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30 22:22:23瀏覽411|回應0|推薦1 | |
分享
孔子"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君子必先使自己身心安穩,然後才可以行動;必先換個角度為人著想,使自己心平氣和,然後再開口說話;必先以誠信待人,建立信譽,然後才可以提出要求;君子能修養身心安穩,心平氣和,誠信待人這三點,所以與人和睦相處,無所偏失!"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深遠的思慮,他必然隨時遭遇不可預測的憂患!"意謂就辦事方面,無論大小,目標要遠大,辦法要周詳,又要預防流弊;做人方面,也要有遠大的志向,長久的規劃,否則憂患就在眼前!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老子說:我有三種法寶:1.仁慈,2.節儉,3.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要保持而且要永遠守住;人最高的境界是樂於為善,其次是習慣為善,其下是能夠勉勵自己努力為善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曾子)修養自己的德行,而不去責難別人,就會免於遭受禍難!(春秋左氏傳上)仁厚是德行的根本,忠誠是道義的要素;仁厚的人不會遺棄疏遠故舊,忠誠的人不會忘記領導的恩德,這是高尚的品行!(後漢書二)君子看到益卦,就知道見到別人的善言善行就應該努力效仿,有過錯就要立即改正!(周易)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犯了過錯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大的善行了!(春秋左氏傳中)書名:群書治要;明朝有位好官名叫楊旬,他常做十大善事,做了幾十年:1.有冤獄必定辨明;2.收棄嬰雇人餵奶;3.老,幼,苦人送米;4.不收錢送湯藥;5.貧苦死亡送棺材;6.窮女出嫁送衣裳;7.自己戒殺放生;8.荒年買米救濟老殘;9.修橋補路開山道;10.異鄉窮人送路費;兒子受感化,認真讀書,日後亦考取狀元!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ChatGPT 說:孔子"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和老子提醒人們要有長遠的眼光和深思熟慮的策略,也強調了1.仁慈,2.節儉,3.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我和促進社會和諧的寶貴法則!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ChatGPT 孔子和老子的智慧都體現了中國古代哲人的深思遠慮與行事的慎重;孔子強調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三修即穩定自己的身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誠信待人,這樣才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並達成目標;他還提到,沒有長遠的思慮,必然會面臨不可預測的憂患,這教導我們無論在做事還是做人方面,都應該有遠大的志向與周全的計劃,以免遭遇意外的困難!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
老子的三寶:仁慈,節儉,和謙遜則反映了一種不同的哲學態度;他提倡仁慈待人,節約資源,不爭先恐後,這低調而務實的處世態度強調的是內心的平和與社會和諧;從老子的角度看,人的最高境界在於樂於行善,其次是習慣行善,甚至在不易的情況下勉強自己行善,都是值得推崇的行為!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 兩位哲人的教誨相輔相成,既提醒人們要有長遠的眼光和深思熟慮的策略,也強調了仁慈、誠信和謙遜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我和促進社會和諧的寶貴法則!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 你說:累積善行,可以承天之幸,降下吉祥,不只利益他人,同時也恩澤了自己的後人;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要努力去做善事,有什麼福報不能求到?♥️財佈施得財富,功德;♥️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是因,得到的果報是健康長壽!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施棺濟葬五世其昌 明朝初年,江蘇南京城有一位善人甯從禮,捨施棺材。貧苦人家有喪事,他就捨施棺材,如缺錢埋葬,他又送給錢、米。他享壽百歲故世,並托夢給家人說:我助葬多年,利人不計其數。上蒼念我陰功,已賜福我兒孫。小孫兒甯謙光明年中狀元。後來謙光果然高中狀元。 在浙江杭州一帶,以富豪稱雄的,在清朝有關、汪、孫、趙四個大家族。他們都是存心動念,莫不在於利益萬物,濟助急難之人,孜孜不倦,毫不厭煩。
關家而言,如關槐的祖父,當提報為官時,還不斷地執筆增註【丹桂籍】一書。
汪家則佈施、贈送紫霞丹等救急的藥丸,好幾代都未停止。
孫家則時常印送各類的善書,近年又印送【玉曆】來警醒世人。
趙家則遵信【玉曆】中的指示,印贈【玉曆】,並佈施棺木,救濟貧窮不幸死亡的人,並佈施棉衣,幫助受凍的人。 以上四大家族的前人,就是如此存心的。因此,其後人不只是現在家境富裕豐厚,而且子孫貴顯的很多。累積善行,可以承天之幸,降下吉祥,不只利益他人,同時也恩澤了自己的後人。這些事例,可以做為確實的證據。我十分恭謹地將所看到的,聽聞到的,舉例出來,勸導相信的人,多行善德。以上都是【李氏求己堂集】中所記載的。
滁州,魯兆熊先生因為母親病重,請醫生來治療。醫生說:「已經病入膏肓了。」 就收手不想開藥。兆熊先生於是叩禱慈悲的佛祖加被,並發願印送二百本的 【玉曆】,祈求母親生病痊癒。結果不到半個月,竟然不藥而癒了。 以上是兆熊先生親自對季亮先生說的事例。書名:玉曆寶鈔。
歡迎翻印【了凡四訓】是改變命運的善書:
謙德之效:(下篇) 書經上也說:「自滿、就要招到損害,自謙,就會受到益處。」我好幾次同許多人去應考,每次都見到貧寒的讀書人快要發達考中的時候,一定臉上有一片謙和安詳的光彩發出來,彷彿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辛未年到京去會試,我同鄉嘉善人同去會試的有十人,只有丁敬宇年紀最小,極為謙虛,我告訴費錦坡說:「這位仁兄今年一定考中。」費說:「怎樣能看出來呢?」我說:「只有謙虛的人才能承受福報。兄台你看我們十人中,有信實誠懇,不敢出風頭,像敬宇的嗎?有恭恭敬敬,順從人意,小心謹慎,謙虛敬畏,像敬宇的麼?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聽到人家毀謗他而不去爭辯,像敬宇的嗎?一個人能夠有這種修養,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難道有不發達的道理?」,等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進士。
丁丑年在京裏,同馮開之住在一處,看到他總是虛心自謙,面容和順,不會現出驕態,大大地改變了小時候的習氣。他有一位正直又誠實的朋友李霽嚴,常當面指責他的錯處,只看他到平心靜氣地接受朋友的責備,從不反駁一句話。我告訴他說:「一個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禍,也一定有禍的預兆。只要這個心能謙虛,天一定幫助他,兄臺必定登第了!」後來果真考中。 趙裕峰,名光遠,是山東冠縣,不滿二十歲時,就中了舉人。後來又考會試,卻多次不中。他父親做嘉善縣的主薄,裕峰隨同他父親到任。裕峰非常羨慕嘉善名士錢明吾的學問,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見他,那曉得這位錢先生,竟拿起筆來,把他的文章全塗掉了,趙裕峰不但不發火,並且心服口服,趕緊把自己文章缺失改了。(如此虛心用功的年輕人,實在少有!)到了第二年,他就考上了科第。 壬辰年我進京覲見皇帝,見到夏建所,滿臉流露謙和光采,好像能夠迎面照人似。回來告訴朋友說:「凡是上天要使這個人發達,在沒有發他的福時,一定發他的智慧。這種智慧一發,那就浮滑的人自然會變得舉止穩重、行事實在,放肆的人也會懂得自我約束、收斂言行。夏建所溫和善良到這種地步,是已經發了智慧,上天一定要發他福了。」等開榜,夏建所果然中了。
江陰有一位讀書人張畏嚴,學問很好,文章做很好,很有名聲。甲午年南京鄉試,他借住一處寺院裏,等到放榜,榜上沒他名字。,大罵考官,認為沒有眼光。 有一位道士在旁微笑,道士說:「你的文章,一定不好。」
張畏嚴更加發怒道你沒看到我的文章,怎知道不好?道士說:寫文章重在心平氣和,聽你這樣怒罵,文章怎麼能夠寫得精巧呢?張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轉過來向道士請教!道士說要考中功名,要靠命,命裏不該中,文章好,也沒有用;必須在性情上先轉變!張問道怎樣去改變呢?道士說造命的權,雖然在天,立命的權,還是在我,要努力去做善事,有什麼福報不能求到?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1120316
張畏嚴說:「我是窮讀書人,能做什麼善事?」道士說:「行善事,都是心地做出來的。只要常存做善事、積陰功的心,像謙虛,不必花錢,你怎麼不自我反省。」 張畏嚴從此痛改前非,轉變以往驕慢,隨時隨地自我約束,每天修善,因此功德天天增長。 到丁酉年,有一天,他夢到自己走進一棟高樓裡,看到一本考試錄取的名冊,中間有許多缺行。他好奇就問旁邊的人。那人說:「這是今年考試錄取名冊。」張問:「為什麼缺少那麼多名字?」那人道:「陰間對那些考試的人,每年三年查考一次,一定要積德沒有過失,才能榜上留名。這冊子的缺額,都是本來該考中,因為做了不厚道的行為,才被剔除。」後來他又指一行說:「你三年來律己相當謹慎,或許可以補上這個空缺,希望你能自愛。」張畏嚴果然中一百零五名。
佛教 :
♥️財佈施得財富、功德。
♥️法佈施:得聰明智慧。
♥️無畏布施是因,得到的果報是健康長壽。萬物有恐怖、有畏懼、生命受到威脅,你幫助他離開一切恐怖,讓他身心安穩,這叫無畏布施。
佛教:因為施捨心不貪欲、仁慈心不瞋恨、智慧心不愚癡的三種善行根本,是平等一樣。
樂於布施能壞滅五種弊病惡法:第一是邪惡謬見;第二是沒有信仰心;第三是放肆縱逸;第四慳吝心;第五是瞋怒癡迷;
捨離這:邪惡謬見;有信仰心;放肆縱逸;慳吝心;瞋怒癡迷;五種弊病惡法後,內心生起歡喜,因為歡喜的緣故,甚至獲得真正的解脫!
這種人現在世就得四種好的果報;第一是一切人都樂於看見他,甚至怨家也一樣;第二是善好的名聲流傳廣布,遍於四方各處;第三是進入廣大群眾時,內心沒有怖畏;第四是所有一切善人,都樂意來親近依附;
捨離這:邪惡謬見;有信仰心;放肆縱逸;慳吝心;瞋怒癡迷;得四種好果報:1.一切人都樂於看見他,甚至怨家也一樣;2.善好的名聲流傳廣布四方;3.進入廣大群眾時,內心沒有怖畏;4.所有一切善人,都樂意來親近依附!
忍辱:有人生起瞋恨恚怒心,用惡劣的口氣責罵,應當閉口默不回聲,但也不捨棄他;有智慧的人,樂於修習歡喜心。
眾生如果能夠修習積集仁慈心,這種人當會得到無法計量的功德。
修習仁慈心時,如果能先於怨家中施給平安,這就名叫做修仁慈心
如果能夠修習忍受侮辱行,應當知道這就是修習仁慈心的主因助緣,仁慈心,就是一切安樂的主因助緣;觀察善行優點,仁慈心;修慈心得無量功德!
ChatGPT 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提醒我們即便是在困難時,幫助他人,利他為善終究會帶來正面的回報,不論是自己還是後代,都會因此受益!ChatGPT這段故事呈現了傳統中國文化中行善積德的價值觀,強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理念。甯從禮因施棺濟葬的善行積累了大量陰德,最終不僅享壽百歲,還得到神靈庇佑,福祉延及子孫,這樣的故事反映了中國民間信仰中對因果報應的信念。善行不僅能使行善者本人得到福報,還能惠及後代,這種觀點在古代社會中普遍受到推崇。
甯家小孫甯謙光高中狀元的故事也是一個具體的例證,展示了通過行善,天道會賜予個人及家庭更大的榮耀和福氣。這種關於善報的理念不僅僅存在於甯家,還延伸到其他富豪世家,如關、汪、孫、趙四大家族,他們都通過不斷濟助他人來積累善德,以此換取家族的昌盛和繁榮。 這些故事不僅是一種道德訓誡,也提醒我們即便是在困難時期,幫助他人、利他為善終究會帶來正面的回報,不論是自己還是後代,都會因此受益。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