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代中國商人出現信佛熱現象
2009/01/09 15:07:55瀏覽325|回應0|推薦2

 集團資產規模約700億元人民幣,員工3萬餘人~中國四大航空企業之一的海航集團大廈,走進大堂正中央就可以看見一尊很大的木雕佛像,傳言海航所有工作人員的胸牌都是專門找名剎高僧開過光的。而海航董事長陳峰也喜歡閱讀佛家經典,他辦企業的宗旨「精進人生,造福眾生」就是從佛典中演繹而來。佛法教義推崇「慈」和「悲」,主張「自利、利他」。他每天用蠅頭小楷書寫心得體會,起名《參禪隨筆》。陳峰自己說過,每到夜深人靜,便參禪入定,遁入空靈。他說自己是「晚上出世、白天入世」。不過白天他也喜歡盤腿打坐,有海航人士透露,甚至在飛機上也不例外。而日常,陳峰也經常會找同事們與自己一塊打坐。

   鳳凰衛視董事長劉長樂也是個著名的佛商,路過有佛寺的地方他都要禮拜,功德箱前總要捐些錢。他曾投資創立了一個佛教文化數據庫,用電腦把所有佛教文化的信息儲存起來。此舉曾得到了中國佛協會會長趙樸初的讚譽。

   在青島雙星總部,意想不到的是迎面矗立著一尊大彌勒佛像。面對各界的好奇雙星集團總裁汪海是這樣解釋的:讓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都能為雙星所吸納。雙星的員工大多來自於落後地區,文化水平不高,他們到工廠就是打工賺錢,還不太容易接受「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之類的教育。所以汪海就提出「幹好產品質量就是最大的行善積德」,一下子把企業領導與員工的心願統一起來了,雙星產品合格率達到99.99%以上。他還說:「佛教裡蘊藏著優秀的思想文化,如它提倡的道德、覺悟、敬業等精神就很適用於現代企業管理。佛教宣揚的『普度眾生』與我們提倡的『為人民服務』有共通之處。

   商人信佛學佛,這絕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為數不少的企業家有著宗教信仰或者對宗教文化感興趣,他們或虔誠信仰,或以之修身,或用之企業經營,且大多成績斐然。

                    在商業經營和佛教理念之間,究竟存在著怎樣的一種需求和關聯?

                                        信佛的緣由

    香港佛教聯合會常務董事楊釗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作為上市公司旭日集團的董事長,他在馳騁於商界的同時,大力支持許多佛教活動。對於辦企業,他顯得輕描淡寫,未有多提,卻很樂意與記者分享自己皈依佛教的心路歷程以及多年來平和與富足的精神收穫。因為年輕時的勤奮努力與經營牛仔褲生意有道,楊釗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贏得「褲王」美譽。那時才二十多歲,事業有成,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然而,對人生旅途的迷惘感即隨之而來。楊釗坦言,若以金錢衡量物質生活,那時所擁有的財富夠一家人受用一世。但是,人來到世上是否只為有三餐一宿的溫飽生活?若是繼續賺更多的財富,求取更大的名和利,真正能用到自己的身上的又有多少?辛苦工作,勞心勞力又勞神的目的是什麼?在他事業開始有成就的時候,他就不斷地在思考這些問題,並且試圖從身邊的親友中尋求答案,有人建議他嘗試從宗教信仰中去追尋答案。

 

   「我用了數年時間去瞭解各主要宗教的教義精神」,有一次,虔誠信佛的叔父給了他兩本闡論佛教教義的專著——《佛教真面目》及《佛教要論》,在用心閱讀後,他從中領悟到佛家度一切眾生,幫助眾生去除煩惱的慈悲心。「繼續賺取更多的財富或許對自己並不需要,但還有許多人有需要,我可以更好地利用金錢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年輕的楊釗從佛家教義中悟出助人為善,感受到佛陀發願普度眾生的慈悲心。「既然我有助人的微力,何不以己之力幫助別人?」

   隨著對佛家思想,佛教精神的認識及體會日深,楊釗將度人向善,助人即助己的理論付諸實踐,成為自己的人生信仰,亦成為他豐足的精神財富。他於1981年正式皈依佛門,並大力支持香港佛教界的許多慈善活動,例如醫院、學校、老人院等。「眾生平等,就不應該有鬥爭,佛教最重因果,不斷爭鬥之下,只會應了中國先賢總結出的言簡意賅的那句老話:冤冤相報何時了。」他從自己的體會出發,不同人鬥爭,首先不要自己同自己鬥爭,才能達到內心平和,不會時時對週遭環境不滿意:一切從平和出發,自然能創造出和平的生活環境。

   楊釗的兄弟楊勳也信仰佛教,楊勳是真維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旭升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國內的一些品牌長期以來只注重經濟效益,忽略了社會效益問題,這是需要調整的。」

   真維斯有限公司與其他名牌企業不同之處很明顯的是不做廣告,而是進行社會公益活動、捐助慈善事業等以回饋社會。楊勳認為這些活動收到了許多意外的效果,對於真維斯這個品牌效應產生了很大作用。當然,這些做法與他的個人信仰是有極大關係的。楊勳14年前就皈依佛門,成為佛教徒,堅持不吃肉食。他相信因果報應,所以積極從事慈善活動,也對運氣這類東西有特別的感觸。楊勳與現代很多企業家對佛的信仰是不同的。由於功利思想在市場經濟中的極大發展,很多企業家抱著守財的觀念,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面對宗教。他們也拜神求佛,但只是將此作為工具,而沒有從內心接受佛法理念。

                                    佛教理念與企業經營

   現代人喜歡把商場比作戰場。既是戰場,必定硝煙瀰漫,你死我活。於是,整天與人勾心鬥角,學狡猾、鬥心眼、使毒計。倘若長期處在這種高壓環境中,必然心情緊張、疲勞、煩躁,哪裡還能享受生命內在的自在、喜悅和安祥?如此引申開來,不僅商場如戰場,更有情場如戰場、考學如戰場、晉陞如戰場……人世間,豈不是處處戰火紛飛,永無寧日?

   以商場如戰場的心態來經商,不論客觀上是賺錢還是虧本,都絕不能算作贏家。因為他已把人生本應享有的自在、喜悅、安祥輸了進去。而這個成本,是我們賺回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的。就像我們把一生享用不盡的自家寶藏投資出去,卻只換得剛夠十年、一年使用的衣食,值得嗎?所以,我們不要只看自己眼前得到了什麼,還要看自己為此失去了什麼。切莫在不經意間,做了人生最大的輸家。就像明珠彈雀那樣,在得到麻雀後,才知道,自己失去的價值,遠遠超過所得的這一點點。

 

   如果經商賺錢不能增加人生的幸福感,那賺到的錢又有什麼用呢?錢可以買到衣食,但買不到滿足;錢可以買到藥品,但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娛樂,但買不到快樂;錢可以買到環境,但買不到欣賞、享受環境的心情。在這個世間,凡是錢可以買到的一切,無論多麼昂貴,都是有價的,也是無法永遠擁有的。我們一無所有地來到世間,幾十年後,還是兩手空空地離去。在此過程中得到的一切,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哪一樣,是我們可以帶到來生的?唯有那些無法買到的,才是人生最可珍貴的無價之寶,是任何人無法從我們身上奪走,也無法直接給予的無價之寶。

 

   無論經營什麼企業,都可以在利益自己的同時,利益他人,利益社會。事實上,也唯有切合社會民眾的實際需求,企業才有不斷生長的空間和土壤。這種需求越長久、越穩定,企業的生命力才能越旺盛。作為一個企業,如果真正將這種需求放在首位,本著與眾生廣結善緣的宗旨,同時在技術質量上嚴格把關,那麼,即使不去有心競爭,也必定能將企業辦好,也必定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佛法認為,世間一切都離不開因緣因果的法則。有好的因,必有好的果;有真心的付出,必有豐厚的回報。同樣,若以商場如戰場的心態去經營。這個因,也必定使我們四面樹敵,處處碰壁,陷入爭鬥不休乃至互相殘殺的戰場。即使在爭鬥中暫時領先,也很可能為自己樹立了更多的競爭對手,更要時時面臨潛在的威脅,不敢有一刻放鬆。那樣的人生,何其辛苦?

   那麼,佛法又能為企業經營者帶來什麼樣的啟迪呢?首先,佛法能幫助我們認識到,什麼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明確這一目標,所做的一切,才會使我們逐步接近這個目標,最終心想事成。如果定位錯誤,無論怎麼努力,幸福都在遙遙的彼岸,可望而不可即。

   其次,佛法能幫助我們調整心態,以放鬆、從容而又健康的精神面貌面對各種機遇,迎接各種挑戰。對於多數人來說,往往會因定力不夠而被環境變化所左右,遇上小小挫折便亂了方寸。在商場上,如果不具備處變不亂的心理素質,即使創業成功,也很難堅持下去,使企業保持長久的生命力。事實上,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因為缺乏心理素質而一敗塗地者,早已不在少數。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才能、技術、資金、機遇一樣,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這也是各類禪修中心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得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國內的教界、學界也開始舉辦面向企業家的禪修班、人文班,使他們通過這種全新的充電方式,全面加強人文素養和心理素質。在充實自己的同時,從容應對外境,在變化的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其三,佛法能幫助我們找到自身定位。一個明確自身定位的人,才能自尊自愛、自強不息。否則,往往會在幻想中蹉跎時光,在潮流中迷失方向。我們能夠在人生道路上立定腳跟,就不會因小本經營而自卑失落,也會不因身家億萬而不可一世,更不會因奢侈腐化而導致樂極生悲的結局。雖然各人因福報、機會等種種因緣而有不同的生活境遇,但只要我們找到自身定位,無論做什麼,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成功,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幸福。

   其四,佛法能幫助我們正確處理人際關係。對內,可使企業內部團結合作,具有活力。對外,可將競爭對手轉化為激勵自己上進的善知識,而非潛在或公開的敵人。同時,以真誠守信的品格在客戶和同行中樹立良好信譽,不斷贏得信任。倘能做到這幾點,那麼,無論在內部還是外部,都不可能出現阻礙事業發展的阻力,正所謂「得道多助」,「仁者無敵」。當企業經營進入這種良性循環後,不僅事業能夠穩步發展,生活也能自在、喜悅、安詳,就不會顧此失彼,因為工作而影響生活質量。

   學佛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有許多人,學佛僅僅是為了保平安、保發財、保健康,帶著這種目的來學佛的人為數不少。還有的擺上幾個水果就開始跟佛談一大堆的條件,做交易似的。

   我們可以看到,生活中有那麼一些人,平時也念佛,也誦經,寺院裡有活動也願意參加,似乎也是在學佛,可是他的人生、他的品行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這是沒有將學佛和自己的人生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學佛和做人嚴重脫節。這樣的情況,目前來說還是比較普遍的。也許有的人會問:學佛有什麼好處嗎?可以給我們變出一台電視機來嗎?可以給我們變出一幢房子來嗎?物質條件的改善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即便擁有再多,也不可能解決人生的痛苦和煩惱。

   而學佛的意義正在於此:佛法可以給我們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念,依法修行能使我們培養健康的心態。所以說,佛法是心靈的智慧,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的方法。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25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