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付出的喜悅
2014/02/01 20:25:31瀏覽42|回應0|推薦0
【心靈交流道】
文/ (臺北)蘇芳霈

我心遺留在獨魯萬

十二月初,我以人醫會藥劑師身分,參與了慈濟海燕颱風第三梯次賑災團,來到獨魯萬市。

獨魯萬是菲律賓前總統夫人伊美黛.馬可仕的故鄉,未遭逢海濤與風災侵襲之前,是歷史悠久而美麗的觀光勝地。歷經蹂躪後,草木因海水侵蝕而枯黃,鐵片廢棄物堆得比人還要高,警察荷槍實彈顧米倉,孩子四處竄跑,看到我們來了,伸手要東西吃......看著好想哭,因為心好疼!

慈濟以工代賑,也把劫後餘生者帶出來聚在一起,互吐心事,心靈更加緊密結合。發放代賑金前,志工帶動手語歌,每次一唱到「祈禱」,啜泣聲此起彼落,我們也為之鼻酸。我蹲下來安慰面前的女士,她緊緊抱住我,眼淚跟著決堤,一直喊我「MOM」(媽媽)。我想,慈濟對他們而言,是不離不棄陪伴他們走過悲傷、免於飢餓的代稱。

離開獨魯萬那個早上,我沿著以工代賑的海邊走一圈;遇到一位老爺爺,他用手指著遠處的機場說:「浪從那邊撲過來時,前面的房子幫我擋了一劫,他們幸運的還有個房間可用,只是一家六口現在只剩兩口。」他指著一個坐在木樁上發呆的男孩,和正在整理家園的阿嬤;我心底閃過一陣難過。爺爺說,都是臺灣的慈濟來了,他們才看見歡樂。

他豎起兩根大拇指,做出感恩的印記,我也回他一個感恩。因為受難的他們,讓我看見自己有幸身處平安地。

不遠處的椰子樹下一灘泥沼,爺爺說千萬別踏入,還有罹難者遺體在那兒未挖出。我並不感到害怕,只是很悲傷,如此大的浩劫,他們要怎麼走得過去?

一個大男孩坐在海堤上,身邊放著圓鍬,他也參與了以工代賑。我走過去問他,家人都還好嗎?他眼眶立時泛紅,對我搖搖頭。這兒有很多像這樣的孩子失去雙親,沒有了依靠。我蹲下去抱著他,要他別再悲傷,「我們就像你的爸爸媽媽,會一直接力飛過來看你,你不寂寞。」於是他開心一些些,當下我懂得了什麼叫做「膚慰」︱︱那是來自深沈的大愛,擁抱世紀災難帶來的創傷,所給人的療癒。

當受災民眾一聲聲喊著「MOM」,當我走過這創傷的痛處,我發現自己身為一個慈濟人,是多麼責任重大,又是多麼感恩,這一大片福田,正等著我們好好去耕耘!

更多心靈交流道在: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3467

=======
您有想說的話,想表達的心情,
歡迎投稿 【心靈交流道】
投稿地址:112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02-28989994
e-mail: reader@tzuchi.org.tw
相片:565期【心靈交流道】
文/ (臺北)蘇芳霈

我心遺留在獨魯萬

十二月初,我以人醫會藥劑師身分,參與了慈濟海燕颱風第三梯次賑災團,來到獨魯萬市。

獨魯萬是菲律賓前總統夫人伊美黛.馬可仕的故鄉,未遭逢海濤與風災侵襲之前,是歷史悠久而美麗的觀光勝地。歷經蹂躪後,草木因海水侵蝕而枯黃,鐵片廢棄物堆得比人還要高,警察荷槍實彈顧米倉,孩子四處竄跑,看到我們來了,伸手要東西吃......看著好想哭,因為心好疼!

慈濟以工代賑,也把劫後餘生者帶出來聚在一起,互吐心事,心靈更加緊密結合。發放代賑金前,志工帶動手語歌,每次一唱到「祈禱」,啜泣聲此起彼落,我們也為之鼻酸。我蹲下來安慰面前的女士,她緊緊抱住我,眼淚跟著決堤,一直喊我「MOM」(媽媽)。我想,慈濟對他們而言,是不離不棄陪伴他們走過悲傷、免於飢餓的代稱。

離開獨魯萬那個早上,我沿著以工代賑的海邊走一圈;遇到一位老爺爺,他用手指著遠處的機場說:「浪從那邊撲過來時,前面的房子幫我擋了一劫,他們幸運的還有個房間可用,只是一家六口現在只剩兩口。」他指著一個坐在木樁上發呆的男孩,和正在整理家園的阿嬤;我心底閃過一陣難過。爺爺說,都是臺灣的慈濟來了,他們才看見歡樂。

他豎起兩根大拇指,做出感恩的印記,我也回他一個感恩。因為受難的他們,讓我看見自己有幸身處平安地。

不遠處的椰子樹下一灘泥沼,爺爺說千萬別踏入,還有罹難者遺體在那兒未挖出。我並不感到害怕,只是很悲傷,如此大的浩劫,他們要怎麼走得過去?

一個大男孩坐在海堤上,身邊放著圓鍬,他也參與了以工代賑。我走過去問他,家人都還好嗎?他眼眶立時泛紅,對我搖搖頭。這兒有很多像這樣的孩子失去雙親,沒有了依靠。我蹲下去抱著他,要他別再悲傷,「我們就像你的爸爸媽媽,會一直接力飛過來看你,你不寂寞。」於是他開心一些些,當下我懂得了什麼叫做「膚慰」︱︱那是來自深沈的大愛,擁抱世紀災難帶來的創傷,所給人的療癒。

當受災民眾一聲聲喊著「MOM」,當我走過這創傷的痛處,我發現自己身為一個慈濟人,是多麼責任重大,又是多麼感恩,這一大片福田,正等著我們好好去耕耘!

更多心靈交流道在: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3467

=======
您有想說的話,想表達的心情,
歡迎投稿 【心靈交流道】
投稿地址:112 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2樓
慈濟月刊編輯部
傳真電話:02-28989994
e-mail: reader@tzuchi.org.tw
收回讚 ·  · 推廣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fushing2009&aid=1089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