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近500名無神論與不可知論者著名科學家名單
2023/04/12 21:10:19瀏覽185|回應0|推薦0
近500名無神論與不可知論者著名科學家名單


Scott Aaronson (1981–):美國理論計算機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員。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計算和計算複雜性理論。[1]

恩斯特·阿貝(1840-1905):德國物理學家、驗光師、企業家和社會改革家。他與奧托肖特和卡爾蔡司一起奠定了現代光學的基礎。阿貝開發了許多光學儀器。他是德國研究顯微鏡、天文望遠鏡、天文館和其他光學系統製造商Carl Zeiss AG的共同所有人。[2]

Fay Ajzenberg-Selove(1926-2012):美國核物理學家,因其在輕元素核光譜方面的實驗工作以及對輕原子核能級的年度回顧而聞名。她是 2007 年國家科學獎章的獲得者。[3]

讓·勒朗·達朗貝爾(1717-1783):法國數學家、機械師、物理學家、哲學家和音樂理論家。他還與《百科全書》的丹尼斯·狄德羅 (Denis Diderot)共同編輯。[4] [5]

Zhores Alferov(1930-2019):白俄羅斯、蘇聯和俄羅斯的物理學家,他們為現代異質結構物理學和電子學的創造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是異質晶體管的發明者和200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共同獲得者(與Herbert Kroemer和Jack Kilby)。[6]

Hannes Alfvén (1908–1995):瑞典電氣工程師和等離子體物理學家。他因在磁流體動力學(MHD)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7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以描述現在稱為阿爾文波的 MHD 波類而聞名。[7] [8] [9] [10]

Jim Al-Khalili OBE (1962–):伊拉克出生的英國量子物理學家、作家和科學傳播者。他是薩里大學 (University of Surrey)的理論物理學教授和公眾科學參與主席[11]

Philip W. Anderson(1923-2020):美國物理學家。他是197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之一。安德森在局域化、反鐵磁性和高溫超導等理論方面做出了貢獻。[12]

Jacob Appelbaum (1983–):美國計算機安全研究員和黑客。他是Tor 項目的核心成員。[13]

弗朗索瓦·阿拉戈(1786-1853):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政治家。[14]

Svante Arrhenius(1859-1927):瑞典科學家和第一位瑞典諾貝爾獎獲得者。[15] [16]

Abhay Ashtekar (1949–):印度理論物理學家。作為Ashtekar變量的創造者,他是圈量子引力及其子場圈量子宇宙學的奠基人之一。[17]

Larned B. Asprey(1919-2005 年):美國化學家,以其在錒系元素、鑭系元素、稀土和氟化學方面的工作以及他在曼哈頓計劃和後來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對核化學的貢獻而聞名。[18] [不完整的簡短引用]

Peter Atkins (1940– ):英國 量子化學家,英國牛津大學林肯學院化學教授。[19]

斯科特·阿特蘭 (Scott Atran ) (1952–):美法文化人類學家,巴黎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人類學研究名譽主任,密歇根大學研究教授,以及ARTIS International和藝術中心的聯合創始人解決牛津大學的棘手衝突。[20]

Julius Axelrod(1912-2004 年):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 生物化學家,因其在兒茶酚胺 神經遞質的釋放和再攝取方面的工作以及對了解松果體及其在睡眠-覺醒週期中如何調節的重要貢獻而聞名。[21]


Sir Edward Battersby Bailey FRS (1881-1965):英國地質學家,英國地質調查局局長。[22]

Gregory Bateson(1904-1980):英國人類學家、社會科學家、語言學家、視覺人類學家、符號學家和控制論學家,他的工作涉及許多其他領域。[23]

Sir Patrick Bateson FRS (1938–2017):英國生物學家和科普作家,劍橋大學動物行為學名譽教授和倫敦動物學會主席。[24]

William Bateson (1861–1926):英國遺傳學家,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院士,最終成為碩士。他是第一個使用“遺傳學”一詞來描述遺傳學和生物遺傳學的人,也是重新發現Gregor Mendel思想後的主要推廣者。[25]

George Beadle (1903-1989):遺傳學領域的美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1958 年與Edward Tatum一起發現基因在調節細胞內生化事件中的作用。[26]

約翰·斯圖爾特·貝爾 FRS (1928–1990):愛爾蘭物理學家。以發現貝爾定理而聞名。[27] [28]

理查德·E·貝爾曼(Richard E. Bellman,1920-1984 年):美國應用數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在 1953 年發明的動態規劃,以及在其他數學領域的其他重要貢獻。[29]

Charles H. Bennett (1943–):美國物理學家、信息理論家和IBM Research的 IBM Fellow 。他以在量子密碼學、量子隱形傳態方面的工作而聞名,並且是現代量子信息理論的奠基人之一。[30]

約翰德斯蒙德伯納爾(1901-1971):英國生物物理學家。以在分子生物學領域開創性的X 射線晶體學而聞名。[31]

蒂姆·伯納斯·李 (Tim Berners-Lee )(1955 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最著名的是萬維網的發明者。[32]

Marcellin Berthelot (1827–1907):法國化學家和政治家,以Thomsen-Berthelot熱化學原理而聞名。他從無機物中合成了許多有機物,推翻了生命論。[33] [34]

克勞德·路易斯·貝托萊( Claude Louis Berthollet,1748-1822):法國化學家。[35]

Hans Bethe (1906–2005):德裔美國 核物理學家,因在恆星核合成理論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36]作為多才多藝的理論物理學家,貝特還對量子電動力學、核物理學、固態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二戰期間,他是洛斯阿拉莫斯秘密實驗室理論部的負責人,該實驗室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在那裡,他在計算臨界質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的武器,並對三位一體試驗和投在日本長崎的“胖子”武器中使用的內爆方法進行了理論研究。[37]

Norman Bethune (1890–1939):加拿大醫生和醫學創新者。[38]

Patrick Blackett OM , CH , FRS (1897–1974):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實驗 物理學家,以其在雲室、宇宙射線和古地磁學方面的工作而聞名。[39]

Colin Blakemore(1944-2022):英國神經生物學家,專攻視覺和大腦發育,倫敦大學高等研究院神經科學與哲學教授,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名譽教授。[40]

克里斯蒂安·玻爾(1855–1911):丹麥醫師;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 尼爾斯·玻爾以及數學家哈拉爾德·玻爾的父親;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Aage Bohr的祖父。克里斯蒂安·玻爾以表徵呼吸死腔和描述玻爾效應而聞名。[41]

尼爾斯·玻爾(1885-1962):丹麥物理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對理解原子結構和量子力學的基礎性貢獻,為此他於 1922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42] [43] [44] [45] [46] [47] [48] [49]

Hermann Bondi KCB爵士,FRS(1919-2005):英奧數學家和宇宙學家,以共同發展宇宙穩態理論和對廣義相對論的重要貢獻而聞名。[50] [51]

Paul D. Boyer(1918-2018):美國生物化學家,199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52]

Sydney Brenner(1927-2019):南非 分子生物學家和 2002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與Bob Horvitz和John Sulston分享。Brenner 在英國劍橋的醫學研究委員會(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工作期間,對遺傳密碼和其他分子生物學領域的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53]

Calvin Bridges (1889–1938):美國遺傳學家,尤其以其在果蠅遺傳學方面的工作而聞名。[54]

珀西·威廉姆斯·布里奇曼(Percy Williams Bridgman,1882–1961):美國物理學家,因在高壓物理學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4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55] [56] [57]

路易斯·德布羅意( Louis de Broglie ,1892-1987):法國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作出開創性貢獻, 192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58] [59]

Ruth Mack Brunswick (1897–1946):美國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密友和合作者。[60]

Mario Bunge (1919–2020):阿根廷-加拿大 哲學家和物理學家。他的哲學著作結合了科學實在論、系統論、唯物論、湧現論和其他原則。[61]

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 FRS FAA FRSNZ (1899–1985):澳大利亞病毒學家,以其對免疫學的貢獻而聞名。他因預測獲得性免疫耐受而於 1960 年獲得諾貝爾獎,並以發展克隆選擇理論而聞名。[62]

Geoffrey Burnstock (1929–2020):澳大利亞神經生物學家, UCL 醫學院自主神經科學中心主任。他以創造嘌呤能信號這一術語而聞名,這是他在 1970 年代發現的。他在發現 ATP 作為神經遞質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63] [64]


Robert Cailliau(1947 年–):比利時信息學工程師和計算機科學家,與 Tim Berners-Lee 爵士一起開發了萬維網。[65]

Sir Paul Callaghan GNZM FRS FRSNZ (1947–2012):新西蘭物理學家,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麥克迪爾米德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所創始所長,擔任艾倫·麥克迪爾米德物理科學教授,並任該研究所所長國際磁共振協會。[66]

Sean B. Carroll (1960–):美國進化發育生物學家、作家、教育家和執行製片人。他是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 Allan Wilson 教授。[67]

Sean M. Carroll (1966–):美國宇宙學家和理論物理學家,專門研究暗能量和廣義相對論。[68]

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 Cattell,1905-1998):英國和美國心理學家,以對內省心理結構的心理測量研究和對經驗心理學許多領域的探索而聞名。卡特爾撰寫、合著或編輯了近 60 本學術書籍、500 多篇研究文章以及 30 多項標準化心理測量測試、問捲和評級量表,是 20 世紀最富有成效但也備受爭議的心理學家之一。[69]

詹姆斯查德威克(1891-1974):英國物理學家。他因發現中子而獲得193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70]

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印度裔美國 天體物理學家,以其在恆星結構和演化方面的理論工作而聞名。198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71] [72] [73]

Georges Charpak (1924-2010):法國物理學家, 199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74] [75]

Boris Chertok(1912-2011):著名的蘇聯和俄羅斯 火箭設計師,負責許多彈道導彈和航天器的控制系統。他是四卷本《火箭與人》一書的作者,該書是有關蘇聯太空計劃歷史的權威信息來源。[76]

William Kingdon Clifford FRS (1845-1879):英國數學家和哲學家,幾何代數的共同介紹者,第一個提出引力可能是潛在幾何學的表現,以及“思想東西”這個表達的創造者。[77]

Samuel T. Cohen(1921-2010):美國物理學家,發明了W70彈頭,通常被認為是中子彈之父。[78]

John Horton Conway (1937–2020):英國數學家,活躍於有限群論、結論、數論、組合博弈論和編碼論。他以發明稱為康威生命遊戲的元胞自動機而聞名。[79]

Sir John Cornforth FRS , FAA (1917–2013):澳大利亞-英國化學家,因在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方面的工作而於 1975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80]

Jan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1929):波蘭語言學家和斯拉夫人,最著名的是他的音位和語音交替理論。[81]

Jerry Coyne (1949–):美國 進化生物學家和教授,以其關於進化的書籍和對智能設計辯論的評論而聞名。[82]

Francis Crick (1916–2004):英國分子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作為 1953 年DNA分子結構的共同發現者之一而聞名。他於 1962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83 ] [ 84] [85] [86] [87 ] [ 88 ] [89]

George Washington Crile (1864–1943):美國外科醫生。Crile 現在被正式公認為第一位成功進行直接輸血的外科醫生。[90]

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法國物理學家,晶體學、磁學、壓電學和放射性學的先驅,諾貝爾獎獲得者。1903 年,他與妻子瑪麗·居里和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對亨利·貝克勒爾教授發現的輻射現象的聯合研究所做出的非凡貢獻”。[91]


Sir Howard Dalton FRS (1944–2008):英國微生物學家, 2002 年 3 月至 2007 年 9 月擔任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首席科學顧問。 [92]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英國 進化生物學家,模因概念的創造者;直言不諱的無神論者和科學普及者,《上帝錯覺》的作者和理查德道金斯理性與科學基金會的創始人。[93]

Christian de Duve (1917–2013):比利時細胞學家和生物化學家。他偶然發現了兩種細胞器,即過氧化物酶體和溶酶體,為此他與阿爾伯特·克勞德和喬治·E·帕拉德分享了 197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組織”) . 除了發現和命名過氧化物酶體和溶酶體外,他還在 1963 年一次創造了科學術語“自噬”、“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94] [95] [96] [97]

Wander Johannes de Haas (1878–1960):荷蘭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最著名的是Shubnikov–de Haas 效應、de Haas–van Alphen 效應和Einstein–de Haas 效應。[98]

Augustus De Morgan(1806-1871):英國數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制定了德摩根定律並引入了數學歸納法一詞,使其思想更加嚴謹。[99] [100] [101]

Arnaud Denjoy (1884-1974):法國數學家,因其對調和分析和微分方程的貢獻而聞名。[102]

David Deutsch (1953–):以色列-英國 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家。他開創了量子計算領域,成為第一個為量子圖靈機制定描述的人,並指定了一種設計用於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的算法。[103]

威廉·德弗 (William G. Dever) (1933–):美國 考古學家,專攻聖經時代以色列和近東的歷史。[104]

Jared Diamond (1937–):美國地理學家、歷史學家和作家,以其科普書籍而聞名。[105]

保羅·狄拉克(Paul Dirac,1902-1984):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預言反物質的存在, 193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06] [107] [108] [109] [110] ] [111]

Carl Djerassi(1923-2015 年):生於奧地利的保加利亞裔美國化學家、小說家和劇作家,以其對口服避孕藥開發的貢獻而聞名。他還開發了Pyribenzamine(tripelennamine),這是他的第一項專利,也是最早的商業抗組胺藥之一[112]

Emil du Bois-Reymond(1818-1896):德國醫師和生理學家,神經動作電位的發現者,實驗電生理學之父。[113]

Eugene Dynkin(1924-2014):蘇聯和美國數學家。他在概率和代數領域做出了貢獻,尤其是半單 李群、李代數和馬爾可夫過程。Dynkin圖、Dynkin 系統和Dynkin 引理均以他的名字命名。【114】


Paul Ehrenfest(1880-1933):奧地利和荷蘭 理論物理學家,他對統計力學領域及其與量子力學的關係做出了重大貢獻,包括相變理論和Ehrenfest 定理。[115] [116]

Albert Ellis(1913-2007):美國心理學家,他於 1955 年開發了理性情緒行為療法。[117]

Paul Erdős (1913–1996):匈牙利 數學家。他發表的論文比歷史上任何其他數學家都多,與數百名合作者一起工作。他研究組合數學、圖論、數論、經典分析、近似論、集合論和概率論等問題。[118]

丹尼爾·埃弗雷特(Daniel Everett,1951 年–):美國語言人類學家和作家,以研究亞馬遜盆地的皮拉罕人及其語言而聞名。[119]

Hugh Everett III (1930–1982):美國物理學家,他首先提出了量子物理學的多世界解釋(MWI) ,他稱之為“相對狀態”公式。[120]

漢斯·艾森克(Hans Eysenck, 1916–1997):德國心理學家和作家,他在智力和人格方面的研究最為人所熟知,儘管他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他是《人格與個體差異》雜誌的創始編輯,著有約 80 本書和 1600 多篇期刊文章。[121]


古斯塔夫·費希納(1801-1887):德國實驗心理學家。實驗心理學的早期先驅,心理物理學的奠基人。[122]

Leon Festinger(1919-1989):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以其認知失調理論而聞名。[123]

理查德·費曼 (Richard Feynman) (1918–1988):美國理論物理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在重整化量子電動力學(QED) 方面的工作和他的量子力學路徑積分公式。196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24] [125] [126]

歐文·芬克爾 (Irving Finkel ) (1951–):英國 語言學家、亞述學家和大英博物館中東部古美索不達米亞文字、語言和文化的助理保管員,他專門研究古美索不達米亞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銘文。[127] [128]

Sir Raymond Firth CNZM,FBA(1901-2002):新西蘭民族學家,被認為單槍匹馬創造了英國經濟人類學的一種形式。[129]

Helen Fisher (1945–):美國 生物人類學家,羅格斯大學人類進化研究中心成員。[130]

詹姆斯·弗蘭克(James Franck,1882-1964):德國物理學家。192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31]

Carlos Frenk(1951-):墨西哥裔英國宇宙學家和杜倫大學基礎物理學奧格登教授,主要興趣在宇宙學領域,研究星系形成和宇宙結構形成的計算機模擬。[13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被稱為精神分析之父的奧地利神經學家。[133]

杰羅姆·艾薩克·弗里德曼(Jerome Isaac Friedman,1930 年–):美國物理學家,與亨利·肯德爾 (Henry Kendall ) 和理查德·泰勒 ( Richard Taylor)一起獲得 199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後來被稱為夸克的質子的內部結構。【134】

Christer Fuglesang (1957–):瑞典 宇航員和物理學家。[135]


喬治·伽莫夫(1904-1968):俄羅斯出生的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勒梅特大爆炸理論的早期倡導者和開發者。[136] [137] [138] [139]

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2-1850):法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他以兩項與氣體有關的定律而聞名。[需要引用]

Ivar Giaever(1929 年–):挪威裔美國物理學家,1973 年與Leo Esaki和Brian Josephson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以表彰他們在固體隧道現象方面的發現”。Giaever 是倫斯勒理工學院的名譽教授、奧斯陸大學的特聘教授和應用生物物理學會主席。[140]

Sheldon Glashow(1932-):美國理論物理學家。他因對電弱統一理論的貢獻與史蒂文溫伯格和阿卜杜斯薩拉姆分享了 197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41]

卡米洛·高爾基(1843-1926):意大利 醫師、生物學家、病理學家、科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解剖學和生理學中的一些結構和現像以他的名字命名,包括高爾基體、高爾基腱器官和高爾基腱反射。他被公認為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神經科學家和生物學家。[142] [143]

Herb Grosch (1918–2010):加拿大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也許最著名的是他在 1950 年制定的Grosch 定律。 [144]

戴維·格羅斯(David Gross,1941-):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和弦理論家,因共同發現漸近自由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45] [146] [147]


Jacques Hadamard(1865-1963):法國數學家,在數論、复函數論、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148]

Jonathan Haidt (約 1964 年–):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專注於不同文化中道德的心理基礎,著有《幸福假設》。[149]

JBS Haldane (1892–1964):英國博學者,以其在生理學、遺傳學和進化生物學方面的著作而聞名。他還是一位數學家,為印度的統計和生物統計學教育做出了創新貢獻。霍爾丹也是第一個在X 染色體上構建血友病和色盲人類基因圖譜的人,他是最早設想自然發生的人之一。[150]

艾倫·黑爾(Alan Hale,1958-):美國職業天文學家,與人共同發現了海爾-波普彗星,專門研究類日恆星和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業餘愛好是彗星和近地小行星。[151]

詹姆斯·霍爾爵士(1761-1832):蘇格蘭地質學家和化學家,愛丁堡皇家學會主席和蘇格蘭啟蒙運動的領軍人物。[152]

G. Stanley Hall (1846–1924):美國 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的先驅。他的興趣集中在兒童發展和進化論上。霍爾是美國心理學會的第一任主席和克拉克大學的第一任校長。[153]

Beverly Halstead (1933–1991):英國古生物學家和科學普及者。【154】

Gerhard Armauer Hansen(1841-1912 年):挪威醫生,因 1873 年將麻風分枝桿菌鑑定為麻風病的病原體而被人們銘記。[155] [156]

GH Hardy(1877-1947):傑出的英國 數學家,以其在數論和數學分析方面的成就而聞名。[157] [158]

Herbert A. Hauptman (1917–2011):美國數學家。1985年與杰羅姆·卡爾一起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59]

斯蒂芬霍金(1942-2018):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作家,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160]

Ewald Hering(1834-1918):德國 生理學家,對色覺、雙眼知覺和眼球運動進行了大量研究。他於1892年提出對手色理論。[161] [162]

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1929-):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狄拉克獎章和獎金獲得者,以預言存在一種新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而聞名,希格斯玻色子綽號“上帝粒子”。[163] 201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爾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1937-):美國理論化學家,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64】

Lancelot Hogben(1895-1975 年):英國實驗動物學家和醫學統計學家,現在以其普及科學、數學和語言的書籍而聞名。【165】

Brigid Hogan FRS (1943–):英國發育生物學家,因其對乾細胞研究和轉基因技術的貢獻而聞名。她是杜克大學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喬治·巴特·蓋勒教授和細胞生物學系主任,以及杜克大學乾細胞項目的主任。【166】

Fred Hollows (1929–1993):新西蘭和澳大利亞 眼科醫生。他因在澳大利亞和許多其他國家為無數人恢復視力所做的工作而聞名。【167】

弗雷德·霍伊爾 (Fred Hoyle ) (1915–2001):英國天文學家主要因其對恆星核合成理論的貢獻以及他在其他宇宙學和科學問題上經常引起爭議的立場而聞名——尤其是他拒絕“大爆炸”理論,這個術語最初是由他在 BBC 電台。【168】

尼古拉斯·漢弗萊 (Nicholas Humphrey ) (1943–):英國 神經心理學家,從達爾文主義的角度研究意識和對超自然現象的信仰,以及對馬基雅維利智能理論的靈長類動物學研究。【169】

Sir Julian Huxley FRS (1887-1975):英國進化生物學家,20世紀中葉進化綜合論的領軍人物,倫敦動物學會秘書(1935-194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任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始成員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170]

I

Saiful Islam(1963-):英國 材料化學家,巴斯大學材料化學教授,英國皇家學會沃爾夫森研究優異獎獲得者。[171]


John Hughlings Jackson FRS (1835–1911):英國神經學家。他以對癲癇症的研究而聞名。傑克遜是重要的大腦雜誌的創始人之一,該雜誌致力於實驗和臨床神經學之間的相互作用(今天仍在出版)。[172] [173]

François Jacob (1920-2013 ):法國 生物學家,與Jacques Monod一起提出了通過轉錄反饋控制所有細胞中酶水平的想法。他與Jacques Monod和André Lwoff分享了 1965 年的諾貝爾醫學獎。[174]

唐納德·約翰森 (Donald Johanson )(1943 年–):美國古人類學家,因與伊夫·科本斯和莫里斯·泰布一起在埃塞俄比亞哈達爾的阿法爾三角地區發現了被稱為“露西”的南方古猿雌性古猿 化石而聞名。[175] [176]

Frédéric Joliot-Curie (1900–1958):法國 物理學家,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177] [178]

Irène Joliot-Curie (1897–1956):法國科學家。她是瑪麗·居里和皮埃爾·居里的女兒。她與丈夫弗雷德里克·約里奧-居里 ( Frédéric Joliot-Curie )於 1935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79] [180]

Steve Jones (1944–):威爾士 遺傳學家,倫敦大學學院遺傳學教授和生物學系主任,電視節目主持人和生物學,尤其是進化方面的獲獎作家;當代最著名的進化論通俗作家之一。[181] [182]

K

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 (1934–):以色列 心理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以其在判斷和決策心理學方面的工作而聞名。[183]

Paul Kammerer(1880-1926 年):奧地利生物學家,研究並提倡現已廢棄的拉馬克遺傳理論——生物體可以將其一生中獲得的特徵傳遞給後代的概念。[184] [185]

塞繆爾·卡林(Samuel Karlin,1924-2007):美國數學家。他在數學種群遺傳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86】

Grete Kellenberger-Gujer (1919–2011):瑞士分子生物學家,以發現DNA基因重組和限制性修飾系統而聞名。她是噬菌體基因分析的先驅,為分子生物學的早期發展做出了貢獻。[187]

阿爾弗雷德·金賽(Alfred Kinsey,1894-1956):美國生物學家、性學家、昆蟲學和動物學教授。[188]

梅蘭妮·克萊因 (Melanie Klein ) (1882–1960):出生於奧地利的英國精神分析學家,她為兒童設計了新穎的治療技術,影響了兒童心理學和當代精神分析。她是理論化對象關係理論的領先創新者。[189]

阿爾弗雷德·迪爾溫·諾克斯(Alfred Dillwyn Knox ,1884-1943):英國古典學者和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紙幣學家,也是一名密碼學家。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40 室密碼破譯小組的成員,他幫助解密了將美國捲入戰爭的齊默爾曼電報。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他加入了政府代碼和密碼學校(GCCS),並於 1939 年 7 月 25 日作為首席密碼學家參加了波蘭-法國-英國華沙會議,該會議揭示了波蘭自 1932 年 12 月以來的成就,在連續破解德國恩尼格瑪密碼 ,從而啟動了英國在布萊切利公園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Ultra行動。[190]

Damodar Kosambi (1907–1966):印度 數學家、統計學家、歷史學家和博學家,通過引入 Kosambi 的映射函數為遺傳學做出了貢獻。[191]

勞倫斯·克勞斯(Lawrence Krauss,1954-):美國 理論物理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教授,科學普及者。克勞斯定期在Beyond Belief和A​​theist Alliance International等無神論會議上發表演講。[192] [193]

Harold Kroto(1939-2016):1996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194]

雷·庫茲韋爾 (Ray Kurzweil , 1948–):美國發明家、未來學家和作家。他是多本關於健康、人工智能(AI)、超人類主義、技術奇點和未來主義的書籍的作者。[195]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對精神分析和哲學做出了突出貢獻,被稱為“自弗洛伊德以來最具爭議的精神分析學家”。[196]

約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1736–1813):意大利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對分析、數論以及經典和天體力學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197]

熱羅姆·拉朗德(1732-1807):法國天文學家和作家。[198]

Lev Landau(1908-1968):俄羅斯物理學家。他因發展超流數學理論而獲得 1962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9] [200] [201]

Alexander Langmuir(1910-1993):美國 流行病學家。他因創建流行病情報服務而聞名。[202]

Paul Lauterbur (1929-2007):美國化學家,2003 年與Peter Mansfield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的工作使磁共振成像(MRI) 的發展成為可能。[203]

理查德·利基 (Richard Leakey ) (1944–2022):肯尼亞古人類學家、環保主義者和政治家。[204]

Félix Le Dantec (1869–1917):法國生物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以他在細菌方面的研究而聞名。[205]

Leon M. Lederman(1922-2018):美國物理學家,與Melvin Schwartz和Jack Steinberger因對中微子的聯合研究獲得198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06]

讓-瑪麗·萊恩 ( Jean-Marie Lehn , 1939–):法國化學家。他與Donald Cram和Charles Pedersen一起獲得了 1987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207]

約翰·萊斯利爵士(1766-1832 年):蘇格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因其對熱的研究而廣為人知;他是第一個人工製造冰的人,也是第一個對毛細作用進行現代描述的人。[208]

Nikolai Lobachevsky (1792–1856):俄國數學家。以其在雙曲幾何方面的著作而聞名。[209] [210]

雅克·勒布(Jacques Loeb,1859-1924):德裔美國生理學家和生物學家。[211] [212]

H. Christopher Longuet-Higgins FRS (1923–2004):英國理論化學家和認知科學家。[213]


Paul MacCready (1925–2007):美國航空工程師。他是AeroVironment公司的創始人和獲得克雷默獎的人力飛機的設計者。【214】

恩斯特·馬赫(1838-1916):奧地利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以他對物理學的貢獻而聞名,例如馬赫數和衝擊波研究。[215] [216] [217]

Prasanta Chandra Mahalanobis FRS (1893–1972):印度科學家和應用統計學家。他最為人熟知的是馬氏距離,這是一種統計測量方法,也是自由印度第一個規劃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他在印度進行了人體測量學的開創性研究,並創立了印度統計研究所。[218]

Paolo Mantegazza (1831–1910):意大利神經學家、生理學家和人類學家,以對古柯葉對人類心理影響的實驗研究而聞名。[219]

安德烈馬爾可夫(1856-1922):俄羅斯數學家。他以在隨機過程方面的工作而聞名。[220] [221]

Phil Mason(1972-):捷克科學院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研究所的英國化學家,以其在線活動和 YouTube 事業而聞名。[222]

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美國心理學家。他是布蘭迪斯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新社會研究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創立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223]

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西姆(1840-1916):美國出生的英國發明家。他發明了馬克沁槍,這是第一支便攜式全自動機槍;和其他設備,包括精心製作的捕鼠器。[224] [225]

Ernst Mayr(1904-2005):著名的分類學家、熱帶探險家、鳥類學家、科學史學家和博物學家。他是 20 世紀最傑出的進化生物學家之一。【226】

John McCarthy(1927-2011):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因其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重大貢獻而於 1971 年獲得圖靈獎。他在 1955 年為 1956 年達特茅斯會議提交的提案中負責創造“人工智能”一詞,並且是Lisp編程語言的發明者。[227] [228] [229]

Peter Medawar 爵士(1915-1987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科學家,以其在免疫系統如何排斥或接受組織移植方面的工作而聞名。[230]

Simon van der Meer(1925-2011):荷蘭粒子加速器物理學家, 1984 年與Carlo Rubbia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其對CERN項目的貢獻,該項目導致發現了 W 和 Z 粒子,這是兩種最基本的成分的物質。[231]

Élie Metchnikoff (1845–1916):俄羅斯生物學家、動物學家和原生動物學家。他以對免疫系統的研究而聞名。Mechnikov於 1908 年與Paul Ehrlich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232]

Marvin Minsky(1927-201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AI)領域的認知科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233] [234]

Peter D. Mitchell (1920–1992):1978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他的母親是無神論者,他自己在 15 歲時成為無神論者。[235]

Jacob Moleschott (1822–1893):荷蘭生理學家和營養學作家。【236】

Gaspard Monge(1746-1818):法國數學家。蒙日是畫法幾何的發明者。[35] [237] [238]

雅克·莫諾(Jacques Monod,1910-1976):法國生物學家,因發現酶和病毒合成的遺傳控製而於 1965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39]

Rita Levi-Montalcini (1909–2012):意大利 神經學家,與同事Stanley Cohen因發現神經生長因子(NGF)而獲得 198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40]

Joseph-Michel Montgolfier (1740–1810):法國化學家和造紙師。1783 年,他首次乘坐氣球(用熱空氣充氣)登頂。[241] [242]

托馬斯·亨特·摩根(Thomas Hunt Morgan,1866-1945):美國進化生物學家、遺傳學家和胚胎學家。1933 年,他因發現染色體在遺傳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43] [244] [245] [246]

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 1928–):英國動物學家和動物行為學家,以在其著作《裸猿》和《人類動物園》中從動物學角度描述人類行為而聞名。[247] [248]

David Morrison (1940–):美國天文學家和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太陽系探索研究虛擬研究所資深科學家,其研究興趣包括行星科學、天體生物學和近地天體。[249]

Luboš Motl (1973–):理論物理學家和弦理論家。他說他是基督教無神論者。[250]

Hermann Joseph Muller (1890–1967):美國遺傳學家和教育家,最著名的是他在輻射的生理和遺傳效應( X 射線誘變)方面的工作。1946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51]

PZ Myers(1957 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化發育生物學家,他的博客Pharyngula是一名博主。[252]


John Forbes Nash, Jr.(1928-2015):美國數學家,其著作涉及博弈論、微分幾何和偏微分方程。他與博弈論學家Reinhard Selten和John Harsanyi分享了 199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253] [254]

Yuval Ne'eman (1925–2006):以色列理論物理學家、軍事科學家和政​​治家。他在物理學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他在 1961 年發現了通過SU(3)味對稱性對強子進行分類的方法,現在稱為八重法,這也是由Murray Gell-Mann獨立提出的。[255] [256]

Ted Nelson : (1937–):美國信息技術先驅、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於 1963 年創造了超文本和超媒體這兩個術語,並於 1965 年發表。 [257]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33-1896):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商人和慈善家,以發明炸藥而聞名,擁有 355 項專利。他是諾貝爾獎的讚助人。[258] [259] [260]

保羅·納斯(1949–):英國遺傳學家、英國皇家學會主席兼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首席執行官兼所長。他與 Leland Hartwell 和 Tim Hunt 一起獲得 200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在細胞週期中控制細胞分裂(複製)的蛋白質分子。【261】

O

Mark Oliphant (1901–2000):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和人道主義者。他在第一次核聚變實驗演示和原子彈的研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62】

Alexander Oparin (1894–1980):蘇聯生物化學家。【263】

弗蘭克·奧本海默(1912-1985):美國 粒子物理學家,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教授,舊金山探索館創始人。作為著名物理學家J. 羅伯特·奧本海默 (J. Robert Oppenheimer)的弟弟,弗蘭克·奧本海默 (Frank Oppenheimer) 在曼哈頓計劃期間進行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並為鈾濃縮做出了貢獻。【264】

J.羅伯特·奧本海默(1904-1967):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教授;與恩里科·費米 (Enrico Fermi)一起,他因在曼哈頓計劃中的角色而經常被稱為“原子彈之父” 。奧本海默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包括分子波函數的玻恩-奧本海默近似、電子和正電子理論方面的工作、核聚變中的奧本海默-菲利普斯過程,以及首次預測量子隧穿. 他與他的學生一起對中子星和黑洞的現代理論以及量子力學、量子場論和宇宙射線的相互作用做出了重要貢獻。[265] [266]

Wilhelm Ostwald (1853–1932):波羅的海的德國化學家。他因在催化、化學平衡和反應速度方面的工作而於 1909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與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和Svante Arrhenius通常被認為是物理化學領域的現代創始人。【267】


Linus Pauling(1901-1994):美國化學家,諾貝爾化學獎(1954 年)和和平獎(1962 年)[ 107] [268]

約翰·艾倫·保羅斯(John Allen Paulos ,1945 年–):費城坦普爾大學數學教授兼作家,《反宗教:一位數學家解釋了為什麼支持上帝的論點不成立》一書的作者(2007) [269]

Ivan Pavlov(1849-1936):獲得諾貝爾獎的俄羅斯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醫生,因首次描述經典條件反射現象而廣為人知。[270]

Ruby Payne-Scott (1912–1981):澳大利亞放射物理學和射電天文學的先驅,也是第一位女性射電天文學家。[271]

Judea Pearl(1936 年–):以色列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和哲學家,以倡導人工智能的概率方法和貝葉斯網絡的發展而聞名。2011年獲得圖靈獎[272]

Karl Pearson FRS (1857–1936):有影響力的英國數學家和生物統計學家。他因建立數理統計學科而受到讚譽。他於1911年在倫敦大學學院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學統計系,在生物測定學、氣象學、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優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273] [274]

羅傑·彭羅斯爵士(Sir Roger Penrose, 1931–):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 Rouse Ball 數學教授和瓦德姆學院名譽研究員。他以其在數學物理學方面的工作而聞名,尤其是他對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的貢獻。他還是一位休閒數學家和哲學家。[275]

Francis Perrin(1901-1992):法國物理學家,核連鎖反應和核能生產可能性的共同創始人。【276】

讓·巴蒂斯特·佩蘭( 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獲得諾貝爾獎的法國物理學家。[277]

Max Perutz (1914–2002):生於奧地利的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因對血紅蛋白和球蛋白結構的研究與John Kendrew共同獲得 1962 年諾貝爾化學獎。[278]

羅伯特·菲爾普斯(1926–2013):美國數學家,以對分析的貢獻而聞名,尤其是泛函分析和測度論。從 1962 年到去世,他一直是華盛頓大學的數學教授。[279]

Steven Pinker (1954–):加拿大出生的美國心理學家、心理語言學家和科普作家。[280]

Norman Pirie FRS (1907–1997):英國生物化學家和病毒學家,於 1936 年共同發現病毒結晶,這是理解DNA和RNA的一個重要里程碑。【281】

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é,1854-1912):法國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工程師和科學哲學家。他經常被描述為博學多才,在數學領域被稱為最後的普世主義者,因為他在他生前在該學科的所有領域都表現出色。[282] [283] [284]

Carolyn Porco(1953 年–):美國行星科學家,以探索外太陽系的工作而聞名,從 1980 年代她在航海者號任務中對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成像工作開始。她帶領成像科學團隊執行卡西尼號土星任務。[285]

唐納德·普羅瑟羅(Donald Prothero, 1954–):美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專攻哺乳動物古生物學和磁性地層學的作家。他是 30 多本書和 250 多篇科學論文的作者或編輯,其中包括五本地質學教科書。【286】


Isidor Isaac Rabi(1898-1988):美國物理學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1944 年發現核磁共振,也是美國最早從事腔磁控管研究的科學家之一,腔磁控管用於微波雷達和微波烤箱。[287]

Frank P. Ramsey(1903-1930):英國數學家,在哲學和經濟學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288]

Lisa Randall (1962–):美國 理論物理學家,從事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研究,哈佛大學物理系 Frank B. Baird, Jr. 科學教授。[289]

Marcus J. Ranum (1962–):美國計算機和網絡安全研究員和行業領袖。他因防火牆方面的多項創新而受到讚譽。[290]

Grote Reber (1911–2002):美國天文學家。射電天文學的先驅。[291]

Martin Rees, Baron Rees of Ludlow (1942–):英國宇宙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292]

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1897-195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被譽為精神病學史上最激進的人物之一。[293]

查爾斯·弗朗西斯·里希特 (Charles Francis Richter) (1900–1985):美國地震學家和物理學家,最著名的是里氏震級的創建者,該震級直到1979 年矩震級的發展才量化地震的大小。[294]

Alice Roberts (1973–):英國 伯明翰大學進化生物學家、生物人類學家和科學傳播者。[295]

馬克·羅伯茨 (Mark Roberts ) (1961–):專門研究舊石器時代的英國考古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在英格蘭南部博克斯格羅夫採石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的發現和隨後的發掘。[296]

Richard J. Roberts (1943–):英國 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1993年因發現真核DNA內含子和基因剪接機製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97] [298] [299]

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1902-1987):美國心理學家,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方法的創始人之一。羅傑斯被廣泛認為是心理治療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並因其開創性研究而榮獲1956 年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300 ]

伯特蘭·羅素(1872-1970):英國哲學家、邏輯學家、數學家、歷史學家、作家、社會批評家和政治活動家。他與他的前任戈特洛布弗雷格、同事GE 摩爾和他的門生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一起被認為是分析哲學的創始人之一。他被廣泛認為是 20 世紀最傑出的邏輯學家之一。他與AN Whitehead一起撰寫了《數學原理》,試圖為數學建立邏輯基礎。他的哲學論文《論指稱》”被認為是“哲學範式”。他的工作對邏輯學、數學、集合論、語言學、人工智能、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參見類型論和類型系統)和哲學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語言哲學、認識論和形而上學。[301]

Adam Rutherford (1975–):英國遺傳學家、作家和廣播員。十年來,他一直是《自然》雜誌的視聽內容編輯,經常為《衛報》撰稿,主持BBC Radio 4節目Inside Science,製作了多部科學紀錄片,並出版了與遺傳學和起源相關的書籍生活。[302]


奧利弗·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2015):旅居美國的英國神經學家,著有關於他的病人的暢銷書,其中最著名的是《覺醒》。[303] [304]

卡爾·薩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國天文學家和天體化學家,天文學、天體物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非常成功的普及者,地外生物學的先驅和SETI的推動者。儘管根據某些定義,薩根已被確定為無神論者,[305] [306] [307] 他拒絕了這個標籤,並指出“無神論者必須比我知道的更多”。[305]他是一個不可知論者,[308]雖然堅持認為宇宙創造者的想法很難被反駁,[309]然而,在等待足夠的證據之前,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310]

Meghnad Saha(1893-1956 年):印度天體物理學家以其在 1920 年發展的熱電離方程而著稱,該方程一直是所有恆星大氣研究的基礎。該方程已廣泛應用於恆星光譜的解釋,這是光源化學成分的特徵。薩哈方程將光譜的組成和外觀與光源的溫度聯繫起來,因此可用於確定恆星的溫度或所研究化學元素的相對豐度。[311] [312]

安德烈薩哈羅夫(1921-1989):蘇聯 核 物理學家、持不同政見者和人權活動家。他作為蘇聯第三個想法的設計師而聞名,這是蘇聯發展熱核武器的代號。薩哈羅夫是蘇聯公民自由和公民改革的倡導者。他於 1975 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歐洲議會每年為致力於人權和自由的個人和組織頒發的薩哈羅夫獎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313] [314] [315]

Robert Sapolsky (1957–):美國神經內分泌學家,斯坦福大學生物學、神經學和神經生物學教授。[316]

Mahendralal Sarkar (1833–1904):印度醫生和學者。[317]

Marcus du Sautoy (1965–):數學家和Charles Simonyi公眾理解科學主席。[318]

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 (1950–):德國 大氣物理學家、氣候學家和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 的創始主任和德國全球變化諮詢委員會(WBGU)的前任主席。[319]

Erwin Schrödinger (1887–1961):奧地利-愛爾蘭物理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量子力學的先驅,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320] [321] [ 322 ] [323] [324] [325]

Laurent Schwartz(1915-2002):法國數學家,因其在分佈方面的工作而獲得菲爾茲獎。[326]

丹尼斯·夏馬 (Dennis W. Sciama) (1926–1999):英國物理學家,在二戰後英國物理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最重要的工作是廣義相對論,包括和不包括量子理論以及黑洞。他幫助復興了廣義相對論的經典相對論替代方案,即愛因斯坦-嘉當引力。他被認為是現代宇宙學的奠基人之一。[327]

Nadrian Seeman (1945–2021):美國納米技術學家和晶體學家,以發明DNA 納米技術領域而聞名。[328]

Celâl Şengör (1955–):土耳其 地質學家,目前在伊斯坦布爾技術大學任教。[329]

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1916-2001):美國電氣工程師、數學家,被稱為“信息論之父”,是實用數字電路設計理論的奠基人。[330] [331]

威廉肖克利(1910-1989):美國物理學家和發明家。肖克利與約翰·巴丁 (John Bardeen )和沃爾特·豪瑟·布拉頓(Walter Houser Brattain)共同發明了晶體管,三人因此獲得了 195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32]

William James Sidis(1898-1944):美國數學家、宇宙學家、發明家、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和神童。[333]

鮑里斯·西迪斯(1867–1923):俄裔美國心理學家、醫師、精神病學家和教育哲學家。Sidis 創立了紐約州精神病研究所和異常心理學雜誌。他是神童威廉·詹姆斯·西迪斯的父親。[333]

伊森·西格爾(Ethan Siegel,1978-):美國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和科普作家,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量子力學和大爆炸理論。[334]

Herbert A. Simon(1916-2001):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政治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 Richard King Mellon 教授——最著名的是卡內基梅隆大學——他的研究涉及認知心理學領域、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公共管理、經濟學、管理學、科學哲學、社會學和政治學,通過決策研究統一起來。[335]

Michael Smith(1932-2000):英國出生的加拿大生物化學家和1993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336]

約翰梅納德史密斯(1920-2004):英國理論進化生物學家和遺傳學家。梅納德·史密斯 (Maynard Smith) 在將博弈論應用於進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對其他問題(例如性進化和信號理論)進行了理論化。[337]

Oliver Smithies(1925-2017):英裔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遺傳學家和物理生物化學家。他因在 1955 年引入澱粉作為凝膠電泳的介質而聞名,並與馬里奧·卡佩奇和馬丁·埃文斯同時發現了轉基因 DNA與基因組 DNA的同源重組技術,這是一種比改變動物基因組更可靠的方法以前使用過,以及基因打靶和敲除小鼠背後的技術。[338]

George Smoot(1945–):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2006 年因與John C. Mather在宇宙背景探測器上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探測器導致測量“宇宙微波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背景輻射. [339]

Alan Sokal (1955-):美國紐約大學物理學教授和倫敦大學學院數學教授。對公眾來說,他以批評後現代主義而聞名,這導致了1996 年的索卡爾事件。[340]

Dan Sperber (1942–):法國 社會和認知科學家,其最有影響力的工作是在認知人類學和語言語用學領域。[341]

羅伯特·斯皮策(Robert Spitzer ,1932-2015):美國精神病學家,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教授,現代精神障礙分類的主要締造者。[342]

Jack Steinberger (1921–2020):德裔美籍瑞士 物理學家, 1988 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μ 子中微子的共同發現者。[343]

Hugo Steinhaus (1887–1972):波蘭數學家和教育家。[344]

Victor J. Stenger(1935-2014):美國物理學家,夏威夷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名譽教授,科羅拉多大學哲學兼職教授。《上帝:失敗的假設》一書的作者。[345] [346]

Eleazar Sukenik(1889-1953):以色列考古學家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在耶路撒冷進行挖掘工作,並認識到死海古卷對以色列的重要性。[347]

約翰·蘇爾斯頓(1942-2018):英國生物學家。他是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共同獲得者。[348]

Leonard Susskind (1940–):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超弦理論的奠基人,斯坦福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349]


伊戈爾·塔姆(Igor Tamm,1895-1971 年):蘇聯物理學家,因 1934 年發現切倫科夫輻射而與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倫科夫和伊利亞·弗蘭克共同獲得 195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50] [351] [352]

Arthur Tansley (1871–1955):英國植物學家,生態學的先驅。[353]

Alfred Tarski(1901-1983):波蘭 邏輯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多產作家,以其在模型理論、元數學和代數邏輯方面的工作而聞名。[354]

基普·索恩(Kip Thorne,1940-):美國理論物理學家,201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以其在引力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方面的貢獻以及科普書籍《黑洞和時間扭曲:愛因斯坦的無恥遺產》而聞名。[355]

Nikolaas Tinbergen (1907-1988):荷蘭動物行為學家和鳥類學家,與Karl von Frisch和Konrad Lorenz共同獲得 197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動物個體和社會行為模式的組織和誘導方面的發現。[356]

Linus Torvalds (1969–):芬蘭 軟件工程師,Linux 內核的創造者。[357]

Alan Turing (1912–1954):英國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他用圖靈機提供了算法和計算概念的形式化,可以將其視為通用計算機的模型。[358]

馬修·特納(Matthew Turner,卒於約 1789 年):化​​學家、外科醫生、教師和激進神學家,英國第一部公開無神論著作的作者(1782 年)。[359] [360]

U

Harold Urey(1893-1981):美國物理化學家,他在同位素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為他贏得了1934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在原子彈的研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最突出的可能是他對這項研究的貢獻有機生命從非生命物質發展而來。[361] [362]

V

尼古拉·瓦維洛夫(Nikolai Vavilov,1887-1943 年):俄羅斯和蘇聯的植物學家和遺傳學家,以發現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而聞名。他畢生致力於研究和改良小麥、玉米和其他維持全球人口生計的穀類作物。[363]

J. Craig Venter(1946 年–):美國生物學家和企業家,是最早對人類基因組進行測序的研究人員之一,並於 2010 年率先創建了具有合成基因組的細胞。[364]

Vladimir Vernadsky (1863–1945):俄羅斯和蘇聯的礦物學家和地球化學家,被認為是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和放射地質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智域思想是對俄羅斯宇宙主義的重要貢獻。[365]

Carl Vogt(1817-1895):移居瑞士的德國科學家、哲學家和政治家。福格特出版了許多關於動物學、地質學和生理學的著名著作。【366】


W. Gray Walter (1910–1977):美國神經生理學家,以腦波研究和機器人專家而聞名。[367]

James D. Watson (1928–):分子生物學家、生理學家、動物學家、遺傳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DNA結構的共同發現者。[368] [369]

約翰·B·沃森(1878-1958):美國 心理學家,建立了行為主義心理學派。[370] [371] [372]

Steven Weinberg (1933–2021):美國理論物理學家。1979年因將電磁學和弱力統一為電弱力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373] [374] [375]

Victor Weisskopf (1908–2002):美籍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憂思科學家聯盟的聯合創始人和董事會成員。【376】

Frank Whittle (1907–1996):英國航空航天工程師、發明家、飛行員和皇家空軍軍官。他因獨立發明渦輪噴氣發動機(比德國的漢斯·馮·奧海恩博士早幾年)而受到讚譽,並被許多人視為噴氣發動機之父。[377]

Eugene Wigner (1902–1995):匈牙利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工程師和數學家。1963 年,他獲得了一半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以表彰他對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貢獻,特別是通過基本對稱原理的發現和應用”。[378]

Arnold Wolfendale (1927–2020):英國天文學家, 1991年至1995年任皇家天文學家,杜倫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379]

Lewis Wolpert CBE FRS英國FRSL (1929–2021):發育生物學家、作家和播音員。[380]

Steve Wozniak (1950–): Apple Computer的聯合創始人,Apple I 和 Apple II 的發明者。[381]

Elizur Wright(1804-1885 年):美國數學家和廢奴主義者,有時因其在精算表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被稱為“人壽保險之父” 。[382] [383]

Z

Oscar Zariski(1899-1986):美國數學家,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代數幾何學家之一。[384]

Yakov Borisovich Zel'dovich(1914-1987):出生於白俄羅斯的蘇聯 物理學家。他在蘇聯核武器和熱核武器的研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吸附與催化、衝擊波、核物理、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學、物理宇宙學和廣義相對論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385] [386]

Emile Zuckerkandl (1922-2013):奧地利出生的生物學家,被認為是分子進化領域的奠基人之一,他共同提出了“分子鐘”的概念,使分子進化的中性理論成為可能。[387]

Konrad Zuse(1910-1995):德國土木工程師、發明家和計算機先驅。他最大的成就是世界上第一台可編程計算機;功能程序控制的圖靈完備 Z3於 1941 年 5 月開始運行。他被認為是現代計算機的發明者之一。[388] [389]

Fritz Zwicky(1898-1974):瑞士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390] [391]


===================

不可知論者科學家

Haroon Ahmed (生於 1936 年):微電子和電氣工程領域的英國巴基斯坦科學家[272]

Hannes Alfvén (1908–1995):瑞典電氣工程師和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因其在磁流體動力學(MHD) 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7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描述現在稱為阿爾文波的 MHD 波類而聞名[273] [274] [275]

拉爾夫·阿爾弗(1921-2007):美國宇宙學家;以關於大爆炸核合成的開創性論文而聞名,Alpher–Bethe–Gamow 論文[276]

Michael Atiyah (1929–2015):英籍黎巴嫩數學家,專攻幾何學。他於 1966 年獲得菲爾茲獎, 2004 年獲得阿貝爾獎。 [277]

Sir David Attenborough(生於 1926 年):英國自然歷史主持人和人類學家[278]

Hertha Marks Ayrton (1854–1923):英國工程師、數學家和發明家[279]

John Logie Baird(1888-1946):蘇格蘭工程師和世界上第一個公開展示的實用電視系統和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彩色電視管的發明者[280]

Róbert Bárány (1876–1936):奧匈帝國耳科醫生;由於他在耳前庭器官的生理學和病理學方面的工作,他獲得了 191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81]

約翰巴丁(1908-1991):美國物理學家和電氣工程師;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第一次是在 1956 年與William Shockley和Walter Brattain一起因晶體管的發明;並於 1972 年與Leon N Cooper和John Robert Schrieffer再次合作,提出了傳統超導性的基本理論,即BCS 理論[282]

Alexander Graham Bell (1847–1922):傑出的科學家、發明家、工程師和創新者;發明了第一部實用電話[283] [284]

理查德·E·貝爾曼(Richard E. Bellman ,1920-1984):美國應用數學家,因 1953 年發明動態規劃而聞名,並在其他數學領域做出重要貢獻[285]

Emile Berliner (1851–1929):德裔美國發明家;以開發唱片留聲機(美國英語中的留聲機)而聞名[286] [287]

克勞德·貝爾納 (Claude Bernard ) (1813–1878):法國生理學家;首先定義術語milieu intérieur(現在稱為體內平衡,由Walter Bradford Cannon創造的術語)[288]

Nicolaas Bloembergen (1920–2017):荷蘭裔美國物理學家;與Arthur Schawlow和Kai Siegbahn分享了 198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激光光譜學方面的工作[289]

David Bohm (1917–1992):美國出生的英國量子物理學家,對理論物理學、心靈哲學、神經心理學做出了貢獻[290]

George Boole(1815-1864):英國數學家和邏輯學家;以開發布爾代數而聞名;也被貼上了自然神論者的標籤[291] [292]

Robert Bosch (1861–1942):德國實業家、工程師和發明家,Robert Bosch GmbH的創始人[293]

Jagadish Chandra Bose (1858–1937):印度博學:物理學家、生物學家、植物學家、考古學家、早期科幻作家;開創了無線電和微波光學的研究,對植物科學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並奠定了印度次大陸實驗科學的基礎;發明了crescograph [294]

Jacob Bronowski (1908–1974):波蘭裔猶太英國數學家、生物學家、科學史學家、戲劇作家、詩人和發明家;1973 年 BBC 電視紀錄片系列The Ascent of Man的主持人和作家,以及伴隨的噓聲[295]

Frank Macfarlane Burnet (1899–1985):澳大利亞病毒學家;以對免疫學的貢獻而聞名;因證明獲得性免疫耐受和發展克隆選擇理論而獲得 1960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96]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1852–1934):西班牙病理學家、組織學家、神經科學家;許多人認為他是現代神經科學之父;1906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97] [298]

華萊士卡羅瑟斯(1896-1937):美國化學家和發明家;發明尼龍[299]

亨利卡文迪什(1731-1810):英國科學家;因發現氫或他所謂的“易燃空氣”而聞名;以卡文迪什實驗、他對地球密度的測量以及對電力的早期研究而聞名[300] [301]

弗朗西斯·克里克(1916–2004):諾貝爾獎得主,DNA結構的共同發現者;自稱是一個懷疑論者和不可知論者,“強烈傾向於無神論” [302]

居里夫人(1867-1934):波蘭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放射性領域的先驅;第一個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獲得兩個諾貝爾獎:1903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1911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303]

Heber Doust Curtis (1872–1942):美國天文學家;以與哈洛·沙普利 (Harlow Shapley)就星雲和星系的性質以及宇宙的大小進行的大辯論而聞名[304]

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自然選擇進化論的創始人;曾經形容自己是一個不可知論者,儘管他是聖公會的成員並參加過一神論的服務[305] [306]

David Deutsch(生於1953年):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通過制定對量子圖靈機的描述,以及指定設計用於在量子計算機上運行的算法,開創了量子計算領域[307]

保羅狄拉克(1902-1984):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1933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08] [309] [310] [311]

Eugène Dubois (1858–1940):荷蘭古人類學家和地質學家;因發現直立猿人(後來重新命名為直立人)或“爪哇人”而享譽全球[312]

Émile Durkheim(1858-1917):法國社會學家;13 歲時參加了猶太成年禮,在一次神秘經歷後對天主教產生了短暫的興趣,但後來成為不可知論者[313]

Freeman Dyson(1923-2020):英國出生的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以其在量子電動力學、固態物理學、天文學和核工程方面的工作而聞名[314] [315] [316]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德國理論物理學家,最著名的是他的相對論和質能等價理論,

E=mc^{2}[317]

John Ericsson (1803–1889):瑞典裔美國發明家和機械工程師[318]

恩里科·費米(1901–1954):意大利裔美國物理學家;以其在第一個核反應堆Chicago Pile-1開發方面的工作以及對量子理論、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統計力學發展的貢獻而聞名;因其在誘發放射性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3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19]

Edmond H. Fischer (1920–2021):瑞士裔美國生物化學家;他和他的合作者Edwin G. Krebs因描述可逆磷酸化如何作為激活蛋白質和調節各種細胞過程的開關而獲得1992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Howard Florey (1898–1968):澳大利亞藥理學家和病理學家;1945 年與Ernst Boris Chain爵士和Alexander Fleming爵士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在製造青黴素方面的作用[320]

Lee de Forest (1863–1961):美國發明家,擁有 180 多項專利;發明了Audion;被認為是“電子時代”之父之一,因為 Audion 幫助開創了電子產品的廣泛使用;被認為是為電影帶來聲音的主要發明之一[321] [322]

Edward Frankland (1825–1899):英國化學家;水質和分析專家;起源於化學中結合力或化合價的概念[323]

Rosalind Franklin (1920–1958):英國 生物物理學家和X 射線晶體學家;對理解DNA、RNA、病毒、煤和石墨的精細分子結構做出了重要貢獻[324] [325]

杰羅姆·弗里德曼(Jerome I. Friedman)(生於 1930 年):美國物理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68-1969 年,他與Henry W. Kendall和Richard E. Taylor在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進行了實驗,首次提供了質子具有內部結構的實驗證據,後來被稱為夸克;為此,他們分享了 1990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26]

米爾頓·弗里德曼(1912-2006):美國經濟學家、作家和公共知識分子,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327]

William Froude (1810–1879):英國工程師、流體動力學家和海軍建築師;首先為水對船舶提供的阻力(例如船體速度方程)和預測其穩定性制定可靠的法則[328]

Dennis Gabor (1900–1979):匈牙利裔英國電氣工程師和發明家;以發明全息術而聞名,並獲得 197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29] [330]

Francis Galton (1822–1911):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博學家:人類學家、優生學家、熱帶探險家、地理學家、發明家、氣象學家、原始遺傳學家、心理測量學家和統計學家;查爾斯·達爾文[331]的堂兄

Cecilia Payne-Gaposchkin (1900–1979):英裔美國天文學家,他在 1925 年首次證明太陽主要由氫組成,這與當時公認的智慧相矛盾[332]

Roy J. Glauber (1925–2018):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因“對光學相干性量子理論的貢獻”而獲得 200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另一半由John L. Hall和Theodor W. Hänsch分享[272]

Camillo Golgi (1843–1926):意大利醫師、病理學家、科學家;他與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 (Santiago Ramón y Cajal)一起因對神經系統結構的研究而獲得 190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33]

大衛格羅斯(生於1941年):美國粒子物理學家和弦理論家;與Frank Wilczek和David Politzer一起,他因發現漸近自由而獲得 200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272]

John Gurdon(生於1933年):英國發育生物學家;以其在核移植和克隆方面的開創性研究而聞名[272]

Murray Gell-Mann (1929-2019):美國物理學家和語言學家,因其在基本粒子理論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6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34] [335] [336]

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美國古生物學家、進化生物學家、科學史學家和科普者;自稱為“猶太不可知論者” [337]

Hans Hahn (1879–1934):奧地利數學家,對泛函分析、拓撲學、集合論、變分法、實分析和階理論做出了貢獻。他最著名的學生是庫爾特·哥德爾 (Kurt Gödel),他的博士論文於 1929 年完成。[338]

艾倫·黑爾( Alan Hale,生於 1958 年):美國天文學家,以共同發現海爾波普彗星而聞名。[339] [340]

威廉·斯圖爾特·霍爾斯特德 (William Stewart Halsted , 1852–1922):美國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中強調嚴格的無菌技術,是新發現的麻醉劑的早期擁護者,並引入了幾種新手術,包括用於治療乳腺癌的根治性乳房切除術。[341]

Theodor W. Hänsch(生於 1941 年):德國物理學家。他因“對基於激光的精密光譜學的發展,包括光頻梳技術的貢獻”而獲得 200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四分之一,與John L. Hall和Roy J. Glauber分享該獎項。[289]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1899-1992):奧地利經濟學家和哲學家。以捍衛古典自由主義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而聞名。1974 年,哈耶克與Gunnar Myrdal一起分享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342] [343]

赫爾曼·馮·亥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1821-1894 年):德國醫生和物理學家,對現代科學的幾個廣泛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生理學和心理學方面,他以眼睛數學、視覺理論、空間視覺感知思想、色覺研究、音調感覺、聲音感知和經驗主義著稱。在物理學方面,他以其能量守恆理論、電動力學、化學熱力學以及機械基礎方面的工作而聞名。熱力學。作為哲學家,他以其科學哲學、感知法則與自然法則之間關係的思想、美學科學以及科學文明力量的思想而聞名。[344] [345]

Gerhard Herzberg(1904-1999):德國物理學家和物理化學家, 197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346]

大衛·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1862-1943):德國數學家,被公認為 19 世紀和 20 世紀初最有影響力和最普遍的數學家之一。[347] [348] [349] [350]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 (1861–1947):英國生物化學家,因發現維生素而與Christiaan Eijkman於 1929 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01 年,他還發現了氨基酸色氨酸。1930年至 1935 年,他被任命為皇家學會主席。[351]

Gerard 't Hooft(生於 1946 年):荷蘭理論物理學家。他與他的論文導師Martinus JG Veltman因“闡明電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結構”而共同獲得 199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52] [353]

Fred Hoyle (1915–2001):英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354]

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1889-1953):美國天文學家,在建立河外天文學領域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通常被認為是20 世紀領先的觀測宇宙學家。哈勃一般以哈勃定律而聞名。他因發現銀河係以外的星系的存在和銀河係紅移發現而受到讚譽. 這種關係被稱為哈勃定律. 他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界對宇宙的看法。[355] [356]

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德國博物學家和探險家。他在植物地理學方面的定量工作為生物地理學領域奠定了基礎。[357]

安德魯赫胥黎(1917-2012):英國生理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他(與Alan Hodgkin一起)因其基於神經動作電位的實驗和數學工作而獲得 196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神經動作電位是使生物體活動能夠由中樞神經系統協調的電脈衝。[358]

托馬斯·亨利·赫胥黎(1825–1895):英國生物學家和不可知論一詞的創造者。[359]

羅伯特·賈斯特羅(1925-2008):美國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360]

埃德溫湯普森傑恩斯(1922-1998):美國物理學家和統計學家。他撰寫了大量有關統計力學以及概率和統計推斷基礎的文章。他還開創了數字物理領域。[361]

James Hopwood Jeans (1877–1946):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362]

Jerome Karle (1918–2013):美國物理化學家。由於使用X 射線散射技術直接分析晶體結構,他與Herbert A. Hauptman共同獲得 1985 年諾貝爾化學獎。[363]

August Kekulé (1829-1896):德國有機化學家。他是歐洲最著名的化學家之一,尤其是在理論化學方面。他是化學結構理論的主要創始人。[364] [365]

約翰·肯德魯(1917-1997):英國生物化學家和晶體學家,與馬克斯·佩魯茨共同獲得196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在卡文迪什實驗室的小組研究了含血紅素蛋白質的結構。【366】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1883-1946):英國經濟學家。他的思想是被稱為凱恩斯經濟學的思想流派及其各種分支的基礎。[367] [368]

加來道夫(1947年-):美國理論物理學家。[272]

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1902-1984):法國物理學家。196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69]

Joseph-Louis Lagrange (1736–1813):意大利-法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對分析、數論、經典和天體力學的所有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370] [371] [372 ] [373] [374]

歐文朗繆爾(1881-1957):美國化學家和物理學家。他因在表面化學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32 年諾貝爾化學獎。[375] [376]

安東尼·詹姆斯·萊格特( Anthony James Leggett,生於 1938 年):英裔美國物理學家。萊格特教授被廣泛認為是低溫物理學理論的世界領導者,他在超流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獲得了 2003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77]

約瑟夫·萊迪(Joseph Leidy,1823-1891):美國古生物學家。[378]

Mario Livio(生於 1945 年):以色列裔美國天體物理學家。[379]

Seth Lloyd(生於 1960 年):美國機械工程師。他是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教授。[272]

James Lovelock (1919–2022):英國科學家、環保主義者和未來學家。他以提出蓋亞假說而聞名。[380]

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1855-1916 年):美國商人、作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推動了火星上存在運河的猜測,在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建立了洛厄爾天文台,並開創了導致發現冥王星的努力他死後 14 年。[381]

Frank Malina(1912-1981):美國航空工程師和畫家,尤其以成為藝術界和科學工程領域的先驅而聞名。[382]

Rudolph A. Marcus(生於 1923 年):加拿大出生的化學家,因電子轉移理論獲得 1992 年諾貝爾化學獎。[289]

Lynn Margulis (1938–2011):美國生物學家。她最著名的是她關於真核 細胞器起源的理論,以及她對內共生理論的貢獻,現在普遍接受某些細胞器是如何形成的。她還與蓋亞假說有關,蓋亞假說基於英國環境科學家 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的一個想法。[383]

Dan McKenzie(地球物理學家)(生於1942年):英國地球物理學家。[272]

Simon van der Meer(1925-2011):荷蘭粒子加速器物理學家, 1984 年與Carlo Rubbia因對CERN項目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該項目導致發現了W 和 Z 粒子,這是兩種最基本的成分的物質。[384] [385]

阿爾伯特·亞伯拉罕·邁克爾遜(1852–1931):美國物理學家,以測量光速,尤其是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而聞名。190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386] [387] [388]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1881-1973):奧地利經濟學家和哲學家。他是奧地利經濟思想學派的傑出人物。[389] [390] [391] [392]

路德維希·蒙德 ( Ludwig Mond , 1839–1909):德裔英國化學家和實業家。[393]

Robert S. Mulliken (1896–1986):美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主要負責分子軌道理論的早期發展,即闡述計算分子結構的分子軌道方法。Mulliken 博士於 1966 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394]

Nathan Myhrvold(生於 1959 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技術專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企業家、自然和野生動物攝影師、大廚。[395]

大衛納林(生於1941年):美國生理學家。Nalin 有一個重要的見解,即如果患者飲用的溶液量與他們的體液流失量相匹配,口服補液療法 (ORT) 就會起作用,並且這將大大減少或完全取代目前唯一的霍亂治療方法,即靜脈內治療。據估計,納林的發現拯救了全世界超過 5000 萬人的生命。[396]

Fridtjof Nansen (1861–1930):挪威探險家、科學家、外交家、人道主義者和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1922 年,他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相關衝突中流離失所的受害者所做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397]

Erwin Neher(生於1944年):德國生物物理學家。1991 年,他與伯特·薩克曼 (Bert Sakmann)一起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98]

Ronald George Wreyford Norrish (1897–1978):英國化學家。由於閃光光解的發展,他與曼弗雷德·艾根和喬治·波特一起獲得了1967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極快化學反應的研究。[399] [400]

羅伯特·諾伊斯(1927–1990):美國物理學家、商人和發明家。他於 1957 年與他人共同創立了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並於 1968 年共同創立了英特爾公司。他還因發明了集成電路或微芯片而受到讚譽(與Jack Kilby一起) ,推動了個人電腦革命。[401]

Sherwin B. Nuland(1930-2014):美國外科醫生和《我們如何死去》的作者。[402]

保羅·納斯(Paul Nurse,生於 1949 年):200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自稱為無神論者,但指出“懷疑論的不可知論者”是一個更“哲學上正確”的術語。[403]

Bill Nye(生於 1955 年):美國科學教育家、喜劇演員、電視節目主持人、演員、機械工程師和科學家。俗稱“科學人比爾奈”。[404]

George Olah (1927–2017):1994 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超強酸的發現者,[405]

Mark Oliphant (1901–2000):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和人道主義者。他在第一次核聚變實驗演示和原子彈的研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406]

卡爾·皮爾遜(1857–1936):英國數學家,因建立數理統計學科而受到讚譽。[407]

索爾·珀爾馬特(Saul Perlmutter ,生於 1959 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他與Brian P. Schmidt和Adam Riess分享了 2006 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和 201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提供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證據。[272]

亨利龐加萊(1854-1912):法國數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工程師和科學哲學家。他經常被描述為博學多才,在數學領域被稱為最後的普遍主義者,因為他在該學科的所有領域都表現出色,因為它在他的一生中存在。[408] [409] [410] [411]

Siméon Denis Poisson (1781–1840):法國數學家、幾何學家和物理學家。[412] [413]

George Pólya (1888–1985):匈牙利猶太數學家。他於 1914 年至 1940 年在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擔任數學教授,並於 1940 年至 1953 年在斯坦福大學擔任數學教授。他對組合學、數論、數值分析和概率論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還因其在啟發式和數學教育方面的工作而聞名。[414]

Carolyn Porco(生於 1953 年):美國行星科學家。她最出名的是她在外太陽系探索方面的工作,從她在 1980 年代對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航海者任務中的成像工作開始。[272]

Vladimir Prelog (1906–1998):克羅地亞有機化學家。1975年獲諾貝爾化學獎。[415]

Vilayanur S. Ramachandran(生於 1951 年):印度裔美國神經科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在行為神經學和視覺心理物理學領域的工作。[416]

CV 拉曼(1888–1970):印度物理學家,他的工作對印度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1930 年,他因發現當光穿過透明材料時,一些被偏轉的光的波長發生變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種現象現在稱為拉曼散射,是拉曼效應的結果。[417] [418]

麗莎·蘭德爾(Lisa Randall,生於 1962 年):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學生。為了解釋宇宙的結構,她研究了幾種相互競爭的弦理論模型。她對該領域最著名的貢獻是Randall–Sundrum 模型,該模型於 1999 年首次與Raman Sundrum一起發表。[419]

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 (1842–1919):英國物理學家,與William Ramsay一起發現了元素氬,這一成就使他在 1904 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還發現了現在稱為瑞利散射的現象,解釋說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並預言了現在稱為瑞利波的表面波的存在。瑞利的教科書《聲音理論》至今仍被聲學工程師引用。[420]

Grote Reber (1911–2002):美國業餘天文學家和射電天文學先驅。他在調查和擴展Karl Jansky的開創性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並進行了第一次無線電頻率巡天。他 1937 年的無線電天線是第二個用於天文目的的無線電天線,也是第一個用作“射電望遠鏡”的拋物面反射天線。[421] [422]

羅伯特科爾曼理查森(1937-2013):美國實驗物理學家。他與David Lee作為高級研究員,後來又與研究生Douglas Osheroff一起分享了 199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 1972 年在康奈爾大學原子和固態物理實驗室發現了氦 3 原子的超流特性. [289]

Charles Richet (1850-1935):法國生理學家,因在過敏反應方面的工作獲得 191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23]

艾薩克·羅伯茨 (Isaac Roberts) (1829–1904):威爾士工程師和商人,以業餘天文學家的工作而聞名,開創了星雲天文攝影領域。[424]

理查德·J·羅伯茨(Richard J. Roberts ,生於 1943 年):英國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他因發現真核DNA中的內含子和基因剪接機製而與Phillip Allen Sharp一起獲得 1993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25]

Józef Rotblat (1908–2005):波蘭裔英國物理學家。與帕格沃什科學與世界事務會議一起,他於 1995 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426]

卡爾薩根(1934–1996):天文學家和懷疑論者。[427]

Frederick Sanger (1918–2013):英國生物化學家,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428]

Nicholas Saunderson (1682–1739):英國科學家和數學家。[429]

Peter Schuster (生於 1941 年):維也納大學理論化學教授。[430]

Harlow Shapley (1885–1972):美國天文學家。最著名的是確定太陽在銀河系中的正確位置。[431] [432]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 (1857–1952):英國神經生理學家、組織學家、細菌學家和病理學家。他與埃德加·阿德里安 (Edgar Adrian)一起獲得了 1932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33]

George Gaylord Simpson (1902–1984):美國古生物學家。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古生物學家之一,也是現代進化綜合的主要參與者。[434]

Jens C. Skou(1918-2018):丹麥化學家。1997 年,他因發現Na + , K + -ATPase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與Paul D. Boyer和John E. Walker一起) 。[435]

荷馬史密斯(1895-1962):美國生理學家。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腎臟,他與AN Richards同時發現了菊粉。[436]

William Smith(地質學家)(1769-1839):英國地質學家,因繪製了第一張全國地質圖而著稱。他因將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地質史整理成一份記錄而被稱為“英國地質學之父”,儘管人們對他的認識來得非常緩慢。[437]

George Smoot(生於 1945 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和 100 萬美元的電視問答節目獎獲得者(你比五年級學生聰明嗎?)。2006 年,他因與約翰·C·馬瑟 (John C. Mather)在宇宙背景探測器上的工作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該探測器導致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438]

Charles Proteus Steinmetz (1865–1923):德裔美國數學家和電氣工程師。[439]

皮耶羅·斯拉法 (Piero Sraffa) (1898–1983):有影響力的意大利經濟學家,他的著作《通過商品生產商品》被認為是新李嘉圖經濟學派的奠基人。[440]

Albert Szent-Györgyi(1893-1986):匈牙利生理學家,1937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因發現維生素 C以及檸檬酸循環的成分和反應而受到讚譽。[441]

Leo Szilard(1898-1964):奧匈帝國物理學家和發明家。[442] [443]

伊戈爾·塔姆(Igor Tamm,1895-1971 年):蘇聯物理學家,因 1934 年發現切倫科夫輻射而與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倫科夫和伊利亞·弗蘭克共同獲得 1958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444]

Edward Teller (1908–2003):匈牙利裔美國 理論 物理學家,俗稱“氫彈之父”。Teller 對核物理學和分子物理學、光譜學(Jahn-Teller和Renner-Teller效應)以及表面物理學做出了許多貢獻。[445]

Thorvald N. Thiele(1838-1910):丹麥天文學家、精算師和數學家,最著名的是他在統計、插值和三體問題方面的工作。他是第一個提出布朗運動數學理論的人。Thiele 介紹了累積量和(丹麥語)似然函數;羅納德·A·費舍爾 (Ronald A. Fisher)並未將這些貢獻歸功於蒂勒,但由於蒂勒的其他貢獻,費舍爾仍將蒂勒列入他的(簡短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統計學家名單。[446]

E. Donnall Thomas(1920-2012):美國醫生,華盛頓大學名譽教授,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臨床研究部名譽主任。1990 年,他因細胞和器官移植的發展與Joseph E. Murray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托馬斯開發了骨髓移植作為治療白血病的方法。[447]

約翰·廷德爾(1820–1893):19 世紀傑出的實驗物理學家。以產生許多關於大氣過程的發現而聞名。[448] [449]

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生於 1958 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科學傳播者、羅斯地球與太空中心海登天文館館長弗雷德里克·羅斯 (Frederick P. Rose),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體物理學系助理研究員。[450]

Stanislaw Ulam (1909–1984):波蘭裔猶太數學家。他參與了美國的曼哈頓計劃,開創了熱核武器的Teller-Ulam設計,發明了蒙特卡洛計算方法,提出了核脈衝推進。[451] [452]

Martinus JG Veltman (1931–2021):荷蘭理論物理學家。由於在粒子理論方面的工作,他與他以前的學生Gerardus 't Hooft分享了 1999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289]

Rudolf Virchow (1821–1902):德國醫生、人類學家、病理學家、史前學家、生物學家和政治家。他被稱為“現代病理學之父”,被認為是社會醫學的奠基人之一。[453] [454]

約翰·馮·諾依曼(1903–1957):匈牙利裔美國數學家和博學者,他對眾多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包括集合論、泛函分析、量子力學、遍歷理論、幾何學、流體動力學、經濟學、線性規劃、博弈理論、計算機科學、數值分析、流體動力學和統計學,以及許多其他數學領域。由於他同意帕斯卡的賭注,這表明他是一個“不可知論的天主教徒”。[455] [456][457][458]

阿爾弗雷德·拉塞爾·華萊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 (1823–1913):英國博物學家、探險家、地理學家、人類學家和生物學家。他以獨立提出自然選擇進化論而聞名,這促使查爾斯·達爾文發表了自己的理論。[459]

André Weil(1906-1998):法國數學家。他以在數論和代數幾何方面的基礎工作而聞名。[460] [461]

Walter Frank Raphael Weldon (1860-1906):英國進化生物學家和生物統計學的創始人。他與Francis Galton和Karl Pearson是Biometrika的聯合創始編輯。[462]

Norbert Wiener(1894-1964):美國數學家和神童。他被視為控制論的鼻祖。【463】

Eugene Wigner (1902–1995):美籍匈牙利理論物理學家和數學家。1963 年,他因“對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貢獻,特別是通過基本對稱原理的發現和應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另一半獎項由Maria Goeppert-Mayer和J. Hans D. Jensen分享。維格納對於奠定量子力學對稱性理論的基礎以及對原子核結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最早發現Xe-135的是 Eugene Wigner核反應堆中的“中毒”,因此有時被稱為維格納中毒。維格納在純數學方面的工作也很重要,他撰寫了許多定理。【464】

Frank Wilczek(生於1951年):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與 David J. Gross 和 Hugh David Politzer 一起獲得 200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465]

Steve Wozniak (生於 1950 年): Apple Computer的聯合創始人以及 Apple I 和 Apple II 的發明者。【466】

楊振寧(生於1922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主要從事統計力學和粒子物理學研究。他和李政道因在弱相互作用宇稱不守恆方面的工作而獲得 195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467]

Hubert Yockey(1916-2016):美國物理學家和信息理論家。[468]

Hans Zinsser (1878–1940):美國細菌學家和多產作家。他以分離斑疹傷寒細菌和開發保護性疫苗而聞名。[469] [470]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7889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