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宗教徒有三分呆?
2015/04/20 07:57:05瀏覽277|回應0|推薦6

    我在多年以前讀過一本著作,現在已經忘記書的名字,祇記得其中有句話說︰

「凡有宗教信仰的人,均有三分呆。」如果這位作者對宗教人士的三分呆,

徹頭徹尾地明白它的箇中因由,那末,說他們有三分呆並不為過;

假若以一般庸俗的觀念遽作批判,那就有問題了。凡批評一事一物,

首先要明白這件事的原委,審慎下判,始為恰當,

否則,以門外漢的立場,班門弄斧而已。

  憑上說這句話,顯示該作者對佛教教義及佛教徒的日常生活行持一無所知,

而信口便說他們均有三分呆,豈非不大妥當?

作者可能見到很多宗教人士與世無爭,於人無求,對榮辱得失不繫於心,

遂以為凡有宗教信仰的人,定皆迷迷惘惘,麻木無情,過著消極生活。

這種觀念是十分錯誤的。須知有宗教信仰的人,和沒有宗教信仰的人,

其生活性質與觀點均有所不同,前者重視性靈上的修持,修心養性,

而後者則大多以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為目的。

  世人因男婚女嫁,生兒育女,家庭負擔自然繁重,不得不為維持生計而奔波。

如果衣食住行未達理想,還會冒險去做些損人利己的事,一旦得到安居樂業,

又想求名,總之就是永無休止的去爭名逐利。有時為了出人頭地,

還經常壓低別人,處處誇耀自己,終日我長你短,爭強好勝。偶或功遂名成,

便得意洋洋,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甚麼宗教道德觀念,宇宙人生真理,

均視同戲論。佛教所謂︰「富貴修道難。」即是此理。

  又或若有所失,或家貧親老,便覺得前路茫茫、垂頭喪氣、自感卑微、語言木訥,

於是方悟人生痛苦,須求助於宗教。

俗語所謂︰「臨急抱佛腳。」像這類祇顧目前光景,沒有遠慮的人,是可憐憫者。

  若遇生兒育女,便烹雞宰鴨,親朋滿堂,盛大慶賀,

以殘殺動物的身命而滿足個人的歡樂,又豈是公平之事?

佛教所謂︰「害人者自害,利人者自利。」若使眾生短命,

令自己長命,不但求不能得,相反,必會自遭其殃。

  人們一旦生離死別,則呼天搶地,朝夕悲傷,廢寢忘餐,甚或悲傷成疾,

然如此又有何裨益?人生誰也不免要走上這條路,祇爭來早與來遲而已。

古德莊子喪妻,鼓盆而歌。他說︰「凡人死亡,必定悲傷,我也是人,何不痛心,

由於我已明白人生由氣而生,人死仍歸於氣,因此我不悲傷。」

由此可知,明白人生真理的人,是與一般人的感受有所不同。

  有信仰的教徒是不隨俗浮沈的,他們將精神放在宗教的信仰上,

除了世務以外,便不斷地在修持上下功夫,逐漸摒去七情六欲。

所以世人以對世間知識精明為貴,而佛教徒則對世間凡情以糊塗為妙。

這位作者說「宗教人士有三分呆」,事實上,僅有三分還是不夠的,

能有七分方為近道;若要深契佛旨,又豈七分為足呢?其實人的煩惱與痛苦,

每因自以為足智明辨。俗語說︰「是非祇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而且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幻妄成相,又何必執為實有,定生分別?

   一切宗教的教義究竟如何?若究其奧義,各家理趣不同。

但淺言之,卻殊途同歸,即為善最樂。例如,儒家的「克己復禮」、

道教的「寧靜澹泊」、佛教的「五戒十善」、基督教的「十誡」,

凡此都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宗教信仰的人,

應該依其教義坐言起行。所謂︰「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能有此情懷,方為一個真正教徒。因此,人以逆來,我以順受,聞毀而不怒;

人以順來,我以承受,聞譽而不喜,絕對不與人爭長論短。

  《華嚴經》云︰「面上無瞋供養具,口內無瞋吐妙香,

心無瞋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為甚麼要這樣去作?

因為人生事物虛妄不實。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今聚明散,滄海桑田,無常變化,剎那不停,

不住便是空。如人生後,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

宇宙萬有,從生至住,由壞至滅,無一不是從無生有,有還歸無,

未生之前是空,當滅之後也空,於其中間,何曾有物?

人生世間數十載,若與日月比壽,何異蜉蝣?宇宙之大,品類之盛,人與相比,

何其渺小!終日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是智者所不取的。

古德云︰「人間富貴花上露,世間功名水上漚。」

因此宗教徒沒有把榮辱得失放在眼,此非癡呆無知,乃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與「大辯若訥」而已。

  佛教徒並不以位高財多而自命不凡,傲視一切。若遇所失,也不會憂鬱悲傷,

捶胸跺腳,自慚形穢。古人舉和尚為「上與帝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

這是說,雖上與帝王同坐不以為榮,雖下與乞丐同行不以為恥,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今我中國雖然不易多見,但在錫蘭泰國等佛教國家,依然可以見到。
 

   若論榮辱得失循環,凡有所得,必有所失,有何值得可喜與可悲?

世間一切皆是因緣生法,無論親戚朋友,家庭眷屬,因緣湊合,則有聚會,

因緣別離,彼此分散。人生如在舞台上,有飾父母、有飾子女,

下台後父母不父母,子女不子女,其他一切,無一不是逢場作戲。

  再者壽夭窮通,全由業力因果支配,以前種甚麼因,現今結甚麼果。

俗語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

如果以前種下多病短命之因,今生要想卻病延年,絕無此理。

現今欲想福壽綿長,即使種下戒殺放生之因,仍要等待緣熟始得長壽之果。

人之成功失敗,絕非天賜地與,一切乃由自作自受。儒家所謂︰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亦屬此意。

  故我佛教人士,應喜不驕,遇悲不哀。古德云︰

「無喜亦無憂,隨緣度春秋。」此種感受,並非一般人士可以領會。

  《道德經》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由此可知,

終日在物質上追求的人,怎能知道逍遙物外的宗教人士之旨趣,

而不免覺得他們有三分呆!

此文出自~印光法師文鈔錄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104105122&aid=2237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