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1/12 13:25:09瀏覽431|回應0|推薦12 | |
改編自紐約時報著名暢銷書,又有奧斯卡影后布莉拉森領銜主演,再加上娜歐蜜華滋和被當成瓦昆菲尼克斯替身的伍迪哈里遜,有著迷人的概念和眾星雲集,《玻璃城堡》卻非常不幸地走進了改編傳記最大的地雷區—而且這種地雷區往往是原著愈精彩,改編的版本就被炸得愈厲害。 《玻璃城堡》原著並非小說,而是長達 300 多頁的自傳回憶錄,紐約時報記者珍奈特沃爾斯書寫自己獨特而驚人的家庭回憶,時而幽默時而憤世嫉俗時而酗酒的父親、時而充滿浪漫幻想時而賢妻良母的母親,在不尋常的家庭裡四名個性各異、以不同方式逃離又回歸的兄弟姊妹們,每一個角色都看得出充滿生命力與鮮活的樣貌。 偏偏可能就是回憶錄有太多太棒的細節,在電影劇本剪裁時出了很大的問題,捨棄不掉的亮點段落無法彼此銜接,即便整個故事走向讓人不難理解,也偶有幾場戲相當打動人心,但整體而言每個轉折都讓人覺得有點莫名其妙—舉例而言,實在不太懂為什麼父親回到其有病的母親身邊後的結果,居然是奮起重建自己的家園,但擁有新家後,反而又開始低潮酗酒? 整體走向可以理解,但在劇本實際的舖陳轉折上卻顯得零碎無比,電影拍得冗長超過兩小時,卻是東抓一點西湊一些,什麼也沒說得深入,最後的高潮轉折自然也就更顯得生硬突兀。演員演出的狀況跟劇本有些相似,都是見樹不見林。明明演員都是一身武藝,但在《玻璃城堡》裡都是只有偶爾一兩場戲(比如中國餐館裡的娜歐蜜華茲)靈光乍現,但其他時候都顯得困惑而無所適從。但如果說布莉拉森兼具都會知性與樸實的外型與氣質和角色還算相輔相成,掩飾了不少演出上的缺陷;娜歐蜜華茲和伍迪哈里遜就恰好是相反的悲劇。而在拍攝風格上也是稀鬆平常,除了開頭一段從美術色調到音樂運用,成功地拉出介於夢幻冒險與真實人生間的奇特色彩,接下來全片就越走越普通、越走越平凡,漸漸地令人在一次次無限迴圈的劇情發展中(我恨我家人、但他又對我好他還是我家人,但他真的好討人厭…)更加困惑迷失,加上劇本先天就改編得非常差,欠缺邏輯和合理轉折的舖陳,跟平庸無趣的拍攝搭配起來,就更讓人覺得:所以現在是隨你喊,要愛就愛要恨就恨嗎? 簡言之《玻璃城堡》就是部徹底失敗的改編電影,無法捨棄某些亮點片段,卻無法讓這些片段彼此扣連,編劇迷失在細節中,但在劇情推動上卻失了基本的動力,顯得訊息蕪雜又無法前後呼應,每一次的轉折都顯得十分突然。再加上拍攝和演出亦乏善可陳,《玻璃城堡》就真的變成雞肋中的雞肋了。 天下雖有不是的父母,但當我們有了天父之後,就可原諒長輩之錯誤,父女間尤其如此.相關經文如下:太 10:21 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 父母是信主且被聖靈充滿者,就當將兒女們完全地交付給神,且需要不住地殷勤為自己和孩子們,以靈禱告,來查明神在前面之帶領,且要順命地,完全行在神旨意中,才能真正蒙福;否則私心常會阻擾自己和聖靈之間的親密關係,而成了違背神心意的人,而人的靈絕對是不討神喜悅的.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