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善用「試錯」的創新方法?
2019/10/25 14:47:00瀏覽112|回應0|推薦0

文/AIM俐鉅創新總經理兼首席創新長 詹長霖

沒有科學方法的「試錯」,還不如「錯過」。

很多人說,特斯拉汽車的電池一點都不高科技,其實是把幾千顆松下筆記本電腦的電池芯捆成一堆。

 

 

這個說法其實也不算錯,就好像說「匹薩不就是大餅上撒點肉」,但關鍵在於怎麼連接,哪里並聯、哪里串聯、怎麼控制,方案可能成千上萬種。

下面,中外管理雜誌提到的建議和方法,推薦給大家!

有一種失敗是必然,而且是反復出現的,所以有人不管它叫失敗,叫「試錯」——雷軍說:有機會一定要試一試,其實試錯的成本並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這話說的可不對,反復試錯的時間成本是相當高的,除非你能降低成本,並找到更有效率的方法。

因此,試錯是企業必然會經歷的過程,就像特斯拉的這個例子,電池的設計方法就是窮盡這些可能,選取部分靠譜的設計方案,進行模擬實測,比較結果,再回頭改進方案,反復試錯,搞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穩定的動力電池系統。

所以,再牛的技術也離不開試錯這個環節,但是,試錯畢竟是有成本的,必須有一些更好的手段去降低試錯成本。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低成本+即時回饋系統」。

即時回饋系統

學會一門樂器,只要一個好的老師、一套循序漸進的教程和長時間的反復訓練,因為每一點進步,你都能明顯地感覺到,老師還可以提醒你問題在哪兒。演奏、體育運動、大部分體力勞動、部分簡單的技術性勞動,都是天生的「即時回饋系統」。

但大部分工作都沒這麼直接,比如銷售,你掌握了一門銷售話術,可前幾次都失敗了,原因可能是你還不熟練,也可能是顧客本身就沒有購買意願。可糟糕的是,你無法知道到底是辦法不對,還是你用得不好,因此,你就無法去改進。

大部分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工作,都無法直接回饋效果,你必須去設計一個「即時回饋系統」,思路有兩種,一個是「拆細」,二是「去繁」。

先看「拆細」。

幾乎所有的工作都能找到可「拆細可即時回饋」的部分:

銷售員要把銷售中的典型情景分解出來,設計話術,獲取對方的回饋;

設計師要把「視覺表現」的環節分解出來,獲取合作者的回饋;

管理者也要把「有效溝通」的核心環節,獲取下屬的回饋……

另一個是「去繁」。

工作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你做了一個很棒的方案,在會議上一講,結果大家紛紛提意見,不是說成本太高,就是說時間不好把握,一盆盆冷水從頭淋到腳,這個回饋實在是太糟糕了。

其實這才是正常的,一個沒有經過任何設計的「回饋系統」,必然有大量背離初衷的雜音,「去繁」的方法就是每一次只對你核心關注的東西進行回饋。

比如這個方案你的設計目標就是「提高效率」,那只要在這一點上的回饋是正向的,就能給你帶來激勵,你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方案的迭代;如果你沒有聽到這方面的回饋,你就必須通過一定的話術主動獲取得,並知道原因,再作改進。

「拆細」和「去繁」都是為了創造一個「直接回饋系統」,這是不斷試錯的前提。

更低成本地去試錯

在職業生涯的各種階段,都會遇到各自的難題,需要不停「試錯」。但人不是機器,反復「試錯」的過程,一定會讓你產生自我懷疑——我到底適不適合這條道路?

所以,當你看不清職業方向時,回到「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這兩個原點去思考。

「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之所以重要,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在你還是一個新手的時候,它們可以讓你以更低成本的去試錯。

如果你喜歡一件事,你更有可能無視你經歷的挫折,這是「興趣愛好」的低成本試錯;相反,如果是一時頭腦發熱的「偽興趣」,你根本無法忍受漫長的「試錯」過程,也無法克服以此為職業的無聊感。

如果你的性格比較適合做某一件事,這代表你已經積累了一些「歷史經驗數據」和「演算法」,你可能經歷的失敗更少一些,這是「性格特點」帶來的低成本試錯。

職業生涯中有大量的「試錯」過程,人跟人之比拼的也是「試錯效率」,而「試錯效率」正是取決於兩件事:

第一,不能偏離「模糊的正確」的大方向

第二,更低的成本與更高的回饋的效率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imniche&aid=1302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