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討債」
2010/04/20 07:07:54瀏覽606|回應0|推薦29

你到大賣場買了大量的東西後,因為會認為便宜,量也多,會比平常吃的更多和有時吃不完了而造成丟掉的浪費,比你一次買一小部份貴些,但事實卻省很多是否你可以考慮就讓你的部份的消費,給你周圍的商家受惠,即可讓你實質上省錢也可讓小型店有生存的空間。

生態保育與傳
統觀念的影響

-以「討債」(浪費)為例

張珣

中院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作為一個研究「比較文化」(cultural
comparison)的人類學家來說,我個人總喜歡質疑目前的「生態保育」、「環境保護」、「生態公義」等等運動的背後,來自西方文化的、令人不舒服
的、帶點壓迫性的部份,以及來自「科學」的權威,假學理之名,帶點流行性的部份。

我們知道,科學一直在進步發展,也一直在否定以往的理論和說法。目前主流的生態學家已經在反省是否有所謂的「生態平衡」的境地。因為「生態平
衡」是很難證明的,又怎麼樣才算達到「生態平衡」?那一個人或是那一個群體來決定達到「生態平衡」?常常不是單純的生態學上的問題,而牽涉到西方殖民霸
權、世界經濟體系、政治上既得利益群體、大眾傳媒的導向等等現實問題。

同樣的,亞洲、非洲一些未開發國家是不想談「環境保護」或「生態平衡」等運動,當一個國家還無法經濟獨立,還受已開發國家主導經貿方向的時候,
談「環保」是自縛手腳,任人魚肉。窮人是沒有本錢追求簡樸的生活,當您還在為下一餐擔心時,「簡樸生活」無疑是一種諷刺。

當然,現在台灣已進入已開發國家,環境也因經濟發展而受到各種污染,有本錢也是時機到了,應該注意生態保育問題。但為了求此運動深入民心,可由
民間自發做起,我們仍應挖掘一些來自民間本土的有關「自然」的觀念、有關台灣本地動植物生態、本地人文傳統、本土民間哲人的生活智慧,乃至民俗歌謠、俚語
俗諺中的「環境」知識,種種傳統本土可資運用的文化資源加以整理、繼而借力使力用來宣導。

  亦即「永續的台灣」,其生態危機感,須來自本土的調查及覺醒,而不是一窩蜂的學習與時髦;而生態危機也須由本土的人士提出本土的解決之道,而不
是檢現成的。強烈的文化自主性和警覺性是我們所需要的,可能探討的結果,仍然採用了西方的觀念或策略,但至少是有過一番自主的反省之後的。這麼說,已經知
道這不是一蹴可及的事,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事,而是一、二十年長遠的關懷努力及投入,且牽涉層面非常廣,正如「生態保育聯盟」呼籲的主題架構圖所示。

也由於主題涵蓋範圍廣泛,個人僅就熟悉的台灣漢人民間信仰中,舉一個與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有關的生活觀念加以介紹及討論:

『討債』(台灣民間用語少說「浪費」,而多說「討債」)

當小孩子把可以食用的食物丟棄時,或大人把尚可使用之物丟棄時,家中長輩便會責罵「討債囝仔」或「討債」!民間認為任何物品、食物應該物盡其
用,用到自然敗壞才可拋棄,食物即使吃不下也應留存。曾幾何時,工廠製造的物品取代人工製造物,為了刺激消費,多少人定期換車,依心情更換家俱等等,為了
顯示身份地位,而不再物盡其用。衣服汰舊換新因為有了"愛心回收車"而名正言順地"己所不欲,全施與人"。在國外有舊貨市場、跳蚤市場等專門買賣可以
recycle的各種衣物、家俱、器具、不一而足。方便中下階層人士或留學生、或移民等可以暫以舊貨度日。但台灣民間不習慣用別人使用過的物品。例如:如
果是喪家之物會帶來不吉利,如果是病家之物會帶來傳染病等等的疑忌,使得台灣人不願意在舊貨市場買生活必需品,但也就有不鼓勵丟棄尚有利用價值之物品的美
德。而「討債」觀念便是其中之一。

「討債囝仔」原指此對父母在前世欠了此一小孩,因此今生此一小孩便來向父母討債之意。這當有三世(前世-今世-來世)的時間觀,也含有前世未完
成的債務,下一世必須還清的觀念。也就是一個人做的事情,不會因為肉體死亡而結束,做了的事情或欠下的債務在時空轉移後仍然會永遠存在。即使債務雙方的身
份有了改變,可能由原來的買賣關係變成今生的親子關係,債務關係仍得償清。而台灣民間,父母養小孩,總是付出多要求回報少,是一筆穩賠不賺的生意,作父母
的總是吃虧,因此情緒不好的時候,就以小孩是向自己討債的人的說詞來自我揶揄。引伸之意,「討債囝仔」即是指不愛惜物品、隨意浪費、任性使用的意思。

而弔詭的是,一個人怎麼知道自己可以"討回多少債"?自己有多少物品可以在今生使用?這是無法得到答案的,一生永遠的疑問。因此,過度揮霍或過
度使用,是否會超支而透支今生之額度(quota)?而預支了下一世之額度?所以,一句「討債」除了責罵「浪費」之意,更深一層的意思,是預警勿因一時之
快而透支下一世之額度。老人家常說的一句話便是「不要討債,後世你會沒得吃(沒得用)」。因此,個人終其一生,小心翼翼,愛惜愛物,物盡其用,少製造不必
要之垃圾,以保證自己下一世仍有得吃和有得用。這雖然是"自私"的立場,只顧慮自己下一世的物質資源,不顧及社會國家整體的資源,但人性是自私的,以"自
私"的基礎做一己做得到的,反而很具體很務實。

另一個相關的民間信仰觀念是認為一個人一生可以吃多少食物、可以穿多少衣服、可以用多少東西是有一定的量。如果一個人省吃儉用,慢慢消耗他"出
生時即被註定的量",那麼他會一直到死前仍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用。相反的,如果一個人揮霍無度,天天大魚大肉,那麼他把他的量用完了,就提早去世(逝)
了,或是因而成為窮人,沒得吃、沒得穿,有如人的壽命長短是註定的,人的可享資源也是註定的。因此,患心臟病或膽固醇過高的病人,人們便會說"他是吃夠額
了!他的雞鴨魚肉吃太多了!"一個中百萬獎金的人,隔週意外去逝,人們也會說"他把一輩子可賺的錢,一下子都賺到了,所以死了"。

既然一個人該有的資源是天註定的,那麼,便不要看人買凱迪拉克便眼紅,便不會去搶銀行以跟得上別人。別人有別人註定的量,不須羨慕,不必強求,
自己有自己註定的量,慢慢享用,別人也搶不走。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拿了也留不久,甚而可能遭橫禍。當然還可自我嘲解:眼看他樓起了,眼看他樓塌了。
別人的威風是他的上一世累積的資源夠多了,如果不是,他的威風也撐不了多久,因此也沒什麼要羨慕的。

目前為止,所說的定量,人一出生註定的額度,在民間均說是"福份"。亦即,一個人的"福份"是一定的,不會多,也不會少,享盡了就離開人世。而
這"福份",也是一個表現在吃、穿、用、娶妻生子各方面的總和量。舊稱福祿壽三者的量,總和的說的一個量。因此一個人如果失之桑榆,便收之東隅。一個人可
能在痛失愛兒之後,當上首長,在工作上高升;或一個人在賭場失意,在情場得意等等。人生當中各種得失加加減減之後,仍要符合原先出生時註定的量。在俗語說
便是福禍相倚仗,是福是禍躲不掉。

如果再加上中國家族主義,那麼個人的福禍份量便可以傳給下輩的兒女子孫,當然也就可能受到上輩父母祖先的影響。因此,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中國民間信仰除了受印度佛教影響,有三世(過去世-今世-未來世)的時間觀,也有本土的祖先崇拜信仰影響的「世系」(lineage)時間觀。一個人不是
單個原子,孤零零的一個個體,而是鑲嵌在整個家族生命史上的一個螺絲釘。個體受到以前家族成員(祖先)的影響,也會遺留福禍給後代的家族成員(子孫)。整
個家族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來計算總和的量。因此,過度開發,便破壞透支子孫的福份了。當然也仍然是某種程度的「自私」的想法,只為了一己之家族的延續而環
保。但家族的擴大便是村落,亦即今日所謂的「社區」。

昔日村落常有單姓村的存在,單姓村是一個村子的居民都是同一個姓氏,或甚至更進一步的,都是同一個遠祖衍生下來的有血緣關係的宗族成員。那麼,
說一個家族是生命共同體的話,在這種宗族村,或單姓村,就等於是村落共同體了。一村人的福禍與共,利害相關。即使是多姓村,由於溝渠灌溉的需要,防禦措施
的需要,常常也會有相互依賴,互助共存的時候,也就容易產生村落的地緣生命共同體的認識。

因此,雖然由個人出發的環境保護觀念,其實是一層層往外擴展,由核心家庭-父系家族-父系宗族-宗族村落-多姓村落-社會國家也可等而看之。
「不討債」、「惜福」的傳統觀念,其實是可以加以現代詮釋,注入現代生活實例,使舊觀念承載新環保意義,來加以推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52218&aid=395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