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鸛形目-黃頭鷺
2009/08/27 17:50:42瀏覽782|回應1|推薦6

在還是國小年紀的日子裡,路邊水牛背上站著的白鷺鷥不時低頭輕啄。這些代表悠閒的步伐慢慢的在生活裡越來越難有機會見到,雖然還不至於消失,對孩子們來說卻是新奇的。

偶而空中一抹白影掠過,不待相機拿出已不見蹤跡。每回經過這路段總會注意到這一小片水田,卻總是騎著小50來去匆匆,那天白色的身影就在人行道邊,匆促停下反引來牠們的警戒,拍拍翅膀便往深處飛進。

有時很想就這樣呆呆的望著牠們,不要去想時間。

這小傢伙應該還只是孩子,體型還小小的,不曉得是不是學飛迷了路竟然停在這兒。

可惜那天趕著出門,無法知道後來的狀況如何,從綠油油的稻田到灰色的水泥叢林,難得的雜草大樹隨著開發一大片一大片的消失,這些鳥兒們是否意識到自己正被驅趕出生活已久的空間。

童年觸目可見的生活,如今是珍稀的記憶,感覺自己正努力的想彌補童年所缺少的。

此張是經過格放後的,頭部明顯可見黃顏色,果真是黃頭鷺^^

黃頭鷺

留鳥
Cattle Egret
【學名】:Bubulcus ibis
【分類】:鸛形目,鷺科(Ciconiformes / Aredeidae)
【體長】:50 公分

全身長50公分左右;嘴巴橘黃色,腳與趾皆為黑褐色,每年春夏繁殖時期,其頭、頸、喉、上胸及背中央飾羽部份為橙黃色,其餘部份為白色。而秋、冬季節則變冬羽,全身除了嘴部份仍為橘黃色外,其餘橙黃色部份則變成白色。

黃頭鷺屬鷺科;常出現在台灣的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旱田、水田沼澤及牧場地區,有時也經常騎在牛的背上啄食牛身上的寄生蟲,或趁機啄食牛走動時,被驚起的昆蟲及蚊蠅。兩者是一種『共生』現象,是牛的好朋友,故又名『牛背鷺』。

繁殖期常與小白鷺成群聚集在樹林、相思林或竹林間築巢。它們一部份會留在台灣過冬成為留鳥,而大部分為夏候鳥,春夏時由南洋一帶飛來台灣繁殖,而9月後又陸續飛回南洋過冬。


歌謠

白鷺鷥車畚箕,車到溪仔墘,跌一倒拾到一先錢。

白鷺鷥車畚箕,車到溪仔墘,跌一倒拾到一先錢。

拾到一先錢。

五股溼地樂園

來去台北/小白鷺長大還是小白鷺 鳥事有學問!

(2007/10/07 09:52)

經格友指正我的觀察有誤

有待加強的還很多很多

以下連結內容有更為清楚的說明

鷺鷥 Heron & Egret

到底我拍到的是哪一種呀

PSCAF鳥友前輩指正應為黃頭鷺

20090901已更正所附資訊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us&aid=3263464

 回應文章

陳明裕(阿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個清淡恬適的blog
2009/08/28 07:45
謝謝提供這樣的blog
平溪碌碌和啼燕。花蝶翩翩點翠顏。霧嵐嬉鬧漫巒攀。水竹間。還我幾多閑。
惟惟(albus) 於 2009-09-01 09:45 回覆:

謝謝您的欣賞

生態一直為人們所忽略

即使是在大力疾呼的現在

在為生活而工作的同時

只想提醒自己 生活不該是只有工作

 

若發現任何錯誤還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