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1 10:00:13瀏覽267|回應0|推薦6 | |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西南部,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與貴州省為鄰。東經為109度18分至109度48分,北緯27度44分至28度19分,地處武陵山脈南部,雲貴高原東側。總面積有175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117米,最低海拔170米。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濕潤地區,所以這裡氣候溫暖,冬暖夏涼,光照豐富,四季分明,為旅遊佳境。
鳳凰古城自古以來就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區。明始設五寨長官司,清置鳳凰廳,以境內的鳳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為鳳凰縣。2001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批,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鳳凰古城由於地處偏遠,所以至今為止,各種古建築都保存的比較完整,加之本縣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譽滿天下的奇梁洞;震驚世界的中國南方長城;有三潭書院,天星山古戰場;還有民族風情很濃的苗寨,烏巢河天下第一大石橋等,都是理想的旅遊勝境。
其中鳳凰發現的極少見于史端的苗疆長城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全長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其中大部分在鳳凰縣境內貫穿而過,舉世罕見。
附鳳凰古城歷史記錄: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據本縣出土的文物考證,當時漢文化已影響到這裡。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36郡,鳳凰當時屬黔中郡。
漢高祖五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所以鳳凰在西漢、東漢、時期為辰陽縣地,屬武陵郡。
三國:鳳凰先屬辰陽縣、武陵郡,歸蜀;後劉備戰敗,吳占其地,鳳凰仍屬武陵郡。
西晉:鳳凰歸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晉時為舞陽縣地,也屬武陵郡。
南北朝:鳳凰一直屬武陵郡。
隋朝:改辰陽縣為辰溪縣。鳳凰當時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
唐朝:初為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陽縣,鳳凰又屬麻陽縣。唐武后垂拱三年,鳳凰從麻陽縣分出,次年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屬錦州盧陽郡。
宋朝: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改渭陽縣為招諭縣。宋神宗熙寧八年,廢招諭縣,複置麻陽縣,渭陽又劃歸麻陽縣。
明朝:承元制,設五寨長官司和竿子坪長官司,都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永樂三年,置竿子坪長官司,仍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隆慶三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
清朝:順治三年,清朝為了鎮壓苗民,採取了一系列軍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設鎮竿協副將。清康熙三年,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將沅州鎮總兵官移駐五寨司城,將鎮竿副將換防駐沅州。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鳳凰營於今縣城,在鳳凰山的原鳳凰營地設置通判。通判本應管理地方行政,但當時土司大權在握,形成土流並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