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7/02 22:25:51瀏覽1579|回應3|推薦4 | |
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臺灣出身的國家元首、首位由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卸任時完成和平政黨輪替的總統,被《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資料照片(記者蔡育豪攝影)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2016年/第13期】 李登輝,1923年1月15日生於日治時期臺北淡水郡三芝莊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農業經濟學專家。曾任農村復興委員會薦任官員、臺北市長、臺灣省政府主席、副總統等職,並於1988年至2000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以及中國國民黨主席。 李登輝是中華民國第一位臺灣出身的國家元首、首位由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卸任時完成和平政黨輪替的總統,被視為落實臺灣全面民主化的重要領袖,而被《時代》雜誌稱為「民主先生」。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因為其父李金龍任職警察,職務調動頻繁,因此李登輝也跟隨父親不斷地搬家和轉學。從6歲到12歲之間,先後在汐止公學校、南港公學校、三芝公學校、以及淡水公學校等四校就讀過。李登輝於淡水公學校畢業以後,先在私立臺北國民中學(今臺北市立大同高中)就讀一年,後於1938年轉學至淡水中學二年級就讀。李登輝在淡水中學,幾乎各科成績都是排名第一。在1941年考上臺北高等學校。 高中時代,李登輝就讀過魯迅的《阿Q正傳》及《狂人日記》,幫助他了解中國。此外,他還讀遍了西方名著,包括英文、法文、與德文書。如哥德《浮士德》、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另外尚有哲學、歷史、倫理學、生物學、科學幾乎所有領域的書籍。畢業時,就擁有七百多本岩波文庫的書。並自言其人生觀受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和辻哲郎《風土》、哥德《浮士德》及《少年維特的煩惱》、杜斯妥也夫斯基《白癡》的影響。之後讀到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時,對其意涵心領神會。懷著更深入了解的衝動,走遍全臺北市的書店及圖書館,偶然在臺灣總督府圖書館裡發現新渡戶稻造的《講義錄》,讀後對於生死觀之疑問得到化解,並開始敬佩新渡戶稻造,基於對其攻讀之農業經濟領域,因而決定就讀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學科。 1943年9月,李登輝畢業於台北高等學校,同年10月,進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就讀農業經濟系,1946年春天,因為日本戰敗,李登輝回到台北進入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繼續讀書,並於1949年畢業,1947年228事件發生時,他是台大二年級學生。李登輝選擇農經系就讀的理由,據他說,一方面是小時候看到佃農的辛苦,想為他們打不平;另一方面是在思想上受到高等學校歷史老師鹽見薰的影響,讀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為了想把農業與馬克思經濟學相結合,他選擇農業經濟作為人生研究和實踐理想的目標。 李登輝和蔣經國青年時代懷抱著社會改革的理想,都熟讀社會主義理論著作,背景相似。李的學歷高,而且能力強、為人聰明又謹慎,深得蔣經國賞識和歡心,將李安置身邊,多方提攜教導。李登輝擔任國家元首之前的兩年,亦即蔣經國生命的最後兩年,面對反對黨民主進步黨的成立和澎湃之民情,政府開始逐步推動各項政治改革,包括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後來李登輝持續推動修法促進思想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學術自由,也下令釋放在兩蔣時代遭政治軟禁的人,如張學良、孫立人,更解禁海外黑名單,讓海外台灣異議分子得以返台。 1989年6月4日,中國大陸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李於當晚發表聲明:「中共所採取毫無人性的做法,必將受到歷史的裁判,為抗議中共以武力鎮壓民主運動,登輝要以最沉痛的心情,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和人民,呼籲全世界所有愛好自由,重視人權的國家與人士,對中共暴行給予最嚴厲的譴責。」 1990年2月,台灣爆發二月政爭。7月,李登輝召集朝野各黨派,開「國是會議」,徵求各界意見作為憲政改革參考,配合是年「野百合學運」之學生運動的要求,解決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包括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退職問題。1991年5月,宣布終止動員勘亂時期,廢止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展開第一次修憲,制定憲法增修條文,使各中央民意機關得以換屆改選。修憲後,中華民國的民主改革即快速進入深化階段。日本學者若林正丈認為,「如果以1992年『萬年國會』告終為第一階段;那麼,第二階段是1994年臺灣省、臺北市、高雄市長選舉的實現;第三階段則為1996年總統選舉的實現。」這三階段改革都是在李登輝總統任期內完成的。 1993年,以李登輝為首的派系,取得了國民黨黨內的領導權,史稱「主流派」。而原先佔據領導地位的國民黨派系,被稱為「非主流派」。在1994年7月召開的國民大會決定自下屆(第九任總統)開始,實施正副總統直接選舉,李登輝也成為台灣第一位直接民選的總統。 李登輝在總統任內採取「務實外交」,默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席的場合,取代兩蔣時代過去「漢賊不兩立」,並與多個國家建立或恢復邦交,以總統身份成功出訪新加坡、菲律賓、泰國、印尼、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等無邦交國和南非,巴拿馬等許多邦交國,加強與日本關係,推動「南向政策」增進與東南亞鄰邦友誼,促進中華民國外交空間。 李登輝於1988年接任總統後不久即訪問新加坡,被稱呼為「從臺灣來的總統」,他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此稱謂「不滿意,但可接受」。中華民國政府也以「臺澎金馬關稅領域」名義申請加入「關稅暨貿易協定」,以中華臺北之名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1999年,李登輝在卸任總統前一年出版《臺灣的主張》一書,之後再發行日文和英文版。該書討論臺美關係頗多,對臺灣海峽兩岸關係有兩大述說:一、定義臺灣為中華民國在臺灣;二、分割中國為七部分(臺灣、西藏、新疆、蒙古、華南、華北、東北),各自競爭發展以維持安定。後者即引起軒然大波的「中國七塊論」。 李登輝當選第一次以直選產生的總統後曾表示:「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他的國號叫做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他的領土範圍在臺澎金馬」。他在選擇不競選連任並卸任後與日本學者中嶋嶺雄合著的《亞洲的智略》一書即表示「中華民國在臺灣大致上可分為兩個時期,蔣介石、蔣經國統治是第一時期,因為,憲法都是在中國內戰時訂下的。現在,臺灣的憲法不但經過大幅度修改,過去的立法院也已全面改選,老立委退職、國民大會虛級化、臺灣省已經『凍省』了,總統由人民直選,臺灣經歷了這些重大變革,憲法與政府結構也已經重組,這就是第二共和。」 李登輝總統任內,對在野黨民進黨給予多方協助,2000年3月18日,在野黨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以相對多數(39.3%)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由於陳水扁的當選,李登輝實現了「在任內和平轉移政權」的理想。國民黨成為在野黨,結束臺灣長達五十五年的統治。 李登輝卸任總統後,雖曾說他想到山地或偏遠地區傳教,或關心弱勢族群的權益。但他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影響力卻絲毫未減,使得他仍在台灣政壇和國際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繼續為台灣前途發聲和發光。在民進黨執政後,新出現的政黨台灣團結聯盟仍以李登輝作為精神領袖,扮演 主權對抗中國壓迫的角色,在陳水扁競選連任的選舉中,台灣本土陣營在李登輝的號召下,形成最大的力量,對抗連戰和宋楚瑜所代表的國民黨和親民黨聯手的親中力量,協助陳水扁驚險的取得連任,確保台灣的民主化繼續向前邁進。 李登輝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從戒嚴解除、開放黨禁報禁、取消黑名單、推動國會全面改選和總統直選、停止動員勘亂、修憲推動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獨立,向上提升了台灣民主化的成果,保障了台灣人民言論、思想、集會、結社的自由,他的貢獻受到舉世的民主自由國家肯定。即使中國施壓反對,美國康乃爾大學仍然邀請他前往發表演講,日本國會甚至邀請他發表公開演講,日本民間團體組成李登輝之友會,多次邀請他前往訪問,甚至日本出版界出版他多本著作,探討他的人生哲學與治國理念,把李登輝看成是比日本政治家更了解武士道精神的偉大政治家,更頒給他〈後藤新平獎〉,肯定他對台灣民主化和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巨大貢獻。 李登輝如今已93歲高齡,身體精神仍然硬朗精彩的活躍著,他曾說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要讓台灣人走出”生為台灣人悲哀”的宿命,帶領台灣人走向光明的未來。李登輝的一生,就像聖經中的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脫離苦海,希望台灣人也能早日建立自由民主公義的國度。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