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虛空之門(24)
2019/09/20 08:42:30瀏覽252|回應0|推薦10
及置金十兩於座間。當時夜幕低垂,行昌侵入祖室。(24)
將欲加害。
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次!
悉無所損?
師說: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你金,不負你命。(給你十兩金,不給你命)
行昌驚倒在地,久久方甦醒來!求哀悔過!即願出家。
師遂給他十兩金子,告訴他說:你且去!恐我的徒眾翻而殺你?你可他日易型而來!吾當攝受!
行昌接受旨意,當夜,遁逃。
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有一天憶師之言,遠來禮見。
師說:吾久念你,你為什麼這麼晚來?
說:上次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僧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
師說: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
說:和尚所說大違經文!
師說: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
說: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
師說:涅槃經我昔日聽尼師無盡藏,讀誦一遍!變為她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你!終無二說?
說: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師說:你知否?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我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佛性如常?哪就照著發心便是?為什麼無人能發菩提心?)
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偏之處!故吾說常,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你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即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
總攬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說偈曰:
因守無常心,佛說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猶春池拾礫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
非師相授與,我亦無所得
師說:你今徹透了!宜名志徹。志徹禮謝而退。]
老伯說:[今天到此為止!]
又說:[說佛性常是因為,修行人面臨的是一個無常的現實!希望因為佛的常來依附自己的無常。而有所寄託依他性!所以在拜佛,念佛時,寄望得到常的力量。
這也沒有錯?
聲聞說:諸法無常,生生滅滅,也是事實!
所有善惡諸法和菩提心?都是無常是說:因人而異,因事而不一?
師說佛性無常,是因為,佛性有相應性,不是死死板板的?像智慧一樣!
佛說諸法常,善惡法,菩提心常,是因為哪是一種衡量之法。度量衡則是一定的標準!標準則是一定的!
兩個說法在於超越與現實。
聲聞說常樂我淨是顛倒法!
是事實!
但如超越,則也可以是常樂我淨!
所以師的說法比較超越!
而並沒有說錯?]
易兒說:[這我要來反覆思索!]
一個作家之死,成為社會的喧然大波。
午後,沒有下雨,氣溫停留在25度。夏夕子又相約在易兒的家談話。
老伯說:[人世間的罪業,你是無法殺掉自己?然後把腸拿出來洗乾淨的?而且餒事的罪業?一旦爆發!是很可怕的!
所以對峙罪業的方法?不是去洗乾淨?
而是超越解脫!
進入佛性中,得到如來的幫助!而自性清淨!清淨的已經清淨,不淨的也已清淨?這才是自性清淨的妙方!
業障現前的時候!
使用洗淨或者僧團助念的方法?不是正確的方法?應求自性清淨,解脫,超越,或直接進入普門世界去!
因為業力的可怕,最好是不要接受試探?不要去面對?
一旦現前?也敵不過業力?神通敵不過業力!
所以護住自性佛!方能超越,跳脫。
這時候,面對,以及善的思考方向是沒有用的!
只能求佛菩薩懺悔!
求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了!
一執著善,魔方便,進入你心中。
那就沒完沒了?要獻出法身慧命了!
要有與之對抗的勇氣!求自己生存下來!勇敢的生存下來!]
夏夕子說:[我好像用惡的方法對抗父親!
我把自己變成一個惡女子!
展現魔鬼的方法,掌控住父親。
而且就在那時候,有蛇妖寄生入我身!所以我才度過了五年的歲月,被性侵了100次!
父親應該也知道我變成了魔鬼?又變成蛇妖?
到後來我已經不是我了?
所以父母將我安置在外面。而彩衣找到我,帶我回七星山。
因為我向她投稿插圖。
是您把蛇妖趕走的!
記不記得?]
老伯說:[當然記得!]
夏夕子說:[五年很長!我不知是怎麼度過的?]
老伯說:[不要小看人的本能?人是很堅強的,尤其是女人!而且,妳有觀世音菩薩!]
結束談,夏夕子喜孜孜地走了。
他們回李茶的店。
虛空之門很快就寫完了!
老伯正在煩惱,要接下來寫什麼的時候?靈機一動,閃出不二兩個字來,既然有虛空之門?當然可以有不二之門?
這樣小說又拉回現實,要走另外一條路了!
老伯說:[發財樹應該沒有救了?有機會再買一盆正經的樹,而非無根的盆栽?]
又說:[養一盆栽,應該沒有那麼困難?]
老伯就是不服輸。
易兒卻說:[您根本就不需要發財樹?只要您可以順暢的寫小說?弘法就可以了!]
老伯說:[也對!](2017.5.2完工。下接,不二之門)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pple55712&aid=12955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