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七四集)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
2012/05/14 11:28:24瀏覽118|回應0|推薦1

淨土大經解演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黃念祖居士著

淨空法師開示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七四集)  2011/9/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7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七百六十一面最後一行,從第二句看起:
『難值難見』,「《淨影疏》云:明值佛難。生當佛時,名之為值,目睹稱見,此皆難也。諸佛經道,難得聞等,明法難聞。於中先明經教難聞」。這是經上的第二句,難值難見。隋慧遠大師解釋得很清楚,這句經文是說明,值就是遇,我們遇到佛是非常難得的一樁事情。為什麼?生當佛時,你出生到人間,跟佛同一個時代,這叫值,就是遇到了。跟佛雖然同一個時代,你有沒有見過佛?經上說舍衛大城,釋迦牟尼佛在那裡講了不少經典。這個城確實在古時候是大城,居民十萬人,古代十萬人的城市確實是大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見過佛,佛每天出去托缽見過;有三分之一的人聞名,沒有見過面;還有三分之一的人連名都沒聽說過,都不知道。生在跟佛同時代,同住在一個城市裡面,不見得人人都認識,人人都知道,所以這難事。遇佛那是很有福報,沒有福報的人遇不到。遇菩薩、遇阿羅漢、遇善知識,都要有福報、有緣分,這是提醒我們要珍惜。
『諸佛經道』,「經」是經典,所說的這是經典,「道」是修行的方法,這道路。難得聞等,不容易得到,不容易聽到,於中先說經教難聞。「手得經卷名之為得」,這個得字,你得到這部經典。「耳聽曰聞」,我們聽到有人講這部經,聽到有人讀誦這部經。「亦可領誦名之為得」,這個誦名就是念佛,名是阿彌陀佛的名號,稱誦名號你聽到了,也叫得。「耳餐」,餐是採取的意思,我們聽到了,這就是大乘教裡常講「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一句佛號你在一生當中聽過一次,這個名號印在阿賴耶識裡頭,這是阿彌陀佛的種子。這個種子永遠不會消滅,生生世世都跟著你走。不一定在什麼時候,來生後世又遇到緣,再聽一聲阿彌陀佛,你的印象就更深,把阿賴耶識裡這個種子就提起來。所以眼見耳聞都得無比殊勝的利益,但這個利益不在這一世。
這一世我們得到的利益,你就可想而知,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學習過,所以聽了歡喜,聽了真發願,真正要到極樂世界去。那聽這一部經,這一部經的內容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還詳細把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做了一個比較,讓你的印象更深刻,更清楚,你有所選擇。只有徹底明瞭的人,他才有正確的選擇,知道這個世間只有苦沒有樂。這是要我們冷靜細心去思惟觀察,你就明白了。這個世間人以為是樂,佛說了一句話說得好,殊不知樂是苦因。現在很快樂,死了以後到三途,也苦了。為什麼到三途去?享樂的時候造罪業。造什麼罪業?貪瞋痴。享樂的時候是不是在造貪瞋痴?自己縱欲,貪圖名聞利養的享受,貪心是餓鬼道。如果有人障礙你的貪欲,你就瞋恚,甚至於造殺業,地獄道去了。愚痴,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不了解,認假不認真,聽騙不聽勸,這畜生道去了。你能把這個東西看清楚、看明白,你就不會幹這些傻事了。
釋迦牟尼佛看清楚、看明白了。很年輕,十九歲他就搞清楚、搞明白了,把王位放棄,榮華富貴放棄,去求道,求什麼道?了生死出三界的道。釋迦牟尼佛用哪一個法門成就道業?《彌陀經》上說的,我們念《彌陀經》都含糊籠統,沒有留意,蕅益大師給我們點出來,這才恍然大悟,釋迦牟尼佛是念阿彌陀佛成佛的。這一個點醒,我們要感恩蕅益大師,從來沒有人點醒過。經上說他在五濁惡世,難行能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成佛了。五濁惡世難信能信、難行能行,就是念佛法門。大家不相信,大家不肯幹,他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做樣子給我們看,我們這才能相信,這才能發心,以世尊做榜樣,認真跟他學習。一生雖然講那麼多經典,唯獨《無量壽經》多次宣說,這什麼意思?《無量壽經》傳到中國,從漢到宋八百年間十二次翻譯,這是不是佛力在加持?如果不是佛力加持,怎麼會有這樣的現象!《金剛經》大家非常熟知的,這是佛門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傳誦非常普遍,它只有六次翻譯。《無量壽經》加一倍,十二次翻譯。
所以說耳聽這叫聞。「故云諸佛經道,難得難聞」,得到不容易,聽到不容易。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印刷術特別發達,所以經典大量的印刷,得到容易。六十年前我學佛那個時候,看到這個經典就觸動甚深。為什麼?真難得。我們想得到一部經典,到哪裡去找?到寺廟找《大藏經》去抄。那個時候沒有影印,你只有自己手抄,一部經有的時候抄一、二個月,真難得,哪有現在這麼方便!這麼低廉的成本,印刷這樣精美,我們要格外珍惜。我們是過來人,經過那一段苦難的日子,找不到經,抄過經的,所以對經典非常珍貴。現在人沒有看到這個現象,認為太多了,很容易得到,所以都不重視,都不知道愛惜。這也許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富貴學道難」,他太容易得到,他不珍惜。
『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遇到真正善知識,聽到說法,能夠去修行,這個難。我講經這麼多年,在我身邊的出家眾、在家眾,可能在家眾修行比出家眾還好一點。我也是耳聞,耳聞我自己都嚇呆了,天天講經,這些出家眾聽經,彼此都互相說,「這是師父說給別人聽的,不是說給我們聽的。」我也承認,為什麼不是說給他們聽的?因為他們不聽,說也沒用,這跟我一輩子,什麼也沒學到。我們回想我在台中十年,李老師講經確實我一堂都不放過的,在哪裡講我都跟到哪裡,我們是常隨眾。常隨眾有十幾個人。老師講經字字句句都是為我講的,我們是這樣的心態,所以能學到一點東西。老師是給別人講,不是給我講,那我不是什麼都學不到?那十年不是白跟了?所以你能學到多少東西,說實在的話,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後來的弟子把它結集成經典,留傳給後世,我們今天得到,展開經卷字字句句是為我說的,不是為別人說的,與別人不相干,我才能看得懂經,我才能體會到意思。在馬來西亞,有一次我跟馬哈迪長老聊天談到,我告訴他我讀《古蘭經》我是什麼心態,我是最虔誠的穆斯林。如果不是最虔誠的穆斯林,《古蘭經》的意思你不能領會。我讀《新舊約》、讀《聖經》,我是最虔誠的基督徒,我才了解它所說的是什麼。這就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讀誦、你聽講,一點誠敬心都沒有,你什麼都得不到。那沒有跟我見面的,他們在網路上聽經,在電視螢幕前面聽經,他有我當年學佛的那個心態,「法師字字句句是為我說的」,他就得利益,他就真學到了。如果說法師講的是為別人,與我不相干,他什麼都得不到。
諸佛如來、法身大士講經教學,是以清淨心、平等心、真誠心、慈悲心普為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個個都有分。他能接收多少,那是他心態的問題,印祖所說的,你有幾分誠敬,你就得幾分利益。我曾經說過,我用惠能跟神秀做比喻。神秀大師追隨五祖時間長久,總有十幾二十年,成為五祖座下的大弟子。五祖的法沒傳給他,傳給一個大家根本不認識的惠能,什麼原因?我用這個做比喻。神秀對五祖有百分恭敬,神秀得的利益是百分利益;惠能對五祖是萬分恭敬,他得的是萬分利益,所以衣缽傳給他,沒傳給神秀。你就想到,這個跟老師在一起時間長短沒關係,聽經多少也沒關係。神秀可以說,五祖說法,神秀一堂不缺;而五祖說法,惠能大師一堂都沒有聽過,只是最後召見半夜三更在方丈室裡面,跟他講《金剛經》大意,他就上了這麼一堂課,一生當中就聽這一堂課,我們估計不超過兩個小時,他得萬分利益!這個道理一定要懂。祖師大德、中國古聖先賢無不是教給我們,直下承當,這一句話重要。佛對誰說的?對我說的;孔子對誰說的?對我說的,直下承當你就全得到了。你要客氣,要不敢當,不願意,那好了,那你什麼也得不到。佛菩薩的加持、祖宗恩德的加持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也看你的心態是什麼。加持的力量跟你的心態一定成正比例,你要真信,要真正能理解,真信深解,你才能得到。如果你發心依教修行,為人演說,那個加持的力量就大,往往出乎你意料之外。為什麼?你不為自己,你為別人,為眾生。這個心態跟佛菩薩的心態完全相同。佛菩薩沒有一個是為自己的,都是為一切眾生,沒有自己。
底下為我們解善知識,「善知識者」,什麼叫善知識?「善謂於我有益、導我於善道者」,這叫善。對我有好處,對我有利益,能夠引導我向善道,這善。「知謂知心。識謂識形」。知是什麼?心心相印,我跟這個人志同道合,這叫知;識,認識他,認識這個人的形狀,這認識他的人,合起來叫善知識。「《法華文句四》」,四是第四卷。「聞名為知」,這又是個解釋,「見形為識」,我聽說這個人的名字,沒見過面,這知;見過面,這是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益是利益,益也是增長,他能夠幫助我增長菩提道業,這個人就是我的善知識。
「故知此知識二字,為知心識形之義,故善知識亦稱善友。相識相知導我於善之人,稱為善友」。《華嚴經》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對五十三位善知識都稱為善友。確實相識相知,引導我於善。善中之善,無與倫比之善是什麼?是西方極樂世界。今天阿彌陀佛、釋迦世尊引導我們到極樂世界,這是無比的大善,我們要是認識這兩個人,這兩個人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是我們真正的善友,我們要親近他。他在哪裡?讀誦經典就是親近他,分享學習心得就是親近他。古人有所謂「祭神如神在」,這個心多善!我們展開經卷,面對經文,就像阿彌陀佛在我面前跟我說這些話,釋迦佛在面前為我介紹。要用這樣的心去讀誦、去受持,你才真正得到利益。
現代這一代的年輕人,比過去有很大的差距,這個過去要指一個世紀,我們都比不上。一個世紀之前的念書人,讀書人,真的有君子之風,風範還在,認真努力,有那分誠敬的意思。這一百年之內,這種心態逐漸就淡薄,愈來愈少了,在我這個年齡的就不多了。我能遇到三位善知識,他們熱心來教我,我很感激,很多人為我慶幸,說我的運氣好。我也曾經冷靜思考,這什麼原因?還是印光大師講的誠敬,我還有那麼一點點誠敬。換句話說,別的同學連我這一點點誠敬都沒有。我這一點誠敬在一百年前,善知識是不會理我的。為什麼?不夠,只有一、二分誠敬,不夠。可是在現在已經沒有誠敬,那一分、二分也很可貴,也不容易,所以他就不捨棄我。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所以人應當要謙虛,不要跟現在人比。跟現在人比,好像我覺得很了不起,跟古人一比就比下來,差遠了,你的貢高我慢就消掉,你的謙誠恭敬心就生起來。我們現在這幾分恭敬心算什麼!所以展開經卷看不透。
古人說的,我們自己也知道,經典裡頭字字句句含無量義。無量義我們能看到多少?你要是瞧不起釋迦牟尼佛,瞧不起孔子,那是封建時代,落後時代,你要這樣說他們。他們對於這些經典字字句句真的是無量義,我們今天甚至於一個正確的意思都沒有看到,所看到的全是偏的,全是邪的。為什麼?我們的心邪,我們的心偏,偏心看偏的,邪心看邪的,沒有正念,所以正的東西你一點沒看到。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心要是正,你態度也正了,你的行為也正了。你有幾分正,都表現在外頭,瞞不住的。瞞那些無知的人,他不知道,真正有學問,有道行的人,你瞞不住,人一眼就看穿了,不說而已,人家有德行不說你。所以遇真知識要用真心,總得有幾分誠意,你才真正遇到,真正得利益,否則的話,遇到等於沒有遇到。
底下引用,「《圓覺經大疏》曰」,十五是第十五卷,「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名善知識」,這是從對治上來說的。這個善知識為什麼稱他善知識?他知道真妄,哪是真哪是妄,凡夫不知道。道德仁義禮是真,貪瞋痴慢疑是妄,他們知道,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就決定不幹妄,妄就會放下。貪瞋痴慢還是喜歡,還是捨不得放下,好朋友!道德仁義禮,不理它,好像對我沒有什麼關係,沒有什麼好處,排斥、拒絕,這是什麼?不知道真,不認識妄,不知道病,也不認識藥。病發作,知道苦了,為什麼得的病不知道,怎麼樣來治這個病也不知道。現在在這個時代,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我們身邊這些人,如果是真正學佛,真的把經聽懂、聽明白,真的依教奉行,你的心態完全不相同。這娑婆世界是妄,極樂世界是真。六道輪迴是病,念佛求生淨土是藥。你真搞明白,你能不幹嗎?我們沒有真放下,還有許多牽掛,還有許多雜念,那是什麼?愚痴,迷惑。真搞清楚、搞明白,心態就不是這樣的。所以真回頭不容易,真難。
下面說「是謂能了別真妄」,了是明瞭,別是分別,真正明瞭分別哪是真、哪是妄。「通達真際」,真際是真性,真際,明心見性,叫實際。「知眾生根」,知道眾生的根性,「應病與藥」。所以今天絕大多數的學佛人,在大乘佛法來說,只是種善根而已,這一生得不到受用。在現前不能離苦得樂,將來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就是只有善根,不得真實利益。我們這一次下定決心,應病與藥,把所有的經教都停下來,不講了,專講這部《無量壽經》,專講黃念老這部註解。為什麼?這是良藥,真能治病。如果我們把這部經聽懂、聽明白了,能夠依教奉行,確實能解決我們現前的問題。肯定可以幫助我們煩惱輕、智慧長,幫助我們調整人事關係,我們跟一切人都能夠和睦相處,化解衝突。我們自己好了,家庭好了,社會就好了,國家就好了,世界才能恢復正常的秩序,它真的是阿伽陀藥。如果真覺悟了,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那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來生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真正得大圓滿。這叫真正的善知識。
「又《安樂集》依《法句經》曰」,引用《法句經》上說的,「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哪些是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這是真正說得深,這個不是假深。空、無相、無願是大小乘法裡頭叫大三空三昧。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這是誰的境界?如來的境界,法身菩薩的境界。有我就不平等,只要有我,平等就不見了,只要有我就有業有報,就有因有果。真的無我,這些真的沒有了。那我們想想,阿羅漢有沒有到這個境界?沒有。阿羅漢無我了?阿羅漢不是無我,阿羅漢不承認身是我,他還有我執的習氣。《金剛經》前半部所說的破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破四相,但是他還有習氣,習氣沒斷。《金剛經》後半部破四見,「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什麼?念頭,還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都沒有了,才真正叫無我。這是什麼境界?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這種人的境界。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頭,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他們還是有業有報,有因有果。一定要到實報土,也就是超越十法界,才能說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所以它真的是深!嚴格的來說,實報土裡面三賢菩薩,這是《華嚴經》圓教,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個位次。實報土裡一共有四十一位菩薩,後面是十地、等覺,這十一個位次。前面三十個位次,業報因果習氣還都在,沒有乾淨。什麼時候真正乾淨?佛常講八地以上。大乘法裡頭,連妙覺果位總共是五十二個位次,五十二個位次最高的五個位次沒有,這幾句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八地以上。七地之前還有餘習,還有習氣,事決定沒有了,但是習氣有。才知道這幾句話太深!真正善知識能說深法,這個真正善知識不是普通人,決定是法身菩薩,不是法身菩薩做不到。
在中國歷代,確實祖師大德當中有不少法身菩薩,惠能大師是的。惠能大師會下,就是他的學生當中有四十三個,證得的境界跟他平等,都是明心見性。諸佛、大菩薩應化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的,在中國有。永明延壽,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也是阿彌陀佛再來,這化身來的,真善知識。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的,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再來的。這都很著名的,大家都知道。還有真正再來人身分沒有暴露的,我們相信比身分暴露的人會更多,這些人能說深法。但是你看看,真正是佛菩薩,他能夠於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像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確實證得空、無相、無願三昧,這幾句用在釋迦牟尼佛身上完全相應,是釋迦牟尼佛現實的寫照,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
「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那是什麼?為我們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給我們講有,給我們講空,最後給我們講空有是一不是二。這就是建立一切佛法。初級的佛法,初學,給你講有,你懂,有因有果、有業有報、有六道輪迴、有十法界。這些眾生現前生活在其中,你給他講他很熟悉,他完全能接受。佛的教學是慢慢把他向上提升,四十九年講經教學,前面十二年是奠定基礎,阿含教。這個基礎是什麼?先把人做好。人都做不好,怎麼能成佛?沒這個道理。先教你做人,小乘教裡頭,教你怎麼做一個好人,這個分量非常之大,跟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是中國聖賢教育的核心,幾千年來世世代代都奉行,所以社會安定,人民幸福,政治出現大治、聖世,是教育成就的,不是別的。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什麼成就的?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五劫修行之所成就。
離開教育就錯了,離開教育決定要走下坡,決定會走向滅亡。一個家庭,你家能不能興旺起來,靠教育。你怎樣把你的小孩教好,下一代他們的成就在你之上?成就裡頭最重要的是德行,不是權位,不是財富。那個東西是好看,過眼雲煙,很短時間就消失掉。真正永恆,禁得起考驗的,是道德。你有沒有把家裡小孩教好?從小教他體會到道德,認真學習,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再教他的小孩,世世代代的,你的家庭哪有不興旺的道理!中國自古到現在,以道德傳家的,現在只有一家,孔子,他們家教得好,世世代代這個教學不中斷。現在斷了,現在不教了。我在台灣跟孔德成先生多次見面,他感慨萬千,家沒有了,家破人亡。所以現在中國家沒有了,抗戰時候還有,戰後沒有了,完全瓦解了。我們在安徽江南去看,有不少世家房子還在,變成古蹟,人都沒有了,年輕人都出去了,散掉了,只剩下幾個老太太看家的。真可惜!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根沒有了。根沒有了,要再能夠恢復從前那樣輝煌的政績,長治久安盛世的局面,是決定做不到的。
但是老祖宗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德行、他們的方法留在經典裡頭。如果有人發心去真幹,還能夠做出一個榜樣,可以做一個實驗區,小區,把古人這些理念、方法、經驗做出來,讓現在人看看,跟現前社會做個比較,哪個好,也許還有個轉機。如果沒有這種實驗的特區,那肯定就亡國。文化亡了,國就沒有了,國亡文化在,不會亡,會復興。文化要是亡了之後,那就永遠滅掉。這個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只剩中國,其他都沒有了,中國現在也快走向沒有了,古文明在這個世間消失了。誰發心來做,這個功德無量無邊。現在確實到了最後的關頭,這個時候沒有人救,以後想救也沒法子救,機會失掉了,這最後的機會。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善知識,無限的感慨,善知識之所以了不起,就是他對於諸法實相徹底的明瞭,在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
「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這下面從比喻上說,善知識多重要!人不可以沒有善知識,不可以不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生死海就是六道輪迴,我們淪落在六道無量劫,生生世世出不了。可是確實有很多不知道事實真相,他永遠沒有想到我要出離六道,沒想到。遇到善知識,聽到善知識之教,曉得事實真相,想求出離,找不到門路。門路有,佛家常講的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幫助你出離。可是每個人根性不相同,根利的人行,他依照這個方法修學,他能出去,根性差一點的人不行,修定得不到定,得定不能開智慧,佔絕大多數,確實少數人成就了。你說歷代修行人多少?有幾個人成就?沒有遇到淨土法門,沒有遇到念佛的法門,遇到了,對這個道理搞不清楚、搞不明白,對這個法門就半信半疑,沒有認真修學,機會又當面錯過,這佔的比例很大。如果真搞清楚、搞明白,不難,淨宗修學的總綱就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就成功。
淨宗是諸佛如來都說這是難信之法,可是它做起來容易,難信易行。早年我跟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大乘佛法知難行易。因為知難,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行真容易,只要你發真誠心,老老實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看《彌陀經》上講的,要多久時間?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你就成就。上上根人一天成就,一天凡夫成佛了,你能相信嗎?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一個故事,一個例子,宋朝瑩珂法師。這是個出家人,破戒的比丘,他劣根性很重,就是習氣煩惱很重,自己沒有法子控制,所以破戒犯過這些事情特別多。還好就是他有一點善根,他自己知道他自己所作所為必定墮地獄,想到地獄苦,他就害怕了。給大眾同參道友,也是懺悔,也是求幫助,有沒有方法幫助他不墮地獄?有一個同學給他一本《往生傳》看,他看了之後,痛哭流涕,受感動。真正能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他真正發心念佛,寮房門關起來,念了三天三夜,不吃飯,不睡覺,不休息,三天三夜,真誠到極處,居然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佛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你好好的學,等到你臨命終時我來接引你。
瑩珂法師聽了跟阿彌陀佛說,我習氣很重,自己沒有辦法控制,如果再活十年,不知道造多少罪業,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去。這個人聰明,真的是有自知之明。阿彌陀佛就答應,就告訴他,好吧!三天之後我來接你。為什麼阿彌陀佛不馬上帶他去?要他做一個好樣子給後人看。他聽到阿彌陀佛三天之後來接他,歡喜了,房門打開告訴大眾,三天之後往生。沒有一個人相信他,他不是一個好人,在寺廟裡大家都瞧不起他。好在三天不長,大家看,看你三天往不往生。三天到了,要求這些同參道友大家念佛送他往生,每個人都歡喜,我看你怎麼往生!照他說的時辰,大家集合在大殿裡面送他,念到一刻鐘,他向大家宣布:阿彌陀佛來接引我,我跟他走了。這就真走了,又沒有生病,真走了,這不是假的。他念佛念多久?三天,三天三夜,跟《彌陀經》上說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他真的三天走了。
那我們念佛,口裡說往生,我這裡掛個牌子,一個星期之後決定往生,你敢不敢來念?你看到這個牌子就嚇跑掉,你還敢來!這七天就要死了,這還得了?所以是假的,不是真的。瑩珂法師怎麼行?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他知道他在這個世界受不了誘惑,禁不起這些誘惑,他一定會做錯事情。想離開這個世界,那個心懇切,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他能,我們也能,個個都能,問題就是這個心不真,假的,心口是兩樁事情。人家心口是一樣事情,所以他能夠成功。這樣的例子世世代代都有,只是沒有把這個往生的人一個一個都記錄下來。兩千年來,從慧遠大師應該是一千七百年,東晉時代,遠公大師建立第一個念佛堂,江西廬山東林念佛堂,第一個。這是中國淨土宗專修專弘第一個道場,我們尊稱慧遠大師為淨宗初祖,中國淨宗初祖。所以遇到這個法門,一生決定成就,遇不到這個法門,一生很難成就,只是種一點善根而已。
「善知識者,是汝絙繩」。這個是絲帶子,絲帶,細長的絲帶。絲帶雖然很輕,可是它拉的力量很大,它能拉很重的東西,所以說「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這都是比喻,它能夠把你牽到了生死出三界。所以這幾句比喻,比喻得非常之好,說明我們學佛一定要依靠善知識,不依善知識真正的學,我們這一生得利益不多。真正得大利益,一定要依善知識。「該經復云」,這個經就是《安樂集》裡引的《法句經》,「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這個法要就是修行重要的法門,重要的方法。重要的方法無過於看破放下,你真正看得破,真正放得下,這才行。這些重要的開示,我們要常常記在心上,要常常在日常生活當中提起觀照功夫,我們才不會被外面環境迷惑了。
在中國過去一般觀照都用《金剛經》,因為《金剛經》是唐朝六祖惠能大師聽這部經開悟的,隨著惠能大師這個名望,這部經的身分也提高了,真的變成中國第一經,家喻戶曉,以前讀書人沒有不讀《金剛經》的。《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這些境界,順境生貪愛心,逆境生瞋恚,生怨恨,把《金剛經》這兩句念念就消掉了。貪愛是煩惱,瞋恚也是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煩惱不生智慧。如果你真正曉得所有境界不是真的,能作如是觀,好!你在境界裡永遠保持如如不動,這是什麼?這是功夫,這是定功。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干擾,這就對了。瑩珂法師做不到,順境他就貪戀,逆境他就瞋恚,所以就造業,他害怕。這個人懂得因果,所以他還有救;他要不懂因果的話,他就沒救了,肯定到三途去了。長年聽經,慢慢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就了解,了解得愈多,了解得愈透徹,你就真的會放下。放下貪戀,放下瞋恚,放下愚痴,放下傲慢,放下懷疑,你在菩提道上就一帆風順,你念這一句佛號就功夫得力。人家能夠把阿彌陀佛念來,我們也能把他念來。阿彌陀佛沒有偏愛,佛心平等,全憑感應,我們有感,他就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這部經、這個註解是最詳細的,最透徹的。你要想知道,你就好好去讀這部註解,去念這部經,你的願望一定可以達成。
《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有這段經文,「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後頭一句就是發菩提心,說明善知識對我們太重要了。善知識是什麼?老師。淨業三福頭一句,就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奉事老師。今天這個社會麻煩就出在這裡,人從小沒有學過,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敬師長。現在兒女對父母無禮,學生對老師一點禮貌都沒有,甚至於我聽說還有一些學校讓學生批評老師。這老師還能教書嗎?而學校重視學生的意見,學生對老師批評不好,老師下個學期就解雇,學校就不要他了。那老師還能教嗎?如果老師是為了生活,討好學生,學生能學到東西嗎?考試,學生要求老師考卷先發給我們看看,讓我們個個都滿分。老師要是不肯的話,你下個學期就不要來了,我們不喜歡你。教育到了這樣,下一代怎麼辦?我們能想到這個社會一代不如一代了。
中國古人常說「嚴師出高徒」,現在的家長配合學生,不配合老師,老師可憐。這個教育淪落到這種程度,也不過是最近五、六十年的事情。我念小學的時候是中日戰爭,是那個時代,所以上一代的老人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從小就學了尊師重道,印象很深刻。小時候生長在農村,農村裡有私塾,我們家鄉鄉下讀書的風氣很盛,那是桐城派的老家,受這個影響讀書風氣很盛。我記得六歲的時候上學,父親帶著我,我們親戚家裡有一個祠堂,他們家的祠堂,私塾就利用祠堂辦學。只有一個班,同學大概三十多個人,那我們是最小的,六、七歲最小;同學最大的,有十三、四歲,這麼一群小孩在一起。上學那一天,父親帶著我,帶了禮物是供養老師的。進了學堂,祠堂的大殿改為禮堂,當中供了一個大牌位,孔子,「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那幾個字我都認識了,供個大牌位。老師站在孔子牌位的旁邊,同學站在兩邊兩排,我們先拜孔子,向孔子的像行三跪九叩首的禮,古禮三跪九叩首。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帶著我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你想想看,爸爸對老師三跪九叩首,老師的話敢不聽嗎?這是什麼?這是老師跟家長在表演,教學生尊師重道,這個印象太深刻,一生當中永遠不會忘記。尊師重道是這麼學來的,不是家長講,口講不行,要做出來給他看。不聽老師的話,受了老師處分,老師那個時候打手心、罰跪,回家去告訴父母,父母明天會帶著禮物到學校去,又給老師磕頭,感謝老師管教。家長跟老師真配合,把這個小孩教好。
尊師重道是家長教的,孝順父母是老師教的,這換著教。老師不好意思說,我是你的老師,你要尊重我,這話說不出口。做父母的,我是你的爸爸媽媽,你要孝順我,也說不出口。所以教孝親是老師的事情,教尊師重道是父母的事情,這樣把小孩教好。現在沒有了,現在是父母站在兒女一條線上,把老師看作對頭,跟他對立,這就完了。我十歲之後離開家鄉,那個時候戰爭爆發,中日戰爭爆發了,我念小學。那是現在學校政府辦的正規學校,跟私塾完全不一樣。可是父母對老師還是非常恭敬,沒有三跪九叩首,還是三鞠躬,見老師還是行三鞠躬禮。如果在學校犯了錯誤,被老師處罰,我父親第二天一定到學校去看老師,感謝老師。那我們看到這個現象,以後再也不幹壞事了。為什麼?幹壞事,你看看父母要來跟老師道謝,還要跟老師送禮。我們就自動注意,不幹壞事了。受一次教訓,再不做第二次錯事,這真有效果。所以現在的學校不像學校,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這是講善知識真的重要,真要重視這一樁事情。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這一段更精彩。「欲證菩提,當求善友。求友之道應如《圓覺經》所云」。我們要想證菩提,證菩提就是成佛道。要想真正成佛、成菩薩,那這個老師是關鍵,太重要了,你得要找好老師。求友之道,這就是親近善知識,親近老師之道。應如《圓覺經》所云,《圓覺經》上有這麼一段話。「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末法時期,就是講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真正發大心,想學聖賢,想學佛菩薩,希望消業障、長智慧。「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經文的意思非常好!求善知識,過去老師教我們,要求什麼樣的善知識?有修有證,這是我們決定要求的。可是在這個時代沒有了,這個時代有修的人已經不多,有證的人沒有了。那怎麼辦?不得已而求其次,求其次就是能真正了解經義,能修行沒有證果的,他所學的東西他還能做到。如果實在沒有,他做不到,但是他講的沒講錯,也行。他做不到,我們自己能做到,這最好,這個就是古人所講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生成就超過老師,老師能說不能行,學生能說能行,這也是個好老師。最怕的是老師知見不正,那這個人就不能跟他,所以關鍵在知見。
在今天確實,找一個知見正的人很難很難,我這個年代碰到三個,那個時候還有,我遇到的是方東美教授、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這三個人不但是正知正見,還真修行,真正可以做我們的榜樣,這真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不怕苦,你真正想學,在現在這個時代,所謂嫉妒障礙決定不能避免。那怎麼樣?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你要不能忍,不學了,算了,別的地方去吧!你機會就失掉。我遇到的障礙就很多,我絕對不離開老師。為什麼?老師沒有叫我走,我決定不走。除非老師自己叫我,你去吧!那我只好走,老師沒有說這個話,任何人想什麼方法逼著我走,我都不會走。能忍辱,能受得了,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你在這個地方學,同學很多,信徒更多。李老師雖然是個在家人,他創辦這個蓮社,我跟他的時候,他的蓮社已經十年了。蓮友有多少人?有二十萬,真了不起。所以他在台灣有很大的影響力。你說這麼多人當中,有人瞧你不順眼,欺負你,你要是不能忍受,你就離開了,你什麼都學不到。我們是來學習的,來學習那就得學習忍辱波羅蜜,無論用什麼方法逼我,我自己也知道,我就是不走,我不學成我不會離開。那個時候有些好的朋友我說過了,跟他們講過,我說我學成之後,我不會再到台中來了。沒有學成,我絕不會離開。我在那裡住滿十年才離開。這些都是古大德早年就說過,叫「同行相忌」,同學們嫉妒你。信眾裡頭也有少數,有擁護你的,愛護你的,有嫉妒障礙的。所以這是說明求友的重要。
《圓覺經》裡面特別是提出末世眾生求善知識,你真正想修行,要求一切正知見人。我們著重這一句,正知正見用什麼做標準?經典。他的思想不違背經典,他的言論不違背經典,這就是一個正知見人,經典是標準。如果他所講的、他所教的,跟經典不一樣,我們就要小心謹慎。為什麼?如果跟他走了,走上邪知邪見,我們就吃虧,我們就錯了。染上這個氣分,以後再回頭很麻煩。那怎麼辦?離開。如果這個人他所講的,在日常生活當中看他的談話,都跟經典、跟聖賢這些典籍統統能相應,這個不容易,非常非常之難得,那就不能離開。甚至於,這裡講得好,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這是一樁一樁事情。心不住相,這個難,這就不是普通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這是小乘境界,那是修大乘的。雖現塵勞,心恆清淨。他工作量大,我們在台中看到李老師,他的工作量是一般人五個人的工作量,年歲那麼大,我跟他的時候七十歲,我離開他的時候,他八十歲,十年。五個人的工作量,那麼大的年歲,他能受得了。七十歲的時候,你看他的人,大概好像只有五十多歲的樣子,精神體力旺盛,心地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有些他做不到,自己做不到,別人做到,讚歎別人。自己謙虛,自己懺悔,那個人比我修得好,我不如他。不令眾生入不律儀,自己戒律有些做不到的,希望別人能做到。這就是正知正見,心量大,沒有嫉妒,沒有障礙,那你跟他就對了。所以求如是人,即能成就無上菩提。
下面是念祖黃念老說的這句話,「彼經示曰」,《圓覺經》裡面所說的,「欲求善知識,首須求具正知見之人」。正知見的標準是什麼?這下面說的,「《圓覺大疏》曰: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這底下是註解,「覺性者,性覺妙明也。善能通達本有性覺,故云善達覺性。本有覺性,不從外來,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處也」。這就是自性的流露。「抉擇者,善能分別諸法相」。就是說他對於經教能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這樣的人才是善知識,這樣的人一定要親近,我們跟他、接受他的薰陶,慢慢薰養成正知正見。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黃念祖居士著 二0一一年七月修訂版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淨土大經解演義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本集經文

 「難值難見」。《淨影疏》云:「明值佛難。生當佛時,名之為值。目睹稱見。此皆難也。 諸佛經道,難得聞等,明法難聞。於中先明經教難聞。手得經卷名為得。耳聽曰聞。亦可領誦名 之為得。耳餐(餐,採取也。)稱聞。此等皆難。」故云「諸佛經道,難得難聞」。「遇善知識 ,聞法能行,此亦為難」。「善知識」者,「善」謂於我有益,導我於善道者。知謂知心。識謂 識形。如《法華文句四》曰:「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故知此 「知識」二字,為知心識形之義。故善知識亦稱善友。相識相知導我於善之人,稱為善友,即善 知識也。又《圓覺經大疏十五》曰:「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名善知識。」是謂能了別真妄 ,通達真際,知眾生根,應病予藥,名為善知識也。又《安樂集》依《法句經》曰:「佛言,善 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 。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 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善知識者 ,是汝絙繩,能挽汝等出生死故也。」該經復云:「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 近善知識,請問法要。」又《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以化導令得見 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欲證菩提,當求善友。求友之道應如《圓覺經》所云:「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 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 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經示曰,欲求善 知識,首須求具正知見之人。何謂正知見?《圓覺大疏》曰:「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 ,名正知見。」覺性者,性覺妙明也。善能通達本有性覺,故云善達覺性。本有覺性,不從外來 ,非因修得,故云「不因修生」。因此正是行不到處也。「抉擇」者,善能分別諸法相也。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6453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