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05 23:40:23瀏覽853|回應1|推薦3 | |
以下是銘傳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三年級生的作品,令人振奮,故而轉貼之。 談台灣動畫產業 作者:席立斯 修文:T Simon 近年來,許多有心人正積極地開拓台灣ACG產業,想創造出一個屬於台灣本土的品牌。然而這些人是看中了這塊領域的龐大利潤?還是單純的喜歡動畫,只想要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知從何時起,大量人才湧入這塊領域學習,開設相關科系的學校也越來越多,但是始終無法創造出成功的案例。 2002年,台灣的「電視豆股份有限公司」曾集合多種人才,製作了一部叫做「魔豆傳奇」的作品(獲得經濟部工業局「國際級動畫雛形獎」)。當時廣告打得很兇,甚至侵入動漫族群。然而,誰知道他推出之後,卻讓我們大感失望。這部作品終究沒能吃到真正的動漫迷。後來,過了一段時間,一部韓國的作品「天神向前衝」在台灣東森yoyo台播出,沒打什麼廣告,卻廣泛引起動漫迷的注意。 這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沒錯,就是Story的問題。「魔豆傳奇」看得出是針對年齡層較低的小朋友設計的,就單以這點而論,他們或許是做的不錯的。可是評估其在中視強打的廣告內容看來,他們似乎想一舉騷動台灣廣大的動漫族群,可惜效果並不理想。 依此案例觀之,目前台灣對於動畫、卡通的概念,依舊認定成「這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而忽略了高中生、大學生以及成年動漫迷。我們學生在家看卡通時,時常可以聽到父母或長輩說:「都幾歲了,還在看卡通喔?」甚至,在學校裡,課餘時間拿出漫畫欣賞時,老師看見了,也會笑著調侃說:「都幾歲了,居然在看漫畫?」。我覺得這就有點誇張了。台灣不是已經開啟了ACG產業嗎?若還存在這種觀念,豈不矛盾? 還有,為何日本的作品,在台灣會如此不討喜呢?大家紛紛的仿效歐美,口中不斷讚揚著迪士尼,歌誦皮克斯。就位在我們隔壁的日本,卻假裝不存在,在學校畫出日本風格的東西,就被當成是沒創意,這是一直讓我這個主修動畫的大學生百思不解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動畫的開宗始祖是美國迪士尼,但日本卻是利用動畫來反映社會和人類思維的創始者。迪士尼的 日本跟美國的想法差很多,早就不把動畫卡通當成兒童讀物,而是以東方人文的角度看待之。我覺得這就是東西民族性的差異,中國有著傳統的儒學、法學、道學的思想,日本有著神道、武士道的思想,亦或是,韓國、新加坡,甚至扯遠一點,到印度的佛學,都是西方人永遠難以了解的思維。 歐洲當然也有自己的文化,從最根本的基督、天主等宗教思想,到地中海一帶的文藝復興等等……他們為什麼國強民富?就是因為他們能夠在作品中傳達出民族文化。美國雖然不比歐洲,是個新生國家,但是他們仍能將民族文化完整的呈現在作品中。所以,西方人哪裡厲害?不是龐大的資金、不是強大的技術。而是他們知道觀眾要的是什麼,他們知道如何在動畫之中融入文化。 日本當然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日本人很「變態」……從草創期的手塚治虫開始就是虧錢在做動畫,他一生最大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讓他的漫畫動起來。為了這點,他不惜一切,甚至做到最後,弄得他傾家蕩產。可是他的確成功的為日本打下良好基礎。再來出現了宮崎駿,他推展所謂「全動畫」的概念,反對手塚的「有限動畫」,宮崎駿還覺得,日本動畫被手塚那傢伙帶壞囉! 然而,他們兩人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都在虧錢做動畫。大家都知道,宮崎駿是個笨蛋,他從來都不願意花時間為自己的作品做宣傳,或生產周邊產品。把贊助他的德間書店搞的連年赤字。是的,他們兩個都是笨蛋,他們打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賺錢」在做動畫,他們也從來都不曾想過要把自己的東西國際化,賣到國外去。他們只是一直畫、一直畫、一直畫,除了畫,還是不停的畫。然而,不知不覺間,居然出名了?! 這或許是台灣人永遠無法做到的事,不是嗎?有哪個台灣人會願意為了這種「給小孩子看的東西」,把一生都賠了上去? 台灣輸在哪兒?大陸輸在哪兒?我們驕傲的中華民族輸在哪兒?台灣跟大陸,在近年來有多少人投入這塊產業,但是,又有多少人是因為看到「錢」才踏入這塊產業?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輸的地方。只為了賺錢而投資的商人們,就算一時之間能夠做出什麼東西來。但那也不可能創造出真正屬於我們的品牌。我們不缺技術,我們真的有各方的高手,甚至在宣傳手法上,台灣跟香港都是一流的,那麼我們輸在哪兒? 我覺得……我們輸在教育。我大可直接說,台灣沒有文化。看看現在的學生是什麼樣子?看看站在我們頭上的「大人物」是什麼樣子?台灣跟大陸一樣,根本沒建立起基本的人文素養。動畫、漫畫、電影、遊戲的核心是Story,除了創意更重要的是藝術氣息,是人文素養。這是我們在教育上根本沒有做好的地方。小學、國中時代,美術課跟音樂課被借去上數學、上英文。國文教了老半天,學生卻連作文都寫不好。就像我,打了一大篇,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說什麼(呵呵)。甚至,教育部長還會說錯成語?! 在清代結束後,我們中華民族為了跟上歐洲人的腳步,開始拼命現代化,甚至到了盲目的程度。士農工商的時代結束了,轉而成為商工農士的時代。沒錯,我覺得現在士紳階級幾乎已經消失。世界上還有多少華人真正記得孔子的信念、老莊的思想、蘇軾與陶淵明的詩詞?我們不斷盲目的追逐西方人的足跡,就連他們丟掉的東西都撿來用(建構式數學?)。對面的大陸更慘,文革?大躍進?開幾台坦克在天安門狂奔?呵呵,敢問真正屬於我們中華文化的東西還剩下多少? 一部好的動畫,需要的並不是技術。拿當年拼經濟,拼科技的方法,來拼動畫產業是沒有用的,不是嗎? 最近透過學校,看到一些台灣作品,如中華卡通公司參與製作的OVA或是電影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紅孩兒」,或是TV版的「少林傳奇」等。前面兩個電影作品,我並不討厭,甚至還挺愛的,因為他們讓我覺得,台灣也是能夠做出好東西的,可惜大部分的日系動漫迷卻不這麼覺得了! 我能夠理解,為什麼其他人會對這些作品好感度不高,一方面是基於「Made in Taiwan」所以不喜歡(不要問我為什麼....=A=),另一方面是依舊是「for children」的因素,對於動漫迷的吸引力自然降低許多。我長時間觀察的日本動畫作品(有將近98%是台灣沒有播出的,直到Animax Taiwan出現),發現到日本每個月都有將近50部以上的TV版作品釋出,當然,也是不佳的作品居多。可是他們有70%的作品都不是for children的,而是給青少年或是上班族看的,而且幾乎每一部都是深夜才播出。以致於for children的作品,對廣大的動漫迷已毫無新鮮感可言! 就我所見,台灣大陸兩邊,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是for children的。為什麼沒有人試著做一些更深入的作品呢?幾年前,台灣有一部叫做「魔法阿嬤」的作品。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國人作品。它淡淡的散發出道教文化,不俗,不「台」,卻有雅致的台灣味。可借並不賣座……真不知為什麼?可是就表現手法,也是for children的作品。相較之下,「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紅孩兒」這兩部,雖然在題材上是華人的東西,可是卻無法從中感覺到華人的思維。感覺上有點像是迪士尼的「花木蘭」。它好不好看? 當然好看。題材也是中國題材。可是事實上卻沒有真正的帶出中華文化,裡面並不存在著中國5000年的歷史,而是充滿著美國味。這是我覺得需要探討的地方。 就影視作品來看,充滿著中國思維的,就屬大陸的連續劇了。諸如「鐵齒銅牙紀曉嵐」、「和珅傳奇」、「雍正王朝」……等等。這些都是具備著中國思維與歷史的鉅作。它有沒有可能跟動畫產業做結合?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日本人做得到……他們早就已經把連自己都覺得老掉牙的傳統,參入現代思維,以動漫或是奇怪的電影,成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總之,我覺得與其追逐著歐美的腳步,跟日本學習可能會好的多。因為我們同屬東方文化圈,就思想跟制度上來說,也是能夠比較貼近的。樓上的泡菜國,雖然很討厭日本,但是他們做出來的作品,卻也是偏日本體系的。他們並不避諱向日本學習,甚至在網路遊戲的產業,早已超越了日本。 韓國跟我們一樣,也是這十幾年才開始投入ACG產業的。可是他們卻追的很快、很快,比起台灣跟大陸,要快上許多。那是因為,他們同時具備了許多人文藝術的高手,諸如「龍族」,這部開啟韓國奇幻文學時代的經典之作(台灣第三波出版社有代理過),絕對不輸「地海戰記」、「魔戒」或是「哈利波特」。他不同於歐美的作品,他是有著東方思維的奇幻故事。 說到奇幻文學,不只韓國,日本那邊也有很多洋溢著東方思維的奇幻作品,像是「羅德斯島戰記」。他們與西方作品差別在哪兒?他們強在會利用不同的種族或事件來討論「人性」。這或許在「地海戰記」之中看得到(因為他是基於中國道家思想寫的小說),但是卻是在「魔戒」與「哈利波特」之中所看不到的。 Story、Story、Story,我們輸大了。劇本取材永遠都是西遊記,永遠都是梁山伯(對不起....我沒有惡意....>"<)。我們缺乏擁有奇幻腦袋的人才,卻也沒有能力將5000年的歷史藉由動畫呈現出來!我覺得我們太急了,反而忽略了最根本的事情,我們有著不輸人的珍貴文化,卻被盲目的現代化,以及不完善的教育體制給壟斷。這是我覺得台灣ACG產業難以發展的最大問題…… 提到G,突然想到大宇公司生產的電腦遊戲「仙劍奇俠傳」以及「軒轅劍」。這些都是好作品,或許試著動畫化也不錯呢!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或許相當的雜亂,或許相當的不知所云……因為我的表達能力不佳,但很感謝各位能耐心的看完。或許您會問我:「你哈日嗎?」 或是更直接一點問:「你是個御宅族嗎?」 我並不否認,可是我敢說,我絕對比任何人都更想發揚台灣的ACG產業。我想藉由動畫來闡述我們悠久的歷史,征服迪士尼,統一世界!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