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間遊南國在園中帶回來的一把相思,幸運地通過了海關 (要知道那可是境外移入的種子)。 拍攝的照片,請見前篇「南國」。 寫完「南國」之後,上網做了做功課,決定試種看看。
相思豆據說有毒不可食。網路上的種植經驗,要把堅硬的外殼稍稍磨去,泡水讓種子吸收,然後才種。 起初用瑞士刀有一層是打磨木面用的工具刀磨,後來看網路說可用粗砂紙磨,很方便,只是豆不易持,用手指拈著麼都會磨到手。後來用尖嘴鉗子夾著在砂紙上磨。 這裡講"稍稍"是有經驗的說法。第一批磨了十顆豆子,因為沒啥經驗,很認真地磨,豆身都磨了三分之一有了。 後來發現磨得太多的種子,泡了水再種進土後,還沒萌芽就會直接爛掉。 於是第一批豆子,只萌了兩株。
看到這一顆先發,開心得無以復加。但過幾天後,發現旁邊還有一綠色小莖,卻遲遲不見子葉,好奇心驅使下,朝下一挖,發現是一顆種子埋太深,子葉抬不起來。於是把它挖起重新種過,過兩天,發現它竟然挺起來,活了!!
左手邊的就是救起來的那一株,不知道如果不救,會不會也爛在土裡,終究不能成苗。 後來有機會把購入的國家地理頻道的野草DVD拿出來觀看,發現種子只要落在土壤上,根就會自己往土裡紮,子葉也會脫離種殼而向天空抬起。
只有一莖散葉的是救起來的那一株,但他後來也長得很好了
於是知道 相思,何須深種? 嫣紅以護,既結相思。 默然入於土,浸淚雨為苗。
有了經驗後,再重新磨了一批,只把紅色的外殼一面磨到稍稍露黃,泡水只泡兩個鐘頭,只用淺淺的土掩住種子。種了一盆四顆。原來的盆裡只發兩株,再補兩顆。
新的一盆裡四天之後看到原本黃色的種子成了綠色,被幼莖抬出土面,並且發出新的幼莖與幼葉。 舊的一盆裡新的兩顆也逐漸發芽。
可喜的是,扶起來的那一株,也發出了新的枝葉,還比第一株長得要高。 把兩盆擺在一塊兒。
只是據說會結成大樹,到時候還要換盆,或找地種,還有可能要有氣候和雨水的配合,才有可能成為會結相思的相思豆樹。但何須著急,每天看著小苗的變化,讓日子充滿詩意。我已經不在意,它們是不是願意去結成相思了。
生命充滿奧秘與神奇。或許澆灌的結局超乎期望,沒有葉的樹,沒有蕊的株,沒有果的花。 不抱期望地任其生長,彷彿夢枕貘筆下,晴明的庭園: 看似荒蕪,依四時盛衰,從不寂寞。 就算種不出甚麼東西,也會心一笑。我不會種,仍自然有相思,依時俱結。 已經可以把他人遺憾轉化成對生命的熱愛,那已經是比相思更豐盛的果實。
誰來看到,這相思也就種在你心裡了。 送不送到手,分不分株,是不是那麼重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