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是非要溫柔/聖嚴法師
2014/04/28 18:45:17瀏覽1326|回應1|推薦6

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是個不容易的課題,高EQ(情緒商數)、高MQ(道德商數)也是不容易的事。佛陀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菩薩摩訶薩以安忍力而為甲冑,彼造罪人為旃荼羅,以瞋恚手執妄想弓,放麤語箭射安忍甲,而彼弓箭自然摧折,安忍甲冑一無損壞,其碎弓箭變為蓮花。」說明以忍辱波羅蜜多的方法應對腦中妄想(想著不存在的事)、情緒瞋恚(愛生氣)、口說粗語(沒禮貌的髒話)的人。《地藏十輪經》提到旃荼羅(有妄想、瞋恚、粗語習性的人)因為忌妒心重,處處毀謗正法, 佛陀也想辦法開導這樣的惡人。

  忍辱不是傻傻地忍耐,而是用心以八正道配合忍辱波羅蜜多面對無理取鬧。在這本書和這場演講, 聖嚴法師教導我們如何在任何逆境保持溫柔的態度。因此,我們應該感恩逆行菩薩讓我們看到問題的反面、對立面,也要感恩逆行菩薩讓我們有機會修持忍辱波羅蜜多。感恩 聖嚴師父在大法鼓-自我成長教導我們觀照自己的情緒,別因為情緒的波動而造了惡業。

  "放下執著,不再忌妒"影片的大意是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是待人處世的原則。尊重彼此、自利利他的互利立場是現代人應該學習的。偏見是:不能接納、不能包容他人的見解,只堅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願意為他人著想,甚至不惜傷害別人。只曉得自己,就是我執。

怨恨是我執的一種,也是情緒、心結,常常出現於親人之中,對溫暖、親情的不滿足;非親非故者的怨恨心也是我執,也有情緒和心結。如何解這樣的心結? 證嚴法師說的"知足、感恩、包容、善解"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聖嚴法師在大法鼓開示的方法,也很有參考價值,值得佛弟子學習。

開示:

是非要溫柔/聖嚴法師著(電子書)

.聖嚴法師-人間悟語 第3輯 ﹝放下執著不再嫉妒﹞

.從佛法觀點看情緒管理(EQ)(聖嚴法師-大法鼓632)

.怨恨的原因(聖嚴法師-大法鼓768)
西方有一句諺語說,當你怨恨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隸。那麼怨恨心究竟因何而起
­,怨恨心對我們又有什麼不良的影響呢?

.怨恨的對象及如何對治(聖嚴法師-大法鼓 0769)
有一句俗話說「情到深處無怨尤」,可是師父在上一集裡又開示我們說,怨恨最容易發生在
­親近的人中間,那究竟我們該怎樣來避免生起怨恨之心?有了怨恨之心,應該怎麼消除呢?

.執著—擇善固執(聖嚴法師-大法鼓 0770)
什麼是執著?執著跟固執有沒有不同呢?執著又有什麼不好呢?執著跟意志力是一樣的嗎?

.執著與真理(聖嚴法師-大法鼓 0771)
執著就是因為有我在,我們也常聽說佛法裡面有一個詞叫我執,那麼執著跟我執,是不是一
­樣的東西呢?執著會帶來很多的痛苦,可是我們也常常知道「擇善固執」或者有一種他非常堅持原則,這樣子是不是好的呢?

.如何去除執著--佛法非永恆(聖嚴法師-大法鼓 0772)
我們談到執著的人,心裡罣礙很多。過分我執,常常也是因為稜角太多,刺得別人滿身是傷,怎麼樣消除執著和我執呢?就是我們常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對真理的執著是不是也是一種執著呢?

.如何去除執著(聖嚴法師-大法鼓 0773)
原則、真理甚至連佛法都不是永恆的,都是階段性。然後到了最後都應該要消除,都應該不要執著。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來去除這種執著?

.如何去除生死的執著(聖嚴法師-大法鼓 0774)
師父提到用分析法、用體驗法,可以消除自我中心,去除我執。但是生死的我執、生死的執
­著要怎麼破除呢?很多的執著都比較容易破,生死的執著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個很大的難關,很難看破。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清淨虛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5/15 19:33

師父這段影片

以幽默詼諧的方式,看待人生的順逆境,境界之高,令人感觸良多

非常值得生活在娑婆世界的我們反覆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