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錄活佛恩師慈悲訓摘錄整理:看重自己
2018/06/05 15:22:23瀏覽883|回應0|推薦0

恭錄活佛恩師慈悲訓摘錄整理:看重自己

為師問徒兒:我們為什麼要聽課?

聽課,是要找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反省」。

細節反省,容不容易?

我們承認過錯當中,心就會愈清。

 

就是因為我們都不承認啊!心愈清,就能夠找出自己更多的問題。

 

徒兒們是「承上啟下」的橋樑,更是「尊師重道」的榜樣。前賢交代徒兒們一些事,徒兒們一心全力以赴去做;如果這其中又參雜著個人的偏見、傲慢、執著在裡頭。

這一念之差,即墜深淵
這一念之差

不知又要誤了多少眾生的慧命?

 

所以徒兒,我們修道是要「看重自己」,而不是「標榜自己」

是要「自信」,而不是「自負、自傲」

是要「謙卑、涵養」,而不是要「矯揉造作」

是要精進的「鞭策自己」,而不是柔軟的「放棄自己」。

如果徒兒,修道真能夠「樂天知命」,那就理應「樂道不疲」。

 

就是因為徒兒,知了命,卻又不甘願、不接受

立了命,卻不恆久,斷斷續續

難怪呀!愈修愈累

愈修愈無力

愈修愈吃力

 

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於誰?自己。

因為徒兒們不能夠

【認性為我】

【認理為真】

把這個「假」的,給認「真」了。

 

這些經文做什麼用?

只是在提點你們

那路還是要自己走

 

你問老師往天堂的路怎麼走?

往這裡拐個彎

往左轉

往右轉就到了。

跟你講一講你不走,會到嗎?

絕對不會到

 

有些人修道說會很累,會喊累,你有沒有喊累?(沒有)

動不動就喊累,為什麼累?

是心累?

還是身累?

身體累?

 

你精神好,還是能夠繼續喔!你還能持續把它完成。

 

要是心累呢? 

讓你的心想動都不想動了。

你還可能會動嘛!不可能是不是?

 

所以在這個關鍵之中,決定你的一生禍福是誰?是你自己。

 

今天你聽了多少?

  吸收多少? 

了解多少?

那是你自己所收穫,所得的。

 

一切佛法、一切經典,都是要用來啟發我們的智慧,作為明心見性的「工具」,我們不能執著這外向,要借相入理。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1229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