第二條路好走了。善惡業都不能造,不但惡業不造,善業也不為,專念彌陀,求生淨土,這樣才能夠出離六道輪迴。

 

所以「無明」、「愛」、「取」、「行」、「有」,就是四諦裡頭的「集諦」。除這五支之外,其餘的七支皆是「苦諦」。從「識」到「受」是這一生的果報。過去世造的因,現在得受報;「愛」、「取」、「有」,是現在造的因;「生」、「老死」是來生受的果。所以你要問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十二因緣給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流轉門」。「流」甚麼?按著這十二因緣順序來走,按順序走,這就是製造六道輪迴。如果反過來呢?就叫「還滅門」。

『滅前十二因緣之智為道諦』。人為甚麼有老死?因為有生!沒有生就沒有老死。生有甚麼好處?生的後果就是老死。那為甚麼有生?因為有「取」,為甚麼有取呢?因為有「愛」。這樣翻過來往上去找它的原因,這是智慧。十二因緣中,只要你能斷一條,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從那裡斷?要從「因」、「緣」上斷;「果」上是斷不了的。

有些愚痴的人,覺得活得很痛苦,誤以為自殺就可以了斷,自殺是從果上斷,是斷不了的。因為自殺之後,沒幾天又投胎來了,活得更苦,還幹六道輪迴。所以自殺是沒完沒了,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問題愈搞愈糟,來生比這一生不曉得要苦多少倍。這是做不得的。必須要在「因、緣」上斷,就是「集諦」上斷,「苦諦」上沒有辦法斷的,苦是果。

 

我們曉得「無明」、「行」,是過去生中的因緣,過去世的怎麼能斷呢。只有從現在生中去斷,現在生中,查查十二因緣,只有「愛」、「取」、「有」這三支,就這三支中如果能夠斷一支 ─ 或者你把「愛」斷掉、或「取」斷掉、或「有」斷掉。這三支斷一支,就行了,就可以出離六道輪迴,這叫「還滅門」。你有這個智慧,知道事實真相,曉得從那裡下手,這就是「道諦」。「道」是修行的方法門道,你找到了。依此修行超越輪迴生死,就是「滅諦」。證「寂滅理」為「滅諦」。這是說明十二因緣,不出四諦。

 

「緣覺」雖然度眾生,實在跟阿羅漢差不多,他不是主動的去度化眾生,而是眾生去求他,他才肯教。眾生不去求他,他不會去找人的。不像菩薩,做一切眾生不請之友。所以他度的眾生不多也不廣,因此把緣覺合在聲聞一起,我們稱它做小乘。如果講三乘呢,那麼聲聞是小乘,緣覺是中乘,菩薩是大乘。

十二因緣的目的和意義

賈題韜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參究49天,終於徹悟了三世因果的十二緣起法,證實了世間的苦、集、滅、道,建立四聖諦。苦集二諦是從流轉上看十二因緣,滅道二諦是從還滅上看十二因緣,總括起來就是染凈因果。苦集為染,滅道為凈,染凈因果可以說概括了佛法的全體內容。

人生的過去、現在、未來就這樣遷流不息如環無端,產生因果酬報的輪迴現象,就是三世輪迴的具體說明。如果我們不相信三世因果,從一方面說,無法說明人生各種不平等的差別現象;從另一方面說,短短的人生有何意義?人生將是多麼悲觀啊!由此,我們必須重視三世因果的道理,確信染凈因果的酬報不虛,由六凡位逐漸修證而得四聖位的解脫之果,才是正確的出路。
  十二緣起是佛法說明人生流轉緣起的基本公式。前世因,今世果;今世因,后世果;無明”……直到老死無明就是煩惱,就是與生俱來的實執,人們只要動心就有實執,就會產生煩惱;又由煩惱熏成無明習氣,又產生現行,煩惱如環無端,輪迴不息。欲息輪迴,須斷無明;欲斷無明,唯有開悟,產生無我智慧,才辦得到。

上一輩子的無明產生了,由此引發了今生的名色等,以至下生的老死等。有了習氣,前因后果,前生的因決定了此生的果,從今生的現狀便能推知前生的因;欲知下輩子的果,也只需看你現在的行為就夠了。這十二因緣,也叫十二有支
  佛陀根據十二因緣的觀察總結出: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正理。由此可知,要想滅老死,就要滅,要想滅就要滅,乃到滅”……以至滅無明。據說佛陀在菩提樹下開悟,悟的就是這一道理。眾生的頸上都套有這副看不見的枷鎖,——十二因緣。

我們長期以來都被這副枷鎖套著而不得解脫,等於是判了無期徒刑,令人可悲。唯有佛陀為我們找到一條解脫的道路,那就是以般若覺性照破無明,便不再受生,不再輪迴,更由此可以超凡入聖。先從現實上講,人們的行為,一種是出於被動的,受條件的限制,不能不這樣去作;另一種行為是主動的,要這樣作,願意這樣做,就能夠這樣的。被動的行為是受既成事實的支配,只能隨順消受,難以改變,任之而已。應當重視的是主動的行為,就是我們發自願意去作的行為。

首先是因有所感受而起了愛好,由此追逐貪求,想據為己有,就名,取則有了習氣。如抽鴉片煙、嗎啡,抽起了癮,癮不發作時與好人一樣,抽鴉片煙的人首先打哈欠渾身疼痛,百般苦處,這時癮發作非抽不可。由愛而取,由取而有就是這個道理。學習也是這樣,學習到手的東西,平時無影無形,待你作文或講演時,它產生了作用。癮有好也有壞,研究學問,喜歡藝術,愛好文學都會有癮,有了癮,它就牽著你,遇到條件成熟就會發作。如不僅是一個人,是整個人類社會風氣所尚,大家都愛,就形成社會力量,便不能隨意取消。同樣一個偉大的事業,也就是因這喜愛產生了取的結果。依此而推,誰在愛呢?誰在取呢?不能沒主體,由受領納外境產生苦樂等感覺,擇愛而排苦。

沒有一件事能沒有個自己,由自己的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接觸外境產生感覺,六入又須依靠不顯著的名色即心身前位,初在胎中的身心胎基,這又產生自前生業力投入胎中的識。從觸、受、六入、名色以至識,全由於前生業力的招感,都不由自己,比外境東西來就受納,苦樂、無記全出於被動,隨境而轉,以六入論,有的生出來眼好,有的耳好,有的個子高,有的個子矮,在胎中有的強壯,有的虛弱,這都不由自主,毫無選擇。

又如有的記憶力好,有的理解能力強,有的長于處理事情,有的長于研究學問,有的嗓音好,有的臂力大,千差萬別,說不盡的。這些不由自主的現象有沒有原因呢?如果不承認有原因,果不自生,這些差別從何而來?並且這些情況既不自主,不能改變,幸運的活該幸運,倒楣的活該倒楣;愚昧的活該愚昧,聰明的活該聰明;美的該美,醜的該醜,原因就在於前生的種種造業感得不同的果報,佛教稱為業果緣起,以業果把前生、今生、來生貫穿起來,就不是無因論偶然論,而人生就有了正確的出路了。

一般人把兒女的生因和生下來的差別都歸於父母,佛教的業果緣起是反對這種說法的。佛教認為父母是外在條件,沒有父母的外在條件我們自然是生不出來,單靠父母的外在條件也不行,這一點很重要。父母外在條件為緣,是增上緣;我們自有自種稱親因,又叫作因緣;人的現世生命是自己的親因和父母增上緣合起來而產生的。

比如:一花園內,同樣土地、同樣的雨露、同樣的人工、同樣的環境,為何花朵萬紫千紅,各個不同?為何牡丹是牡丹、芍藥是芍藥、菊花是菊花,原因就在於外在的條件一樣,但為因即親因各異,所以緣生而因果不亂,其理由即在於此。因果亂了那還了得,你作事我替你受,你吃了我代你飽,我瞌睡了等於你休息;眼看聲,耳聞色,世界豈不亂了套!同樣是人,為什麼釋迦牟尼成佛,我們仍是凡夫?同樣的五濁惡世,為什麼幸運的幸運,倒楣的倒楣,成佛的成佛,下地獄的下地獄,因果不亂根據何在?佛法認為緣起法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因,是主要的;一是增上緣,為助伴的,兩者缺一不可。

再以花園為喻:土地、陽光、人工、水分是增上緣;花的種子是因,花各有其種,即內在根據;土地日光等是外在條件,以辯證法說內外和合才能產生事物。我們自己也各有其種,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親因。僅因不能形成事物,僅緣也不能形成。在緣起中,又自有主次之分,如會場上聽眾與主席互為緣起,但在緣起的會場上,畢竟聽眾是聽眾,主席是主席,因緣、增上緣的關系也是這樣。所以有的父母愚昧,而生下來的小孩很聰明,有的聰明父母生下的后代卻很糊塗,種種差別,就易於得到解釋。

如上所述,並不是說人們的差別現象不受父母影響,但父母畢竟是增上緣而非親因,有些孩子再教,進步仍然有限,說明只有增上緣還是不行的,增上緣再好,代替不了親因的功能。后天的措施,必須有內在的基礎。十二因緣中的即你自己,你有此業識的行動,才投了胎;沒有業識的作用,你為什麼會投胎呢?

這在十二因緣中現生即從此起,依此名色、六入、觸、受都歸在果里,這一段過程你就無能為力了。業力所牽,你想選擇好的地方去投胎那是不可能的,全不由你,身心不由己,而取決於你過去所造的種種業。經過愛、取、有,有善有惡又產生了新的業。就是業,又是來世因了。而造業之因即無明,無明即執一切法為實有的錯誤認識,產生了

摘自《論開悟》

 茲將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的關係列表如下:









過去世
二因
無明
現在世
五果
名色
六入
三因
未來世
二果
老死

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

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摘自《論開悟》

緣起法主要的意義,在說明生命的連繫,開示怎樣的逐物流轉,怎樣的依著自己所造的業因,感受應得的果報。十二支緣起觀,是說明緣起法之最詳備和標準的內容: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無知、不明白、不如實知義;眾生因無明才有生死流轉的苦惱,那是不如實知緣起法、因果業報和佛所證悟的各種離苦得樂方法,無明是流落生死的根本妄執。 行:造作行為(包括一切身口意、或善或惡的行為),而產生牽引生死際遇的潛在業力;過去和現在的行業,是今生或未來生依正二報的根據。 識;辨析的能力和作用,是有情生命的樞機。 名色:五蘊的總稱,名指受、想、行、識四無色陰(無質礙實體),色指由極微物質所構成的有質礙物體;人在母胎中漸漸生長,五蘊完具的時候稱為名色。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之為六入() 觸:藉六根與外境(聲色香味觸法)的相應接觸,而起六入觸,開展觸境繁心的過程。 受:是心的領納作用,因觸而生苦、樂或不苦不樂()的感受。 愛:厭苦欣樂貪愛生起,分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愛著。 取:因貪染()諸境而起取著心行;可分為欲取、見取、戒禁取和我語取等。 有:因諸造作妄執而生業,繼而引發三有果報自體的存在;三有是欲界有、色界有和無色界有。 生:有漏五蘊假合之身誕生。 老死:一期生命之衰頹及結束。 (參考:印公導師《唯識學探源》,正聞出版社,民國813月修訂二版,pp.10 ~ 27)

  四聖諦:是佛法的教綱,世出世間的因果起滅,都建立在此。苦諦是世間的果,集諦是世間苦果的因;滅諦是出世間解脫的果,道諦是證得出世寂滅的因。所以經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苦,以五蘊色身或名色和合為苦,有三苦八苦等;集就是愛(愛、後有愛、貪喜俱行愛、彼彼喜樂愛)與業,有以愛為主,有以業為主,亦有雙取愛與業;滅是涅槃,也就是三無為中的擇滅無為;道是八正道。就事實說,五蘊身有三苦、八苦的逼迫,集有煩動惱亂身心的作用,這是世間苦集二諦的事。滅是苦痛的解脫,道是修行上進的行為。從四諦別別的理性,悟入一切歸於空寂的滅,即是見諦得道;聖者悟證四諦的理,確然如此,真實不虛,所以名為四聖諦。(參考:印公導師《中觀論頌講記》,正聞出版社,民國871月,pp.441 ~ 442)

http://book.bfnn.org/books/0405.htm

http://book.bfnn.org/books/0405.htm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6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