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淨土大經科註-第622集◎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註課本(2012年9月)
2012.10.21 啟講於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夏蓮居老居士會經
淨空法師科判
黃念祖老居士 註解
本集經文
講義下載:後五百歲
(P.1076 第1 蓋善知識難遇難識 至 P.1077 末2 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蓋善知識難遇難識,今幸求得,倘於彼善知識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則良醫束手。如是則遇同未遇。故於善知識教,應聞而能信,信而能行。是為甚難也。上明遇佛,聞經,遇善知識,聞法能行,均極難得,甚為希有。但此上三者之難,莫過於下之「若聞斯經,信樂受持」,是乃難能中之難能,故云「難中之難」。其希有難得,更無過於此者,故云「無過此難」。何以故?如《淨影疏》曰:「餘義餘法,處處宣說。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最難。」又《會疏》曰:「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也。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眾機通入報土故(種種根機悉生報土);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等。」準兩疏意,若人於此第一希有、難聞難信之一生成辦之妙法,能聞、能信、能受、能持,當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種善根,難能希有,超過一切。故曰「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此非謂法門難修,蓋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緣,至為難得也。
丙三、歎深信非凡
[經]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解] 「得聞佛聲」是《漢譯》經文。《吳譯》為「聞阿彌陀佛聲」,《魏譯》為「得聞彼佛名號」,《唐譯》為「聞彼佛名」,《宋譯》為「得聞無量壽佛名號」。諸譯合參,故知「佛聲」即阿彌陀佛名號。「聞」者聞名信受也。以名具萬德故,能令聞者「慈心清淨」。「慈心」者,發起大慈心也。「清淨」者,純淨無垢也。「歡喜」者,內心喜樂也。「踊躍」者,歡欣奮起,形於身口也。「衣毛為起」,指遍體毛孔開張,汗毛豎立。「淚出」,目中流淚。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佛所得之無上菩提,名為「佛道」。《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地之萬行也。「曾作佛道,故非凡人」,乃佛之讚語。正如《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淨空法師開示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二二集) 2014/2/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622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千零七十六頁,第一行,從當中看起:
「蓋善知識難遇難識,今幸求得,倘於彼善知識所示,不能信受奉行,則良醫束手,如是則遇同未遇」。這些註解還是給我們說,遇善知識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自己要具備條件,第二要認識善知識。所以說善知識很難遇到,可遇不可求。古大德告訴我們,這是一種緣分,有這個緣分自然會遇到,沒有這個緣分,找也找不到。緣,實在說是一種感應,古大德教導我們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就會有感應。所以不能沒有真誠心,不能沒有清淨心,不能沒有恭敬心,這三個心,基本上它產生能感,我們能感就有機會遇到。這是說善知識難遇,沒有這個條件,跟善知識不起感應道交。遇到之後要真的認識,不能夠輕易錯過。
真正善知識,他一生最重要的一樁大事,就是要把他所學、所修、所證的傳下去。中國古人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就是繼承人,而不是子女多、學生多。學生多,沒有能繼承老師的,子女多,沒有能繼承祖、父的家業,這個都叫不孝。如何培養就是接班人、繼承人,這是孝裡面的第一樁大事。所以,做父母的人一定在子女當中留意,哪一個孩子可以把他培養出來繼承家業。老師亦如是,在所有學生當中,看看有哪幾個能夠繼承他的道業、他的學術,盡心盡力培養底下一代。這是無條件的,絕不是這個學生家裡面富有,供養很多,或者是給老師送的禮很多,那是人情。這個事情於人情沒有關係,於學生的德行、天分有關係。如果有這樣的天分、德行的學生,他雖然很清寒、很貧窮,老師一定會幫助他們家庭生活。要照顧學生的家庭,讓他能夠安心在學習,對家裡頭沒有後顧之憂,他才能學得成功。這是師道,世世代代不衰,古人懂得這個道理,也非常認真去做。
在中國,我們把這些好的教學理念、教學的原則失掉了;應該說在兩百年前開始疏忽,對這樁事情不重視了,不像古代人,對這樁事情真正做為人生第一樁大事來看待,非常認真。滿清亡國之後,民國興起,中國社會處在動亂的時代,說的人都沒有了,這是最近這個一百年。所以讓中國人對於中國傳統感到非常陌生,確實有時候還比不上外國人,外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懂得比我們多,中國文化要再興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這個困難怎麼突破?那就是少數人、小地區做成榜樣,現代人所謂樣板,讓大家來看,讓大家細心來揣摩,古時候這些智慧、理念、方法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學習?等到大家有一定的認同,可以慢慢來擴展,慢慢向全國來推動。這要長時間,我們丟掉兩百年,要把它恢復起來至少也要三、五十年,不是我們現在人能看到的,總得到後兩代。
善知識遇到了,「今幸求得」,很幸運,如願以償遇到了。「倘於彼善知識所示」,善知識所開示的、所教導的,「不能信受奉行」。這就好比生病了,遇到很好的醫生,醫生開的處方,不照處方去吃藥,良醫也束手無策。這樣子,遇到等於沒有遇到。「故於善知識教」,善知識的教誨,「應聞而能信」,聽到之後能夠相信,「信而能行」,信了之後能做到。「是為甚難也」,這真難,不是容易事情。古人都說難,何況現在?上面說明的,「遇佛」,佛是大善知識,「聞經,遇善知識,聞法能行,均極難得,甚為希有」,真正是難得。「但此上三者之難,莫過於下之若聞斯經,信樂受持,是乃難能中之難能,故云難中之難。」上面三者,遇佛、遇善知識,難遇難識;善知識的教誨,難信難行。這已經很難了,還有難中之難,難中之難是什麼?聽到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講《無量壽經》,這個更難了。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當中,縱然是《無量壽經》多次宣講,也不容易遇到。這部經不長,離開註解就這麼厚的一本,不長。佛講這部經大概多少時間?我們估計頂多一個月。四十九年,這一個月,講這個月你就能遇到嗎?太幸運了。所以這多次宣講也是稀有難逢,你怎麼會遇到?真正是難能當中的難能。
聽了之後能相信,真正肯定,毫無懷疑,釋迦牟尼佛一生決定沒有一句話是騙人的,佛出廣長舌相給大眾做證明。釋迦牟尼佛的舌長、廣而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面孔蓋住,當時與會的一些外道,看到之後都相信了。佛說一個人三世不妄語,連著三世都是修行人,受持五戒十善,三世不妄語,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鼻尖。如果舔不到,那就是有妄語的習氣,有意無意妄語。佛生生世世不妄語,三十二相當中廣長舌相。所以這是稀有難得,沒有超過聽這部經。聽了之後能信、喜歡,真正發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太難了!
下面念老提一個問題,「何以故」,為什麼?「如《淨影疏》曰」,隋朝小慧遠註解裡頭有這麼一段話,「餘義餘法,處處宣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了很多經典,但是,「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最難」。為我們開啟極樂世界的大門,勸導我們求生極樂世界,就這一部經,所以難,很難遇到,遇到了也很難相信。《會疏》裡面也說,日本淨宗大德所說的,「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眾機通入報土故;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之難。
《會疏》裡頭也說得好,如果有人聽到這部經,遇到善知識教導我們,幫助我們斷疑生信,讓我們對於這種教法生起信心,愛好學習,能夠發願受持,求生淨土。這個意思說,信樂本願,對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深信不疑,歡喜接受,受持名號。這個法門很容易修,非常難相信。只要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有佛號阿彌陀,阿彌陀佛曾經發過四十八願,我們前面學過。四十八願願願真實,願願在極樂世界都兌現了,只要我們受持名號,一向專念,就能往生。這個法門超異諸教,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都不能跟這個法門相比。所以得益超出諸善,諸善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
特殊的是眾機通入報土,各種不同根性的人遇到了,個個都能往生,個個都能成就。眾機,上面上上根,有法身大士、等覺菩薩;最下面的,有無間地獄、餓鬼、畜生。種種不同的根機,只要遇到了,能信能願,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都能夠生報土。報土兩個字要特別注意,報土是實報莊嚴土,地位太高,這是法身菩薩。可是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入了報土,怎麼知道的?在四十八願裡面知道的,我們這部經第二十願。每一個往生的人生到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是報土。阿惟越致,我們中國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些人往生生實報莊嚴土,這個報土就是實報莊嚴土,它不是方便土,它不是同居土。
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有沒有四土三輩九品?有,名字都有,三輩九品也有,不是假的。但是,它的同居土跟我們此地同居土不一樣,我們這個同居土是穢土,它的同居土是淨土。我們這邊十法界的眾生,是把阿賴耶當作自己的心,把阿賴耶的相分的一分以為是自己身體,錯了,完全錯了。極樂世界的四土都離開阿賴耶了,大乘裡面所說的轉八識成四智;八識沒有了,八識都轉變成智慧,性德。怎麼轉的?不知不覺,往生的時候在蓮花裡面轉變的。往生的人把這個身體放下,不要這個身體了,靈魂坐在蓮花當中,蓮花合起來。來接引的時候蓮花是開的,你坐到蓮花蓮蓬上,蓮花就合起來。阿彌陀佛帶著這朵蓮花到極樂世界,放在七寶池裡面,花開見佛。在花裡面完全做了個轉變,轉八識成四智,轉凡成聖。所以花一開,見到阿彌陀佛,就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我們要想知道,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你好好去讀第六品,第六品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如果看不懂,黃念老這個註解說得非常詳細。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雖然在名目上你是凡聖同居土下品往生的,實際上在極樂世界的受用,無論是智慧、神通、道力,跟實報土的法身菩薩沒有兩樣。這就是得的利益超出諸善,諸善是十方諸佛剎土,都比不上。種種根機悉生實報莊嚴土,這是從實質上來講的,不是從形相,所以一生成辦,一生證得究竟圓滿。生到實報土是真的成佛了,但是不是真的圓滿,因為還有無明習氣沒有斷乾淨。到等覺菩薩,還有一點點,那一點點斷乾淨了,就叫圓滿。圓滿是什麼樣子?圓滿的時候實報土不見了。實報土不生不滅,但是它有隱現兩面,隱是不現,連痕跡都找不到;現的時候變現出來,你能看到,你能看到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就是說,有無明習氣沒斷乾淨,它就現;無明習氣斷乾淨了,它就不現,它就隱了。隱了就是契入常寂光,你無明習氣斷乾淨,實報土不見了,常寂光現前,融入諸佛如來常寂光中。每一個等覺菩薩,無明破了之後統統入常寂光,光明就是他的身,光明就是他居住的土。
這樣的人不是普通人,這個不是中獎,很幸運,不是的。他怎麼會遇到的?這個地方說了,必依多劫宿善。大乘教裡頭佛說的沒錯,一念十念往生,往生不退成佛,快速成佛,這些人都是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你看,這句話裡頭意思深,他跟佛有緣,他在過去無量劫裡面,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累積的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在這一生一念之間成熟了。這個事情難,沒有過去世深厚的善根做不到。我們有沒有這個緣分?也許有,也許沒有,自己不知道。佛知道,善知識知道,我們自己如果契入的時候就知道了。
「準兩疏意」,前面兩種註疏,《淨影疏》跟《會疏》,它們都說這個人於「第一希有、難聞難信之一生成辦之妙法」,這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確實是第一稀有,很難聽到,很難相信,它的確是一生成就、一生圓滿的無上妙法。這個人,他能聽到,他能相信,他能接受,持是能夠依教奉行,「當知是人,必是多劫薰修,宿種善根,難能希有,超過一切」。不是沒有原因。這一生沒有遇到,偶然一個機會被他遇到了,這一遇到,把他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修積的善根統統現前。這個善根也是難能希有,超過一切,「故曰」,經裡頭才說,「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沒有超過像這麼難的。「此非謂法門難修」,這個地方我們要明瞭,要認識清楚,不是說這個法門難修,「蓋指如是之人,有如是希有之善根福德因緣,至為難得」,這是說這個意思。這個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積無量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時候現前,起作用了,這個作用就是幫助他能信、能願、能受、能持。真難,這個真難在無量壽會中圓滿。
我們看底下這段,「歎深信非凡」,真正對於這個法門深深相信,一絲毫懷疑沒有,佛說這個人不是凡人。我們看經文:
【若有眾生得聞佛聲。慈心清淨。踊躍歡喜。衣毛為起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這個人聽了之後能受感動,很深的感動,宿世的善根現前,過去生中的善根,才有這個現象出來。我們看註解。『得聞佛聲』是《漢譯》經文,《吳譯》為「聞阿彌陀佛聲」。由此可知,佛聲就是聞阿彌陀佛的名號。《魏譯》,康僧鎧的本子,為「得聞彼佛名號」,《唐譯》為「聞彼佛名」,《宋譯》的經文是「得聞無量壽佛名號」。這五種譯本合起來看,「故知佛聲即阿彌陀佛名號」,一點都不錯,我們完全能夠信得過。
聞,「聞者,聞名信受也」,聽到這個名號,深信不疑,歡喜接受。「以名具萬德」,真正不容易,一個名號能具足萬德。萬德是什麼意思?這一個名號可以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念這個名號就等於念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名號,這是具足萬德。說萬不行,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如來名號都在這阿彌陀佛名號之中。再說佛法,一切諸佛如來所說一切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也在這一句名號當中;乃至於三聚淨戒、無量三昧,也在這一句名號之中。所以說名具萬德,念這一句佛號,就一切統統念到,一樣都沒漏失。我們真正搞清楚、搞明白,能不念佛嗎?
那萬德裡頭,包不包括其他宗教?道教裡面講的太上老君、講的玉皇大帝,基督教裡面的上帝,伊斯蘭教的真主,在不在裡面?全在裡面,全宇宙包括盡了,一句名號統包括了。用恭敬心念,用清淨心念,用真誠心念,於是我們才體會到,為什麼念一聲佛號能消八萬億劫生死重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無法想像。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我相信你念佛決定是分秒必爭,你不會輕易放過一秒鐘。一秒鐘可以念一聲佛號,你把它放棄了,這一秒就可惜了。真的是分秒必爭,一切時、一切處,心上念佛,心裡有佛。口裡,要看周邊環境,周邊環境裡頭有不相信的人,不願意聽的人,咱不要開口,心裡頭默念。讓心中佛號念念相續,真念佛人,聲聲佛號跟阿彌陀佛相應。
所以,「能令聞者慈心清淨」,念這個佛號能夠叫聽的人,當然聽的人具足善根,他聽這句佛號歡喜。我們還有新的發現,小孩,二、三歲的小孩,看電視、聽音樂,聽到這一聲阿彌陀佛,他特別歡喜。他跟他媽媽講,我別的都不要聽,我就聽這個,這個音樂好,他跟著它念。這是有善根,沒人教他,宿世善根深厚。所以聽的人慈心清淨,「慈心,發起大慈心」。「清淨,純淨無垢」,心地裡頭沒有煩惱,沒有習氣。「歡喜,內心喜樂。踊躍,歡欣奮起,形於身口」,我們講跳舞,手舞足蹈,歡喜。「衣毛為起,指遍體毛孔開張,汗毛豎立」,這都是歡喜的樣子,被佛號音聲之所感動。「淚出,目中流淚」。「蓋如是之人皆從佛道中來」,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學佛,阿賴耶識裡頭佛的種子多,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聽人家念佛的聲音,他不知不覺的受了感動。
《壇經》裡面所說的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年輕人,樵夫,賣柴的。現在這個行業沒有了,上山砍柴,挑到城裡去賣。這個工作非常辛苦,靠體力賺錢,養活他的老母親,他們一家就母子兩個,相依為命。賣柴,拿到錢了,離開的時候聽到有人念經。從前的窗戶我們知道,沒有玻璃,紙糊的,所以裡面念經,外面能聽得清楚。他聽了覺得很有受益,一直聽,聽到人家把這經念完了,他去敲門,向念經的人請教,你念的是什麼?人家告訴他,我念的是《金剛經》。他就把他聽到的,自己體會到的意思講給念經的人聽。念經人聽到之後非常驚訝,這麼深的經典你怎麼會聽得懂?他真聽懂了,講得沒錯。被這個念經人發現那是個人才,稀有難逢,勸他到黃梅去參訪五祖。知道他生活很苦,家裡還有老母親,所以這個人很難得,真正是好的佛教徒,懂得護法。給他十兩銀子做安家費,找了一些學佛的朋友,大家輪流照顧他母親,讓他無後顧之憂,安心到黃梅去學法。他接受了。
我們相信這是能大師第一次接觸到佛法,聽經,一定也是歡欣奮起,衣毛為起,汗毛直豎。惠能大師為這個念經的居士講解他聽的大意,我想那個人聽到也是汗毛直豎,也是經上所說的,衣毛為起,眼中流淚,受感動,才這樣熱心的去幫助他。到黃梅,《壇經》上記載得很清楚,見到五祖,五祖問他,你來想求什麼?惠能大師回答的說,我來想求成佛,不是為別的事情,我是為成佛而來的。像這樣的話,可能五祖一生沒聽人說過,人家到佛教寺廟來,都是有疑難雜症,或者是為升官發財,求佛菩薩保佑的,求這個,沒有聽到說是來作佛的。這個人很難得,他來作佛。來作佛,就得要幫助他成佛,怎麼幫助?問他現在的行業。年輕人,平常你做的什麼工作?樵夫,賣柴的。五祖隨順他的習氣,派他到柴房裡面去舂米、破柴。八個月,衣缽就傳給他了。
舂米、破柴是佛法,大乘經上說,會的,就是會修行的人,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不會的,《金剛經》、《無量壽經》、《華嚴》、《法華》都不是佛法,為什麼?不能叫你開悟。佛法就是教人開悟的方法,一切法你只要會,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不會,哪一法是佛法?沒有一法是佛法。所以對於認不認識字沒有關係,有沒有學習沒有關係,問題就是你會麼?這個會是你的心,看到了,聽到了,有所體會。這個體會是什麼?體會是覺悟,真正放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清淨平等心現前。用清淨平等心觀察一切法,一切法皆是佛法,諸法平等,無有高下。
在《楞嚴經》上,佛所講的二十五種圓通,就是成佛的方法二十五種,惠能那個舂米、破柴在裡頭。二十五種是無量法門把它歸納為二十五大類,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全包括在其中。惠能大師用的是六根裡頭的身根,破柴、舂米要身體,用的身根。對象?對象是叫觸塵,他所接觸的,那就是米跟柴。身根在觸塵裡面入定,得三昧,久而久之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它有道理在,我們要懂得。每個人根性不相同,必須順著自己根性,根性怎麼不同?過去生中修的不一樣。必須循著過去生中你所學所修,你已經有習慣了,有這個習氣,再續上就容易了。不能跟前面學的續上,另外再學一樣東西,生疏,就覺得困難。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過去用什麼方法,現在還用什麼方法,老方法,容易得三昧,容易開悟。所以這些人都是從佛道中來。
「佛所得之無上菩提,名為佛道。《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這四句經文,諸佛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皆說一乘法,一乘法就是成佛之法,不是成菩薩,不是成聲聞緣覺,是成佛。成佛當然要有成佛的根性,阿賴耶識裡頭有成佛的種子,給他增上緣,他的種子會起現行。佛說法是增上緣,大乘經上講的四緣生法,種子是親因緣,一切眾生統統有。佛說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種子,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都是從此而說的。現在我們不是佛,是凡夫,我們的佛性在不在?在,沒丟掉,只是迷了,迷在阿賴耶識裡頭。佛性是真心,阿賴耶是妄心,阿賴耶是生滅心,真心不生不滅。我們今天用這個心就是思想,七識,思是第七識末那識,想是第六意識。六道凡夫都把這個東西當作是自己的心,把這個肉身當作自己的身,這都是錯誤。這個身與心是假的,為什麼是假的?生滅法,它根本不存在。生滅的頻率很高,糾纏在一起,我們對它產生很大的誤會,以為它真有。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生滅的頻率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次,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就在眼前,我們不知道。彌勒菩薩知道,大乘經裡頭常說,對這個事實真相,八地以上都知道,八地菩薩、九地菩薩、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妙覺如來,這五個位次全知道。七地以前知道,沒有證得;我們也是現在知道這個事情,沒證得,沒看見。八地看見了,就在我們身上看見,就在一切物質現象當中看見,甚至於在你起心動念之處看見,菩薩有他心通、有宿命通。我們凡夫,確實在面前,不見不聞,完全沒有感覺到。
近代的量子力學家,我看一份資料,是德國普朗克的報告,這是個量子物理學家,專門研究微觀世界。物理學家有兩大派,前面一派是研究宇宙,宏觀宇宙,宇宙從哪來的;另一派研究微觀的世界,微觀是極其渺小的。八十年前,二戰之前,發現原子,這八十年來,科學的進步可以說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知道原子不是最小的。最小的找到了,佛經上講的極微色,也叫做極微之微,它不能分,它分就沒有了,就空了。科學用的方法跟佛經上講的完全相同,就是把物質現象給它分析,分到最後沒有了。這個最小的東西,物理學家稱它為微中子,或者叫中微子,都可以,它不能再分。科學家把它分裂了,分裂的時候真的沒有了,看到什麼?看到是意念波動產生的幻相,物質。這把報告公布於世,告訴世人,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的存在。物質是假的,跟《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證明了,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虛妄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說的,不但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佛法裡面真妄有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生滅,有生有滅就是假的,不生不滅這是真的。阿賴耶有生有滅,阿賴耶的心、心所,心理現象有生有滅,從心理現象產生的物質現象,大乘經上常說色由心生、相由心生,色跟相都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你看,科學最近才知道,佛經上二、三千年前就講得很清楚,現在得到科學證明。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個三十年,大概佛教不是宗教了,佛教是科學,科學家承認了,肯定了。
宇宙這些奧祕,釋迦牟尼佛沒有這些科學先進的儀器,他怎麼會知道的?科學家在研究、在想,他說很可能人有一種本能,這種本能現在人喪失掉了,古時候人有,所以他知道宇宙的奧祕。科學這個推理也很有道理,真的是本能。本能,佛法裡面講的無師智,沒有老師教,你有這個智慧;自然智,到時候自自然然就通達就明白了。是真的,只要心清淨,只要心平等,清淨平等心生智慧。我們現在用的生滅心是假心,生滅心裡面生煩惱,生妄想、分別、執著,生這些東西,不生智慧。所以《華嚴》上佛說,宇宙之間森羅萬象,我們看到的宇宙,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科學。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宇宙,宇宙是從自性變現出來,自性是能生能現,萬法是所生所現。佛又告訴我們,能、所是一不是二,所以能現的自性,所現的萬法,它是一如的。性相一如,萬法一體,能所不二。這些我們相信科學家慢慢都會把它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
《法華經.方便品》裡面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尊就是諸佛,都說一乘法,教化無量眾生個個都成佛。這首偈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佛法是教育,佛法是教學。宗教裡頭只承認一個上帝,決定不許可人要做上帝;佛教裡頭說成佛,最高的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沒有一個不成佛,不一樣。佛教是平等的,佛是老師,眾生是學生,老師跟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它確確實實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就為這個。眾生為什麼苦?對宇宙萬法的真相完全不了解,看錯了,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才帶來許許多多的麻煩,這個麻煩就是六道輪迴,就是十法界。要知道,十法界跟六道輪迴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是什麼?如夢幻泡影,像作夢一樣,不是真的。等你醒悟過來之後,六道痕跡都沒有,就像作夢醒過來。「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沒有了,找不到。六道跟十法界亦如是,等到你覺悟了,你再找找不到。
我們現在很難相信,很難體會,等到哪一天成阿羅漢了,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你就知道輪迴是一場夢。醒過來之後的境界,所看到的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比六道高明多了。四聖是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六道是釋迦牟尼佛的穢土,淨土,淨業變現出來的;穢土,染業變現出來的,見思煩惱,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變現出來的。錯誤的見思斷掉了,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沒有了,醒過來,醒過來怎麼回事情?醒過來看見淨土,回想六道是一場惡夢,從惡夢醒過來了。四聖法界還是一場夢,不是惡夢,美夢。你在這個夢中很歡喜,但是無明煩惱、塵沙煩惱沒斷,還是有苦,比六道快樂多了,比報土差很遠。
所以在這個裡頭修行,佛菩薩來照顧大家,勸大家把妄想放下,因為那個境界是妄想所感得的。妄想斷掉了,四聖法界不見了,所以它還是場夢。醒過來之後就是報土,實報莊嚴土,一真法界現前。這個裡頭真正可以說是極樂世界,人的壽命長,而且永遠沒有衰老,它是真的,真的就是不生不滅。人身體活幾千歲、活幾萬歲,相貌還像十八歲一樣,不變,永遠不變,永遠年輕;智慧、神通、道力都跟佛差不多,這是講極樂世界。不能不去,要去要把這個地方親情、恩愛,這是你喜歡的,還有你討厭的冤親債主,要統統把它了結掉。統統放下,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極樂世界去不成。統統放下了,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決定得生。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認真努力爭取,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繼續看下面註解,「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於佛地之萬行也」。實在講,能到佛地的方法無量無邊,萬不是數字,代表多,無量無邊的方法,哪一個方法都行,只要你會用。不能不會用,一定要會。實在不會,念阿彌陀佛就會了。阿彌陀佛是成佛道最方便的法門,男女老少,賢愚不肖,任何人遇到了都能成就。我們前幾個月看到一份報告,一個十歲的小孩念佛往生,男女老少,看到一個少的。這個孩子七歲,她父母學佛,做早晚課念經。她七歲,問她爸爸,你念的是什麼?爸爸跟她說,念的是佛經。什麼叫佛經?他把《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講給他女兒聽。小孩聽了之後非常歡喜,這麼好的地方,她說爸爸,你能不能帶我去看看?爸爸告訴她,我不行。她說什麼人行?阿彌陀佛行。阿彌陀佛在哪裡?爸爸告訴她,妳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帶妳去看。她真的就開始念佛,念了三年,十歲。往生的前一天告訴她爸爸,明天阿彌陀佛來接我回老家,我明天要回去了,第二天真走了。她還讓她的爸爸請他的親戚朋友、鄰居大家都來看她往生,真走了。十歲的小孩,來給我們做示現的,預知時至,一點都不假,沒有生病,沒有絲毫痛苦,時間到了,說走就走。
所以經文上有,『曾作佛道,故非凡人』,都是有前世曾作佛道,前世學過佛的,行過菩薩道。這是佛對發心求往生的人一種讚歎。「正如《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這個也是讚歎。「後五百歲」,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這一段,最後的一段,《三藏法數》「五五百年」這個條目。「五五百年者」,就是五個五百年,乃如來出世正法、像法、末法的年數,「謂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現在以二千五百年,分為五個五百年,也就是一萬二千年佛的法運當中,前面五個五百年。「其初二」,第一個五百年,第二個五百年,這是正法一千年,「有修證解脫禪定之人」,有修有證,得到解脫禪定的。次兩個五百年是像法時期,「人雖有修行,而無證果,唯有多聞布施之者」。後面五百年是末法一萬年的第一個五百年,這個時候的人,沒有真修行的,當然沒有證果的。「但以鬥諍而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從這五百年看法運,一代不如一代,衰相。
下面為我們細說。第一個五百年叫「解脫堅固」,「解脫即自在之義。謂諸比丘,於正法五百年中,不攻異學,唯務大乘,利益眾生,解脫自在,堅固不變」。對於釋迦牟尼佛的遺教沒有分別,沒有意見。雖然佛滅度之後,佛的弟子當中,因為學習的經法不一樣,就有了派別,小乘有二十個部派,大乘在中國也有八個宗。但是都承認我們是一個老師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不是假的,像親兄弟一樣,沒有爭執,互相尊重,家和萬事興。這是第一個五百年。但到第二個五百年,「諸比丘於正法五百年中,厭居生死,求證涅槃,頓息攀緣,深修禪定,堅固不變」。第二個五百年,這還是正法,正法一千年,這第一個一千年。前面五百年解脫堅固,有修有證,第二個五百年能修到禪定,所以說「禪定堅固」。
第三個五百年「多聞堅固」。第三個五百年,佛法傳到中國,佛滅度一千年,佛法傳到中國,正好是多聞堅固的時候。「比丘於像法五百年中,少持戒律,怠習禪定,唯尚多聞,依語生解,堅固不變」。所以在中國大乘,祖師大德講經教學風氣很盛,還有參禪的,參禪的人愈來愈少,學教的人愈來愈多。第四個五百年,就是像法後五百年,「塔寺堅固,謂諸比丘於像法五百年中,少習禪定」,你看,戒律沒有了,「喜種福田,廣結善緣,多修塔寺,堅固不變」。像梁武帝,是多修塔寺的一個代表,他建的塔寺最多,修福。
第五個五百年「鬥諍堅固」。二千五百年過去了,按照中國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四十一年,我們看到佛教的局面,是確確實實鬥諍堅固。「謂諸比丘於末法五百年中」,現在是末法第三個五百年,「不修戒律,唯尚鬥諍,增長邪見,堅固不變」。《佛學大辭典》裡頭有「後五百歲」,有這一條,「大集經所說五種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鬥諍堅固之時也」。這是釋迦牟尼佛在《大集經》裡頭所說的,現在出家人鬥諍堅固,是佛所說的。如果要是不鬥諍,那佛的話就不靈了,佛就說錯了。佛說鬥諍堅固,果然現在是鬥諍堅固,佛說的話高明,完全被他說中了。
所以末世唯有依靠《觀經》淨業三福的教導,《觀經》三福第一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還要學戒、修定、開慧。孝親尊師,力行《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然後修十善業道、八關齋戒。修定,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修定;開智慧,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注重在自見。自見就是你有所體悟,你能體會到,你開悟了,這一點很重要。現在,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儒釋道三家都衰了,老師找不到。在我這一代,那個時候儒釋道還有幾個老師,不多了,鳳毛麟角,真想學還可以學。老一代過去了,都不在了,我們這一代跟上面一代比,有很大的差距,怎麼辦?下一代要不如我們,我們傳統文化就滅了。怎麼救?真正能救的方法,一定要依照古人,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己開悟,像惠能大師這樣。能夠有一些人用古老傳統這個教學理念跟方法,真做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得定,自見其義的話就是開慧,智慧開了,智慧是從定中來。所以我們要相信,清淨心、平等心生智慧。要傳承傳統文化、傳承大乘佛法,不能不走這條路,除這條路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一條路,學科學的人不相信,但是它是一條正路,肯定有效。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宗學院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2012淨土大經科註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