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辛亥百年莫成兩岸“豬頭肉”
2011/10/15 19:29:04瀏覽112|回應0|推薦0
辛亥百年莫成兩岸“豬頭肉”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前兩天在兔年新春茶會上宣示,為堅持九二共識,未來“政府機關文書”用語一律稱“對岸”或“大陸”,不稱中國。這是一個讓所有華人倍感溫暖的政治新表述。這個表述的關鍵潛臺詞,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
  馬英九擺出的這個政治新posture,一方面受華人世界普遍稱道,另一方面為“中華民國”的百歲大壽,一解法理和邏輯的詰難。如果兩岸不屬同一個中國,如果以綠營頑固人士的台獨立場去思維,那 孫中山 先生豈不是外國人?“辛亥百年”豈不是外國的歷史事件?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臺灣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慶祝建國百年”系列活動。馬英九曾表示,為展現“建國”百年意義、價值與氣勢,“建國百年”活動要辦的像“臺灣博覽會”。我想,缺失了“九二共識”,“辛亥百年”必然陷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窘困,“建國百年”也就必然缺失了強有力的法理和邏輯支撐,那豈不荒誕加可笑?
  毫無疑問,“辛亥革命”之於中國,就像“法國大革命”之於法蘭西,就像“十月革命”之於俄羅斯,就像“獨立戰爭”之於美國,都是劃時代的偉大事件,既是本國歷史的一座豐碑,也是世界歷史的一大亮點。“辛亥百年”可以是一個城市舉世矚目的大活動,也可以是一個地區趨之若鶩的博覽會,甚至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盛宴、文化饕餮、思想沙龍和經濟大餐,但一定是專屬於中國人舉辦的節日。在此意義上看,臺灣“慶祝建國百年”活動,也必是一次對中國歷史認祖歸宗、正本清源的活動,也必是一次對“去中國化”的撥亂反正。
  由於國共內戰,國民黨不敵共產黨,退守臺灣,偏安一隅。從此海峽兩岸分離分治,骨肉親人一海相隔,遂成家國之痛、民族之憾。六十多年風雨滄桑,六十多年翹首企盼,何時能破鏡重圓。兩岸和平統一,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美好心願。
  隨著國共兩黨摒棄前嫌,“中國人不能再打中國人”,化干戈為玉帛,一次次的破冰之旅、和善之旅、合作之旅,彼此坦誠相見,從連戰“大哥,你終於回來了”,到大陸推出一個個惠台政策和善舉,到兩岸外交休兵,到兩岸衝破重重杯葛簽署CEFA,在其他領域建立更廣泛更平等互惠的緊密合作,兩岸和平的氛圍已觸手可及,兩岸統一的願景也不再遠不可及。
  但由於馬英九出於臺灣地區利益、政黨利益、自身利益及民主價值觀考慮,恪守“不獨、不統、不武”的三不立場,故而在兩岸統一之路上,自縛手腳,不敢跨越雷池半步,突破性成就乏善可陳。
  我曾在《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的苦戀》一文論及,如果說,國共對抗時期的兩岸統一,是自家兄弟的分了再合;那麼,在國際政治奉行價值觀博弈、臺灣地區實現民主化的今天,兩岸和談則更像是一場苦戀了。在中國大陸民眾的眼裏,臺灣同胞永遠是自己骨肉親人,打過罵過都能相逢一笑泯恩仇。可在臺灣民眾眼裏,大陸就好比離異了再婚的夫妻,要破鏡重圓,恐怕還需經歷一段民族共融、民主共建、民生共贏的漫長彌合過程。
  兩岸統一需要一個漫長過程,但並非意外著“三不”式的裹足不前。政治家需要智慧,但更需要膽略。兩岸統一的過程,不僅僅是地理疆域的分了再合,也將是政治文明的優化融合,也將是兩岸中國人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重新選擇。在中國大陸文化日益多元化、思想日益個性化的今天,任何政治說教已經不再有往昔神奇之功,普羅大眾喜歡尊重事實,推崇真理,往往習慣從身邊一切去感知“制度”,去感悟“主義”。孰好孰壞,孰優孰劣,百姓心中有桿秤。兩岸統一,既可理解為“大陸在地理疆域統一了臺灣”,也可理解為“臺灣在政治文明統一了大陸”。網友說,如果允許國民黨到大陸發展黨員,允許共產黨到臺灣發展黨員,讓兩岸人民自由選擇,讓人民用選票決定統一後中國的執政黨,那豈不是民族之幸、國家之幸、百姓之幸哉。
  馬英九的“三不”立場,從中華民族角度而言,是一種無德;從國家角度而言,是一種無良;從政治博弈角度看,是一種無策;從政治機遇角度看,是一種無為;從政治家膽略看,是一種無能;從政治家責任看,是一種無心;哪怕僅從男人魄力看,也是一種徹底的精神陽痿。擁有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頭銜的馬英九,發表一通文采飛揚、令人喝彩的新年賀詞,不難,也不稀奇,難的是,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馬英九,莫忘了自己還是中國國民黨主席,一個辛亥革命起家的百年老黨,這個黨的根在大陸,不在臺灣。一百年前,武昌城那劃過黑夜的“第一槍”,翻過兩千多年君主專制的舊頁,迎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主共和政權。一個世紀後,那聲槍響仍然清亮,辛亥光輝依然照耀人心。一百年後,這個百年老党的掌門人,難道淪落到了一個苟且偷安的趙構皇帝,一個以“三不”立場明哲保身的政治阿斗? 孫中山 先生的遺志,莫非壓在枕頭底下了?
  令人不解的是,馬英九的“政治冷屁股”作風,竟沿襲在兩岸辛亥百年的慶祝活動。面對大陸和島內有識之士共辦辛亥百年的良好期盼,馬英九當頭潑了一盤冷水:“大陸要舉辦辛亥革命展覽,大家各辦各的,我們當然不會去”。殊不知,辛亥革命是國民黨的最大歷史功績,也是“中華民國”的最大金字招牌,馬英九放棄了兩岸共辦“辛亥百年”, 無異於放棄了一次讓大陸主流媒體正面宣傳國民黨創党光輝歷史的良機,放棄了一次向大陸民眾宣傳民主價值觀的良機,放棄了一次佔據兩岸政治文明制高點的良機。連戰大哥回大陸,大陸讓人民實事求是看待國民黨在抗戰時期的歷史功績,還國民黨一個歷史真相和應有的國民崇敬。辛亥百年,馬英九如有膽略與大陸同賀同慶,共用辛亥革命精神成果,共同緬懷 孫中山 先生,那將給中國人怎樣的心靈洗禮和靈魂激蕩呢?此事不為,馬英九枉為中國國民黨主席也。我為什麼一再批評馬英九是趙構,因為他總把歷史良機當作政權威脅。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臺灣“國史館”為配合辛亥百年,舉辦了“民國百人•票選百大人物”活動。由於票選名單中因列入了毛澤東、鄧小平等人,在臺灣引發了軒然大波,最後活動中途被停。從這一新聞,可窺臺灣有關當局意識形態充滿內戰仇恨的陰影,其思想狹隘比大陸還嚴重。臺灣政界在多種歷史詮釋中不斷擺蕩遊移,搞不清究竟是要采“中華民國史觀”、“中華民國是臺灣史觀”還是“台獨史觀”。大陸各地正面宣傳國民黨抗戰歷史功績的博物館,已屢見不鮮,大陸電視臺常常在黃金時段播放《亮劍》等一批歌頌國共兩黨並肩同抗日寇的電視劇,即便蔣介石的螢幕形象也日漸真實而不刻意醜化。緣何臺灣“民國百人”票選,見不得毛澤東、鄧小平這些歷史偉人呢?漠視毛澤東、鄧小平的民國歷史,那是一部瞎眼的漂白歷史。不真實,不面對,不反省失敗,不發揚優良傳統,辛亥百年的紀念有何意義?
  雖然,辛亥革命在兩岸不同的解釋,在大陸,辛亥只是一個歷史事件,孫中山只是革命的先行者。在臺灣,國民政府是南京時代的延續,辛亥的開國,在臺灣的觀點看,並沒有終結,孫中山的理想,還有待實現。辛亥革命在臺灣本身的歷史上,又是一個不同的意義。但是,不管何種解釋,對 孫中山 先生的歷史功績,對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都是一致推崇的。這是兩岸共同的政治遺產,也是兩岸求同存異中難得的一個“大同”,是兩岸政治分歧中的一個最大公約數。辛亥百年,本應是兩岸進一步融合的政治橋樑,馬英九怎能放棄良機,關門自娛,“各搞各的”?
  紀念辛亥百年,可以仿效英法模式,政府投入鉅資,大舉興辦各類慶典、會展和旅遊行銷活動,也可以仿效芬蘭模式,側重充分挖掘社區資源、民眾資源和文化資源;前者是硬開發為主,後者是軟開發為主。當然,充滿智慧的兩岸中國人,也完全可以有更多精彩創意。但是,辛亥百年有其獨特的歷史內涵和政治內涵,在借機發展經濟的同時,絕不能遮蔽其精神層面的光芒。真正的紀念,不是要滿足於做一個儀式,不是要為了去打一張叫“辛亥”的牌,更不是像大陸各城市一樣巧立名目搶奪“旅遊文化資源”。真切的紀念,是誠懇地緬懷辛亥志士,重溫 孫中山 先生宣導“三民主義”的光輝思想,兩岸實現民族共融、民主共建、民生共贏,同心協力,讓民族更強大,讓民權更落地,讓民生更幸福,繼續國家未完成的現代化使命。
  孔子尊為中國千年帝師,一直倍受供奉,臺灣作家柏楊戲說他“吃了千年冷豬頭”。 孫中山 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穿龍袍的皇帝趕跑了,但穿西裝的王公大臣依然高踞廟堂之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辛亥百年,切莫成兩岸政治豬頭肉。孫中山,這個偉大名字和他所代表的思想與事業,是激勵中國人民在走向民主、富強、文明、和諧、統一的共和國進程中,永遠飄揚的不落的旗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azrtc&aid=574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