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試片]所羅門的偽證:後篇‧裁判(4/17上映)
2015/04/02 01:09:55瀏覽232|回應0|推薦3

    在暴力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最先學會的處理方式就是暴力,除非擁有其他外在的力量讓他悔醒,擁有更強力的感召讓他選擇新的處理方法,要不然我們能夠看見的就是那個家庭的縮影,暴力的手段跟無法宣洩的暴虐情緒,一而再再而三地粗暴表現,他真的不痛恨這樣的狀況嗎?藏在直白粗魯之中的偏差行為,卻仍擁有一些堅持跟細膩,只是可惜著沒有正確的方式作表達,如果純粹地否定掉他,是不是也讓他完全沒有悔醒的空間?

 

    被欺負的孩子,找不到正常溝通管道的情況下,轉由欺負其他人甚至反映在自己的身體狀況中。被傷害的累積,形成扭曲的價值觀甚至形成加害人的行為模式,這到底是誰的錯誤?其實不能用單純的誰欺負誰來判定,反而是更深層地來看那個存在恐怖迴圈中的觀念,是不是我們一直用鄉愿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切,是不是我們用冷眼旁觀默許這些的存在?是不是我們的不反應也是一種加害的舉動?這一幕幕的驚心動魄,讓我也不禁啞口無言。

                                                                                    

    如果,在最初最初的開始,擁有一個順暢的溝通,擁有一個訴說的管道,擁有一份可以被接納的存在,這樣的悲劇是不是會少了一點,甚至不存在?在敘述的最後,歷屆校長引以為鑑的警醒,這樣的事件不再發生,著實給我們多了一些安慰,這在電影中,那在真實裡呢?我們生活周遭是不是也應常存在這樣的溝通不良?一個錯誤的言語、阻絕的溝通管道,一個個原本不會發生的事件轉由無法挽救的結果發生,而其實這每一刻都有機會挽回的?想想心裡不禁打個冷顫。

 

    良性溝通的必要性,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不管是同儕之間、親子之間、親師之間、抑或是不同角色之間,回歸回來現實,更覺得該深深警醒。這是一部很值得推薦的電影,抽絲剝繭之中,學生的奮鬥努力以及不放棄的精神,我想這是青春擁有的最大勇氣,往往已處在社會中打滾許久的成人們所遺忘的種種,當踏入了社會之中,我們成長了卻也學會了怯懦,失去了那個不顧一切的衝動,卻也讓自己停留在滯住的泥濘之中。我們的勇氣還存在嗎?那個不顧一切追求正義的精神在哪呢?真值得好好想想。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ilai520&aid=2193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