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停車莫再問的鍾曉陽
2008/10/16 08:59:53瀏覽6305|回應0|推薦0

昨天去台大聽鍾曉陽的演講。她其實不太像香港人,不精明、講話也慢慢的,並不是因為普通話說得不好,她說得很好,而是她說話本來就不快。她說了寫《停車暫借問》前後的人生歷程,也說了這本書給她的影響。

16歲就寫出轟動的作品,有好有壞。好的事,往後有很多際遇,都因為這本書為她打開,意外輕鬆的解決許多困境。壞的事,好像一輩子都脫離不了這本書,一聽到她的名字,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啊,你是‧‧‧

出生於廣州、成長於香港的鍾曉陽,在寫作上,卻與兩個地方有極大的淵源,一個是母親的家鄉──中國東北,《停車暫借問》即以東北為背景;另一個,就是台灣。

她說香港其實是近乎文化沙漠的地方,她最早接觸是在8、9歲時,在姐姐的教科書上看到南宋的詩,後來拿到一本人家不要的李白詩選,書都破破舊舊了,媽媽還幫她把書一頁頁沾好。後來是納蘭性徳的詞,找遍全香港找不到納蘭的詞,最後讓她找到的地方是國民黨在香港的民營圖書館「中山圖書館」裡,王雲五書庫出的納蘭性徳詞選,她興奮極了,每天都到圖書館報到,貓在裡面看納蘭。

鍾曉陽從小熟背古典詩詞,14歲就開始寫作投稿,成績斐然。早慧的她,還曾經很有策略地模仿瓊瑤的風格,投稿到台灣的《皇冠》雜誌,但卻被退稿,她便決定再也不投稿給《皇冠》。鍾曉陽15歲開始參加香港作家組織活動,卻發現這些聚會都在打麻將,也心生失望。而這時,偶然讀到一本書,在她心中點起了一把火──這是台灣作家朱天心的《擊壤歌》。

當時香港有印刷業,可是只是出教科書、字典,還有唐詩三百首,此外還有三毛錢小說,一本小說三毛錢,有亦舒〈倪匡的妹妹〉、伊林。初中時鍾曉陽一有零用錢就買書,她看白先勇、聶華苓、魯迅、黃春明、王禎和、琦君、張曉風。偶然機會看到三三詩刊,看到寫《擊壤歌》的朱天心,她馬上提筆寫信給朱天心。

滿腔文學熱忱的鍾曉陽寫了許多封長信給朱天心,盼不到回信,她仍繼續寫,在信上反覆寫著:「我不相信妳不會回。」後來,她不但收到回信,還一個人從香港飛來台灣,住在朱家,與朱家三姊妹玩在一起。70年代末,正是朱家班創辦《三三集刊》的全盛期,鍾曉陽目睹了台灣作家文人在朱家進進出出、談詩論藝。這次台灣行也使她感受到在遠方那塊土地,有人和自己在一起寫作,使得她的寫作得到很大的支柱。

這段際遇,讓她註定了走跟同輩香港作家不一樣的旅途。 當時香港的氛圍就是英國殖民地式,父母雖然行醫,但是家境不算太好,尤其又要長期接濟東北親人,所以小時候她的印象就是父母忙著賺錢改善家計,總覺得香港並非久居之地。

隔年跟著母親回到東北家鄉,鍾曉陽便開始有意識地蒐集寫作資料,《停車暫借問》於是問世。這部長篇愛情小說,從40年代寫到60年代,從東北寫到香港,以三部曲敘述了女主角趙寧靜一生的愛情。發表後,鍾曉陽即獲「張愛玲繼承者」的高度讚譽,評論家王德威更點出鍾曉陽是「今之古人」,用現代小說形式包裝中國古典詩詞情思,描繪流離的哀傷,宛如時代版紅樓夢。

因為喜歡東北,從小就有雪的想像,她後來出國留學,堅決去有雪地方,而且為了想寫東西,不肯住宿舍,一定要自己住。她覺得這是她的任性,其實家裡經濟並不是太好,她唸的又是電影科系,所以她連暑假都修學分,三年就唸完學位。可是當時她沒有立刻回香港,她跑到姐姐家住,還是想寫東西。後來因為移民局官員上門拜訪,連來意都還沒弄清楚,她就嚇得趕緊回香港了。

《停車暫借問》於1981年出版時,鍾曉陽已到美國密西根大學研讀電影,她持續寫作,陸續出版了小說《流年》、《愛妻》、《哀歌》、《燃燒之後》、散文集《戲說》、詩集《槁木死灰集》等。鍾曉陽 的文字精簡老練、音韻鏗鏘,她也參與了流行歌曲填詞的工作,張艾嘉演唱的〈最愛〉、梅豔芳演唱的〈是這樣的〉等一時經典,都出自 鍾曉陽之手。

回香港時,電影業正盛。當時麥嘉、徐克的新浪潮電影火紅,鍾曉陽學的是電影,應該很熱門,可是從她的言談中,好像沒看到有這樣的風光,可能她天性淡泊、也可能是謙虛,她只說跟王佳衛、張叔平討論過要拍電影,連編劇費都收了,可是電影卻沒拍成。她說這些人都是能力強有才華的人。

可是她持續在寫作,她說自己是紀律型作家,很負責,可以從早上8、9點起床開始一直寫。後來香港要回歸大陸,環境陷入不安,人人嚷著要移民。她就趁勢申請移民澳洲,因為她嚮往空曠的空間。移民時,拜《停車暫借問》之賜,她以專業作家身分順利過關。

走的時候,她幾乎連整個家都搬走了,因為她認為她再也不會回香港了,也不用再背負作家的身分,她要到一個沒有人認識鍾曉陽的地方。

移民澳洲後,她做過多份跟藝文無關的工作,但在找工作時,連售貨員都不要她,因為沒有相關經驗。後來是她固定每兩週上一次圖書館,看到澳洲雪梨文化局一個為期兩年的徵文計畫,她寫了大綱、附上自己曾經出版過的書,剛好其中一位評審讀過停車暫借問,她順利獲得這筆獎金。

這個評審團成員並不是固定的,這位評審不早不晚就在這年擔任評審。有很多事,原是命中注定。

這個經歷的意義是,當時她缺錢,獎助金解決了燃眉之急,其次是很轟動,她才去半年,澳洲政府就把人民納稅錢頒給一個新移民,引起很大震撼和無數嫉妒。後來書寫出來了,就是《遺恨傳奇》。

1997年寫出《遺恨傳奇》後,鍾曉陽漸漸停筆,這個曾經締造文壇傳奇的名字,淡出了讀者的目光。然而,這幾年,仍可以在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2046》片尾工作人員名單上,看到「字幕:鍾曉陽」,眼尖的文藝青年們私下傳頌討論:「這個鍾曉陽,就是《停車暫借問》的鍾曉陽嗎?」

坐完移民監,她回到香港,沒再寫長篇,偶而寫點詩,獲得香港文化發展局的新詩獎,一年十萬港幣,出版了《槁木死灰集》。她也接翻譯和文案的工作,可是她總覺得自己在香港是沒有身分的人,因為她沒有信用卡、稅單,這期間她因身體不好而休息一陣子,休息期間還跟林嶺東合作完成劇本。

她也到動畫公司作英文編劇、在大學擔任編劇教職,可是後來都因為覺淂自己做不到老闆要求,以及覺得自己沒辦法給學生更多新的東西而辭職。現在她在明報寫專欄。

香港是流行輕薄短小的地方,專欄文化一向風行,有推動香港文藝的作用,作家李碧華、陳冠中、馬家輝、蔡瀾都是箇中翹楚,作品很生活很香港。鍾曉陽寫的專欄是跟另位作家合作,寫作方式是同一個題材、不同觀點。她說才剛開始,不知道會不會結集出版。

沒錯。這10年間,鍾曉陽從事翻譯、廣告文案等商業寫作,也跨刀電影字幕、編劇,雖仍做著與文字相關的工作,對她自己而言,卻是「不寫」了。

會後開放的問題中,第一個問鍾曉陽兩岸三地和印尼、澳洲,那一個地方是她寫作的動力,她好像沒聽清楚,只說她是穴居型作家,最好整天貓在黑洞裡寫作。第二個問題,是問專欄和長篇寫作的不同。我只聽到第一個答覆就起身離開。

回家的路上,雨斷斷續續的飄著,秋天的夜晚,有點涼意,白天的陽光原來只是一種禮貌的問候,好像你一直甜蜜的誤解著某個人。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kini1962&aid=230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