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處理分離焦慮
2012/04/06 22:57:55瀏覽118|回應0|推薦0

 

 

如何處理分離焦慮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

   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是指在與親近或熟悉的人分離時所產生的焦慮或不安。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翁少萍和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黃倫芬皆表示,分離焦慮是寶寶在成長中的自然發展過程,就如同寶寶在會自己站立、行走前,要經過翻滾、爬行等階段。翁少萍強調,有人認為寶寶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寶寶的個性太內向,或是照顧者過於寵他而造成,這是錯誤的觀念。由於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有的寶寶會有明顯的焦慮表現,有的寶寶則不會。

 

分離焦慮症

翁少萍醫師指出,寶寶在正常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和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不同的。若寶寶除了大哭大鬧,還出現作噩夢、頻喊這裡痛、那裡痛等情形,嚴重到影響日常作息,就要帶寶寶去讓專業醫師診斷是否為病症。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要是寶寶到了56歲還有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也要注意,寶寶是否有一些情緒上的困擾或問題,可以尋求兒童心理醫師協助或相關機構的諮詢專線。

 

寶寶何時開始依賴?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寶寶在7個月大之前,可能還在認識自我、瞭解週遭環境的情況,尚沒有對主要照顧者有依附的感覺。但在寶寶7個月大之後,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依賴心理,並且會開始分辨誰是和他親近的人,誰是陌生人。寶寶這時開始會期待照顧者的關心與安撫,對照顧者會有一種特別的感覺,這種依附關係就如同情緒上的臍帶,連結寶寶和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況會持續到約寶寶23歲大時,這個階段也是奠定寶寶的人格發展與未來人際社交能力的基礎。

 

黃倫芬副執行長指出,寶寶會將熟識的4名照顧者在心理作重要性排序,舉例來說,媽咪排第一,爸爸排第二,阿嬤排第三,阿公排第四,當四個人都在的時候,寶寶首先最找的人就是媽咪,假如媽咪不在就找爸爸。因此,建議寶寶不要只有媽咪一個依附者,讓寶寶有多種選擇,最重要的照顧者離開了,他才不會覺得無依無靠。

 

正常的依附關係?

黃倫芬副執行長表示,過去有一研究,說明寶寶和重要他人(以下均以媽咪為例)分離的表現形式:

A寶寶和媽咪的依附關係良好,媽咪離開,寶寶不捨,但會耐心等待媽咪回來。

B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就不理媽咪了。

C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想跟媽咪親近,但又不想,呈現一種矛盾狀態。

D媽咪離開,寶寶就哭鬧,媽咪再回來,寶寶會很開心地去迎接媽咪,但是眼睛不直視媽咪,接著馬上就從媽咪身邊離開。

 

黃倫芬副執行長說明,真正良好的依附關係是,媽咪離開時可能會哭鬧,但是過一會兒就不哭了,等到媽咪回來後會很開心地抱她,之後又可以自己去探險。要和寶寶建立這種安全依附關係,必須從平時的相處做起,舉列如下:

 

翁少萍

學歷: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醫學系

經歷: 耕莘醫院永如分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次專科臨床研究醫師、 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

現任:康寧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黃倫芬

學歷: 東吳大學社工碩士

經歷: 東吳大學、實踐大學社工系講師

現任: 友緣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 合格社工師

更多完整精彩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雜誌3月號!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