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30 12:43:07瀏覽5463|回應1|推薦6 | |
惡魔教室 浪潮—敲響的警鐘 惡魔教室改編自陶德·史崔塞( Todd Strasser ,筆名 Morton Rhue )的小說《浪潮》( The Wave , 1981 ),小說取材於真實歷史事件, 1967 年 4 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所高中裡,教師 Ron Jones 大膽地進的一場實驗,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法西斯主義,利用五天的時間向他的班級灌輸紀律性和集體精神。同年,美國廣播公司將該事件又製作成了 ABC 電視台的同名系列短片。 經由德國導演丹尼斯甘塞爾的改編電影,我們看見場景轉換到了德國,一個曾經納粹統治的國家到現在為了防止納粹的再現,如何在他們的教育當中藉由課程讓學生去瞭解國家體制的不同。也因此我們看見導演如何運用電影的世界提出對於納粹、獨裁的看法。 將場景轉換到了現代,青少年文化裡的浪潮無所不在。滑板、街頭塗鴉、電音、漫畫、電玩、生存遊戲等等,都是浪潮的一部份。相較於我們對於青少年文化的不認同,在青少年的世界裡他們同樣也不認同大人世界的看法。 在教室裡的一堂課程,我們看見青少年如何透過一場遊戲組織並結合,這種結合不只是團結,更是信念上的結合、思想上的結合。讓不同的人,有了同樣的信念與思想。藉由口號、制服、標誌、行動,讓這群青少年在這樣的課程中體會一種團結的意念,但也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拒馬,將其他思維摒除於外。 這場沈迷的遊戲,也讓我們看見青少年對於身份認同的問題。就如同電影裡看見,為了得到認同所以將毒品免費送人,或者我們藉由女同學在賣場裡看見原本在課堂上說自己家裡有兩件同樣白襯衫的男同學,卻在課後才在賣場買襯衫之後,卻放下原本自己選的襯衫換成和他一樣的衣服。或者,在餐桌上對於課堂種種滔滔不絕的男學生,卻只得到父母的冷漠回應。 種種都看見這群青少年們亟欲藉由外在的行動達到內在的認同。 一同在街頭裡狂奔、噴漆,一同在海邊狂舞、飲酒,一同在泳池旁歡呼、加油,看似日常生活的插曲,卻是這群青少年生活的重心。因為我們看不見他們其他課堂上的表現,導演刻意放大這堂課的重要性,卻也表現出這堂課成為青少年們唯一的生活目標,這是屬於他們的「浪潮」,終於有人聽見他們內心亟欲澎湃的浪潮。 回到教師的角色上,一開始我們就看見這位教師的特立獨行,開著天窗唱著搖滾樂,對於原本教學環境的輕蔑。陰錯陽差的接下獨裁課程,卻也讓他嚐到一種課堂上的權力,甚至是教學環境裡的某種崇高的權力。只是在這樣的權力的背後,我們也看見旁人的擔心,例如他老婆的遲疑,校長為了其他老師的觀感而採取私下讚美,女學生取消白襯衫改穿紅襯衫的質疑。但對於正在享受權力的他,仍是盲目的視而不見。直到生活中越來越多紅色的警訊,紅色的高樓噴漆、紅色油漆的攻擊、泳池群架的紅色鮮血。他才會發現自己一時興起的遊戲已經成為一種真正的浪潮,正猛烈的拍擊著沙灘,隨時可能崩毀原本的體制。 然而,信念的崩毀是如此的摧毀一個人,甚至令人難以接受。 惡魔教室便是團體迷思的警鐘。未能獨立思考的人容易在認為別人是對的、不想破壞結果、認為大多數的人有錯覺的情況下,發展出最壞的選擇。歷史上有太多這樣例子,例如 1978 年在蓋亞那叢林所發生一千多人死亡的瓊斯鎮、 1997 年的天門教事件, 39 名男女為了脫離身體容器回到太空而自殺。 當電影裡的老師藉由重現暴力、獨裁的恐怖後果,將學生拉回現實的環境,這群青少年終於看見自己所建構出來的世界竟然是如此殘忍。只是對於生存環境中只有唯一信念的青少年來說,簡直是剝奪了他生存的理由。 電影的結尾,我們看見一群重回現實的學生蹣跚的步出禮堂、無聲吶喊的校長、懷孕妻子的凝望。都讓我們看見一個禮拜,一堂課程,卻讓這群學生在最後又重返境地,回到原本失落的世界,但卻也帶來成長—殘酷的成長。 教師最後的凝視,充滿寓意的停格。 「浪潮」隨時會再起,在任何時刻。 原著 浪 潮 The Wave 作 者: Morton Rhue 一位教學認真活潑的高中歷史老師,為了讓學生了解納粹政權下德國民眾的瘋狂行為,進行了一場課堂實驗。這場注重紀律、團結和行動的實驗,形成名為「浪潮」的 團體,出乎意料地觸及到人性和青少年的血氣,不知不覺愈來愈擴大,影響到全校師生,讓眾人沉迷於權力、優越感、盲從和法西斯主義中而不自知。在這一場混亂中,作者莫頓 ‧ 盧似乎特別要讓女性角色理性而不失獨立思考能力地超離於「浪潮」運動之外。首先發難的是女主角羅莉的母親,羅太太聽到女兒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