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家教育
2013/06/24 19:12:43瀏覽154|回應0|推薦2

國民教育既是權利也是義務.也就是,學雜費,國家得全額負擔.從這角度看來,實施的要件是除了財力與人力,還要考量社會需求.當社會還不是通通得是高中畢業,國家實施12國教的用意何在?若加上財力與人力不夠時,政府斷然實施,只會是國家的不幸.

上了年紀的人,可以回想一下,看官何時用到三角函數?開根號?...等等.本人主張,生活上用得著的知能,該列入國民教育.其外,則是生存技能的訓練,與興趣的開發.

社會上有許多的工作只需基本知能,例如,掃馬路,送公文,...等

社會上有更多的工作需要生存技能,例如,會計,醫生,...等

社會上有許多的活動與興趣結合,例如,繪畫,體育,...等

當然,大學教育決定了國家的實力,但不是人人都得讀,而是擇優,對吧?

其實,高中教育也決定了國家的實力,但不是人人都得讀,而是擇優,還對吧!

其實,初中教育也決定了國家的實力,從基本生活需求來看,也不是人人都得讀,也是擇優!

小學教育是基礎,當然人人都必讀,還應該凡是貧窮線下來讀的學生,每月都發給零用錢.

小學教育從"你是誰"開始,到世界有多大,從"數手指"開始,到四則運算(中國人可以教九九乘法表)....

通過國家學力測驗,得頒發小學學歷證書.

財力許可,當然可以推行九年國教.但是,政府只負責提供資金與學歷測驗.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則是學校與家長的事.也就是,是打罵教育還是愛的教育還是其他,由學校決定.學生是讀哪間學校,則是家長的決定(額滿的學校,就只能抽籤).

通國國家學力測驗,得頒發初中學歷證書.

財力許可,當然可以推行12年國教.但是,政府得依社會需求,得分成技職教育與升學教育.政府也負責提供資金與學力測驗.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則是學校與家長的事.也就是,是打罵教育還是愛的教育還是其他,由學校決定.學生是讀哪間學校,則是依政府的學力測驗成績,由學校擇優錄取.

通過國家學力測驗,得頒發高中(職)學歷證書.

國立大學依國家學力測驗結果擇優錄取學生.

通過國家學力測驗,得頒發大學相關科系學歷證書.通過公認外語測驗,得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碩士以上學歷,依現行辦法,外加進一階的外語能力測驗通過,始頒發碩士學位證書.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anwang1118&aid=781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