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27 01:35:19瀏覽245|回應0|推薦4 | |
據報載,TVBS最新民調顯示,韓國瑜支持度已經領先陳其邁7個百分點,甚至明天投票的話,雙方估計得票率已經打平,實際差距僅在幾千票之譜。暫且不論民調數字的參考性有多高,光是在綠營大本營的高雄出現這樣的民調數字,本身就是一大警訊。 照理來說,高雄經過民進黨20年以上的執政,完成了愛河整治、興建捷運等國民黨時期做不到的政績;另外,2009年高雄世運會圓滿成功,並建立所謂「高雄模式」,讓台灣旗能夠很有尊嚴地被世界看見;再加上高雄發生氣爆事件時,馬政府對高雄的「不理不睬」,彷彿希望高雄人「自生自滅」的無情;以上種種,連身處天龍國的筆者都能如數家珍,高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忘記了,國民黨執政下的高雄是怎樣被對待的。 但,高雄的民調是如何被扭轉的?難道真如媒體所解讀的,「北漂青年」、「窮到發慌」等經濟議題在網路上發酵所導致的嗎?老實說並不盡然。 經濟議題並非不重要,但甚少在地方首長選舉上成為主流的議題。因為「北漂青年」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國民黨長期執政下,重北輕南政策所造就的不均衡之區域發展,才使得南部年輕人必須到北部另謀發展。在歷任政府尚無遷都的打算之下,改變年輕人北漂的現況,豈是高雄市長換成韓國瑜後,就能夠立刻改變的?相信高雄人不可能這麼簡單地就被誤導。 既然如此,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東方神秘力量,讓高雄選情變得如此激烈?不得不說,仍然得歸咎於蔡政府上台後的施政,不但使部分「中壢李姓客倌」磨刀霍霍地準備在年底「教訓民進黨」,甚至連「綠營基本盤」恐怕也正悄悄崩解中。 為何基本盤會崩解?或許是因為蔡政府真的讓人民失望了。 首先失望的是,政策一再反覆,讓支持者莫衷一是。從一例一休、同婚、再到最近的深澳電廠停建,政策一下往東一下往西,讓民眾莫所適從,政策髮夾彎更讓許多替原來政策護航的支持者被打臉,被打臉一次、二次後,誰還願意跳出來替政府做政策的辯護? 再者,年金改革、轉型正義、黨產追討等政治改革,錯過大刀闊斧改革的黃金時機,幾乎磨光了最堅定的本土支持者們的耐心。更令人氣結的是,張天欽事件被國民黨或一些很會看風向的網紅名嘴見縫插針,滿口「東廠」、「十常侍」等酸言酸語,政府卻連偷偷錄音的副研究員之法律責任都無從究責,看在支持者眼裡,只是對蔡政府更加失望而已。 蔡總統不斷重申改革不會走回頭路,但改革的同時也需要興利,「利」得讓人民感受到,雖然從各項經濟數字上來看,台灣經濟確實有復甦的跡象,但大多數人民實質感受仍是低薪高房價,尤其青年人多數仍在低薪迴圈掙扎徘徊。政府應有能力及義務,在各項改革後所釋放的利益,透過各種政策機制,還「利」於民。 現階段蔡總統是堅定的兩國論者,姑且不論兩國論的內涵是「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兩國論」都是台灣解除中華民國殖民後獨立的論述中的必經之路。既然已經設定兩國論為執政的基調,大膽從事政治改革又何妨?這也是2016年689萬人投給蔡總統所殷殷期盼的,不是嗎? (詹晉鑒,律師、台北市文山區萬興里里長)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