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智利這個國家的相關問題
2010/02/28 13:04:37瀏覽631|回應1|推薦12
智利共和國位於南美洲的邊緣,西經6630′─7540′,南緯1730′─5559′,總面積75662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4300公里。智利北部與秘魯接壤,東北部同玻利維亞相鄰,東部以安第斯山同阿根廷交界,西臨太平洋。首都聖地牙哥。

[人口]智利全國總人口約15211000人,基本上由印歐混血、白人和印第安人組成,以印歐混血種人為主。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

[地形]智利地貌以山脈為主,山地面積占全國面積的80%,全國由南北走向的三個大致平行的地帶構成,東部是巍峨的安第斯山脈,西部是低矮斷續的海岸山脈,中部是這兩道山脈間的中央谷地。安第斯山是南美洲著名的山脈,沿智利國土一直往南在太平洋沿岸形成島嶼密布、海灣海峽眾多的地段。西部海岸山脈縱貫智利南北。兩個山脈之間的中央衝擊盆地北部是沙漠地區,其中的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最乾旱的地區之一,數年不下滴雨;中部是中央谷地,覆蓋國家國土一半,是智利最繁榮的地區。智利是世界聞名的多火山國家,屬於太平洋火山群帶。智利地震頻繁,大都發生在臨近安第斯山脈的南部沿海地區。

[河湖]智利境內的河流均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河道短促,水流湍急,絕大部分不能通航。洛亞河位於智利北部,全長440公里,是智利最長河流。智利北部有若干咸水湖,大部分時間處於乾涸狀態,而南部湖泊區風景美麗,其中卡雷拉將軍湖面積1040平方公里,是智利最大湖泊。

[氣候]智利氣候多樣,分為智利熱帶沙漠氣候、智利地中海氣候、智利森林氣候、智利群島區氣候、智利大西洋沿岸氣候五個部分。北部地區屬沙漠氣候,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地區,人稱“旱極”。阿空加瓜谷地到馬烏萊河屬地中海式氣候,這裡有“智利糧倉”一說,是智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特木科省和瓦爾迪維亞省屬森林氣候區,氣候特點是多雨潮濕,是智利的木材主產地。南緯45以南是智利群島氣候區,這裡氣候寒冷,潮濕多雨,自然環境惡劣。智利最南端安第斯山脈東邊和麥哲倫海峽西側具有阿根廷氣候特點,是智利大西洋沿岸氣候區。

[資源]智利由於地形複雜,地勢層次分明,氣候多樣,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智利的礦產資源豐富,特別是硝石和銅礦先後在智利的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領先地位。智利銅礦儲量約有4.5億公頓,戰世界總儲量的1/4左右,有“銅的王國”之稱。智利是全球唯一產天然硝石的國家,主要產自北方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除此外,智利還有鐵、煤、碘、鉛、鋅、錳、汞和石油等礦藏。智利水力資源豐富,目前只利用了很小一部分。智利是世界上森林分佈範圍最廣、種類最多的國家之一。

[歷史]智利是一個年輕國家,但歷史卻十分悠久。早在1.2萬年前,智利就有了人類的活動,大約6000年前,智利西部海岸、中央谷地和北部地區出現了更為發達的社會群體,其文化有了很深的安第斯文化烙印。
在西班牙殖民者到來以前,智利領土上居住著各種不同的印第安人。從15世紀開始,他們被印加人征服,成為印加帝國的一部分。16世紀西班牙人來到智利的時候,分佈在智利的居民主要是被稱為馬普切人的印第安人,他們由於各個部落不同,其名稱也各有不同。
由於智利的地理位置,歐洲人到達智利的時間相對較晚,最先抵達智利的歐洲人是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智利南端的麥哲倫海峽就是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1535年,西班牙殖民者阿爾馬格羅率領軍隊從秘魯進入智利,但由於沒有發現想像中的黃金,西班牙人回到秘魯並對智利喪失興趣。1540年,一個叫德瓦爾迪維亞重新進入智利,1541年,建立聖地牙哥,1546年,西班牙人征服了智利北部和中部,但智利南部的阿拉烏干人卻一直抗爭殖民者,直到1887年才被完全征服。
從1561年到1810年獨立,智利進入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歷經兩個半世紀。智利被西班牙劃為都督轄區,由都督統治。西班牙在智利及美洲實行“委托監護制度”,把大片土地授予征服過程中有功的人,這些人在獲得土地的同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就成為土地所有者的奴隸。由於智利地理上比較孤立,又未能發現黃金白銀,加上阿拉烏干人的頑強抵抗,所以在殖民初期,智利沒有吸引大量西班牙移民,經濟發展比較緩慢。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馨儀:母親的借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加油!
2010/02/28 13:43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