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修善的人,人天享福;造惡的人,三途受報!佛說無量壽經: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2024/09/14 22:29:15瀏覽170|回應0|推薦0

經句法語: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佛 經選讀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云:
「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

冥報記白話註解 唐吏部尚書 唐臨 撰/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學生白話譯

孫寶

  江都孫寶,祖籍北方人,隋朝末年移居江都。少年時,曾經死過,死後身體還有餘溫,四十多天 後甦醒過來,醒後他說,我剛被陰差收押,抵達地府官署,忽然看到母親被關在裡面,見到母親,我悲喜交集,母親說:「我自從死後,一直被關在這裡,沒有任何 進展,亦無法為自己申訴。」
  第二天早上,主司帶孫寶去見官員。官說:「孫寶沒有罪,放他離去。」

孫寶於是請問官員說:「不知道人在世上所做的罪業福德,是否一定會有報應?」官 說:「一定有報應。」

又問:「如果罪業、福德都有做,是否可以互相抵消?」官說:「可以。」

孫寶說:「我的鄰居某甲,生平惡多善少,現在還在人間自由自 在;而我的母親善多惡少,卻一直被囚禁在這裡。如果善惡一定有報應,怎麼會這樣?」

官員把主管的鬼吏召來問,鬼吏說:「沒有孫寶母親的檔案。」於是官員叫 來孫寶的母親審問,得知她確實善多惡少。

責問鬼吏,鬼吏因為遺失了孫寶母親的檔案,無法判定本案的罪是輕或是重。

官員和鬼吏查核其他卷宗記錄,確認孫寶母 親所說屬實,於是下令把她釋放,讓她轉生樂堂。
  孫寶母子一起離開官署,孫寶送母親到樂堂。

所謂樂堂:有美好的宮殿,雄偉的殿堂樓閣,男男女女在裡面享樂。

進去後,孫寶就不想再回去,只想參觀樂堂各處的嬉戲娛樂。
  過了一個多月,孫寶在路上遇到伯父,伯父責備說:「你的死期還沒有到,為什麼不早點回去?」

孫寶說:「不想回去。」伯父生氣地說:「人死後,都會按照 各人的業力受報。你的惡業多,不能投生樂堂;只因你陽壽未盡,所以能以遊客的身份遊訪樂堂。如果死了,官吏就會把你收押,你哪還能見到母親?」

於是拿出一 瓶水,把孫寶從頭到腳,全身淋遍,只因水不夠剩下手臂一小塊沒淋到。

伯父指著一間空房子命孫寶進去,孫寶進去後,就甦醒過來

。孫寶手臂沒被水淋到的地方, 肉逐漸腐爛掉落,到現在還能看到骨頭。(我在貞觀七年時,奉命派往江東,甄陀對我說這件事,那時孫寶依然健在。)

..........

  江都孫寶,本是北人,隋末徙居焉。少時,死而身暖,經四十餘日乃甦,自說:初被收,詣官曹內;忽見其母在中受禁,寶見悲喜,母因自言:「從死以來,久 禁無進止,無由自訴。」
  明旦,主司引寶見官,官謂:「寶無罪,放出。」寶因請問曰:「未審生時罪福,定有報否?」官曰:「定報。」又問:「兼作罪福,得相屏除否?」官曰: 「得。」寶曰:「寶鄰里人某甲等,生平罪多福少,今見在外;寶母福多罪少,乃被久留。若有定報,何為如此?」官召問主吏,吏曰:「無案。」乃呼寶母勘問, 知其福多罪少。責主吏,吏失案故,不知本案狀輕重罪。官吏勘別簿,如所言,因命釋放,配生樂堂。
  母子俱出,寶送生處;其樂堂者,如好宮殿,有大堂閣,眾人男女,受樂其中。寶無復還意,但歷觀諸堂遊戲而已。
  可月餘日,過見其伯父於路,責之曰:「汝未合死,何不早還?」寶曰:「不願還也。」伯怒曰:「人死,各從本業受報。汝業惡,不得生樂堂;但以未合死, 故得客遊其中耳。若死,官當收錄,汝豈得見母耶? 」因以瓶水灌之,從頂至足,遍淋其體,唯臂間少有不遍,而水盡;指一空舍,令寶入中,既入而甦。其灌水不遍之處,肉遂糜爛墮落,至今見骨。( 臨以貞觀七年奉使江東,甄陀為說此云爾;寶健在也。)

冥報記、幽冥問答錄 白話註解》唐吏部尚書 唐臨 撰╱佛陀教育網路學院學生 白話譯

法語開示 

修善的人,人天享福; 造惡的人,三途受報

  『天地之間』,就是宇宙之間。『五道』,是天道、人道、地獄、餓鬼、畜生,真有,不是假的。

『分明』,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這 些事情是善惡報應。修善的人,到人天道去享福;造惡的人,三途去受報,有福、有禍。
  『禍福相承』。相承,這個意思就說明:福裡面有禍,禍裡面有福。

人在受苦報的時候,往往他一念善心生,所以禍裡面有福之因;人在享福的時候糊塗了,又 造惡業了,所以福報裡頭有禍之因。

遇災禍時,他過去所修的那點善就現前了;享福的人,很容易造罪業。你

看「禍」跟「福」那兩個字很像,差不了好多,要仔細 的觀察。

到底是福是禍?很不容易辨別。愚痴的人,往往把禍當作福,把福當作禍,愚痴,搞錯了!
  所以『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沒有人能夠代替。善惡果報真的是自作自受,沒有人能夠代替。(本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二十三集)

此四句是全文的總綱領,向下皆是此四句的詳細說明而已。前面兩句是主,後面兩句是陪襯。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若能參透此兩句之意境,自然趨吉避凶,成聖成賢,作佛作祖。

禍福從何而來?自作自受,這是感應的根本原理。佛法講的「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悟是能召,苦樂是所召;智樂是福,迷苦是禍。這是本篇主要的宗旨。我們要想祈福避禍,一昧的向外求佛菩薩、神明保佑,赦免我們的罪過,這種作法是為迷信,與感應之理不相契合。

自己修善,就得福;自己造惡,不能回頭,就得禍。所以,大乘經講「佛不度眾生」,眾生如何得度?眾生是自悟、自修、自度。自悟、自修、自度,豈不是「惟人自召」?墮落三途、地獄,也是自己造作惡業,招來的惡報。佛菩薩雖然慈悲,但也不能給我們添一點福,也不能代我們受一些罪,或免除一點罪。佛菩薩只是將福罪的事實真相與道理曉喻清楚,讓我們覺悟,不再造惡業,禍就遠離;努力行善,福就現前,這是佛菩薩的真實教誨,也是說明感應道交的原理。

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就是心電感應。心是真的,電是比喻,比喻總不能比喻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喻彷彿。在世間物理的現象,電的速度最快,與光速相等。而心感應的速度,比光、電不知道要快多少倍,簡直不能比。電波的速度,一秒鐘才三十萬公里,心念的速度,念頭才生就遍虛空法界。

惠能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與此地講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一個意思。「方寸」就是我們的念頭,起心動念就感得吉凶禍福,小的果報稱為「吉凶」,大的果報稱為「禍福」。佛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又說,罪福苦樂都是「身語意」三業的造作所招感的果報。明白這個道理,就要自求多福;不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自己的煩惱、妄想,必定招感凶禍。

佛經上說,若我們的妄想念頭隨順瞋恚、嫉妒、邪淫,地獄的現象就會現前。隨順慳貪,貪而無厭,自己有的捨不得布施,造的是餓鬼業,鬼道境界就現前。隨順愚痴,愚痴就是對於世出世間法,沒有能力辨別真假、邪正、是非,甚至於善惡、利害都顛倒,愚痴造畜生業。所以,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我們冷靜觀察,廣大群眾誰沒有貪瞋痴?不但有,貪瞋痴還不斷的在增長。貪瞋痴念頭、行為增長,就是叫三惡道快速形成,不必墮入惡道,恐怕現前社會就變成地獄、餓鬼、畜生。

有些覺悟的志士仁人想挽救社會,印光大師給我們莫大的啟示,告訴我們救急難,儒家的道理來不及了,佛家的大道理也來不及了,所以才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與《文昌帝君陰騭文》,這是救苦救難。一切惡業當中,殺業、淫業最重,所以《安士全書》用特別的篇幅來說明,這兩種是凶禍的根本。十善能挽救劫運,在萬善當中,念佛是第一善法,所以末後「西歸直指」,勸導大眾念佛求生極樂世界。

三善道裡,阿修羅雖然心行與十善業道相應,但是傲慢習氣太重,脾氣太大,好勝心太強,所以墮修羅道。起心動念,處事待人接物,能夠遵守五戒十善,才能得人身。若再把十善業道向上提升,做得非常圓滿,就是天道。可見得佛法教學的第一個目標,是教人斷惡修善,目的就是保證來生不墮惡道,得人天福報,但是沒有能力超越三界、六道輪迴。更聰明的人知道,三善道也沒有從根本解決,所以要再向上提升超越三界。阿羅漢知道人我事實真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放棄對我的執著,就是佛法講的無我。也就是說,有我,就有六道輪迴;無我,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就證阿羅漢果。

若更進一步,了解宇宙之間的現象,六道、十法界都是緣起性空,甚至極其微細的執著也捨棄了,就能證辟支佛果。覺悟人空,學習六度,又能發心幫助一切眾生,所行的就是菩薩業。若以真誠的慈悲,平等的慈悲,自行化他,這就是佛業,佛所作所為的。這些都是講正報。

佛是人作的,菩薩也是人作的,只要一念回心就超凡入聖。學習佛菩薩是大吉大利,有無邊的福報。所以,「禍福無門」,無門就是沒有定法,吉凶禍福在人心一念之間。

正報轉了,依報就隨著轉,依報是自己居住的環境。《華嚴經》所說的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佛的生活環境,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生活環境,所謂香臺寶樹、清淨莊嚴,都是從真誠慈悲平等教化眾生所感召變現的。

地球是我們的生活環境,而今處處天災人禍。天災人禍從哪裡來的?從貪瞋痴變現的。貪心重,水災就現前;瞋恚心重,火災就現前;愚痴是風災;心地不平是地震。什麼樣的心態,就感召什麼樣的天災人禍。

而天災人禍是可以消除化解的,但是政治、軍事武力、經濟、科學技術都辦不到,在於轉變人心。唯有聖賢的教學,才能轉變人心。當今許多世界宗教領袖,意識到世間災難太可怕了,希望能夠和平共處,互助合作。在佛法言,這是始覺,開始覺悟了。這個願望要能夠落實,要靠教育。

我在「世界宗教和平會議」提出,現在宗教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因為只有「宗」,沒有「教」。有宗,更要重視教育,如何教導信徒,發揮平等的大愛,才能解決問題。天主教、基督教講「上帝愛世人」,應該是說信仰上帝的人,上帝愛他;不信仰上帝的人,上帝也愛他,因為他愛的是世人。而佛家講真慈平等,愛護一切眾生,以真誠的愛心,無私的布施,無條件的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我們以真誠的愛心,無私的供養,熱情的幫助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所得到的迴響是許多眾生對我們的熱愛。這一點足以證明「惟人自召」,因此,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佛經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就是「惟人自召」的意思。古德說,凡人的妄想可以分為三類: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妄想。常常想過去的榮辱恩怨,悲歡離合,這是屬於過去的妄想。有一些事情在眼前,應該做或是不應該做,往往猶豫不決,屬於現在的妄想。常想將來的事情,有許多不可能的事情也想得到,或是財富,或是地位,或是權勢,屬於未來的妄想。這三大類的妄想無量無邊,念念不斷。一個妄念就是一個業因,業因遇到緣,果報就現前,善念則有善報,惡念一定感得惡報。善惡果報,絲毫不爽,這就是本文講的吉凶禍福的根源。

《彙編》舉宋朝衛仲達的故事為例,這種事情現在人聽起來似乎是神話,其實這是真的。衛仲達當時在韓林院任職,有一天被閻羅王抓去,判官調查他一生所造的善惡,結果他造惡的案件堆積如山,造的善只有一卷;換言之,他一生只做了一件善事。他看了這種情形之後,就對判官說:「我還不到四十歲,造的惡哪有這麼多?」判官就告訴他:「這些造作是你起心動念,起一個惡念,陰曹地府就有一個檔案記錄下來,並不等待你造作,造作了罪就更深重。」在善惡比較下,閻羅王也很生氣說:「拿秤來秤一秤。」天秤上一秤,過失反而輕,這一卷善事反而重,閻羅王就歡喜了。於是他又問閻王:「那一件善事,到底是什麼?」閻王說:「當時,皇帝要興建一個工程,這個工程可以不必做,勞民傷財。你上奏摺,勸皇帝不要做。皇帝雖然沒有聽,但你是真心上奏,有這一念善事,就把許多的惡事都壓下去了。若皇帝聽了,你的福報就更大了。你本來命中可以作宰相,但是你造的惡太多,障礙了你的前程。」後來他做官到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內政部長。可見一念起處,即禍福之門。這個公案,很值得我們反省。

而我小時候住在外婆家時,也遇到一件事情,有一個人生重病,病中說城隍爺要拉他去當差。有人問他:「當什麼差?」他說:「城隍老爺要搬家,抓很多人去作挑夫。」又說:「你們可以給我燒紙錢,我去雇人,我就不要去了。」所以,家裡人就為他燒紙馬、紙人、紙錢,之後他的病就好了。過了三天,城隍廟被軍隊佔領,裡面一些神像都被毀壞,這才恍然大悟。城隍廟被軍隊佔領,城隍老爺三天前就搬家,這是我親眼看見的事實。所以,「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管你信不信,信有,不信還是有。現在人不讀聖賢書,不相信忠實的勸導。我親眼看到的事情很多,我對於古人記載的這些典籍都深信不疑。像《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子不語》,這些絕大多數是事實,不是憑空捏造的,不是寓言。

實際上是舉衛仲達的故事來做例子,告訴我們,他造的惡業多,可是比起現代人,他造的還算少,現代人的罪業是無量無邊。古人從小接受聖賢教育,雖有惡念,但沒有行為;現代人不但有惡念,還有惡的行為。最大的罪業是不孝父母,侮辱三寶,此罪業甚大,何況其他!佛菩薩可以原諒造作罪業的人,可是鬼神不會原諒,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太上感應篇》總綱有二:「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是講感應之理;「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說明報應之事。這四句當中,有理有事。虛空法界依正莊嚴,是大的感應果報;一個世界、一個社會,是小的因果報應;一個家庭、一個人,是最小的業因果報。佛說一切經,也不離此原理,《華嚴經》講「五周因果」,《法華經》講「一乘因果」。由此可知,世出世法就是一個明顯的因緣果報,所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果報之理很深,事相也很複雜,不能只看眼前,除非有真實智慧才看得出來。一個人存心做事,要看其究竟,然後才真正懂得「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凡是果報都有因、有緣,因緣和合,果報就現前。因是過去生中所造的,緣是現前所遇到的機緣,緣把阿賴耶識裡的業因牽引出來,於是因緣和合變成現前的果報。善緣有兩種:順境的增上緣和逆境的增上緣,順、逆增上緣都有很好的果報,那是因為阿賴耶識裡有善的種子、善的因。如果阿賴耶識裡是惡的種子、惡的因,遇到善緣也會變成惡事,也會有惡的果報現前。

我們在生活當中,存心很重要,心是因,外境是緣;心好、因好,縱然遇到惡緣,結果還是好的。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必定有惡報,這是本書所顯示的真理。而果報有三種,第一種是「現報」,就是因很強,緣也殊勝,這一生果報就現前。第二種是「生報」,這一生沒有見到果報,果報在來生。有些善人生活貧困,果報不見得好,這是前生種的因,今生結的果;如果這一生樂善好施,將來定會有好果報,也許這一生就會現前。有些惡人大富大貴,那是他前生種的因,這一生成熟;但是這一生若只知享福,而不知積福,也許在晚年,惡的果報就會現前,來生的果報更慘。第三種是「後報」,第三世以後,或很多世以後,因緣遇會時,果報還是會現前。心地厚道,必定有後福;心地刻薄,必定有凶災。

註解云:「造作善善惡惡,報應如影隨形」。「如影隨形」是比喻,「形」是身體,身體在陽光之下有影子,影子隨著身形不離,說明報應就像影子一樣,常隨於己身。古人說,造作罪惡的人現在沒有受惡報,是他前世的福報沒有享盡,若前世福報享盡了,惡貫滿盈,惡報就現前。同理,心善、行善而沒有福報現前,甚至於自己本身或家庭還遭遇到很多凶災,這些都是過去生中惡報的餘報,等到餘報受盡了,福就現前,所謂是「善果圓成」。因此,無論在何種逆境、逆緣之下,信心堅定,善心、善行不退轉,是真正有福之人。

我在台中求學時,李老師教導我們讀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當中有一篇是陳希夷的「心相篇」,老師特別注重,要我們細讀深思,努力奉行改過。真正修行人天天檢點自己的過失,並把過失改正是真修行,這是真實功夫,後福無量無邊。改過一定要從心地上改,心是禍福之根,一個善念是福之根,一個惡念是禍之根,所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以上這四句是全文的總綱領,我們學習就要抓住這個總綱領,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性德相應的,就可以想、可以做;如果與性德相違背的,就不能想也不能做。這四句話要記在心裡,提高警覺。

各人有各人的報應,家庭有家庭的報應,社會、國家乃至於世界,都逃不出這個定律。今天社會動亂,世界不安,這是共業所感。如何能化解這個劫難?只要大家覺悟,明白這些事理真相,毅然回過頭來,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放下自私自利,一切為社會、為眾生,劫難就能化解。天災人禍都是惡業召感而來的,離開惡業,不但人為災難沒有了,天然災害也沒有了,這就是大乘經常講的「境隨心轉」。

我生日早台灣蔡英文總統一天,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08351176 出生於侯友宜故鄉朴子鎮;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711996 感恩善廚藝又辛勤如千手觀音的母親,父母親自加法賺錢續乘法賺錢給我幸福童年,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702091 我婚後,曾魔法賺錢,雖得而復失;仍保樂觀有美好的事即將發生自小至今的信念!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947455

潛龍勿用;夢想不會辜負努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FtPO0JqpA  心不喚物,物不至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702091 找到自己節奏人生就是思考產物,務相信人生必將燦爛!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80744246 

感恩精於廚藝又善辛勤加法賺錢如千手觀音的母親,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08351176 和懂倍數乘法賺錢的父親,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711996 給予幸福童年,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947455  使我歷魔法賺錢婚後得而復失後,仍永遠相信"美好的事即將發生"是樂觀的我由小至今的信念!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932136

有幸福童年,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702091 我又經歷魔法賺錢期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9947455 曾經歷30項業務啦,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9943140 關聯經驗:1.機械工程2.理財資訊3.環保產品4.保健美容食品5.資源整合6.產品廣告行銷等類!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1381809

1997年6月24日魔法賺錢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3d1vbpRt54 當時經營商機含: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8717262 關聯經驗:1.機械工程2.理財資訊3.環保產品4.保健美容食品5.資源整合6.產品廣告行銷等類!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1381809

我經歷魔法賺錢期曾經歷30項業務啦,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9943140 我認為名片即招牌,商務策劃,直至實行前的精要成型,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80702091  務要設法將名片送到對方家中,或辦公室的桌面,才易能令人記掛在心!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65133431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pineatks&aid=18105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