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06 09:28:46瀏覽172|回應0|推薦0 | |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226集◎
2014.3.9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上淨下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越溪居士、李居士 (第二二六集) 2016/12/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226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慈鑒:阿彌陀佛!慚愧弟子今天報告的主題是:《釋迦譜》學習心得——末法時代如何做一名佛弟子。 《釋迦譜》是南北朝時期僧祐大師之作。今年過年,陪同家人海外旅行,有些害怕利養日盛,道心益衰。想到師父上人常說章嘉大師的教誨:「你想學佛,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對老師不認識,你會走錯路,你會走彎路。」此前因文言文水平不夠,閱讀《釋迦方志》不得要領。近年來文言文有所提升,便以《釋迦譜》傍身,邊走邊看,以期學佛早日入門,愈看此書就愈感到師父教誨真實不虛。 過年之後,家中多事,應接不暇,但是因學習《釋迦譜》心有所悟。信願加深的原因,三個月來通過了兩個很大的關。第二個關雖未完全度過,但是心中已對困難無所罣礙。回想起來,因了解本師而加深信願,的確是過關的良藥,退轉時得以回頭的明燈。故在此恭敬將學習心得略作總結、匯報,以求師長教誨。 一、《釋迦譜》簡介 僧祐大師(公元445-518)是南北朝時代的律宗巨匠,又是佛教文史學家,博通眾藝。年少時就嚮往寺院的生活,出家之後,師承律學,持戒精嚴,畢生講學著述,繼承了釋迦牟尼佛講學不輟的道風。 《釋迦譜》是大師將各經的相關記錄會集而成,大師說此書是「抄集眾經述而不作」,還要文字記錄與歷史遺跡互相印證,以期能夠將佛祖的一生原原本本的展示出來,用現在的話說,這本記錄是第一手資料的集成,是信史。 該書分十卷,涵蓋四大方面:「胤裔託生之源,得道度人之要,泥洹塔像之徵,遺法將滅之相」,也就是(一)佛陀下生的因緣,以及為何託生於釋迦族淨飯王之家的淵源。(二)釋迦牟尼佛如何成道、如何度人了脫生死苦海的情況。(三)佛陀入滅的情況,以及入滅之後所立的佛塔、造像以延續佛陀之教育。(四)最後佛法將要滅度的情況。 和一般講述釋迦牟尼佛生平的著作不同,此書是將諸多經文中有關佛陀身世的內容摘錄出來,所以,它是佛經的會集,而非一般的報告記錄。此中有很深的義趣,讀此書,彷彿現場聽經聞法一樣,對如何做一名佛弟子,有很多很有啟發的指導。 二、 修忍辱以珍重今生佛緣 《釋迦譜》開篇就講人道以及地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所處的減劫是如何形成的。接著才開始講述釋迦牟尼佛的家族姓氏來源,這令我們拓寬眼界,看到了業因深遠,不可思議。由此推知,我們在漫漫時空長河之中,此生能夠遇到佛法、遇到淨土法門,能夠聽到師父上人講經,真的是百千萬劫難遭遇! 對於佛陀所降生的釋迦族,本身便是祖宗歷代積德,他們善於忍辱,持家夫婦有別,方得以感得佛陀降生於此。可以推知,我們之所以有如此殊勝的機緣聽聞佛法,真的是仰賴祖宗勤修忍辱,積功累德,修身齊家、夫義婦德。否則,我們何以能夠在法弱魔強的末法時代,得遇正法、得遇明師! 剛好弟子是最不能忍辱的,心浮氣躁,脆弱傲慢,因為看到釋迦族世代忍辱含垢、夫義婦德感到十分震撼,才意識到學佛當下就要從忍辱中入門,持家要從男女有別中開始。每當習氣做主傲慢自是的時候,每當積習難改自暴自棄的時候,就會想到釋迦族世代修忍辱,再勉勵自己,改過的力度就大了;每當教育孩子遇到困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就會想到,釋迦族以世代夫義婦德持家而得成就佛陀下生,便從一味要求孩子改過遷善的執著中走出來,回頭修身、齊家了。家齊之後,果然孩子們成長了一大步。 佛弟子常要面臨退轉問題。如何在退轉之中修忍辱,《釋迦譜》也有很震撼人心的教化。在佛陀即將成道的時候,魔王前來擾亂。地神就跑出來對魔王說:「菩薩昔以頭目髓腦以施於人。所出之血浸潤大地。國城妻子象馬珍寶。而用布施不可稱計。為求無上正真之道。以是之故汝今不應惱亂菩薩。」魔王聽到,頓時感到「心生怖懼」,毛髮都豎了起來。讀到此,弟子也是寒毛直豎。反觀自身,雖號稱學佛,卻毫無耐心,全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怎麼能在生活中修習忍辱波羅蜜?念頭一轉,才明白所有的困難實際皆因妄念相纏,不能肝腦塗地、不計眾苦的為人民服務所致;所謂退轉,往往是因為有了進步的念頭,沾沾自喜所致。既然佛恩浩蕩、念力不可思議,實當念佛,敦倫盡分,遇事只論道義,而不必理會力之所及與否,更要將「問題太難」等負面念頭清除出去,念佛而不念問題,念道義而不念自身,這樣一來,忍辱的能力逐漸提升,心也日益清淨起來。這才感到,佛力加持不可思議,信佛、念佛無比重要。西方極樂世界之「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無比珍貴!此時,不僅不害怕退轉、不畏懼困難,更生起歡迎困難、歡喜面對的心。 三、發大願以成就弟子之道 《釋迦譜》中記錄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如何去找到五比丘第一次轉法輪的情形,這對如何做佛弟子,非常有警示意義。 當釋迦牟尼佛接受了梵王的禮請而準備轉法輪,此時世尊開始思惟:「我今當開甘露法門。誰應在先而得聞者。」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誰能夠得聞如來了生脫死的大法?佛此時所說的「聞」,是同時包括聞、思、修三個方面的,不僅僅是聽到,而且是真正能夠依教奉行的意思。佛此時思惟說:「阿羅邏仙人聰慧易悟。又先發願道成度我。作是念時,空中有言:阿羅邏仙人昨夜命終。爾時世尊即便答彼空中聲言:我亦知其昨夜命終。又自思惟:迦蘭仙人利根明了。亦應先聞。空中又言:迦蘭仙人昨夜命終。爾時世尊即以答言:我亦知其昨夜命終。」 佛陀與空中的聲音這一段對話,看上去似乎有些奇怪。我們知道佛陀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大圓鏡智,還需要這樣對話嗎?可見,這個對話是佛陀向我們說法:真正能夠聞法者,並非聰慧易悟者,亦非利根明了者。所謂的聰明伶俐是福報,正如六祖惠能所言:「福不能救。」聰慧不能解決生死大事,阿羅邏仙人和迦蘭仙人兩個人示現,顯示出「聰明反被聰明誤」——他們雖然精勤修行,福慧不淺,但因沒有發心,而生於佛前的邊地,即便是曾經見過未成道的悉達多太子,亦無法獲得聞佛說法的殊勝機緣。 為什麼聰慧的仙人沒有資格成為佛弟子呢?什麼人才能成為合格的佛弟子呢?《釋迦譜》繼續記錄道:「爾時世尊又自思惟。彼王師大臣所遣憍陳如等五人。瞻視我者皆悉聰明。又過去世於我發願應先聞法。我今宜當為此五人先開法門。」這是說,憍陳如等五比丘,曾經在過去世發願要先聞佛法——這是願力成就。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開篇就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佛祖能夠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五比丘能夠率先聞道、得道,都源於發大心、立大願啊! 這一點,六祖惠能在第一次拜見五祖時,也做了一個非常具有啟發性的示現。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這段記錄特別重要的,就是一個不識字的平民百姓,從很遠的地方跑來拜師求道,所要唯一求的,就是作佛,這也就是惠能大師能夠成就的原因所在。 佛陀教育的第一課,就是教我們發心求道,立願成佛。因為這個心願是日後成就之因所在。這樣看來,淨土念佛法門之殊勝就不可思議了。最初是有口無心的念佛,卻因名以召德之故,加上聆聽師父上人講經,蒙佛力加持而逐漸垢滅善生,得以發心立願,如對此繼續念下去,便是暗合道妙而念佛成佛。信願行三資糧,全部都融入一句佛號之中。師父上人常感嘆:「這個佛能不念嗎?」劉素雲老師也常常勸我們要「秒秒、秒秒念佛」,就是讓這顆被種種欲求、私心雜念所繫縛的凡夫心,全部都換成佛心,成就無上的佛果之因,歸根結柢便是源於最初求聽經聞法、求成就佛道的願心。 四、深入經藏以突破障難 僧祐在本書自序中特別提出了撰寫此書是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加我們的信心。大師說:「像末少信信不純,邪見迷沒陷眾苦。三藏遐曠難究尋,懈怠障礙令法沒。故集本師源緣記,經律傳證增信根。」意思是現代學佛,信根薄弱,即便信佛,也不能純;反而邪知邪見充斥,眾生因迷惑而更加痛苦。此時,佛法雖然有很多經書,人們卻很難能夠深入經藏;在佛弟子的懈怠之中,面臨的種種障礙之中,正法就這樣滅掉了。有鑑於此,大師就撰寫本師的生平,弘法的過程,幫助我們增加信根,提醒我們學佛需要深入經藏。「三藏遐曠難究尋,懈怠障礙令法沒」,顯示出突破障難需要深入經藏。如果能夠深入經藏、不疲不厭,百折不撓的突破一個又一個的障難,這一生就談得上知恩報恩了。 黃念老在《淨修捷要報恩談》中指出:雖然淨土法門是易行道,但是真正感得彌陀來接引,還是要經歷一番寒徹骨。內有名聞利養、情緒魔擾,外有邪師說法、誘惑紛呈,如何在歷經種種障難之中,立定腳跟,保持正知正見,繼而一一突破,拿到往生把握,其中的關鍵,依然是深入經藏,堅決不做「末法淺學」、萬萬不敢「消遣佛法」。 世尊成道之後,不僅是無一日不在講經說法,而且是以無比的慈悲、極大的愛心,關懷、引導、度化親友、成就眾生。《釋迦譜》用了大量的篇幅記錄世尊如何化度親人,讓我們看到佛弟子如何運用智慧與家人相處。 當太子妃耶輸陀羅障礙羅睺羅出家的時候,佛陀便教授太子妃因果之理;當羅睺羅對自己產生懷疑的時候,佛陀就給他講述佛道堪成之路。羅睺羅問佛陀:「諸佛智慧猶如大海。羅睺等心猶如毫末。豈能受持如來智慧?」這個問題,恐怕是我們很多佛弟子對自己無法產生信心的常態:自己是一介凡夫,心量狹小、業障深重,如何能夠學無上道、成就如同佛陀?此時,佛就說:「如天雨滴。後不及前。雖不相及能滿大器。修學智慧亦復如是。從小微起終成大器。如是展轉滿無量器是則自利利人。名為大士如我今也。」這是一段很鼓勵人心的開示,佛陀說,只要一心修學、不懈努力,積少成多,大器可成。然後不忘報恩,不斷自利利他,就能夠成為像佛陀一樣的「大士」。這是佛陀在教我們要自信,對自己的本性本善要有信心,更要有耐心。真的如同當年世自在王對法藏比丘所言:「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佛佛道同,由此可見;蕅益大師將「信自」列為六信之首,良有以也。 師父上人在《二O一二淨土大經科註》中談到蕅益大師的「信自」時說:「佛家講信,頭一個是自信。人要是自己沒有自信心,佛菩薩對他無可奈何;自己有堅定的自信心,佛才能幫上忙。要相信自己是佛,相信自己是聖人。為什麼?你本來是佛,你本來是聖人,中國古人講的人性本善,你要相信你是本善。本善的善,是一切都圓滿,沒有一絲毫的欠缺。你是個非常非常完美的人。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迷了。誰能幫助我們覺悟?祖宗能幫助我們覺悟,聖賢幫助我們覺悟,佛菩薩幫助我們覺悟。」 所以,學習聖賢教育、學習佛陀教育莫過於轉迷為悟。深入經教可以說是知識分子的命根子;也是實現正法久住的關鍵所在。 如何深入經教?在真正能夠做到行、證之前,還是需要力行老祖宗「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教誨;還是需要做好吃苦受難的準備。不但如此,還要歡喜困難、歡喜受累,畢竟佛最後的遺教就是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沒有了苦難,在末法時期的我們,就真的少了一位老師在身邊了。 有了一門深入、讀書千遍的戒律老師,有了困苦障難中的吃苦老師,學佛的快樂當下就得到了。這才發現,離苦得樂不需要等到往生那一刻才能體會到,即使在眼前的日常生活中,都開始有了一些法味,原本糾結的心打開了,許多情緒一轉念就變成了歡喜,最為困頓的環境變成十分殊勝的道場,此中之妙,此中之樂,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日常的穿衣吃飯、柴米油鹽,真的是道在平常。 五、結語:末法時代佛弟子的樣子 《釋迦譜》一書的學習,確實對於佛弟子如何學佛,猶如航行中的一盞明燈。真正認識釋迦牟尼佛,感受到佛陀的教化,對以佛法指引自己的生活,很有幫助。 在《釋迦譜》最後一卷,世尊對阿難說:在五濁惡世,有菩薩「教化平等憐貧念老。救育窮厄恆以經像。令人奉事作諸福德。志性溫善不侵害人。損身濟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這段開示,正是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佛弟子所應該具備的德行。 我們何其幸運!在古書中能看到孔子溫良恭儉讓的行持;在記錄片上又能看到海賢老和尚的一生;在學習上,又能恭聽到師父上人的教誨,看到師父上人將佛陀遺教生動圓滿的在生活中做出來。這樣的加持,相信只要有心,學生也能和當代每一位認真學佛的佛弟子一樣,將佛陀的這段開示做出來。對此,學生以三年為期,剋期求證。務必將佛陀的教育,在這個時代做出來,以微不足道的一點努力,知恩報恩。 以上是慚愧弟子向師父上人學習看書的一點粗淺的體會。祈請尊敬的恩師上人、尊敬的諸位學長們慈悲教誨!弟子努力歡喜奉行!慚愧弟子越溪頂禮敬拜。二O一六年六月十五日。 老法師:我們聽了越溪同學這一篇的報告,非常難得。提起《釋迦譜》,這是我在六十五年前第一次禮拜章嘉大師,他告訴我的。那個時候,我在善導寺藏經樓,《大藏經》裡面,把這一份資料抄寫出來的,那時候這個書買不到。遵循大師的指導認真的學習,但是還是學得不像。不過總比不學要好得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這部書沒有人講,也沒人讀。老師是教我,既然想學佛了,對於釋迦牟尼佛不能不認識,你要不認識他,將來你自己走偏了,走邪了,你自己不知道,不只是走彎路。 所以,《釋迦方志》、《釋迦譜》是我那個時候學習的課本,從這個裡面確實給我們很多啟示。這許多啟示也不是初學人能夠得到的,總得對佛學有相當基礎,才能真正看到裡面的味道。所以古德教給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是世世代代有成就的這些大德們,他們的經驗談。這四句話從哪來的?我們要知道,不是哪個人提倡的、發明的,不是,是一切修行人從菩提道上體驗出來的真理。要想成就,這是一條近路,這是一條無比殊勝的大道。你能夠相信,能夠接受,能夠依教奉行,你必定有成就。而成就的大小,那是你功夫的問題。 功夫得力不得力全在看破放下。為什麼功夫不得力?欲望太多了。欲望是迷惑的第一個因素,這個東西不能放下,它產生的障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自己不知不覺陷入其中,把自己這一生空過了,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所以我是很幸運,真正跟出家人見面的第一天,老師就告訴我這個問題。還是基礎不夠,我接受方東美先生的教學大概只有三、四個月,我跟他學哲學。最後一個單元他給我講的是佛經哲學,我從這個地方入佛門。當然,對佛的經典還沒有涉獵過,所以老師教我看《釋迦譜》、《釋迦方志》,對我來說完全陌生,從這個地方開端。雖然老師很慈悲,允許我向他提出問題,請他教誨,我跟他是每個星期天見面一次。所以我可以說,我學佛的基礎是那個三年,每個星期去看老師,老師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時間;沒有客人,兩個小時,他有客人的話,也會有一個小時給我,基礎從那奠定的。所以以後在台中的十年,跟李老師學教才有那麼一點成就。 大師勸我,我這個出家是大師勸告的。當年我是一個人在台灣,沒有牽掛,自己可以做得了主,所以大師看到我這個樣子,你最好的選擇是出家,出家學釋迦牟尼佛。以後我就接受了,那時跟李老師學佛,我記得是學了兩年,可是兩年當中學的內容很豐富,我記得我出家之前,我學了十幾部經典。這十幾部都能講,愈學愈歡喜、愈學愈快樂,真的是法喜充滿。所以出家之後,好像是第二天,第一天剃頭,第二天白聖法師就召見,聽說我在台中學經教,問我這個情形,我就老實的向他匯報。他當時就決定,你到佛學院來教書,所以我出家第二天就進佛學院,在佛學院開課就教書,講經。一個學期教一部,佛學院三年畢業,三年六個學期,我才用了六部經。我記得我那個時候在台中學的,一共學了十三部經,佛學院三年畢業,只用了六部經,我還有七部經沒派上用場。所以,我就對於佛學院真正了解了,佛學院不能出人才。我在台中學經教的進度是一個月學一部經,一年至少學十部,那佛學院不能比。 我這一生,大概由於過去生中的業障,遇緣不足,遇到了。第一次遇到的是星雲法師,他在佛光山是剛剛開山,辦一個佛學院,東方佛教學院,請我做教務主任,我在學院講法相唯識。當時緣的確是很殊勝,如果他要能把我留住,我能協助他。我的方法是從台中李老師那裡學來的,經要怎麼教?要一對一的指導才能教得出來。普通學校上課這個,這個沒用處,只能學一點佛學常識。一對一,他那個時候這個學院的學生,有一百四十多人,相當有規模的這麼個佛學院。我的想法是把他們分組,三個人分為一組,專攻一部經,那就有四十多個小組。我告訴星雲法師,十年之後,這些學生學習講經十年之後,至少可以出來二十到三十個人,他們講的絕不在我之下,那個時候佛光普照全球。他聽了想了一下,他說不行。我說為什麼?那不像學校。我說你這個話說得沒錯,不像學校出人才,像學校出不了人才。 李老師在台中教學,二十多個學生,個個都能上台講經,你不能不佩服。這些講經的法師,居士也算法師,什麼樣的程度?裡面一半小學畢業,初中畢業的沒有幾個,好像高中沒有畢業的,只有念高中沒有畢業的好像有兩個人,大學沒有畢業的,念了一年半,朱斐居士,所以小學畢業佔一半,再就是初中畢業的。李老師有方法,有能力,把這些人個個都趕上台,講得還頭頭是道。非常可惜沒有傳下來。 我第二次的緣是在新加坡,李木源居士辦了一個短期弘法人才培訓班,只有三個月。一期三個月,一年辦兩次,三年一共辦了六次,我離開新加坡以後也就沒有了。這個雖然是短期,每個學生學一部經,小部經,經文不長的。每一個學生在那裡住三個月,都能把一部經學好,能上台,還講得不錯。接下去我就想在那裡辦一個佛學院,來培養講經弘法人才。李木源居士不支持,我也就離開新加坡,移民到澳洲。 在澳洲建立一個淨宗學院,同學們在這邊進修完全是用錄像帶,我這些年講的大大小小的經論不少,大概將近一百種的樣子,他們就用這個做教材,認真學習,現在也有幾個能講,還講得不錯。學講的祕訣沒有別的,就是多講,一部經至少要講十遍。如果只講一遍二遍,很容易丟掉,至少要講十遍,愈多愈好。我記得我跟李老師學了一部大經,《楞嚴》,《楞嚴經》先後我總共講過七遍,要熟,不熟不行。我跟李老師學《華嚴經》,我只聽他講一卷。《華嚴經》八十卷,再加上貞元的《普賢行願品》四十卷,除掉重複的部分,總共是九十九卷,一部完整的《華嚴》,這是一部大經。我聽李老師只聽了一卷,第一卷,聽完之後這個經我就能講了。所以我講過兩次,第一次沒有記錄。第二次有錄影,有錄影設備,我記得總共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多少?大概五分之一,我講到「十住品」裡面的初住,初住講完了。我講得很詳細,所以大家聽了很歡喜。這一部經,從頭到尾像我這樣講法,一遍下來需要兩萬個小時,哪個學校有這個課程?這是李木源,我在新加坡時候他啟請的。最後他讓我離開,所以這個緣也有了問題。 現在晚年,到九十歲了,第三次遇到這個緣,就是傳統文化。這個緣遇到了,有一些很熱心的人士,在家出家都有,對這個很熱心。可惜我年歲太大了,體力衰了,我沒有能力再教了。我活一天,我希望我還有能力講《無量壽經》,一門深入,我帶個頭。我不能講了,我就往生了。 最近這一個月,我這個經大概停了二十多天,不是生病,是馬來西亞有一個傳統文化的學習,那邊人非常熱心,想辦漢學院,讓我去看看,我到那邊去了解一下狀況。很難得,在那邊許多同修,還有不同的一些宗教,都是我過去在新加坡,把九個宗教團結成一家人,很久沒見面了,老朋友,回去跟大家見見面。第一代的十年了,我是一九九九年組成的,現在時間過得很快,十幾年了,當初在一起老朋友一半不在了。好在也不錯,現在有一批年輕人出來,來接著辦,在給那邊的學校,馬來西亞華僑辦的小學有一千多個,中學有六十二個,現在可以准許辦大學,聽說大學有二、三個,這個現象很好。每天各地方來的道友同學們很多,所以跟大家(天天都有客人,都有人數不太多的小團體)見面,我們講經學習班就暫停了。明天還有客人,都是國外來的。昨天歐洲來的同學朋友,特地來看我,我也不能不接見。所以在課程上耽誤了一點,我總是盡量的來講。下面,我還要到台灣去一個星期,去看牙齒。牙齒三個月要複診一次,時間到了,要去看一下。回來之後,大概過年到了。不過我是希望我的講經不要中斷,中斷,大家很關心,我很感激。 這幾天我看到兩篇報告,是科學家所說的,量子力學家的報告。裡面有一位潘教授,也是香港一個大學的校長,我們見過好幾次面,他也有到我這來過。他有一篇報告,說明近代的量子力學證明,極樂世界真有。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建立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是真的,有可能,在量子力學裡頭能講得通。以及這個世界這麼美好,沒有任何缺陷,統統講得通。幫助一般的疑問,譬如說十萬億佛國土這麼遠,能到嗎?能。時間、空間不是真的。這一句佛號行嗎?行。這一句佛號,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進門的密碼,只要你拿到了,沒有一個不往生。諸如這些問題都有解答。潘教授給我們提出這個報告。 還有一位科學家提出,人有生有死,這個量子力學是怎麼看法?量子力學肯定人沒有生死。死是什麼?是這個身體。死了以後還有靈魂,靈魂不死,不生不滅,它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現在量子力學家還沒找到。我看了這個報告的時候,我就說了,靈魂在哪裡我知道,大乘教裡講得很多。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起心動念,它就有了;你不起心不動念,它就好像不見了。不是不見了,它是一種能量,它不是物質。你起心動念,它就變成物質現象,就有一定的處所,房屋處所,那都是假的,那都不是真的。所以,淨土裡面所講的常寂光淨土,常寂光淨土裡面什麼東西?就是靈。靈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時候,它住常寂光。起心動念它受到干擾,受到干擾它就現相。現什麼相?我們今天整個宇宙的現象,它就現出來。所以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宇宙,整個宇宙。所以我說頂多二十年之後,佛教是量子力學裡頭的最高峰,真正是量子的究竟圓滿。到那個時候,恐怕念佛往生的人,統統是科學家。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說佛法是最高的哲學;量子力學家將來會說,佛經是最圓滿最究竟的量子科學。我們要努力,要不努力,落在人家後面就很難為情了。 所以今天《釋迦譜》這個報告,我看了很喜歡,也讓我在這邊重新的溫習一遍。這個書對我們,無論是初學、老修,都會啟發很大的一個作用,增長我們的信心、願心,這一生努力要有成就。我們看底下還有兩位。 學生:末法眾生,易修之法。阿彌陀佛!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仁者大家好: 古來祖師大德皆言:「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試看今朝,李炳南老師門下信眾,真正往生者,萬分之三五而已。我們的師父上人一生講經說法,常常感嘆,念佛之人多如牛毛,往生之人少如麟角。再看看身邊學佛十年,乃至二十年的這些老修們,依然瞋心很重,煩惱伏不住。我通過十六年的修學,獲得了真實利益。對於他們的狀況,深感緣於修行方法出現了問題,故冒昧提筆,把我對修行方法的幾點感悟向大家匯報,叩呈師父上人及諸位仁者慈悲開示,不吝賜教!感恩!感恩!再感恩! 匯報主題之前,淺談一下學佛的三要素: 1、學佛目標:一定要發大願心,明確目標,循序漸進,全力以赴,一定是全力以赴,不是盡力而為。世間之各領域的頂尖人物,音樂家,作家,科學家……無一不是全力以赴,我們要學習出世間之法,還不全力以赴,怎麼可能得到? 2、學佛計畫:如未能確立學習計畫,建議您從《大經解》五六九集開始學習,師父上人對知難行易,多次提到,講得很深入透徹。 3、學佛方法:《淨土大經解演義》中,師父上人讚歎最多的一個人,就是劉素雲老師,提得最多,就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告訴我們,她是我們修行最好的榜樣!她的方法就是最契機的,建議您在網上看看《堅決執行劉素雲老師的聽經方式》一文。 進入主題,談一下我對修行方法的三點重要心得。1、聽經乃重中之重。2、必須先扎好三個根。3、經教放下的標準。 一、首先來探討一下第一點,「聽經乃重中之重」,從理論上淺談一下: 1、只有兩種人可以不用聽經,那就是上智與下愚。試觀師父上人不斷讚歎的海賢和尚您能學會嗎?您是那種根性嗎?李炳南老師曾講:「一輩子想學愚,愚不可及啊!」我們大多數人都屬於中間這段,必須要聽經明理,所以佛當年在世天天講經不中斷,足足講了四十九年,其目的就是教我們「知」,幫助我們認識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乃至於追隨佛陀的那些大阿羅漢們,每天都聽經,難道我們的根性超過大阿羅漢們嗎? 2、章嘉大師講的一則公案,如何選擇黃金和黃銅,您如果知道黃金貴重,並認識它,讓您挑選,是很容易之事,佛法亦是「知難行易」,而「知」就要靠經教大量薰修。另師父上人也提及很多修行方法,如專讀經,專念佛和專拜佛……這幾種我都試過,都難堅持,伏不住煩惱,身邊同修有些用這些方法的,終以短暫告終。 3、師父上人一生講經不中斷,也是為度中間這段眾生,而且在講經中也反覆強調聽經的重要性,為我們推出學佛的好榜樣,劉素雲老師,她就是每天聽經八至十個小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此法人人能效仿,人人可以做得到。 下面從我的實踐上深談一下,我把我的學佛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六年時間,「盲修瞎練,煩惱絲毫未減」。書倒是看了一大堆,乃至於將《楞嚴經》的講解看了十多遍,愈看愈傲慢,什麼也沒看懂,有如空中樓閣,看書時有幾分喜悅,放下書生活一塌糊塗,完全脫節,學佛是學佛,生活是生活,不會運用,真的是「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況我又無智,怎能學會呢?更不懂學佛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偶爾消遣消遣罷了! 第二階段,「四年時間,前三年邊教邊學,後一年雖放下工作,可學習時間不夠多,煩惱減掉幾分幾毫?」聽經每天只有一、二個小時,忙了累了,就沒空聽,理雖明白一點,煩惱根本伏不住,改過很痛苦,經常會忍到火山爆發,常會退心。 前三年和妹妹在國內某地辦國學班,大量時間都用來研究如何教孩子。自己修學的時間很有限,有幸蒙一位老師的指導,讓我們放下工作,專心修行。可我們想,我們在做善事啊,為什麼要放下呢?又有太多的鮮花掌聲,哪能聽懂老師的善言相告啊!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傳來母親離世的噩耗,對於我們猶如晴天霹靂,當頭棒喝,母親才六十六歲啊!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父母的期許,我們是在做善事啊!老天爺啊!這是為什麼?我茫然了,偶又想起老師的勸告,才懂得了其中的一點道理,決定放下工作。學習的時間多了,再與家長們分享女人的本分是「相夫教子」時,終於把自己講明白了,福報現前,先生為我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於二OO九年五月,終於放下了工作,放下真的是好難啊!這件事真的很感恩老師,於是繼續追隨他學習,但畢竟學習的時間還是太少了。我記得保鮮最長的一次,不過一週而已,煩惱依然伏不住,我很痛苦,工作都放下了,功夫依然不得力,怎麼辦?怎麼辦? 第三階段,六年時間,「專心修行,煩惱愈來愈少,改過成為自然之事」。聽經每天八至十個小時經,一定每天只聽一集,重複聽。譬如我說十句話,讓您重複,您未必記得,但我一句話說十遍,那再笨之人也能記住啊!重複的力量很強大,忙時至少也能聽上兩個小時,大概一年半就不發脾氣了,理透徹了,遇到再苦、再難的事,從未退心。這得益於劉素雲老師《信念》那張光碟,我雖看了三十多遍,可信心還是不足,想想怎麼能有那麼多的時間聽經呢。後來老師又建議去某寺院參學,遂前往,並向那的師父請教修行方法,竟然和劉老師的大致雷同,令我堅定了對《信念》的信心,於是決心依此修行。二O一O年九月一日開始,全身心投入修行,每天三點起床,起不來就用鬧鈴,開始真的很苦,漸漸就適應了,我把這段聽經的過程分為三個層次: 1、嘗試聽,前半個月是最難的,需要您的強大的願力和毅力來支撐,真的是「人有善願,天必佑之」。我的母親是我最大的一個助緣,那時幾乎每晚都能夢到母親。師父上人講過的,夢到亡人就是他需要您的幫助。為了母親,我也不敢有絲毫懈怠,另外真的會得到佛菩薩的點化。基於這兩方面的加持,努力半個月後喜悅就來了,煩惱洗刷了一大半,獲得了利益,自然就會更加努力,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下定決心堅持不懈。 2、強迫聽,大概半年時間,剛開始身也擠不出那麼多的時間,心也定不下來,坐不住時就邊幹活邊聽經。真的很神奇,當您的心定下來之後,聽經的時間就愈來愈多,障緣就愈來愈少,很快每天就能完成八至十個小時聽經。修行必須以戒為師,以苦為師。正如劉素雲老師所言,「要耐得住寂寞,要耐得住清貧」,否則佛菩薩來也幫不了您。 3、歡喜聽,一年半時間,煩惱基本伏住,師父上人苦口婆心,諄諄教導,把我從人間地獄中超拔出來,離苦得樂了,現已學完《淨土大經解演義》兩個大循環,收穫:(1)健康,身體愈來愈好,偶爾有病,念佛即癒,無需醫藥。(2)財富,愈來愈多,之前兩人賺無結餘,現先生一人賺,愈賺愈多。(3)快樂,大伯哥總問我:「妳撿到錢啦,怎麼總那麼高興呢?」我說:「這是撿到錢無法比的,誰用百萬、千萬換我不學佛,我都不會交換的。」快樂是內心的清淨自在,不是外面的名聞利養,那些只是一時的刺激,內在的喜悅會像泉水一樣永不停息,世間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 故聽經乃重中之重,它使我獲得了真實的利益,找到了幸福的源泉! 二、接下來探討一下第二點,「必須要先扎好三個根」。 雖已專修六年,可細細反思古人三、五年就功夫成片,我也很努力,卻未能達到,問題出在哪裡?修行遇到了瓶頸! 六年的專修,一直糾結兩樁事,是否背《印祖文鈔菁華錄》,是否先扎三個根。 二O一一年我給師父上人寫封信,他讓我背此書,可背了三次都因頭痛,無法完成。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五日,聽師父上人講經說,「重要書信,方能回覆」,此言令我甚是慚愧,決定再背。不久頭又開始痛,有天家人讓我量血壓,才知頭痛是血壓升高,最高竟達一百七十,學佛得高血壓,給佛抹黑啊!想起同修有拜佛治好高血壓的,於是就增加拜佛的數量。說也奇怪,以前拜拜就無力,無法堅持下去,這次每天竟能拜七八百,愈拜愈有力,現基本恢復正常。那則公案是「鬼逼念佛」,我這是「血壓高逼拜佛」,拜佛使我身心變得柔軟了,居然解決了另一件糾結的事情,「是否先扎三個根」。 二O一六年三月十五日,聽到師父上人元旦生病,講經停了半個月,心想這是九十歲高齡的老人啊,每天苦口婆心,諄諄教導,眾生真是剛強難化,怎麼就是聽不懂呢!一時眼淚不禁奪眶而出,蒙師父上人的加持,頓時智慧現前,我沒有根啊!必須要先扎三個根。 究其原因有三點:1、理論上,師父上人反反覆覆強調三個根的重要性。 2、事實上,六年的修行,尚未功夫成片。 3、現象上,聽經時昏沉狀況依然很嚴重,有位大德講,聽經昏沉,就是不契機,可以降一個層次去聽。於是放下《大經》,開始學習三個根,可僅僅維持了一週,又開始昏沉。便又降一個層次,開始看論壇,這得益於拜佛,心低下來了,論壇也愛看了,看論壇一點兒也不昏沉,這就能最大量的吸收,受益最大化。特別是胡小林老師講的「淨業三福,孝親尊師」,至少都重複看了十遍以上。另外電影,二集的《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觀音老母》,三十五集的《大舜》,這幾部拍得非常好。近一個月的扎根學習,使我突破了瓶頸,找到了修行的首要下手處。 印祖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反過來說就是你要獲得一分利益,必須要有一分誠敬!那誠敬從何找尋呢?您最敬重之人,一定是對您恩最大之人,那誰對您的恩最大呢?父母啊!父母之恩,恩深似海!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育成人,把全部的愛無私的給予了我們,正如胡老師所言:「如果您對恩深似海的父母,都沒有誠敬心,您說對佛菩薩、對師父上人、對領導……有誠敬心,那全都是假的,那全是名聞利養!」 全國十大孝子,王希海老師,細心照顧植物人父親二十六年,居然不敢談「孝」,他說:「父母未圓滿,您想圓滿,那是不可能的事。」「我二十六年照顧爸爸,不是堅持,那是愛的力量,我愛我的爸爸,我不能讓我的爸爸有一丁點兒的痛苦。」「如果爸爸管你要水喝,你就是大不孝了。」反觀自己,慚愧不已,那時母親病重在醫院,我卻忙於工作,以為是在孝父母之心,父母常說:「把工作做好,就是對我們盡孝了。」可那時未深入學習,不懂得如何盡孝啊! 孝也是有次第的。1、孝父母之身。2、孝父母之心。3、孝父母之志。身都沒會孝,就跳到孝心,沒根啊!天天讀著《弟子規》,「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可業障深重,就像沒聽到一樣。致使母親過早的離開了我們。後來有位大姐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位母親身患癌症,醫院宣布將不久於人世,她的大兒子讓三個兄弟全部放下工作,輪流守在母親身邊足足四十多天,不僅感動了所有的醫患人員,也感動了天地,她的母親奇蹟般的醒了過來,很多年過去了,現在依然很健康。」這就是孝的力量,真的是「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不深入學習,對於盡孝還是未能透徹了解,更不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爸爸。母親的離世,父親突然老了很多很多,一向粗心的爸爸,變得心細了,有點兒像媽媽。可自己福薄慧淺,在經濟上,沒有能力供養爸爸。在精神上,又不會去善體親心,只知學佛好,就不斷勸爸爸學,爸不愛學時,就生煩惱。在飲食上,不願給爸做肉食,雖說素食好,但爸還未認同,總愛強加於人。都是我的不孝,致使爸爸有一天問我,「我要找個老伴,妳同意嗎?」我說:「你願意就找吧!」(我是學佛的,只能這麼說啊!)可那一刻起,我就開始恨他,媽為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轉眼間他就變心了。可學佛了,又知道不應該這樣,拿出本來寫爸的優點,天天讀,「爸一生為官清廉,逢人提及爸,都會豎起大拇指。爸又是鄰里讚歎的大孝子,為家四處奔波,操勞一生……」這種怨恨是用了三年的專修才化解,這就是沒有根的人,轉有多難。想想沒有爸爸的深恩厚德護佑,爸爸如果是一個貪官,我就是花花小姐,怎麼能遇到佛法,怎麼能得到師父上人的加持。回想四十五年了,爸爸給予我的太多太多了,我給予爸爸的太少太少了。母親過早離世,是我的不孝。父親找老伴兒,也是我的不孝。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錯,「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對於先生,他長我四歲,我常以小而自驕,原來什麼事都要那個尖兒。山尖兒給您,能孕育萬物嗎?與先生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苦不堪言。專心學佛才明白了一點兒,不要尖兒了,感覺自己進步很大了。可細細反思,還有很多事沒有讓先生滿意,這就是沒有根,沒有誠敬心啊! 對公婆,就更無從談起,但學佛嗎?我會努力對他們好,知道孝的最重要之處,是讓他們也學佛,於是就想種種辦法讓他們看光碟。公婆很厚道,無非就是讓我高興,偶爾看看罷了。但沒有根的人,那個好也是表面的,心中的不滿,有時也會流露。 胡老師講,「如果別人因你的錯而導致的錯,您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正所謂地獄門前僧道多。學佛之人,走入誤區,不知反省,還美其名曰,一闡提,沒善根,我包容他,原諒他,我成佛後再去撈您,您歇菜吧!極樂世界沒您的分兒!」這種事我常幹,很多苦是怎麼來的?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根啊!這段時間的扎根學習,是一個從量到質的飛躍。找到了孝的真正內涵,不是您去幫父母做什麼,而是在給父母洗衣做飯的過程中,真正了解他們的需要,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把自己骯髒的心洗刷乾淨,找回您的誠敬心,您拿著這顆心再去泛愛眾,就遊刃有餘了。印祖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這樣的心,才會有真實的利益。學著胡老師孝順公婆的一件小事: 有天晚飯後,去公婆家坐坐,以前從不會把時間用在這兒上,我要聽經,哪有時間陪他們閒聊呢。最近開始扎根學習後,才懂得在哪裡學?要在父母身邊學著柔聲下氣。那天聊了一個多小時,公公竟說出了沉積多年的怨恨。若是以前,我就會聽經去了,您不聽經,您愚痴,地獄眾生沒辦法。這次學會要去化解,您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你連父母都不度,何談度眾生啊!父母的錯,就是您實踐的機會,如果您不能給父母講明白,就是你沒學明白,這就是講經的好因緣。我就給他講了很多因果道理,大概講了一個多小時,公公釋然了很多,「人有善願,天必佑之」。第二天早晨,又萌生智慧,公公最惦念的就是孫子(我的兒子),就跟公公講您希望孫子考上大學,可那必須祖上有德,您不能再怨恨了,否則孫子考不上,您可有大責任啊,公公一聽這話徹底放下了,連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這就是扎一個月根的我,終於懂得了一點兒如何去孝順父母。所以如果有條件,一定要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要盡可能多的回到父母身邊,父母就是兩尊活佛啊!只有在他們身邊,您才會修好您的心,只有這顆心修好了,修成了誠敬心,才會真正走上菩提大道。 最後來探討一下第三點,「經教放下的標準」。 念佛固然重要,可理未透徹,煩惱就不能伏住。即使念到銅牆鐵壁,風吹不動,雨打不濕,也不能往生。下面與大家分享我三次放下經教的心得體會: 第一次,是專修半年後。身體恢復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狀態。以前做麵食,那是望塵莫及,現在居然可以經常做麵食。真的是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啊!身體的大轉變,認為自己聽懂了,試著放下經教,專念佛,僅半個月,煩惱就又起來了。 第二次,是專修兩年後,蒙師父上人指點,看《印祖文鈔菁華錄》,深感自己對念佛重視不夠,心念一轉,居然連著念佛五、六個小時也不累了,想想自己的瞋心也不發作了,大概算一個善女人了吧,印祖講:「善男女,若疾成佛,唯有此法,速證菩提。」遂再次放下經教,全天念佛近十多個小時,可兩個月左右,瞋心又伏不住了。 第三次,專修六年,偶然看到二O一五年九月十九日,《科註學習班》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中講:「經教放下的三個標準:1、你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夠成佛?2、你相不相信真有阿彌陀佛?相不相信你往生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你?3、你相不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相不相信你今生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來衡量,這三條沒有一絲一毫疑惑了,就可以一句佛號念到底。」 我對照了一下,我能夠做到,這是得益於六年大量聽經的收穫,但我感覺應該再加上三個: 四、無疑,《大經解》五五二集,師父上人講,無疑就是佛在面前亦無問。 五、無瞋,煩惱能夠基本伏住。 六、無語,不當說時,一定不說,能夠控制住。黃忠昌寫的《止語的好處》,寫得非常好。 看到劉老師的這段話,決定再次放下經教,專心念佛。近一個月體驗,煩惱基本能伏住,但感「無語」這條還有欠缺,三個根尚未扎完。於是決定大量時間念佛,少量時間聽經,完成三個根後,再專心念佛。 概而言之,如果每個淨宗學人都能老老實實先扎好三個根,師父上人講,《弟子規》三十遍,《太上感應篇》和《十善業道經》各十遍,落實在生活中。然後一門深入師父上人近年講的一部《無量壽經》,達到經教放下的六個標準後,才可以專心念佛,快者三年五載,慢者十年必成,至笨者,此生也必成就。若依此法,必萬修萬人去。以上是學生修學的一點兒心得,僅供參考,阿彌陀佛!祝師父上人法體安康,長住世間!願國泰民安,眾生福慧圓滿!學生李居士叩呈。二O一六年八月十日。 老法師:李同學的報告,我們聽了很受感動。一個人能得人身,佛在經教裡告訴我們,都不是偶然的事情,正是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三途一墮五千劫,百千萬劫難遭遇得人身,好不容易。人生又特別的短暫,不是很長,六道裡頭壽命最短的人道。畜生道壽命雖短,但是它論次數,所以變畜生,牠要變幾百次,要變幾千次,一次死了還是畜生,所以畜生道也很不容易離開畜生身。鬼道、地獄道時間都很長。得人身不容易,要珍惜人身。 那我們要問什麼叫人?我們這一生像不像個人?這個重要。怎樣才像人?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個科目,你都拿到好的分數,合格了,這才叫人。這是千萬年前老祖宗、古聖先賢給我們定的標準,那個時候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佛法傳到中國到現在兩千年,它是公元六十七年,摩騰、竺法蘭到中國,帶著經書、佛像,這兩個出家人,要到二O六七年就滿兩千年。我們老祖宗跟佛教扯不上關係,但是給我們的教訓,跟佛陀的教誨居然相同,那我們的老祖宗、古聖先賢是何等人物?用佛法來說,他們都是佛菩薩再來。若不是佛菩薩再來,他怎麼能說出跟佛菩薩同樣的話。這個要認真去體會,為什麼?唯有認真去體會,我們對於老祖宗、古聖先賢,那一種誠敬之心油然而生。有誠敬的心才能夠學做人,學人中的聖賢,學人中的佛菩薩,我們有能力達到他們的境界。所以,中國傳統文化世代有傳人,都能保持著一些原汁原味。 現在衰了,衰了的時間並不長,嚴格的說,大概只有一百五十年。前面五十年疏忽了,沒有像從前人那麼看得重,那麼樣的珍惜。最近這一百年把它丟掉了,這是由於對傳統文化不認識、不認知,不肯學習,造成今天社會現象。為什麼社會會變成這個樣子,有人問我。我的回答很簡單,我們把老祖宗東西丟掉了,就變成這個樣子,可能往後還一年比一年嚴重。你要問我怎麼辦?辦法只有一條,把老祖宗的東西找回來,要用誠敬心,真誠恭敬,清淨心來對待,非常認真努力去學習它,我們的社會有救,我們的前途會是光明的。 當然現代人,必須把這事情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他才能接受,他才能相信。那用什麼方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表演,做出榜樣來。對於傳統文化有認知的人,對於倫理道德尊重的人,我們到處去找,還有。找到之後,希望我們找一塊土地,我們住在一起,我們互相照顧,生活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就變成一個好像文化村,傳統文化村。真正把老祖宗的教誨,在這小村落實,做出來,看看我們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只有用這個方法,才能叫現在人相信,叫現在人再回歸,讓他去思考,讓他覺悟、讓他回頭。 這個做法能做得成功,我們過去做過兩次實驗。第一次在湯池,時間不長,做得很有成就。這些年我們在澳洲,一個小城市,圖文巴小城市,我們用了十三年的時間,做成功了。這裡頭有十幾個宗教,有八十多個族群,人口只有十二萬人,小城市,做成功了。明年三月,我們邀請聯合國的大使,到那邊去參觀、去考察,希望將這個模範城市,大家來推廣。明年的活動很重要,這個活動,讓這些大使們參觀之後,多對一般大眾說幾句話,你們參觀心得感想,希望來給我們做個介紹推廣,希望有更多的人,主動到這個地方來參觀,來小住幾天,來學習。我們希望像這樣的示範點愈多愈好,讓大家真正醒悟過來,不能夠輕慢古人,不能夠貢高我慢,目中無人。 古人的智慧、古人的德行,古人善多惡少,我們要很細心,客觀的去觀察、去體會,把古聖先賢好的東西找出來,認真學習,發揚光大。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傳媒,這是個很好的工具。它是中立的,它沒有善惡,就看我們怎麼用法。我們用善心善行去用它,它能造福社會;我們要用不善的心行去對待它,它可以破壞古聖先賢所累積的善業,它有能力、能量把這個地球毀滅,統統在我們一念之間。我們如果好善好德,前途是光明的;如果是反面的,依舊是愛好名聞利養,愛好權力,愛好財富,那這個世間競爭鬥爭戰爭必然增長,說不定也能毀滅地球,這也有不少人士在擔心。 東西方的專家學者,都肯定、認知,東方傳統文化是愛好和平的,是好東西,應當學習,應當發揚光大。東方文化的終極目標,是世界大同,就像佛法所說的,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體。量子力學家為我們做了證明,真的是一體,古聖先賢說這句話不是理想,是事實。我們也從這些尖端的科學裡面,發現老祖宗聰明,老祖宗不笨,老祖宗所說的,所作所為的,跟今天量子力學起感應了。怎樣才真正能達到,古聖先賢嚮往當中的人生?那就要深信傳統文化充滿了智慧,充滿了道德的能量,只要你接受,你就會愛它,你就會尊重它,你就會向它學習,把它發揚光大。發揚光大,就是締造永續的和諧。這樣,這一趟到人間來就沒有白來,不辜負無量劫才遇到一次這麼個緣分,緊緊的掌握住,不讓它空過,做出無量劫來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生命。末法眾生,易修之法,是真的,我們相信,將來量子力學家搞清楚了,他們統統都是用這個信願念佛成就無上道。希望我們不要在這些科學家之後,我們要在他之前完成,不能落在他後面。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