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大棄教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2023/12/13 16:56:51瀏覽73|回應0|推薦0
美國「大棄教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約翰·斯通斯特里特、G·肖恩·莫里斯


尼采在《快樂的科學》中講述了「狂人的寓言」。”其中,一個瘋子在清晨點起燈籠,跑到市場上,宣稱:“上帝死了。”尼采的觀點是,儘管啟蒙運動哲學家接受了無神論,但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其巨大的意義。因此,尼采透過狂人的咆哮告訴他們,當他衝進教堂建築並問道:“如果它們不是上帝的墳墓和墳墓,那麼現在這些教堂到底是什麼?” 


在2023年的美國,即使對於我們這些知道上帝還活著並且安然無恙的人來說,最後一個問題也讓人感到不安。美國教會成員佔人口的比例目前處於歷史最低水準——在21世紀下降了 20 多個百分點。  


多年來,這項統計數據主要歸因於主流新教(即基督教)的衰落,新教曾經是美國生活的主導力量,現在卻成了日漸衰弱的自由神學的臨終關懷。然而,最近有消息稱,美國最大的新教教派美南浸信會 去年失去了 50萬名成員,這清楚地表明,衰落不再只是一個主要問題。  


福音派教徒佔總人口的比例已經下降到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水平,而無宗教信仰的人則增加到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統計學家瑞安·伯格 (Ryan Burge) 是一位統計學家,也是即將出版的《大洗禮》一書的合著者,他將教堂長椅的清空和無黨派人士的興起稱為“過去30 年來美國社會最重大的轉變」。 


由於大多數美國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的原因,這一點意義重大。就像尼采寓言中的人們一樣,世俗觀察家可能會對美國的「偉大的去教會化」不屑一顧,甚至慶祝。但從統計數據來看,一個宗教信仰較少的社會是一個更糟糕的居住地。 正如傑克·米多爾(Jake Meador)在 《大西洋月刊》對“大洗禮” 的評論中所寫的那樣 ~信仰,特別是 基督教信仰弊病,是使美國變得更不健康、更不仁慈、更少聯繫的宗教


《大棄教會》的作者認為,人們對教會的期望較低,加上人們普遍接受的個人主義假設,導致越來越少的美國人抽出時間去教會。如果基督教只是一種愛好或每週一次的鼓舞士氣的談話,旨在增強心理健康或職業成功,那麼我們可以在 YouTube 或 Spotify 上找到更好的東西。為什麼每週都要抽出時間去這種類型的教會? 


但如果基督教是一種生活方式、它的全部意義呢?如果它要求我們效忠怎麼辦?如果跟隨基督會重新調整我們的優先事項和追求、我們的信仰和我們的行為──包括職業、家庭,甚至個人身分嗎? 


我們社會中的其他一切都將我們的目光引向內心,關注我們自己、我們的感受、我們的優先事項和我們的問題——就好像每個人都是他或她自己的宇宙的中心。接受甚至參與這種偶像崇拜的教會可能會導致數百萬人遠離基督教,不是要求他們提供一切,而是不要求他們什麼。  


那些對美國教會的衰落感到高興或漠不關心的人開始看到沒有基督教影響的美國會是什麼樣子。它可能而且將會變得更好。2000年來,教堂的建造和充滿是對超然上帝的認識和敬畏,而不是有益的社會計劃。如果這項主張的重要性被遺忘,甚至被掩蓋,我們的教堂確實會成為墳墓——但不是為上帝而建的墳墓,因為上帝永遠活著並統治著。它們將成為一個曾經根深蒂固但不再是基督教國家的浪費遺產的紀念碑。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8015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