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4「大師」考名
2009/06/11 11:08:05瀏覽534|回應0|推薦3

聖嚴法師開示【學佛知津】

「大師」考名

蕭惠元居士對於三寶極其虔敬,所以當他讀到張廷榮居士在《菩提樹》雜誌發表的文字中,將楊仁山及歐陽漸居士稱為「大師」,感到非常的不滿,故在《覺世》二六一期上寫了一篇〈向張廷榮居士進一言〉。同時又引起了其他多人的反應,這是很好的現象。不過,「大師」一詞,究係何指,我想趁此機會,做一點正名的工作。

本來,大師一詞,並非佛教所專用,例如《周禮春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大師下大夫二人,小師上士四人。」這是一種樂官的職稱,後來演變為「太師」,太師是樂官的指揮者。

到了漢朝,大師一詞又變成了對於學者的尊稱,例如《漢書伏生傳》中,就有這樣的一句:「山東大師亡不涉尚書以教。」  

在印度,大師一詞是對一切學派或教派的領袖的尊稱。各派的徒眾,對於各自的領袖,通常都以大師稱呼。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裸體外道的徒眾稱他們的教主為「大師晡刺拏」。《長阿含經》卷一五,究羅檀頭婆羅門,亦被五百婆羅門弟子,呼為大師。《長阿含經》卷一六,沸伽羅沙婆羅門及多梨車婆羅門,亦各被他們的弟子稱為大師。《增一阿含經》卷三〈六重品〉第十經,尼健子外道的五百弟子,也稱他們的領袖為大師。
因此,在佛教而言,當時的印度,只有佛陀一人可以稱為大師,其餘的僧俗弟子,均不夠被稱作大師的資格。例如《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中,帝釋天主憍尸迦,口口聲聲都稱:「如來大師出現世間。」外道婆羅門,對釋迦世尊,也是看作佛教的大師,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二八,記載佛弟子將佛像供在上首,一天忽然下雨,大眾忙著躲雨,竟忘了把佛像請走,於是給婆羅門居士譏笑了一句:「仁等何故擲棄大師?」

根據佛教的原始看法,唯有眾師之師,才可稱為大師。在佛教,那只有佛陀一人可稱大師。並且,依照《佛阿毘曇經.出家相品》的記載,凡是在稱謂之上冠一「大」字的,也都是指的佛陀,比如:大醫王、大商主、大沙門、大勇猛、大斂攝、大威德、大將導、大雄、大力、大神、大慈悲、大法聚等。在《瑜伽師地論》中也說:「能善教誡聲聞弟子,一切應作不應作事,故名大師;又為化導無量眾生,令苦寂滅,故名大師;又為摧滅邪穢外道,世間出世間,故名大師。」佛在《雜阿含經》卷六第一三經中也對弟子們說:「欲斷(色受想行識)五受陰者,當求大師。」《雜阿含經》卷一第二七一經也有「佛告低舍(比丘名),佛為大師」之句。


在宋代靈芝律師的《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上稱:「大師者,所謂天人之師,即十號之一,以道訓人,故彰斯目。然以師通凡小,加大簡之,是則三界獨尊,九道依學,唯佛大聖,得此嘉號,自餘凡鄙,安可僭稱!」唯在《大般若經》的常啼菩薩,對法涌菩薩也稱大師。

因此,中國的佛教也比較方便,例如《僧史略》卷下,有這樣的記載:「唐懿宗十一年十一月,左街雲顥,賜為三慧大師;右街僧徹,賜為淨光大師;可孚,賜為法智大師;重謙,賜為青蓮大師。是其始也。」這是朝廷對於僧官的冊封大師。

於是從此以後,「大師」一詞,也就逐漸地成了對於凡僧的尊稱。所以在晚唐以來的許多僧人,多被加上了「大師」的嘉號。要是願意研究的話,這倒是個很好的題目:晚唐以前的高僧已有被稱大師的嗎?我尚未暇細考,如果我的判斷不錯,晚唐以前唯有宗師,方被稱為大師,此如天臺智者,被隋代的晉王稱為大師,便是一例。(見《唐高僧傳》卷二一)

至於居士被稱為大師的,就我所知,還不是今日的張廷榮居士的發明,那是由於歐陽竟無居士的門下,對於歐陽竟無居士的恭維,才開了頭的。

歐陽竟無跟太虛大師同是楊仁山居士的學生,他們後來所走的路向卻頗有不同,歐陽竟無很有以現代維摩自居的氣概,他根本看不起出家人,也不恭敬出家人,並且主張比丘當拜居士,這個問題曾經引起太虛大師的糾正,但也不生效果。歐陽居士對於近世的佛學,尤其是對唯識一系的貢獻卓著,他的門下也都是些有名的學者,歐陽竟無之被稱為大師,就是出於這班人的好心。他們是以學術領袖的身分去衡量歐陽竟無的,正像章太炎被稱為國學大師、張大千被稱為國畫大師一樣,那是出於純中國的觀念,是從《漢書伏生傳》稱為大師以來的傳統觀念。最要緊的,這一觀念跟佛教無關。

我跟張廷榮居士,已有近十年的友誼,像他那樣的熱忱和勤懇,在今日的居士群中,實在是難能可貴,所以我對他的尊敬,正像尊敬所有我的其他師友一樣。他稱楊仁山及歐陽竟無為大師,已不是新近發生的事,只是新近因此事而發生了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所以寫出了我的所知所見。(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刊於《覺世》二六三期)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學佛知津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 聖嚴法師學佛知津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43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