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燕雀目-白頭翁
2009/08/03 11:02:28瀏覽1436|回應1|推薦9


在都市裡很容易聽見牠們的聲音看見牠們的身影,牠們努力的與人類共同生活在一塊土地上。 不像家燕築巢於屋簷下想必較少打擾到人類的生活,鳴叫聲也不像樹鵲那樣的喧鬧。

 

很常見很平凡也很容易記得的鳥兒,前兩天見到一小群對著一隻停在電線桿上的紅嘴黑鵯大聲叫囂,硬是把那隻鳥兒趕離電線桿才停下叫聲,原來趕走麻雀獨享地上的麵包屑算是平常事,真是沒想到還挺兇憾滴。

七月底報紙上一篇文章卻又把這鳥兒對幼雛的溫馨關懷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下一代的養育,萬物皆是一般,想想人類真是沒啥好喧揚的。

護子心切的家燕

*************************************************************

[新聞轉貼]

白頭翁 冒險救孤雛

持續一周飛進桃園民宅 餵養屋主撿來的小鳥 令人動容

【本報大溪訊】喜愛野鳥的桃園縣民周寶生本月十六日在台南某工地草叢裡,發現一對離巢尚未能飛的白頭翁雛鳥,唯恐遭野貓或其他動物追捕咬死,好心將雛鳥撿回桃園家中餵養。兩隻雛鳥一再拒絕吃飼料,終日啁啾不已。

「我正在擔憂,兩隻幼鳥不吃不喝,恐將無法存活下去。」周寶生返家第三天上午,他隔著臥房窗戶發現,不知何時竟然飛來一隻白頭翁母鳥,正隔著鳥籠細心餵食,兩隻飢餓的雛鳥爭先搶食,看似親密的情狀,令人感動。

周寶生表示,他觀察好一陣子,發現當兩隻雛鳥一接下食物後,母鳥立刻振翅飛離而去,未久,每隔三至十分鐘不等,即又銜回小蟲或小果實供雛鳥飽食,如此周而復始,每天持續數小時,迄今一周從未間斷。

「這隻母鳥善盡稱職,不但要隨時避開穿梭其間的人類,還得風雨無阻四處覓食,餵飽那需求無度的嗷嗷小口。」周寶生又說,他除了錄影、記錄難得畫面,也不斷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驅使這隻母鳥,不畏劬勞、冒險搶救那兩隻陷入險境的幼鳥?」

「這其中隱藏了什麼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牠就是親生母鳥嗎?難不成牠為了搶救幼鳥遠自台南一路狂追二百多公里而來?」還是大溪本地路過的同類母鳥,聞聲救苦而來,無怨無悔地視如己出?周寶生說,無論如何,母鳥之愛,令人動容。

那隻母鳥會是兩隻幼雛的母親嗎?「我認為,能夠尾隨二百多公里,一路狂追而至的機率不大。」桃園縣野鳥學會理事長蔡木寬表示,白頭翁屬於群居鳥類,研判這隻白頭翁母鳥是本地母鳥,剛好在附近築巢,雛鳥也剛好離巢尚未能完全自我覓食,「錯看、誤判成自己的子女,因而冒險不斷餵食,留下感人、令人省思的畫面。」

「我不懂鳥語,或許多年觀察鳥類生態,可以推估一些鳥類的合理行為」,蔡木寬指出,雛鳥飢餓時的啁啾聲、翅膀振動的頻率與行為,可能再三傳遞「我很餓」的訊息,或可解釋杜鵑鳥在鶯巢下蛋,為何鶯鳥仍會餵食體積比自身還龐大的杜鵑雛鳥。

 

【鳥類小檔案】

白頭翁屬燕雀目、鵯科,台語稱「白頭殼」,全長約十八公分,叫聲如「巧克力、巧克力」分布在屏東縣楓港以北的西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是台灣常見鳥種,多棲息於公園、庭院,以及鄉間樹林、農田、開墾地等環境中。非繁殖期為群居,三五成群,喧鬧好動,以昆蟲、鳥榕東實為食。

看到落巢雛鳥怎麼辦?

若羽毛尚未長齊,表示是意外落巢,可設法直接放回巢中;如果羽毛已經長出,代表可能是因學飛落巢

此時應在附近找掩蔽觀察一段時間,由於雛鳥大概每十五至二十分鐘就要餵食一次,若久久等不到親鳥,或是雛鳥已受傷、有立即危險(如貓狗追趕),才將幼鳥送到鳥類救傷單位,勿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將鳥帶回飼養,以免延誤鳥兒就醫。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us&aid=3190763

 回應文章

.原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綠繡眼
2009/08/07 21:05

我住的山區有許多鳥兒  可惜我都不知牠們的名字

前天聯合報報導的綠繡眼 我們道裡倒很多


惟惟(albus) 於 2009-08-08 19:47 回覆:

原采老師

我也是最近才開始認識牠們

看到目標先拍照再比對圖鑑

綠繡眼的叫聲很清脆悅耳

就是身子小巧玲瓏又膽小

靠著小DC要拍清楚牠們真得靠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