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蟑螂,你從哪來?
2007/10/17 16:03:26瀏覽2459|回應0|推薦7

早在三億五千萬年前,蟑螂就開始活躍在地球上。蟑螂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強,地球上任何國家、任何角落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蟑螂會堅強地活了好幾億年,不是沒有原因的,不論植物、動物,蟑螂都吃,在缺乏食物時,連紙張、肥皂、衣服都不放過。在缺水的環境下,蟑螂可以生存一個月,即使沒有食物,也能苦撐三個月。科學家由化石發現,蟑螂的外型與身體構造,經過幾億年的洗禮,仍沒有太大改變,還可以躲過一次次的浩劫,可說是演化的「常勝軍」。尤其蟑螂對外在刺激反應極為敏感,逃逸速度很快,要抓蟑螂,還不是件容易的事。根據統計,全世界目前約有三、四千種蟑螂,其中台灣有六十多種,無論世界各地,還是以德國蟑螂最為猖獗。台灣住家內常見高腳蜘蛛,俗稱「ㄌㄚ ㄧㄚ」,其實是捕蟑高手,下次看見高腳蜘蛛,不妨留下來對付蟑螂。至於台灣人為什麼喜歡用「小強」來稱呼蟑螂呢?唯一可查考的典故來自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中,替周星馳做國語配音的石班瑜用了極其誇張的語調唸出:「小強,你不能死啊,我跟你相依為命……」的台詞,轟動一時,從此「小強」就成為蟑螂的俗名。

註:有人認為蟑螂的祖先是長得像蝦子的動物。(參考他人學術論文)

『蟑螂屬於蜚蠊目昆蟲』

昆蟲是六隻腳的節肢動物,六隻腳的節肢動物就是昆蟲。但是科學家找到了例外,並非六隻腳的節肢動物都是昆蟲。因為六腳節肢動物的出現,可能共發生了兩次!

節肢動物是地球上分佈最廣、數量最多、多樣性最高的一門動物,所有動物物種中,有八成就是節肢動物。而昆蟲綱(六足綱)又是節肢動物門裡,物種數量最多的一綱。這去科學家爭論的是,究竟昆蟲和多足綱的蜈蚣等的親綠關係較近,還是和甲殼綱的蝦子、螃蟹等關係較近。現在科學家一般相信昆蟲的祖先長得像蝦子,所有的六足綱節肢動物都來自於一個共同祖先。

為了確認外型上的證據,義大利Univ. Siena的演化生物學家Francesco Nardi等人檢驗了卅多種節肢動物的粒線體DNA,其中有十六種是昆蟲。結果他們發現甲殼動物和一般昆蟲的關係,比和彈尾目昆蟲還接近。這意味著彈尾目根本就不算是昆蟲,牠們在更早之前就和甲殼綱分家了。

彈尾目是無翅的地居者,牠們充滿彈地的背部能把牠們拱在空中。牠們和昆蟲的許多相似特徵使牠們被歸類成為昆蟲。Nardi卻認為外觀特徵並非親綠關係的良好指引。他認為彈尾目的祖先可能會被歸類為甲殼動物。

美國Univ. Connecticut的演化生物學家Chris Simon認為這個昆蟲家譜翻新版將大幅改變科學家對天擇如何和為何形塑出六足體制之瞭解。然而荷蘭Univ. Amsterdam的演化生物學家Frederick Schram卻認為該分析的物種數量太少,並且演化樹對物種的選擇也是非常敏感的,加上了其他物種或特徵,結果又會很不一樣。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的演化遺傳學家Richard Thomas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但他卻不想忽視它。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館的彈尾目專家Cyrille D'Haese卻完全不想買他們的帳,因為他認為彈尾目有太多特徵同昆蟲相同。

原學術論文:

Nardi, F. et al. Hexapod origins: monophyletic or paraphyletic?. Science, 299, 1887 - 1889, (2003).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90932&aid=130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