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13 12:08:26瀏覽33953|回應10|推薦2 | |
據說,中視連續劇「揚子江風雲」(1986)拷貝,因2001年「納莉」風災水淹南港中視而毀損,現已蕩然無存。若果真如此,這部經典連續劇全貌,再也不見於世,實令人扼腕。 所謂「揚子江風雲」,劇情取材自鄒郎原著「死橋」,故事敘述抗日期間,湖北省監利縣,位於長江180里運輸補給樞紐,為阻擋日軍取得此重要位置,我方諜報人員與日軍以及當時八路軍,展開爾虞我詐臥底策反連串過程。故事主角為死間王凡,周旋在日本皇軍、我方疾風工作站及好友卓寡婦、何月兒..眾人之間,外加至親妻小牽掛。 這齣抗日間諜故事,就我觀影記憶,被拍成電影及電視劇至少三次,每一版本成績均十分傑出,令人擊節,包括1969年李翰祥導演電影「揚子江風雲」,李麗華、楊群、柯俊雄、孫越主演,不僅是年度賣座冠軍,亦得到第七屆金馬獎最佳電影、最佳男女主角、男配角(孫越)等殊榮,猶記2007年金馬獎影展「向李翰祥致敬」專題,我去台北日新戲院重看這部編導演非常老練精采佳作,劇終時,全場觀眾不約而同,為這部過癮好看的電影鼓掌,久久不歇。而在1970年代初期,台視推出同一故事電視劇「一八0封鎖線」,李虹、田文仲合演,收視口碑均佳,再來就是1986年10月中視製播的「揚子江風雲」。 1986年的「揚子江風雲」,是中視繼1982年底「花好春長在」、1983年初「梅花特攻隊」後,間隔三年多,再次推出抗日戰爭諜報劇,林柏川製作,趙玉崗編劇,請出消失三年沒現身螢光幕的江長文,飾演男主角王凡,胡錦演卓寡婦,梁修身演李鐵生、沈海蓉演何月兒、沈時華演王凡未婚妻秦小梅、龐祥麟演李雲、田平春演黃林、孟元演吳子光、關毅演王凡母親、賈若男演西野綾子(唐儀)、周仲廉演藤井師團長、鐵孟秋演宮本大尉、吳元俊演皮遠瀛..,演員素質非常整齊,加上諜報故事緊湊迷人,對白鏗鏘有力,服裝道具陳設精緻嚴謹,棚外取景騎馬行船,槍戰爆破拍得有聲有色,吸引高收視率並不意外,以致隔年1987年,順利得到金鐘獎最佳連續劇大獎。應該也是金鐘獎史上唯一一部諜報題材獲得最佳戲劇桂冠。 這是一部少數不以男女情愛為主的國語連續劇,情節處處機鋒,人物各各有血有肉,國仇私怨親情友情江湖義氣著墨平衡,沒有贅筆,即使不談情說愛,劇情一樣流暢引人,一點都不乾澀,每位演員各擅勝場,其中胡錦演卓寡婦,尤其精準俐落,入圍1987年金鐘獎最佳女演員,雖未得獎,但絕對是極有說服力演出。「卓寡婦」一角,歷次皆由硬裡子演員詮釋,不僅外型須風姿綽約,聲音肢體動作亦須爽朗嫵媚兼具,甚至要有股辣勁。我懷疑在演員演技口白水準江河日下的台灣,很難再找到有能力接演卓寡婦的女演員。 此外,值得一提,片頭曲是費玉清唱的「蘆花舟」,作詞小軒、作曲譚健常,編曲陳志遠,詞曲上乘,費玉清詮釋剛柔並濟,起始款款訴說,循序漸進,及至「望盡千古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淋漓盡致,聲音感情堪稱是他歌唱歷程黃金時期代表作。全劇配樂適時以樂器或人聲奏出「蘆花舟」主旋律,非常悅耳契合劇情。 接下來,談談這齣劇最令人懷念的男主角--江長文。 凡走過1970年代台灣電視史的人,應該都記得江長文。此君外型文雅,書卷氣濃厚,但眼神倔強,甚至有股憂鬱氣息,若沒記錯,他曾被稱為「憂鬱小生」。其實我印象裡,無論古裝時裝,江長文詮釋角色,多亦正亦邪,並不全然單一正派,甚至常為自己理想抱負,辜負身邊親情友情愛情,不過,無論演什麼類型角色,他總讓人覺得很有教養,不卑不亢,得人好感。 我小時候對江長文最初印象,起於1975年中視「一代紅顏」,他演順治皇帝,郭小莊演董小宛,關勇演冒辟疆,劉明演太后,田野演洪承疇,這幾位清初歷史人物,我也是從此劇開始印象深刻。然後,在描寫秦始皇興衰史的「一代暴君」中,江長文演張良,而演秦始皇的是郎雄。題外話,曾看過一則郎雄電視訪問,「一代暴君」秦始皇角色,是他電視生涯兩大難忘作品之一,另是「長白山上」二當家一角。 中視還有一部歷史劇,以滿清末年革命先烈為主角,每一烈士自成一單元,這劇年代久遠,難以查證製播時間,誰演誰早已沒任何印象,但我獨記得江長文演鄒容,著有「革命軍」一書,死時20歲,這位歷史人物幾不曾被寫入戲劇,但就獨獨被江長文詮釋過,以致對我而言,反是印象深刻的革命先烈,可見電視傳播力之大。 再來,最有名的,應是江長文與謝玲玲合演「一縷相思情」(1977)、「愛在夕陽下」(1978),前者劇情敘述一對閃電結婚的年輕人,生下兒子後離婚,思念總在分手後,結局當然復合。「愛在夕陽下」(1978)則是敘述富家子為愛情拋棄優渥生活,與相愛的人自食其力,不過,結局是悲劇,女主角不顧自己有先天性心臟病,冒死為男主角生下一個女兒,猶記最後一集,男主角江長文在病床前抱著已經死亡女主角謝玲玲大哭,傷心欲絕。 1970年代,江長文與謝玲玲為著名螢光幕情侶,他倆搭配,通常都有鄧玨人、薛芳來合作,演小兒女的一定是鄔裕康、連晨帆。另外,江長文和楊惠姍、關勇演過一部連續劇「春歸路」,也是收視率超高,劇中江長文始終無法追到楊惠姍,因為演楊惠珊女兒的連晨帆,天天哭纏媽媽楊惠姍與爸爸關勇復合,不准江長文接近。 1980年代,江長文接戲漸少,1982年底,他在中視八點檔連續劇「花好春長在」成功演出反間諜,合演的有寇世勳、沈海蓉,原僅是一齣舊作重拍的年底墊檔戲(舊作名為「花好春常在」,重拍劇名改「常」字為「長」),沒想到收視告捷,製作人周遊再接再厲,1983年初,原班人馬推出續集「梅花特攻隊」,收視率仍是第一。但第一歸第一,演完「梅花特攻隊」,江長文沒繼續接戲,期間吳林林製作中視八點檔連續劇「牽情」(1985),傳出劇中方哲續一角,屬意江長文,但最後改由張佩華出任。 直到1986年7月,製作人林柏川居然能請動江長文演王凡,原本排定9月初上檔,每週二晚上9點半至11點「創作劇坊」時段播出,因拍攝不及,延至10月播出,中間為等待新劇完成,中視還重播7集「昨夜星辰」,亦即,比預定上檔時間,整整延遲7個星期。果然,慢工出細活,「揚子江風雲」編導演俱佳,行家出手,不同凡響。 惟「揚子江風雲」原本預定播出17集,因為收視大好,輿論亦給予高評價,故中途決定播岀12集,在1987年1月中旬先打住,同年一月底,過農曆小年夜時,還播出「揚子江風雲」特別節目,剪輯很多NG鏡頭,非常難得一見亦很有趣。幾個月後,製編團隊及主要演員胡錦、江長文,轉移陣地至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八點黃金檔,擴編演員陣容,增加寇世勳、宋岡陵、姜厚任,成另一齣獨立連續劇「長江一號」(1987)。 不幸的是,1986年「揚子江風雲」是經典佳話,1987年「長江一號」卻是大災難,味如嚼蠟,浪費一堆紅牌演員,乏善可陳,且大手筆搭配費玉清三首歌曲「我願隨你飛」、「問愁」、「最後一朵紅玫瑰」,作為片頭片尾及插曲,但詞曲深度及契合度,均不如「蘆花舟」之於「揚子江風雲」,令製作人林柏川後悔不好好拍完「揚子江風雲」17集,雖然,短短12集已是經典。 1987年底,演完製作方向錯誤的「長江一號」,江長文真的不再演戲了。想或許重心已完全轉至自己事業,何況,若沒有像「揚子江風雲」這樣好劇本、幕前幕後一流演員與技術,以及像「王凡」這樣戲份吃重成熟腳色,一般愛來愛去的劇情,甚至屈居拱月地位,實不值得改變正常作息,現身水銀燈下。 就像美國影星卡萊葛倫(cary grant)息影原因一樣,年歲大到已不適合再演談情說愛角色,而且影迷也不會喜歡看到他淪為配角(he had become too old to play the romantic lead, and he did not think his fans would want to see him playing supporting roles)。只不過,卡萊葛倫一直演到61歲才宣布退休,江長文不到40歲就息影,以男演員而言,應可再多演幾年小生的,只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與歸宿。 話說回來,有些好演員一輩子以演戲為職志,有些大明星予人一輩子懷念,可惜是,台灣電影及電視史曾有的珍貴影音與文明文化,因為不被細心重視,結果連回味機會都沒有,甚至因為史料不可考,連編年史都作不成,怎不令人惋惜,過往精彩,不僅一去不回,連痕跡都不存,唉!多年以後,誰還會在意,甚至知道這些逝去的美好呢?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