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1/05 18:12:57瀏覽798|回應3|推薦2 | |
大腦包括dopamine多巴胺;endorphin內啡肽;oxytocin催產素;和serotonin血清素;主宰了幸福感!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7396227 生活多做這4件事有助提升幸福感!哪些瞬間會讓你感到幸福?每種化學元素的觸發事件都不一致,了解每個元素是怎樣工作的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看清幸福的本質!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7390075
《悲欣交集》愛的形狀會改變,可是一直都在,你的任務就是要認清愛的新形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1978/page2?_gl=1*8xlnsm*_ga*dlQ3LXR6RTQ5NndZZEx5a2VQYXh4M2NmVGVCSUJoS1RtZ2xuZEZnV3ZyT2FlR2FiWXQwRUhQSm0xd0hzMDg5bw 當遇增強自我生存的機會,觸發出幸福感的腦化學元素包括:多巴胺;內啡肽;催產素;和血清素;但每觸發事件都不一致,務了解每元素如何工作或許可幫助我們清楚幸福的本質!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7390075 《悲欣交集》愛的形狀會改變,可是一直都在,你的任務就是要認清愛的新形狀!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7390075
人生不止百年歲月;未來充滿無窮盡生機!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65493853 敬邀合作建立學校型養生,營生,行善"今生平安喜樂,來生豐盛吉祥"桃花源村.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65790406 盼擴張喜樂生命的寬度;加長健康生命的長度! https://classic- blog.udn.com/alpineatks/176221274 提高生靈命豐盛喜悅的生命的維度;活出益己利群,吉祥豐盛的人生!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5955023
在大地震來臨前,能離開愰動增多,龜裂加大中的危樓,雖初次搬離大台北區,需調整適應,有壓力及不便!先遷徙至安全處,感覺幸運!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7388223
2017年,多倫多大學福特教授找些受試者即席演說,自己的溝通技巧;在篩選階段,有些被歸類於較習慣面對負面情緒的人:如近期遭逢失業或被劈腿等壓力事件時,在演說較不會焦慮;另發現慣於接納負面情緒的心靈更富足,若與伴侶爭執,或獲入獄服刑兒子打電話來時,情緒也較好些! https://blog.udn.com/alpineatks/177390075
"悲欣交集"愛的形狀會改變,可是一直都在,你的任務就是要認清愛的新形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1978/page2?_gl=1*8xlnsm*_ga*dlQ3LXR6RTQ5NndZZEx5a2VQYXh4M2NmVGVCSUJoS1RtZ2xuZEZnV3ZyT2FlR2FiWXQwRUhQSm0xd0hzMDg5bw 當每次人們看到可能增強自我生存機會的東西,觸發幸福感的腦化學元素便會被釋放出來;他們包括dopamine多巴胺;endorphin內啡肽;oxytocin催產素;和serotonin血清素;每種化學元素的觸發事件都不一致,所以詳細了解每個元素是怎樣工作的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看清幸福的本質! https://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77390075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科學證實大腦主宰了你的幸福感!日常生活多做這4件事有助提升幸福感!哪些瞬間會讓你感到幸福?吃到西瓜中心的第一口;吃到老家樓下的麻辣燙;去年冬天的棉襖裡發現一個沒打開的一百元紅包;再過兩個小時他的飛機就到了;做惡夢醒來的瞬間他也醒了,然後緊緊地抱住我;畢業典禮的那天酷暑,全家都到了,汗流浹背卻一直在說不累不累;打著植物大戰殭屍等著他買吃的回家;運動完全身大汗淋漓;突然想和他說話,打開對話框發現對方正在輸入…這些幸福的瞬間真實,細小卻又如此美麗,讓人體會到激動、驚喜、期待、溫暖同時又有一點心酸。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幸福都是一種獨特,多樣並且難以預測的體驗,於是人們嘗試用科學和理性的方式尋找規則。就像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海伊斯講的:「對痛苦打開心門,就是對喜悅打開心門。在你的痛苦中,你會找到價值;在價值中,你會看見痛苦。」影響深遠的「接受與承諾療法」就是海伊斯創建的,這種療法鼓勵人擁抱自身的想法與感受。文: 蘇珊.坎恩(Susan Cain)
剛剛已經說明了我是怎麼愛媽媽,然後失去媽媽的,背後的原因並不是故事裡講的那些細節。其他人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關於苦澀與甜蜜的故事——不會和我的一樣。我也非常清楚,你們的故事很可能比我的創傷還要嚴重(但我希望不是如此)。但我決定分享我的故事,原因是媽媽就是愛的化身(如同我們從達爾文和達賴喇嘛那邊學到的那樣),雖然你可能會覺得,我的「失去」和世間所有的苦痛相比之下算不得什麼。我也知道,你曾失去所愛,或者未來注定要失去所愛。我自己花了好幾十年才搞懂上面說的那些經歷,更別說是大致撫平傷痛了。我想,或許我的經驗會對你有幫助。我們被灌輸的觀念是,精神上和身體上的傷,乃是偏離了人間常態,這是不正常的,而且有時候還會給我們帶來污名。可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失去與分離的故事,豈不是我們最基本的狀態嗎?失去與分離,和人生的常態如找到夢想工作、墜入愛河、生下孩子等體驗同時存在。這些至高的體驗——讚嘆與喜悅、奇蹟與愛、意義與創造力——正是源自於真實世界裡悲欣交集的本質。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經歷,並不是因為人生是完美的——而是因為人生並不完美。
你與什麼分隔了?失去的人事物又是什麼?你的摯愛背叛了你嗎?父母在你小的時候離異嗎?爸爸還在世嗎?你爸是個無情的人嗎?家人有沒有在發現你的性向後排斥你?你會想家,會想起你誕生的母國嗎?晚上需要聽著家鄉的音樂才能睡著嗎?你該如何調和悲苦與甜美?要怎麼再次找回完整的自己呢? 這些問題的答案無窮無盡,這邊我講三個。 第一:這些失去會形塑你的心理狀態,形成你與人互動的所有模式。如果沒有認清這點,積極培養情緒習慣,便會不斷陷入這些循環,人際關係會搞得一團混亂,而且還搞不清楚原因。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面對問題,這本書中我們會一起探索一些方法。
第二:不管努力嘗試過多少治療,這些經歷依然可能會是你人生脆弱的阿基里斯腱:可能會害怕被拋棄、害怕成功、害怕失敗;不安的感覺可能會根深蒂固、對拒絕很敏感、覺得需要不斷證明男子氣概、完美主義;可能容易爆怒、或是可以感受到哀慟彷彿皮膚上突出來的硬塊一樣。即使掙脫了(是的,你可以掙脫),這些警示音還是可能會把你拉回原有的視角、思維以及反應。你可以學會在大多數的時候摀起耳朵,但還是得接受這些聲音老是在外面響著這件事。
第三個答案是最難掌握的,可是卻能救你一把。就是你失去的那份愛,或是想要卻未曾擁有的那份愛:都永遠存在著。愛的形狀會改變,可是一直都在。你的任務就是要認清愛的新形狀。 還記得「渴求」這個詞的起源嗎?受苦的地方就是在乎的地方。你會受傷是「因為」你在乎。因此,面對痛苦最好的回應就是深入在乎的事物之中。不過,這和我們大多數人想做的完全相反,人會想要避開痛苦:會讓自己不要那麼在乎暖甜的東西,來防止悲苦的感覺。然而,就像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海伊斯(Stephen Hayes)講的:「對痛苦打開心門,就是對喜悅打開心門。在你的痛苦中,你會找到價值;在價值中,你會看見痛苦。」 影響深遠的「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就是海伊斯創建的,這種療法鼓勵人擁抱自身的想法與感受: 因為面對生命中的難題時,面對自己的難關時,會有這些想法與感受是很合理的。同時,也鼓勵我們將痛苦化為資訊來源,讓我們知道什麼才重要——然後採取行動。換句話說,接受與承諾療法要我們去審視自己的痛苦,然後投入生命中的甜美。海伊斯解釋:「當我們連結於自己非常在乎、能使自己振奮的事物時,就是連結於可能會受傷之處,以及曾經受過傷之處。如果愛對你來說很重要,那麼你會如何看待過去遭到背叛的經歷呢?如果與人連結的喜悅對你很重要,那麼你會如何看待遭到誤會或是無法理解別人的時候呢?」
海伊斯與同事仔細審視上述面向,理出七種技巧可以處理「失去」。三十五年來相關的研究超過千份證實,會不會這套技巧,將決定人在遭逢失去變故的時候,會不會陷入焦慮、憂鬱、創傷、藥毒品濫用——還是會浴火重生。 前五種技巧和「接受苦痛」有關。 第一,我們要承認:「失去」這件事發生了。 第二,要擁抱隨之而來的情緒。與其試圖去控制痛苦的感覺,或是用食物、酒精、工作等讓自己分心,不如直接去感受傷害、難過、震驚與憤怒。 第三,我們需要接納自身所有一切的感受、想法、回憶,甚至是意料之外、看似不恰當的反應,像是解脫、大笑、鬆一口氣。 第四,要知道,有時候人就是會垮掉。 第五,要提防無益的想法,諸如「我應該走出來了」、「都是我的錯」以及「人生就是不公平」。 確實,接受負面情緒的能力——不只是觀察、忍受這些情緒,而是要真的不帶批判地接納這些很難處理的情緒——和能不能長期好好走下去很有關聯。二○一七年,多倫多大學教授布列特.福特(Bret Ford)找一批受試者發表即席演說,向想像中的工作面試官說明自己的溝通技巧。在實驗開始之前的篩選階段,有些受試者被歸類於「較習慣面對負面情緒」的人——包含近期遭逢重大壓力事件如失業或被劈腿,這些人在演說時比較不會焦慮。
另一項研究發現,習慣接納負面情緒的人,比其他人的心靈更加富足,甚至是在與伴侶爭執,或是接到入獄服刑兒子打來的電話時,心靈狀態也是比同樣遭遇的人更好。
剛剛已經說明了我是怎麼愛媽媽,然後失去媽媽的,背後的原因並不是故事裡講的那些細節。其他人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關於苦澀與甜蜜的故事——不會和我的一樣。
我也非常清楚,你們的故事很可能比我的創傷還要嚴重(但我希望不是如此)。但我決定分享我的故事,原因是媽媽就是愛的化身(如同我們從達爾文和達賴喇嘛那邊學到的那樣),雖然你可能會覺得,我的「失去」和世間所有的苦痛相比之下算不得什麼。
我也知道,你曾失去所愛,或者未來注定要失去所愛。我自己花了好幾十年才搞懂上面說的那些經歷,更別說是大致撫平傷痛了。我想,或許我的經驗會對你有幫助。
我們被灌輸的觀念是,精神上和身體上的傷,乃是偏離了人間常態,這是不正常的,而且有時候還會給我們帶來污名。可是,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失去與分離的故事,豈不是我們最基本的狀態嗎?失去與分離,和人生的常態如找到夢想工作、墜入愛河、生下孩子等體驗同時存在。這些至高的體驗——讚嘆與喜悅、奇蹟與愛、意義與創造力——正是源自於真實世界裡悲欣交集的本質。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經歷,並不是因為人生是完美的——而是因為人生並不完美。你與什麼分隔了?失去的人事物又是什麼?你的摯愛背叛了你嗎?父母在你小的時候離異嗎?爸爸還在世嗎?你爸是個無情的人嗎?家人有沒有在發現你的性向後排斥你?你會想家,會想起你誕生的母國嗎?晚上需要聽著家鄉的音樂才能睡著嗎?你該如何調和悲苦與甜美?要怎麼再次找回完整的自己呢?這些問題的答案無窮無盡,這邊我講三個。第一:這些失去會形塑你的心理狀態,形成你與人互動的所有模式。如果沒有認清這點,積極培養情緒習慣,便會不斷陷入這些循環,人際關係會搞得一團混亂,而且還搞不清楚原因。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面對問題,這本書中我們會一起探索一些方法。前五種技巧和「接受苦痛」有關。
第二,要擁抱隨之而來的情緒。與其試圖去控制痛苦的感覺,或是用食物、酒精、工作等讓自己分心,不如直接去感受傷害、難過、震驚與憤怒。 第三,我們需要接納自身所有一切的感受、想法、回憶,甚至是意料之外、看似不恰當的反應,像是解脫、大笑、鬆一口氣。 第四,要知道,有時候人就是會垮掉。 第五,要提防無益的想法,諸如「我應該走出來了」、「都是我的錯」以及「人生就是不公平」。 確實,接受負面情緒的能力——不只是觀察、忍受這些情緒,而是要真的不帶批判地接納這些很難處理的情緒——和能不能長期好好走下去很有關聯。二○一七年,多倫多大學教授布列特.福特(Bret Ford)找一批受試者發表即席演說,向想像中的工作面試官說明自己的溝通技巧。在實驗開始之前的篩選階段,有些受試者被歸類於「較習慣面對負面情緒」的人——包含近期遭逢重大壓力事件如失業或被劈腿,這些人在演說時比較不會焦慮。另一項研究發現,習慣接納負面情緒的人,比其他人的心靈更加富足,甚至是在與伴侶爭執,或是接到入獄服刑兒子打來的電話時,心靈狀態也是比同樣遭遇的人更好。 不過,真正能將我們的苦痛轉化為美好,把失去變為愛的,是七種技巧中的最後兩項——與重要的人事物連結、堅定採取行動。「與重要的人事物連結」意味著我們要理解,「失去」的痛能幫我們看清重要的人與原則——也就是人生的意義。「堅定採取行動」就是去實踐這些價值。海伊斯說明:「失去,或許意味著機會之門開啟了,幫你帶著最有意義的東西,活出有價值的人生。找到真正貼近內心的東西後,就採取行動吧。」 現在再問自己一次:我和什麼分開了?失去的人事物又是什麼?還有,問問自己:分離的痛苦,將我指引向哪裡?對我來說最深刻、最重要的是什麼?要怎麼實現它呢? 這些連結與行動的技巧有很多種樣態。建築師兼工程師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Fuller)經歷了事業失敗,以及四歲女兒於一九二二年死於腦膜炎之後,他被擊垮了,很想自殺。後來,他徹底反轉腦中生無可戀的執念,自問究竟什麼才會讓人生有價值——區區一個人可以做些什麼,來貢獻全體人類呢?結果發現,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於是富勒發明了穹頂建築,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建築設計,人稱「二十世紀的達文西」。 至於詩人作家瑪雅.安吉羅,她失去的是自己的聲音,連帶失去了尊嚴以及對自己的愛。可是後來她又開口了,重新連結到自己的聲音,堅定行動,堅強而有力。她的文字成為自己的救贖,也救贖了別人。她的回憶錄《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I 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深入人心,記錄了她早年的故事。她和哥哥還很小的時候,兩人被送去阿肯色州和奶奶住。五歲時,原本應該在教堂會眾面前背誦復活節的詩,可是她覺得自己體型太大,感覺好彆扭,也不配念出那些字。她說這是一場「黑色醜陋的夢」,她無法醒來,於是邊哭邊跑離教堂,還尿濕了褲子。八歲那年她被媽媽男友強暴,她上法院作證,後來加害者被憤怒的暴民活活踹死,造成當時的她以為,別人和自己講話就有可能會死掉。 於是她不講話了,只願意和哥哥講話。整整靜默了五年。 這段期間,她在閱讀中找到了慰藉。十三歲那年,伯莎.福勞爾斯(Bertha Flowers)小姐邀請瑪雅到她家作客,福勞爾斯小姐溫柔優雅,受過教育,在瑪雅眼中她好完美,可是她一定有自己的傷心和渴望的事物——瑪雅寫道,因為她雖然很常笑,可是從來都沒有開朗大笑過。福勞爾斯給了瑪雅一本詩集,叫她回去熟記一首,下次來背誦給她聽。不過,福勞爾斯小姐先念了《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給他聽,「那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福勞爾斯小姐念著這些字,可是瑪雅覺得她的聲音好像在唱歌。其實以前瑪雅讀過這個故事了,可是現在她想好好細讀每一頁,很想知道:「這和我之前讀到的是同一本嗎?還是哪邊有音符和音樂藏在字裡行間,像是詩歌集那樣?」 於是她再度開口說話了。起初先說別人說的話,後來開始說自己的話。有詩集、散文、回憶錄。不久後,她開始為別人發聲,包含一位比她小二十六歲的年輕女孩,在密西西比長大,非常喜歡閱讀,十五歲時偶然翻到安吉羅的書,驚訝地在書頁中看見自己——她就是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歐普拉在《籠中鳥》的序寫道:「作者瑪雅.安吉羅怎麼會和來自密西西比窮困的黑人女孩——和我——有著一樣的人生經驗以及一樣的感受、渴望還有體悟呢?我也是需要背誦復活節詩節的女孩…我也是那位熱愛閱讀的女孩。我也是那位被南方奶奶帶大的女孩,我也是那位九歲被強暴的女孩,而且也對這件事默不作聲。我能理解為什麼瑪雅.安吉羅會有好幾年不說話。」 一位年輕女孩訴說了她的真實傷心事,一個世代後的另一名女孩因此受到了激勵。還有其他人和我一樣。別人也有一樣的故事,我並不孤單。 要參與這樣的療癒過程,並不需要經歷同樣的人生故事,正如歐普拉寫的:「籠中鳥唱起歌的時候,我們都深深感動。」開口說話這個動作——或是唱歌——有股力量,那是最坦率的悲傷、渴望語言。美國學者杜博依斯(W.E.B. Dubois)為何會把美國南方奴隸唱的〈悲歌〉(Sorrow Songs)形容為「自從誕生於海洋的這一頭以來,人類際遇最美的表達」?為什麼歐普拉會認為安吉羅的文字不只是像鏡子般反映了她自己的人生,更是具有啟示的意味呢?在閱讀安吉羅的回憶錄時,歐普拉寫說她「滿心敬嘆」,那本書後來成了她的「護身符」。十年後歐普拉有機會見到安吉羅時,她覺得那彷彿是「天意」,這不是一般的粉絲語言,這是轉化蛻變的語言。失去的自我,用另一種形式回來了。 如同安吉羅的故事顯示的,人在面對失去時,有時因為看見他人也經歷過同樣的苦難,於是會在他人的傷口中療癒了自己。安吉羅透過書寫療癒自己,但這樣的過程還有很多種形式。確實,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一九五一年提出「帶傷的療癒者」的說法,即是人十分古老的原型。希臘神話裡,人馬凱隆身中毒箭,帶來巨大的痛楚,可是同時也帶給了他治癒的力量。薩滿文化中,療癒者的啟蒙程序必須包含巨大的慘事。猶太教裡彌賽亞的力量來自自身的苦難,身邊圍繞著窮病族群,因為他自己就身為窮病族群的一份子。基督教的故事裡,耶穌就是帶傷的療癒者,他會治癒患有血漏的女人,擁抱痲瘋病人,為了拯救全人類死在十字架上。 時間來到現代,帶傷的療癒者以更好辨認的姿態出現。青少年女兒在高速公路上送命,傷心的媽媽創立了「母親反酒駕聯盟」(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ing,MADD)。九歲時爸爸死於腦癌,於是小孩長大後成為悲傷諮商師。大規模槍擊事件的生還者選擇發起槍枝管制組織。 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帶傷的療癒者的身影。親身經歷過心理疾病的心理健康諮商師,會更加投入工作。九一一恐攻事件這種國家級創傷發生之後,申請成為消防員、老師、心理照護工作者的人數打破了記錄。據《紐約時報》報導,九一一事件的六週後,「為美國而教」組織(Teach for America, TFA)的申請人數增為三倍,其中有半數申請者表示是受到這樁災難的感召。 紐約消防局裡的一位消防員告訴《時代雜誌》說原本他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加入消防隊,因為這會花掉他很多時間,「可是就在九一一之後,我滿腦子想的都是要幫助別人。」演員艾咪.汀(Amy Ting)差一點就死在世貿中心,後來選擇離開電影產業,加入空軍醫療服務單位。接受美國空軍官方雜誌《空勤人員》(Airman)訪問時她說:「九一一後,我看待人生的角度改變了,而且我本來就很喜歡幫助他人,所以決定回去追尋醫療志業。」 還有其他帶傷的療癒者。作家兼公設辯護人芮妮.鄧費爾(Rene Denfeld)就是發人深省的一例,她寫下了童年受到的性虐待和忽視。小時候她的媽媽有酒癮,繼父是皮條客,家裡簡直是戀童癖的溫床。她曾試圖舉報受虐,可是沒有人相信她。於是她逃家了,流落奧瑞岡州的波特蘭街頭,那裡有各種恐怖的掠食者向她伸出魔爪。 這種成長環境會引發很多種可能的反應。芮尼的媽媽自己就是強暴與暴力的受害者,被「無法保護孩子」而產生的罪惡所擊倒,最後自殺。芮妮的哥哥不想歷史重演,於是極度強調正常,將自己弄成「正常之王」,這個故事就見於芮妮感人心弦的文章〈失去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Loss)裡。哥哥會身穿正式的扣領襯衫,帶著保護襯衫胸前口袋的筆袋,一心想要抹掉童年留下的污漬。他努力過了,可是沒有什麼用,最後也自殺。離開之前,哥哥說:「我只是想當個好男孩。」 如果芮妮走上同樣的路,沒有人會感到意外,可是她卻成了波特蘭公設辯護人的調查長,幫助強暴受害者逃離人口販運份子,幫助遭到指控的人免於死刑。她寫了三部小說,角色各自帶有創傷。她也收養了三個曾被寄養的孩子,他們的過去就像她自己的童年那樣可怕,都曾活在沒有愛的地方。剛開始收養的時候,孩子會對她大發脾氣,面無表情地盯著她。可是她堅持了過來,二十多年以來,她都愛著自己看似組不成的家庭。她寫道: 我的孩子帶給我喜悅和救贖,還有人生目標,每次我們一起大笑、觸碰到彼此的時候,都是在提醒我說,現實真的可以改變。從創傷中升起的會是靈魂,那樣活潑明亮,那樣完美。它一直在那裡,等著我們去擁抱。療癒自己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就是療癒別人。 我不相信人可以逃離過去。我的哥哥和媽媽努力過,但沒有成功。我們要帶著悲傷去交朋友,我們要將失去的放在自己身邊,就像是帶著鍾愛的孩子一樣。只有在接納那些可怕的痛苦時,才可以明白,跨過去就是走出來。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經歷過巴克明斯特.富勒、瑪雅.安吉羅、芮尼.鄧費爾那樣的人生過往。就算有相同的經歷,可能也無法設計出穹頂建築、寫出帶有轉化力量的回憶錄,或是真切地愛著受虐兒組成的家庭。不過,有很多人確實都是帶傷的療癒者,我們積極展現愛的舉動,也未必要如此具有英雄氣,或是這麼有創造性。或許我們可以收養一隻狗,對牠澆灌無盡的呵護;或許我們可以成為老師、助產士或消防員;或許我們可以暫時放下手機,把心思專注在親友身上。又或許,就像是我最近開始的,我們可以開始練習慈心禪。 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悲欣交集:人生溫柔安靜的力量》,遠流出版 作者:蘇珊.坎恩(Susan Cain)
《安靜就是力量》作者首部全新主題! 本書是作者繼《安靜,就是力量》引發全球內向者寧靜革命之後,第一本全新創作主題。 書中帶領我們重新認識一種常受忽略的心理狀態:#悲欣交集——這是一種濃烈的渴慕,能深刻感受到傷痛與時間的流逝。這種特質會讓人追求情感與思想的交流與共享,期盼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當我們處在悲欣交集的狀態下,會發現黑暗與光明、生與死、苦痛與甜美,永遠是相倚出現。古人以為這就是「憂鬱」,作者證明了,它是一種人類集體的傳承與智慧,透過無數的藝術與創作呈現出來。 在本書中,我們將看見
還有, 本書承襲《安靜,就是力量》流暢的敘事風格,搭配嚴謹的心理、歷史、口述訪談資料,解說為什麼我們會感到憂傷、渴望與不滿足,以及為什麼坦然接受人生的悲欣交集,才能我們彼此真正地連結,達成超越。 在現今這個疑惑又憂慮的世代,《悲欣交集》使我們脫離憂傷,進入圓滿又光明的人生。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風傳媒》另一半值不值得長久交往,看三觀就知道!問他5個問題,就知道你們到底合不合
《風傳媒》科學證實大腦主宰了你的幸福感!日常生活多做這4件事有助提升幸福感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