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203集◎
2016/02/18 10:36:14瀏覽80|回應0|推薦0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203 

2014.3.9 啟講於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法文法師、真誠  (第二O三集)  2016/2/13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42-0203

  老法師:大家請坐。

  學生:科註學習班心得報告

  「淨土與前行」之二:自力難行 聖賢皆往

  至誠頂禮尊敬的師父上人,感恩師父上人憐憫不棄,慚愧不肖弟子法文繼續匯報「淨土與前行」之心得。

  前文以祖師大德行門判教、自力他力之差別,說明末法時代修行,唯有依靠淨土,並且淨土是凡夫眾生人人皆可修學,真相信、真好樂、願生則生的法門。此文將述自力修行之難,並列舉古今菩薩祖師人人趣向淨土之事實,發起信樂嚮往之心。

  甲二、抉擇淨土法門

  乙四、自力斷煩惱真的困難嗎?

  雖明前文所述淨土他力橫超之理,又有一類空腹高心者,不知自身根性之低劣、道心道力之微弱,又不知惑業繫縛之沉重,虛妄以上根大力之士自居,以為可靠自力了生死。故以下試述通途修道之難,以期斷盡偷心,堅定淨業。

  丙一、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

  宋永明延壽大師,乃淨宗六祖、法眼宗三祖,參天台韶國師,發明心要。在國清寺修習法華懺、禪觀中,見觀音菩薩以甘露灌口加持,得無礙辯才。因宿願未得決定,親自登上智者禪院,作兩個鬮,一是「一心禪定」,二為「萬行莊嚴淨土」,禪師精誠祈禱,七次都拈到淨土鬮,以此因緣一心修持淨業。並撰著《萬善同歸集》,指歸淨土處最為切要,作《四料簡》特贊淨土。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云:「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於八十字中,頓悟出生死證涅槃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所謂《四料簡》,四是四首偈頌,料是比較衡量,簡是揀別、揀擇之意,即四首比較衡量如來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以選擇出最為殊勝方便的淨土法門的四首偈頌。印祖讚永明大師所作之《四料簡》,提煉了一大藏教之綱宗,是引領修行者避免歧途,指示正道的大導師。

  其中第三料簡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印光法師文鈔三編.淨土法門說要》釋云:「其人雖略識心性,而見思未盡。直須磨厲淨盡,至於無餘,則生死方可出離。若一毫未斷,六道輪迴,依然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即便命終,歸途莫測。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耽擱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眨眼之間,隨其業力,便爾受生,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大意為:這類人雖然徹悟了禪宗,明心見性,但是見思煩惱是不容易斷掉的,需要一直磨鍊自己的智慧才能夠徹底的斷掉見思惑,才能夠出離六道分段生死。若有一毫煩惱沒有斷盡,依然難以逃出六道輪迴。生死大海極為幽深,菩提道路甚為遙遠,就是已經開悟的人,死了以後,十人之中還有至少九個人滯留在輪迴之中。臨命終的時候,這一生及過去歷劫多生所造作的善惡業力,顯現出中陰之境,眨眼之間,就隨著業力去受生了,自己能做得了主宰的力量絲毫也沒有。

  十人九蹉路,尚是宋朝永明大師時的情況,到後代就比不上了。何以知之?淨宗九祖蕅益大師《靈峰宗論》云:「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氣不來,便向驢胎馬腹胡鑽亂撞,動經千生百劫,得出頭來,知是幾時?況末世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故永明大師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我憨翁大師又云:『今時若有禪無淨,奚止十人九錯,敢保十一個錯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語實語。伏願諸仁者,莫墮狂野覆轍,直須痛念無常,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即到了明朝時候,末法的陰雲更加密布,眾生的根機更加低劣,所處的環境更加惡濁。憨山大師說,當時的修行人如果不求生淨土,十個開悟的人,裡面有十一個不能出離輪迴!

  又若是浮浮泛泛參禪學教、持戒修觀等,卻沒有明心見性,又沒有決定信願之無禪無淨土者,結果是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更須注意的是,此處禪宗也代表了密宗。黃念祖老居士《谷響集》云:「諾祖開示:大密宗的境界,即是《金剛經》的境界。」「六祖之悟,即大密宗之且卻(義為立斷),故禪密一味也。」又如曾在五明佛學院求法約二十年的漢僧淨戒法師,講解《淨土或問》時說:「其實以禪宗,就包含了密法的大圓滿、大手印、心性法門。想依靠禪宗開悟、想依靠大手印、大圓滿開悟的,你開悟了,就像第三料簡中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十個人有九個人還會蹉跎、耽擱的。為什麼?你開悟了,煩惱還沒有斷盡,還會耽擱的。」

  丙二、智者大師示居五品位,蕅益大師示居名字位,皆求生淨土以了生死

  前科以祖師教言說明通途修道之難,此科再舉古今佛子共遵之大德所示現的實證地位,來說明自力修行之難。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復永嘉某居士書五》云:「智者大師,釋迦之化身也。臨終有問未審大師證入何位。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即十信位,獲六根清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明)。損己利人,但登五品(五品,即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斷除)。蕅益大師臨終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畢竟付何人(名字位人,圓悟藏性,與佛同儔,而見思尚未能伏,何況乎斷。)」

  印祖此段開示大意為:智者大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他老人家臨終時,有人問大師證入什麼地位?大師回答說:「我如果不領眾修行,必定會證六根清淨位。(就是圓教十信位,獲得六根清淨,如同《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闡明的。)因為分散心力用在領眾上,損己利人,只是修行到五品位。(五品,就是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但見惑尚且還沒有斷除。)」蕅益大師臨終的時候說,他老人家修行程度是在名字位中,但是具足真佛眼。(所謂真佛眼,圓滿覺悟了如來藏,妙真如性,所見與佛是相同的。居名字位中,名字位人,見思煩惱尚且還沒有能伏住,何況說斷掉?)

  印祖又云:「末世大徹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即雖然大徹大悟,但實屬名字位中人,見思煩惱還沒有伏住。觀蕅益大師之傳記,閱《靈峰宗論》,我等末法凡夫,能有大師之根性嗎?能有大師之智慧嗎?能有大師堅毅廣大之願力嗎?能有大師精勤辦道之用功嗎?能有大師居住靈峰之清淨環境以免染污干擾嗎?統統比不上,還妄靠自力,恥談佛力。智者大師、蕅益大師等高僧大德,尚須求生西方才了生死,我們煩惱深重、罪障纏縛之凡夫卻輕視西方。此正如《法句經》云:「若愚思為智,說彼為愚痴」,若本來愚痴,卻認為自己有智慧能靠自力了生死,佛說這是真正的愚痴。若能效法諸祖,則如《法句經》云:「若愚自知愚,是名為智者」,我們自己本來很愚痴,若能對自己的愚痴有自知之明,而專求西方,佛說這是有智慧的人。

  丙三、即便開悟,不出輪迴,從悟入迷者多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劉圓照居士摸象詩序》:「縱得大悟,而煩惱習氣未能淨盡,依然還是生死中人。出胎隔陰,多致迷失。大悟者尚如是,況未悟乎。」又《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復張雲雷居士書一》云:「從悟入迷者,萬有十千。從悟增悟者,億無一二。」

  大意為:縱然大徹大悟,而只有能力悟,沒有能力斷盡見思煩惱,依然還是輪迴在生死之中的人。在輪迴之中,羅漢有住胎之昏,菩薩有隔陰之迷,大徹大悟的人尚且會從悟返迷,何況是沒有開悟的人?因此,若不出輪迴,從開悟再迷掉的,一萬個人裡面有十千個;從覺悟能夠繼續增上覺悟的,一億個人裡面一、二個也是沒有的。

  又《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復張曙蕉居士書八》云:「今既發心念佛,當以心佛相應,生前得一心不亂,報盡登極樂上品為志事。不必求其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也。宗門以開悟為事,淨宗以往生為事。開悟而不往生者,百有九十;往生而不開悟者,萬無有一。此義認不准,或致因求悟而反不以往生為事,則其誤大矣。」法門宗旨不同,若好樂高法大法,希求開悟見性,由此而不能專一求生淨土,最後落得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故印祖說其誤大矣。又為何一百個開悟的人中,有九十個不求往生?參禪開悟了,還不懂要求生淨土嗎?如《無量壽經》中,佛所開示,淨土法門是如來果地不可思議的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聲聞用億劫的時間來測度佛的智慧,竭盡其智慧力也是不能窮盡的。淨土法門唯有如來能做開示,代代祖師大德亦唯有以佛陀金口親宣的淨土經典為根本來做開演,離經一字即為魔說。即便開悟,若不學習淨土經教以開淨土教理之差別智慧,則疑惑無由遣除,正信無由生發。因此,一百個開悟的人裡還有九十個不求往生。可知,唱高調輕淨土者,其誤大矣。

  印祖常談從悟返迷之實例,茲舉其三。

  宋朝的師戒禪師,住五祖寺,故名五祖戒禪師,其後身為蘇東坡。蘇東坡聰明蓋世,但不拘小節,常常出入妓館淫坊。由此可知五祖戒禪師的悟處雖高,尚未證得初果,因為證到初果就得道共戒,自然而然就不會犯戒。蘇東坡既然曾經出入淫坊,則知五祖戒禪師尚未得初果之道力,初果尚未得到,還說什麼了生死?

  又如草堂清禪師後身,作曾公亮,五十歲拜相,封魯國公。然而對於佛法也非常疏遠了,還比不上蘇東坡對佛教道理的理解更加通暢。

  秦檜,前生是雁蕩山的僧人,以前生修持的福德力,做宋朝宰相,受金人賄賂,殺金人所害怕的忠臣岳飛將軍。凡不跟他同謀者,或者貶謫,或者誅戮。以至於死後永墮地獄,百姓的心頭之恨無法消除,就用麵做兩條(秦檜與夫人)共炸而食之,稱為油炸檜。又鑄造鐵像,跪在岳飛的墳前,凡祭拜岳飛的人,都拿著木板痛打秦檜夫婦,又向他的頭及身體撒尿以發洩憤恨之心。

  由上可知,以五祖戒禪師、草堂清禪師之道德修持,尚且不能了生死。下一世做了大文豪、做宰相,在佛法修行上已遠不如前生。秦檜的結果,更令人心驚膽顫,憑靠多年禪定功夫,後世得以做宰相,一被金人的賄賂所迷,就變成了不知好歹、忠奸不分的痴呆漢。所以,不肯仗佛力以了生死者,如果想到這種結果,如何能不專修淨業?

  乙五、密宗大德導歸淨土

  丙一、恰美仁波切選擇極樂淨土

  近日,五明佛學院益西彭措堪布,翻譯並講解藏傳佛教淨土大祖師恰美仁波切著名著作《山法》中的「選擇剎土文」。其中,恰美仁波切就著不同宗派所求生的五方佛剎土、密嚴剎土、華藏世界、兜率內院,及地球上熟知的聖地五台、普陀、香巴拉等去處,就其往生條件、往生結果、剎土依正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與對比。最後確定在一切淨土中,唯有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具有兩種特點:一、往生條件最低,往生最簡單容易。二、往生之後成就最極殊勝圓滿。由此確定,各宗各派佛弟子,均須以求生西方淨土做為共同目標。恰美仁波切本人當初也是七年勤修彌勒法門,求生彌勒淨土,以後他改成了一心求生西方淨土,如「選擇剎土文」曰:「我本人也是在七年中這樣做的。但是我見到輪迴苦的緣故,現在我對於生死的苦極為恐懼,所以我放了修彌勒發願的法,而念誦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文。」

  丙二、貢嘎上師:往生極樂淨土,就是即身成佛

  黃念老《淨修捷要報恩談》云:「我曾經問過貢嘎上師,現在學密的人有意的來標榜自己,壓低淨土,我說『往生淨土算不算密宗的即身成就?』貢嘎上師很負責任,『你說的是哪個淨土?』我說『西方極樂淨土。』『哦,那就是即身成佛。』」

  丙三、諾那活佛:皆須求生極樂淨土

  四川大學宗教學所研究員、博導陳兵教授《憶訪黃念祖老居士》一文中,談及拜訪黃念老時提問:「念佛與密法是否可兼修?」念老回答:「隨自意樂,可兼修,也可一門深入,只修淨土。密法可不修,淨土絕不可少。諾那活佛當年開示:凡學寧瑪法者,無論修何本尊,皆須兼修彌陀本尊,求生極樂淨土。我的一些金剛弟兄,多具福慧,修到能在定中看見本尊、祈禱靈驗的,不算稀罕,但有些沒按諾那活佛教導兼修生西的,不是在晚年癱瘓瘋顛,便是在臨死時手忙腳亂。我從這些經驗事實中得出教訓,故自己老實念佛,也勸別人求生西方。」

  丙四、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引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

  當代藏傳佛教大德、五明佛學院創始人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教誨黎明曙光》中迴向偈說:「祈願作此千萬福德力,眾生得觸真實道光明,來日皆於殊勝極樂國,究竟成滿圓熟淨三德。」其弟子益西彭措堪布講解此文時說:「上師如意寶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引導無邊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上師經常說:『我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凡是和我結緣的眾生,不論仇緣、親緣,我都把他們接引到極樂世界。雖然有東方現喜剎土、鄔金銅色吉祥山剎土等許許多多的淨土,但是像極樂世界那樣功德圓滿又極容易往生的淨土,卻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往生之後可以成就一切所願,無勤度化一切眾生。』」法王如意寶三、四歲時就想:我怎樣能把全世界的人帶到極樂世界去?之後,不斷的這樣迴向。法王臨終結跏趺坐,往生西方,弟子們禮拜時,發現不知何故,老人家的頭轉向了西方,遂小心翼翼扶回,不久又轉向西方。這才知道,他老人家是往生西方淨土了,並以此指引所有弟子都要求生西方淨土。

  丙五、索達吉堪布:獲得佛果的法門中,求生極樂是最殊勝的

  五明佛學院索達吉堪布講解文殊菩薩化身,全知麥彭仁波切的《淨土教言》時說:「不管是藏傳佛教還是漢傳佛教,很多修行人都希望自己臨終的時候依靠淨土法門來往生極樂世界。在座的每位道友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面臨死亡,死的時候如果一點把握都沒有,雖然一輩子都在修學佛法,自認為學過很多法門,但臨終時若跟一般的世俗人沒有任何差別,則是非常遺憾的事情。」「獲得佛果所有的法門中,求生極樂的淨土法門是最殊勝的。」「學密宗的人輕視淨土法門是沒有任何理由的,藏傳佛教中的很多高僧大德,包括法王如意寶、宗喀巴大師、麥彭仁波切等,他們對往生淨土持什麼態度?喬美仁波切、法王如意寶都是往生極樂剎土的,所以我們也應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你們不要認為,『我是學密法的,淨土法門非常簡單,念佛不可能獲得解脫』,說這些話的人都是在顯露自己的愚痴!」

  丙六、益西彭措堪布:到了極樂世界,是證入密宗的最深處

  益西彭措堪布講解「選擇剎土文」時說:「現在知道有些剎土非常殊勝,但往生的條件很高,或者往生後還有上中下各種情況,或者某些剎土人的壽命長短、苦樂跟這裡差不多,這樣才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這樣對比以後再說出極樂世界,我們就感覺西方淨土太完美了,沒有任何過失,又相當簡便容易,往生以後能夠實現一切目標。」「過去以為各個剎土跟極樂世界是對立的,尤其學密宗的,認為自己不能跟大家一樣去求生極樂世界,他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把其他剎土跟極樂對立起來看,把各大聖尊跟西方佛菩薩對立起來看。現在才恍然明白,原來總部都在極樂世界。十億蓮師的化基就是阿彌陀佛,十億觀音的化基就是觀音王,十億金剛手的幻化就是大勢至。這樣才知道,原來沒有矛盾,是我自己心裡造出了很多狹隘的見解。只要把心裡這一層迷惑撥開,把心裡的各種錯誤觀念糾正過來,就一定會確認往生西方是此生的歸宿。」(《大乘入楞伽經》云: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

  又說「一到了極樂世界就再沒有生死,不是當生解脫嗎?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悟無生,不是證到了三輪空性嗎?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圓成佛果,不正是『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嗎?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能證入事事無礙的法界,不就是華嚴奧藏嗎?一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夠開顯自心的密嚴剎土,不正是證入密宗的最深處嗎?一到了極樂世界,水池裡的水都能給你灌頂,不就是淨密不二嗎?一到了極樂世界,自心開悟,了認了自心是佛,不就是『禪即淨土,淨土即禪』嗎?一到了極樂世界,塵塵剎剎無邊的法相自然在心中顯現,不是最精確的法相宗嗎?一到了極樂世界,連絲毫的我和我所的心都沒有了,遮止了一切煩惱惡業,這不是真正的持戒嗎?一到了極樂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等等無餘現前,不就是完成普賢行海嗎?一到了極樂世界,菩提道從下至上的一切功德分全部完成,這不就是道次第嗎?」

  乙六、菩薩求生

  不只以上祖師大德自己求生,並引導眾生往生淨土,聖者菩薩如普賢菩薩發願偈曰:「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自普賢菩薩華嚴會上導歸西方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文殊菩薩願往生偈曰:「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中,開示最勝方便時說:「專意念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楞伽經》授記:「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有大名稱、大功德的龍樹比丘,證得初地後,往生極樂世界。)世親菩薩造《往生論》發願往生:「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乙七、總結

  《大集經》中,「如來懸記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若能如理通達淨土法門:即生成佛之殊勝,但具信願決定往生之簡易,彌陀願海之深廣,自力佛力之差別,不斷煩惱帶業橫超之方便,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之廣大,十方諸佛共同稱讚之盛況,上至等覺,下至三途,悉皆求生之事實;並能深切認識到,以我之資質要出生死只有仰仗佛力往生西方淨土,同時西方淨土又是第一殊勝功德圓滿之剎土,始能有決志求生淨土,任遇何緣絕不退轉之信念。

  此正如《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復某居士書》云:「念佛之人,先要識得淨土法門之所以。然後遍閱經論,皆足以為發明淨土之義,與切修淨土之行。若不知淨土之所以然,則一經研窮經教,便以經教之義理為高深,以淨土之義理為淺近。而正助倒置,或將淨土置之腦後,則只可種未來得度之益,決難現生即了生死,預會於諸上善人也。」

  淨土法門之廣大殊勝,絕非弟子以上淺見之文所能表詮,更需深入淨土經教,以明理啟信。若能堅定抉擇修學淨土不動搖,則學習《前行》,有百利而無一害,實為拯救末法眾生法身慧命最要之法。何以故?印祖說很多人終日誦經念佛,而自己與極樂依然漠不相關,就是因為不知六道輪迴苦,不知極樂涅槃樂。若能深入實修共同四前行,珍惜暇滿、念死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下可更堅實奠定淨業基礎,落實三個根;上可出生厭離娑婆之心以希求解脫,成就真信切願之淨業正因,又可做為生起菩提心之基礎,使令念佛人心佛相應,決定往生,甚至高品位往生。

  至此,末法修行首先必須抉擇淨土法門試述完畢。後文,將通過淨土法門修學宗旨詳述修淨土者修學《前行》之必要性。

  弟子愚鈍,報告之中定有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大德同修批評指正。

  恭祝師父上人:法體安康,光壽無量。廣化有情,同歸安養。恭祝諸位同修: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南無阿彌陀佛。

  慚愧不肖弟子法文頂禮,二O一六年一月十三日。老法師:我們讀了這一篇報告,難得法文法師回頭了,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確實如他報告所說,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的遭遇,不但中國歷史上沒有,世界歷史上也沒有,確實是空前的災難,讓我們對於五濁惡世的概念有了深刻的認識。這個世界還能不能住?這個世界裡修行談何容易!這個世界度眾生大難大難。為什麼?眾生的煩惱習氣確確實實到了,古人有一句形容的話,叫惡貫滿盈。我們過去看到這句話總是認為古人講得太過分了,今天看看現前世界,拿來對一對,不對別人,對自己,對照自己是不是惡貫滿盈?這個造業的結果是什麼?必須要知道,他的果報是無間地獄。

  我沒造那麼大的罪業。你造了不知道,知道你就不會造了,就是因為你不知道。你細心想想,佛在經教裡教給我們,五無間地獄的業因是什麼?五逆十惡,我們沒造嗎?殺父親沒造,殺母親沒造,殺阿羅漢好像也沒造,破佛身血,最後一條,破和合僧。如果細細的來說一說,這五種統統造了!你沒有殺父、殺母,你對父母不孝,你沒有把父母放在眼裡。阿羅漢代表老師,目無師長,這有沒有造?破和合僧,有意無意批評佛法,批判三寶,那都是!迷惑顛倒,不知不覺造成習慣了,並不以為這是惡業。等到命終,到閻羅王殿上去審判的時候,一筆一筆都給你記上了,你無法抵賴。今天我們發心做一點好事,好事裡頭有沒有自己的名聞利養?有沒有摻雜自己的利害得失?如果有,當然有,只是程度上淺深不相同。煩惱習氣嚴重的,可以說明知故犯,只顧眼前,不顧死後。

  修行,多少人,我們講念佛的人,學習五經一論,五經一論裡面現在有不少人反對會集本。我聽說許許多多學會集本的,聽了一些言論,產生懷疑,都放棄了。如果他這一生不能往生,你要不要負責任?你把他引到岔路去了。這樁事情害得海賢老和尚住世一百一十二年,用意何在?讓他來給我們做證明,現身說法。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也不知道會集本,他沒見過,但是怎麼樣?他不反對會集本,他還勸人學會集本。怎麼知道他勸人學會集本?他勸許許多多念佛同學聽我講經,那我講的是會集本。

  我們就曉得,他之所以能活這麼大的年歲,那不是他自己本有的壽命,我估計他的壽命也不過就七老八十,怎麼會活到一百一十二歲?阿彌陀佛把他延長的。他是多少次見佛,見到極樂世界,求阿彌陀佛帶他走。佛告訴他,你修行得很好,好樣子,多住幾年,給念佛同學做個榜樣,給學佛的同學做個好榜樣。這是他健康、壽命延長的真正因素。為我們證明,在這個大混亂的時候,淨宗岌岌可危,他來給我們示現。最重要的告訴我們,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為什麼?他親眼見到的。一句佛號,念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理一心不亂。他二十歲出家,是個農夫,沒受過教育。他有個特長,是我們一般人沒有的,我們叫天賦,這個人從小到老,一生一百一十二年,沒有說過妄語,老實、聽話、真幹。他的師父看中他,給他剃度的時候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的佛號口裡頭有斷的時候,心裡頭沒斷過,一句頂著一句,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

  師父告訴他,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明白了是什麼意思?明白了是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什麼都明白了,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達了。通達怎麼樣?不能說,不能亂說。為什麼?說出來沒人相信,人家要毀謗你,毀謗你那就造無間地獄罪業。為什麼?你是菩薩了,大徹大悟是法身菩薩,明心見性了,那不是凡人,如果要輕慢他、諷刺他、侮辱他、笑話他,都是很重的罪。所以他怎麼樣?開悟不說,偶爾露一點點,讓別人聽了也不知不覺,也沒在意,高明處。一個人真正念佛能夠做到二六時中未曾丟失。當然開頭十幾年,睡眠佛號就停了,睡熟了,心裡頭也斷掉了,可是醒過來他就接上了,他就不曾丟失了。念到事一心不亂,實在講睡眠當中都不會間斷。事一心是阿羅漢,理一心是法身菩薩。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面看到許許多多往生的人,念佛三年就往生了。是不是他三年壽命就恰好到了?這個說法不合邏輯,哪有那麼巧的事情!應該是什麼?念到功夫成片,也就是心裡頭除了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這叫成片。見思煩惱有沒有斷?沒斷,伏住了,伏住沒斷。他要斷了就證果了。這種功夫就能感應到佛來給你透信息,或是夢中,或是定中,阿彌陀佛見到了,佛會告訴你,你還有多長壽命,勉勵你好好用功,壽命到的時候佛來接你往生。你踏實了,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放心了,死心塌地去念佛了。這樣你要求往生,壽命不要了,佛帶你去。所以三年都往生的,這個才講得通,我壽命不要了我跟你去,佔絕大多數。

  還有不去的,像海賢這個,他想去,佛不帶他去,讓他表法。他這樣的功夫,再有個三、五年,不會超過十年,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要往生生方便有餘土,不在同居土了。我們就算他十年,他老人家二十五歲功夫成片,三十歲到三十五歲,一定事一心不亂。再往上提升,理一心不亂,我估計他四十左右,明心見性,跟六祖惠能大師同一個階層,跟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同一個境界,我估計頂多四十歲,他就得大自在了。所以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一生見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四次,遠公走的時候七十多歲,海賢老和尚一百一十二歲,我估計他至少見阿彌陀佛、見極樂世界十次以上。

  所以他給我們做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沒有欺騙你的必要,他的話靠得住,給我們做這個證明,極樂世界真,阿彌陀佛真的,信願持名求生淨土是真的,為我們證明這個。第二個給我們作證的,就是我們的災難,它來證明會集本字字句句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是真經。夏蓮老會集沒有改動一個字,當年翻經翻得沒錯,所以他在裡面重新把它編排,做個整理,把五種會成一種,沒有改動一個字,沒有改動一句,所以它是真經,字字句句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不能懷疑。第三個,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是集註,你看他都把出處標出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用這個來註解經、集註經,證明這個經是正知正見。我們依照這部經、依照這部註解修行決定沒有過失,決定有成就,給我們做證明的。第四個給我們證明,我們這一幫人,這二十年來依照這個經、依照這個註解修行沒錯。

  佛告訴他,什麼時候你看到有一本書,我就來接引你。什麼書?這個地方有一本,《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看到這本書,阿彌陀佛接他往生。難!為什麼?每個人都知道老和尚不認識字,從來沒有念過一部經,也沒有聽過一次講經,怎麼會有人送書給他?這不可能的事情。二O一三年一月,居然有幾個居士去看他,就帶了這本書。他一看到人家帶書來,他說這什麼書?人家告訴他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看到之後非常歡喜,好像得到寶貝似的,趕快到自己寮房穿袍搭衣,把這個書拿在手上,請人家給他照相。老和尚一生沒幹過這個事情,從來沒有主動叫人給他照相。主動這一次要人給他照相。三天之後他往生了。證明什麼?證明這部書是真的。這本書裡面是什麼?就是替我們說明解釋許許多多的誤會,也引經據典,宏琳法師編的,花了十幾年。我非常感激他!這裡面百分之八十的事情我都忘得一乾二淨,他都把它蒐集出來寫在裡頭,等於是我的傳記。難得!

  所以我告訴許多同修,世間沒有決定的善惡,沒有絕對的是非,我對於所有批評我的人、毀謗我的人,甚至於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都感恩,我認為那都是阿彌陀佛來示現的,看看我能不能通關,能不能對他們不起怨恨?這我做到了。我不但沒有怨恨,我還感恩,我給他們都迴向,我講經念佛都給他們迴向。不是他們這樣對待我,不可能有這部書出現,也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就。為什麼?人必須要通過考驗,善緣順境沒有貪戀,逆境惡緣沒有瞋恚。把一切眾生,人、事、物,都看成阿彌陀佛來示現,我們生活在阿彌陀佛的懷抱當中,六根接觸的境界都是阿彌陀佛的示現,你說多快樂!這多幸福!一生沒有跟任何人事物對立,對立就會發生衝突,沒有。真對立怎麼辦?我們退讓,連道場我都退讓,你要,要我就給你,我離開。我都幹過很多次,你們很多人跟過我都知道。別人要的時候不如法,但他要就給他,不必到法庭去告狀,我給你,你要什麼統統給你,掃地出門,我願意離開。如果我餓不死,吃飯的時候自然有人送來。好!

  我的壽命許多人知道,你們拿我的八字去找算命先生去算,壽命只有四十五歲。那我今年就加了一倍了,它延壽延了四十五年了,後頭還不知道延多少,我也不知道。我求往生,我並不求長壽。但是阿彌陀佛叫我住,我跟海賢老和尚一樣,我就多住幾年,不礙事;不需要我住的時候,阿彌陀佛就來帶我走。這個世間什麼都是假的,身體也是假的,不必在意這些。所以念佛這個是正事,要真幹。如果不把這個事情放在我們這一生當作頭等大事來辦,你就大錯特錯了。你還有念頭,還有意見,那你就是在造業,起心動念都是在造業,善業、惡業自己曉得。自己不曉得,一定要知道,佛曉得,天地鬼神曉得,能瞞人,瞞不過鬼神。

  這篇文章很有價值,應該把它放在我們網路上,讓大家都能讀到。好,我們看第二篇。

  學生:《道德叢書》——學習《模範人生觀》之心得報告(二)

  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同修,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真誠今日恭敬匯報的題目是「《道德叢書》——學習《模範人生觀》之心得(二)」。

  一、前言

  問: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修養呢?答:學習因果教育。而念阿彌陀佛為一切因果中最為殊勝者。若是無法控制念頭,老是忘記阿彌陀佛,老是懷著貪瞋痴慢,就說明我們還不明因果。面臨果報而不曉得原因,為境所轉而不掌握道理,就是要在因果教育上下功夫。

  印光大師之所以提倡大量印製因果教育的典籍,如《道德叢書》、《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彙編》等,是因為這是最高效的方法。印祖在序文說:「因果者,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所謂的權能,即是明理明事、明因明果,是以趨吉避凶,亦能教導眾生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因果講到透徹,就是《觀無量壽經》所云:「深信因果」,即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是而已。

  二、《模範人生觀》

  《道德叢書》之第一冊是《模範人生觀》,這是修身養性之人的榜樣。為避免我們不相信,故所收錄的事例都是真人真事;知道我們崇尚西方,故收錄了中外著名人物的事蹟。他們種了什麼因,然後得到什麼果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總不離開善因善果、惡行惡報的真理。

  一九三三年,海門陳宇新先生為他的父親——《道德叢書》編輯者鏡伊先生,作一篇序文陳述此大事之始末。在此,以原文和試譯,僅供諸位仁者參考。「吾父善氣迎人,訓導青年學子,除灌輸文藝學識外,尤斤斤於涵養道德。」他說,父親以善良的氣量待人,培養與教導青年學生,除了灌輸文藝、學識的思想之外,還用心於涵養道德,這是尤為重要的。「晚近家居,專以勸善為事。與子言孝,與親族言睦,與朋友言義。雖舌敝唇焦,猶無倦容。」晚近,鏡伊先生在家專門勸導人們行善。例如,對於孩子講孝道、對於親族講敦睦、朋友之間教情義。父親不辭辛勞、苦口婆心的傳授倫常道德的教育。

  可見得,八十多年前的民國時代,由於教育的改革,青年人已經開始否定聖賢德教。而一九七四年,錢穆先生在韓國的演講「教育最大的錯誤是模仿西方」中,所提出的理念與鏡伊先生相同。他說:西方現代教育全成為傳播知識與訓練職業。好像不為由人生大道而有職業,乃是為職業而始有人生。全人生只成為功利的、唯物的,德行一觀念似乎極少人注意。職業為上,德行為下。導致整個世界彼此之間分裂,不見調和。錢穆先生也為我們指出現在社會亂象的緣故,是由於中國傳統文化,聖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的衰敗。

  陳先生的序文接著說:「又以口舌之效,囿於一地,限於一時,不克行遠而傳後。乃取古人嘉言懿行,分別門類,編《道德叢書》十五冊。」鏡伊先生體會到口耳相傳的教學效果,由於受時空的侷限,而無法傳播於遠方或後世。因此,收錄古人的善行善言,分門別類,編輯《道德叢書》十五冊。「刪除神話,注重事實,法家所謂證據確鑿也。」他注重實例,因而刪除了神話傳說,也就是法家所謂的證據確鑿。「閱之興味濃郁,如讀勸世小說。」由於故事的濃郁趣味性,就如同閱讀勸世的小說一樣。「吾知青年必可收效於默化,學校可為訓育之助,社會間頹風敗俗,亦能稍挽於萬一。」陳訓丹先生相信此書一定會感化年輕人,有助於學校的教育,亦能挽救現在道德敗壞的社會風氣。

  陳先生兩代人鞠躬盡瘁,完成此寶典。如明末遺氏顧亭林曾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何促進世界和平?就是從我們每個人身上、從每個念頭上開始。如何才能端正心念?就是要學習倫理、道德、因果教育。

  因此,「勤學篇」成為諸篇之首。這是陳鏡伊先生用心良苦的編排,頗有深遠意義。《禮記.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古時候的聖王建設國家、管理公眾事務,皆是以教育為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學記》有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意思是,質地再美好的玉,若不經過雕琢,也無法成為有用的器皿;人若不求學,就不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所謂的教學,即是學習回歸本性的方法。西方稱為宗教,東方稱為聖賢教育,都包含了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換句話說,學習放下,從而能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轉凡成聖。凡此種種,教學皆是源頭。所以「勤學篇」為全書第一篇。

  我們來分析「學」字,此字已涵蓋大道。《說文解字》云:「斅(學),覺悟也。从教从冂。冂,尚曚也。臼聲。學,篆文斅省。」學的本義是覺悟,具自覺、覺他兩義。我們看它的構形。「學」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由「教」、「冂」、「臼」組成(圖一)。「冂」像幕布覆蓋了物品一樣,所以有覆蓋的意思。「教」是指教育才能開啟智慧,古人教學必從童蒙開始,就是去除孩子的蒙昧,如同去除覆在頭上的遮蓋。「臼」是一個舂米器具,字形中間凹陷,裡面的短橫像米在臼中的形狀。木棒舂米時,與臼相配合,「臼」字在學字中代表教學、自學可以相互提升。所以古時候,學、教、效為一字。從整個「學」字而言,就是《禮記.學記》所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因此,通過學習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學。教人得不到效果,然後才知道自己所學的不夠通達,從而發憤圖強。所以,學就是覺路。

  現在問題是理論上似乎清楚,而生活上仍然迷惑。修學得不到法喜,處世待人達不到和睦,更談不上社會和平。如何學習才得力?我們來參考「勤學篇」的事例。

  三、「勤學篇」正文

  第一個故事名為「鑿壁引光」。「漢匡衡家貧無燭。鄰舍有燭而光不逮,衡乃鑿壁引光照而讀書。」西漢的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從小勤奮好學,但家境貧寒,沒有條件進學堂。白天要在地裡幹活,夜晚的時間還想讀書,卻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有一天晚上,他正在背誦書的時候,突然看到土壁縫隙中透過來一條光線。原來是鄰居家的燈光。於是,匡衡將牆壁穿鑿了一個洞,果然能引進愈多燭光,足以看書了!從此以後,他每晚都挨著牆壁,借光來讀書。

  下文,「邑有大姓,家富多書,衡乃為之賃作而不求償。願得書遍讀之。主人感歎,資給以書。遂成大儒,後登相位。」不久匡衡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古時候,書籍非常貴重,因而匡衡買不起書。幸好,同鄉有個富戶,家裡藏了很多書。因此,匡衡就去那戶人家工作,勤苦耐勞卻不收一文工錢。這讓主人感覺到很奇怪。於是匡衡解釋說:「我來這裡工作,只是為了能夠借您的書來閱讀。」主人聽後,深為感歎,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如此,匡衡勤勉學習,終於成為一名大儒,位極人臣。在漢元帝時期(公元前三十六年)當上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

  第二個故事是「囊螢藉光」。原文如下:「晉車胤家貧。無力購油備燈夜讀。乃遍覓螢火,置於疏浪白絹,所縫之透光囊中藉其光,以供夜誦。後官至尚書。」(註:古時玻璃未發明,唯有白絹製品可以透光。)

  晉朝車胤,字武子,幼年時勤學不倦,而家庭貧窮,經常沒有香油點燈,所以晚間無法讀書。一個夏天的晚上,耕作後坐在院子裡背書。於是,見到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如同小燈一樣。車胤想出辦法,立刻捉住幾十隻螢火蟲,置入白布袋裡,螢火就照射出來。從此,夏天的夜晚以螢火照著書本,夜以繼日的學習著。車胤如此勤學,博覽群書,孜孜不倦,後成為吏部尚書。

  我們初閱時,可能會注意到匡衡與車胤,因為勤奮攻讀,而得榮華富貴的果報。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兩位是由於好學聖賢教育,而提高了自己德行,成為大臣只是品學兼優的表相,卻不是終極的目標。如《荀子.勸學篇》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學習聖賢教育是為了修身,進而「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也就是圓滿智慧的境界,從不求名聞利養。這是君子與小人、聖人與凡人的區別。

  也許人們會想:現在我們不缺乏燈光,也有了充足的書籍,匡衡與車胤的勤學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值得我們學習之處是他們求道的精神。他們的「手不釋卷」,要變成我們的「心不離念」,念佛求生淨土。他們貧窮到無燈、無書的地步,卻榮登宰相、尚書(皇帝左右辦事者)的地位;我輩業重蒙昧的凡夫,都有登上佛位的可能。兩位大德的訣竅無非是信心:信自、信他(聖人)。我們更有幸,這些因果事例讓我們不僅信自、信他,還能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他們一生的示範,給予我們豐富的經驗、深遠的眼光,立刻能用在自己的身上。他們缺乏物質,連一閃光明都會抓住;現在社會缺乏倫理道德,而每一句聖賢的教誨都應當謹記在心。古德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所以我們必須抓緊時間、想盡辦法,聽經聞法,深信因果。

  以下三位學者是表學習的方法。第一、「紡機置書」,原文為:「英之名人律賓斯頓,家貧少時嘗操作於製棉工場,受值則購拉丁文法書,於夜中學之。置書於紡機上而誦讀不倦。凡有用之學,皆務蘊積於胸中。」《道德叢書》收錄了許多古今中外的實例,這位是英國的著名探險家、傳教士,大衛.律賓斯頓。他出生於蘇格蘭的貧困家庭,在七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他十歲時,受僱於紡織廠,每天從早晨六點到晚上八點,做十四個小時的危險苦工,需要在紡紗機上綁著破碎的棉線。所得工資全部奉養母親,以此來維持家庭的生計。父親是上門推銷茶葉的售貨員,也兼任主日學校老師。所以幼年的律賓斯頓深深了解神學、宗教的重要性。他勤奮好學,夜晚還上兩個小時課,這是特別為紡織廠少年工人提供的學習機會。當時,大多數學生都難免會在課中睡著,而律賓斯頓不僅勤懇就學,回家還接著複習到半夜。一分一秒都不空過,他白天以用餐時間讀書,甚至於工作時,他也將書擺在紡紗機上,每次經過時得以再讀下一句。雖於極其嘈雜的環境中,而他心常安住於書中的場景,學習從來不間斷。

  「又往醫學會習刀圭。其費全出自工作之所得。並不受他人一錢之助。律氏後敘其實曰:『余自顧往昔作勞苦之工業,正天予我造就之機會也。』」早年,他因為中國醫學傳教士的呼籲而受感動,立志學醫,開始省錢,為了能交學費、購買拉丁語的書。由於他夙興夜寐、克勤節儉,終於考上醫學院。其學費是以他十歲一直到二十四歲,在紡織廠工作的薪金累積而成。他在自傳中寫道:「我年少時的勞苦工作,只不過是老天賜予一個機會,來造就我的。」後來,他成為非洲著名的先驅醫學傳教士與探險家,主張廢除奴隸貿易,被後世稱為十九世紀末英國民族英雄之一。

  第二個故事是「懸書擔頭」:「漢朱買臣家貧,採樵度日,嗜學無厭。砍柴之時,置書林下,且樵且讀。負薪而歸,懸書擔頭,且誦且行。後仕至會稽太守,為前漢名臣。」西漢時期的朱買臣,字翁子,因為家裡貧窮,依靠賣柴維持生活,但非常喜愛讀書。他在山上砍柴的時候,把書本置於樹木之下,邊砍柴邊讀書。挑柴回家的時候,把書本懸掛於擔頭上,邊背誦邊步行。有人在背後譏諷買臣,但他毫不在乎。之後,由於漢武帝看重他講解典籍的才能,而被封為會稽郡太守。後來,登上丞相府長史,為前漢朝的名臣。

  第三、「牛角掛書」的故事:「隋李密貧而好學。在家牧牛之背手書,流覽並將餘冊掛於牛角之上,預備供讀。」隋朝有一位讀書人名叫李密,家窮而好學。在牧牛的時候,他都會在手上拿著一本書去讀誦,其餘的書本就掛在牛角上,以此一邊走一邊看書。「楊越公見而奇之,薦之於朝,後為名卿。」有一天,越國公楊素正巧看到李密騎牛,一邊趕路,一邊背誦,全神貫注,牛角上掛著一卷《漢書》。大臣想:「哪來的學生這般勤奮?」就好奇的問他:「你讀的是什麼?」李密正在讀《項羽本紀》,於是楊素跟李密談了一陣子,感到十分驚奇。回家後,就把這個情形講給兒子楊玄感聽,於是玄感就與李密傾心結交,成為了好朋友。後來,李密由於玄感的推薦而登上了卿位。

  以上這幾位大德成為了一代代學者的勤學模範,如《三字經》所說:「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故事之間都有共同點,那就是學者們雖然生活於十分艱苦的環境裡,都能認真用功,後因貧成才。而我們的生活環境非常豐足,哪裡有苦?這是關鍵的問題。不知苦難,如何能出離呢?不知迷惑,如何能覺悟呢?他們的家境貧窮,而我們錯誤的把五濁惡世當成家。在五濁惡世裡難免面臨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陰熾盛苦。現在雖還無病,沒有老痛,不覺得苦。但來一個微信、郵件或有人講了幾句話,牽涉到我們的財產、名利、面子,那時就嘗到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陰熾盛苦。時時刻刻覺察到我們心裡的煩惱、念頭,才會生起離苦之心。

  或是有許多人覺得生活很苦,一切都不滿足,怨天尤人。這些事例就是教我們得福的方法。他們能奮發讀書,我們更要努力學習聖賢教育。如《論語》所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愈學愈喜悅、愈法喜。知足於道,而常樂於德。

  三位學者的表法教導我們勤學才能有成就。雖然身體在勞動,但是心念安住於學海,欲罷不能。若工作、若休息、若步行、若騎牛,心都向內不向外,而不受逆境所干擾。沒有聽到他們埋怨某某、結交多少朋友、穿著什麼衣服、吃喝享受物欲、尋找伴侶等,因為他們樂於學中、安於覺中、樂於聖賢教誨,勉勵於格除物欲。而現代物欲橫流的社會恰恰相反,因此更需以慎為鍵,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弟子曾經在一所澳洲大學讀書,住在學生宿舍裡,經常與一位法科學生打招呼。他喜歡為人著想,友善合群,被選為宿舍的學生社團會長。為了維持這個名譽,他課後過著燈紅酒綠的生活。剛畢業,就參加大學所有宿舍的年終夜會,結果酗酒了,他糊裡糊塗的走回宿舍,一不小心,絆倒在地,頭部撞在一塊石頭上,大動脈破裂,當場死去。驗屍官的報告說:死者的血醇水平比不許酒後開車的血醇標準高八倍。這位本來前途無量的年輕人,竟英年早逝,大學全體師生乃至於社會公眾都萬分震驚。

  無論善惡的榜樣,全都透給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道德是不能須臾離開的。如同《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僅要專注於課室裡,精進於佛堂裡,一切時、一切處都是修學道德的場所。我們所遭遇的一切人事物,境緣,都是自己所感應來的果報;有果必有因,因緣果報,絲毫不爽。對先前的人事物所起的念頭,便是未來的因。勤修善因,必得善果。

  結語

  《道德叢書》之「勤學篇」做為全書的篇首,給予人們很大的啟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皆以修學為首,教學為先。因此,今天以尊敬的淨公老教授之法語來總結此匯報:「安身立命,教學為先;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太平盛世,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諸佛剎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信、願、行,無一不是以教育為先。」

  以上是慚愧弟子真誠學習《道德叢書.模範人生觀》的粗淺心得匯報,定有錯誤之處,懇請師父上人與諸位老師大德惠予批評斧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真誠頂禮敬呈,二O一六年一月十五日。

  老法師:真誠同學,這是他的化名,大概現在剛剛下山,他今天回香港。讀了《道德叢書》,第一本《模範人生觀》,寫出這篇心得,寫得很好。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這樣的社會,真正肯讀書、想讀書就很不容易了,能夠發憤、能夠自強,必定有前途。如果染上名聞利養,那就有偏、有差,走錯路了,不但不能成就自己德行,可能帶來很多意外的災禍。所以古人教學以德行為根本。

  《論語》是學生記載老師德行的一本書,第一句含義就很深。這個地方他看到了,古時候人讀書為自己,不是為別人;現在學習是為別人,找一份好職業,能賺更多的錢,更多的物質享受,這是為人,不是為自己。孔夫子沒有地位,他的聲名是後世的,他在世的時候,知道他的人是不多,周遊列國十幾年沒人用他。我們現在理解,沒人敢用他,為什麼?他學生裡面能幹人太多了,用他怕他篡位,怕他奪取政權,所以大家恭恭敬敬對待他、招待他,再請他走路。古時候沒想到,人都是以真誠往來,有權有勢的人他想得很多,怎麼樣保住自己,不能夠丟失,如果有這個念頭就不敢用他了。所以孔子回老家教學。釋迦牟尼佛聰明,他是王子,他不出家做國王,不要,放棄王位,放棄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去當苦行僧。幹什麼?他是為人,他不為自己,幫助人覺悟。覺悟了的人絕對是遠離名聞利養的,對這個邊都不沾。

  他在魯國做了一個小官,少司寇。少司寇是個什麼地位?現在的警察局長,可能還是派出所的分局長,就這麼個地位。也只做了三個月就離職了。我們就知道,沒地位,沒有財富。他樂在哪裡?《論語》上第一句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換句話說,學習聖賢之道,學習宗教教育,為什麼?為快樂。這個快樂與地位、與富貴不相干,沒有關係。與什麼相關?學、習有相關。學的是聖賢教育,習是什麼?把它做到。講求這個,你才能得到快樂。

  佛教學亦如是,佛不是說「不亦說乎」,佛講比他更高,講得更好、更踏實,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學佛幹什麼?學佛是這個,他天天快樂,沒有地位,也沒有財富,天天快樂,滿面春風。為什麼?煩惱斷盡了。也是「學而時習之」,學什麼?中國大乘經教,怎麼學法?信解行證,信、解是學,行、證是習,是做到,做到才會有法喜充滿。所以今天很多人學佛,經教通達,講得頭頭是道,他生活並不快樂。什麼原因?他沒有習,沒有行、沒有證,他沒做到。真正做到,有行證,怎麼不快樂?

  像海賢老和尚,這一句佛號念到功夫成片,快樂!誰來安慰他?佛來安慰他。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念掉了,天天不去想它,它自然就沒有了,這習慣就斷掉了,他提升了,他那個樂趣超過阿羅漢。再念到理一心不亂,法身菩薩的法喜充滿。我那個時候估計他,看他的傳記、看他的光碟,我估計他得理一心不亂,四十左右就得到了。得到之後就是惠能大師的境界,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能大師這二十個字的報告他統統得到了,他具足了,他怎麼不歡喜?你看看他,他對於一切人事物,沒有什麼不好,都好,好人很好,壞人也很好。「三人行必有吾師」,一個好人、一個壞人、一個自己,好人是我的老師,壞人做壞榜樣讓我看到了,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樣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統統是老師。你怎麼可以用惡的人帶著惡意去看人?這不可以的,這自己在造業。

  這裡頭得法喜,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證明你學佛有了受用,得受用了。沒有到這個境界沒得受用,沒得受用是什麼?你沒有學會,甚至於你信解都有問題。你能行證,信解決定有,有信、真信、能理解,你才肯幹。幹了怎麼樣?快樂無比。你們哪一個人沒有冤親債主?你要入了行證,冤親債主沒有了。為什麼?怨親平等,都是菩薩,都是阿彌陀佛。這境界不一樣。所以學、習這兩個是一樁事情,有學沒有習等於沒學,有習沒有學,你的習不知道是正、是錯誤,你不能夠辨別是非善惡,學了之後就能辨別是非善惡。這個是非善惡不是人間的,不是天上的,是大乘佛法的。孔子做到這個地步,他是佛再來,法身菩薩,凡夫做不到,二十八層天人也做不到,佛菩薩。不是佛,也是等覺這樣的菩薩,他才能做得到,才能說得出來。

  真正明白了我們就曉得,中國人講聖賢,印度人講佛菩薩,外國人講天神、上帝,統統是一個階層的,同一個等級的人物,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只是稱謂不相同,我們叫極樂世界,他叫天堂,他的天堂就是我們極樂世界。他要真正在像基督教《聖經》裡頭得到法喜充滿,將來生到天國,我們到極樂世界,看到什麼?你怎麼也在此地?看到那個教的,他說你怎麼也在此地?原來是一處,名字不一樣,相同的。這些年來我跟宗教接觸很多,我跟他們談這個問題,大家都歡喜。我說你到天堂,我到極樂世界,但是我到極樂世界就看到你在,你在的時候就看到我在。然後我們才恍然大悟,是一不是二,我們叫阿彌陀佛,你們叫上帝;我們叫觀音菩薩,你們叫神。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我們能夠學到通達,一切明瞭就知道了,然後你對什麼都會尊敬。我見到十字架、見到耶穌我也會頂禮,為什麼?他就是阿彌陀佛,天堂就是極樂世界。我搞清楚了,你們沒搞清楚。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宗學院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4721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