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傅達仁案 談狗仔也應有家教
2010/03/10 13:06:30瀏覽513|回應1|推薦1

檢驗名人並非壞事!不過,名人有很多種類,並非一體適用,能以同樣的標準來檢驗,這樣做容易違反比例原則,不僅爭議大,也易造成媒體與當事人兩敗俱傷的情況。就媒體對傅達仁案的報導手法來看,該媒體顯然深諳這箇中道理,故開頭便直述:「傅達仁去年才與老婆高調慶祝結婚40周年,卻被直擊與一熟女十指緊扣逛大街….」,巧妙地以此藉口規避掉可能引起的不當爭議,確有其聰明之處。

作者:鄭匡博2010/3/9 http://blog.udn.com/ad5897taipei  (網站轉載、引用本文,需註明作者出處,開放轉載文章各網站皆限用貳篇,且不得更動其內容與排序;本文僅供網友閱覽,不得用於教學、出版、重製及商業等相關行為)

檢驗名人並非壞事!在狗仔文化尚未興盛前,確有不少戴著偽善面具的人物,藉由收買、籠絡部分媒體,為其營造受公眾歡迎的良好形象,以矇蔽世人,並從中獲取名利。

成為名人,確能因此在社會上享用到許多一般人體會不到的資源;是故,媒體及公眾對其有所檢驗是合理的。然而,即便如此,媒體的採訪與報導也應有其適當的制約,而非恣意妄為.

第一、媒體報導是要還給公眾應有「知」的權利,而非對名人趕盡殺絕,不留餘地。

第二、媒體檢驗範圍,應與名人所標榜形象相關,如:標榜愛家、專情、清廉,則檢驗其是否有家暴、劈腿、貪污等情事。

以名人傅達仁疑似外遇案為例,傅為一資深專業體育主播,媒體應檢驗其是否以權威體育講評形象,公器私用,發表不當、不適言論,或代言不實產品等等。媒體是否有必要去檢驗一個退休已久體育主播的感情私事,則有爭議空間,因為傅達仁既非政治人物有誠信操守問題,需受社會高道德的檢驗;也非演藝人員,其感情私事屬於約定俗成,向為媒體報導之要項,為一半公開透明狀態。

事實上,名人有很多種類,並非一體適用,能以同樣的標準來檢驗,這樣做容易違反比例原則,不僅爭議大,也易造成媒體與當事人兩敗俱傷的情況。不過,就媒體對傅達仁案的報導手法來看,該媒體顯然深諳這箇中道理,故開頭便直述:「傅達仁去年才與老婆、也就是前國民黨立委雷倩的生母鄭貽(本名鄭正玨)高調慶祝結婚40周年,卻被直擊與一熟女十指緊扣逛大街….」,巧妙地以此藉口規避掉可能引起的不當爭議,確有其聰明之處。

故在此要奉勸一些非政治與演藝路線的名人,公私要分明;於公事所需,就自己專業部份,在媒體前當然可侃侃而談;於個人隱私,沒必要的就不要講了,免得日後被拿出來檢驗,自招禍端。

第三、媒體不應為刺激收視率或銷售量,蓄意挑釁、激怒,甚至刻意造假新聞來醜化名人。

養狗並不是壞事,但狗主人應訓練其成為有家教的寵物,而非打著「愛護動物」口號,縱容其愛犬,隨處便溺,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引發公眾對愛狗人士的反感,甚至集體的污名化。

同理,現今媒體狗仔雖扛著「新聞自由」旗號,卻時常過度侵犯他人隱私權利,是故,狗仔雖為記者之一族,但其社會評價與地位卻比一般記者要低下許多。

沒家教的狗,終成惡犬;有經過訓練,有家教的狗,不僅受人歡迎些,還能擔當守衛的任務。

希望媒體管理者能負起良知與應盡的社會責任,對旗下狗仔的新聞採訪樹立合理、適當的規範,讓狗仔記者發揮其正當的媒體社會監督功能,也讓世人對其有多一些的尊重。

參考新聞資料

傅達仁75精力旺 十指緊扣牽女逛街(自由時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06/78/21jvm.html

傅達仁退而不休 老嗆辣(自由時報)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06/78/21jvy.html

( 知識學習其他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5897taipei&aid=384088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yikt
2010/03/10 13:18

(淡癡尊者入酆都蒙諸神聖鈔傳玉曆轉授弟子勿迷道人廣行警世)
地藏王菩薩,在祂誕辰的那天,十殿閻王,和其他陰間的神明,都來合掌向祂參拜祝賀。

當時,十殿閻王,和其他陰間的神明,預定將地獄道中,種種惡處,借著有德行的人(淡癡尊者),引導他進入陰間,作實地的觀察。記載下來,完成玉歷寶鈔一書。回到陽間,廣泛傳播,普遍地勸化世人。

因果之事儒家有經書、注疏可供查考;在佛家來說,更是禁戒妄言。所以佛家重因果報應,自是不移之論;道家講至誠感應亦不外因果。凡此,全都有典籍為證。

人以心為主宰;心愈空,愈明慧;心愈空愈靈通。能如此,卻不好行善,厭棄惡行的人太少了。因此,深刻了解到:要維持社會的教化,免於衰微;挽回涼薄的風氣,莫如玉歷寶筏一書,最為至好,最為至善。

玉歷寶筏,看看這教化人間善惡是非的好書吧!
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471.htm

http://goodfaith2006.tripod.com/

http://blog.udn.com/salemanidea/383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